万书网 > 科幻灵异 > 厚灰学大智慧全集 > 第38章 厚是韬光养晦,灰是难得糊涂(1)

第38章 厚是韬光养晦,灰是难得糊涂(1)

    厚灰学一直都强调在任何时候都要给自己留一张底牌,就像《易经》中说的“潜龙在渊”,意思就是君子待时而动,要善于保存自己的实力,切不可轻举妄动。与人相处中,过早地掀开自己的底牌,把自己的全部实力都展现给别人,实在是愚蠢的行为。

    所谓“兵不厌诈”,就是告诉我们,在人际交往中,留着自己的底牌也是保护自己、获得成功的一种手段。

    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顺治帝驾崩,其第三子玄烨即位,是为康熙皇帝。当时,康熙才七岁零九个月,年龄很小,顺治临终前便把索尼、苏克萨哈、额必隆和鳌拜四人叫来,让他们做顾命大臣,尽心尽力辅佐小皇帝康熙。

    当皇帝已经年满14岁时,按规矩可以像顺治一般亲政了,但是鳌拜却一点还政的意思也没有。康熙十分不乐意,一心想除掉这位骑在自己头上的大臣,不愿再当傀儡。于是,他开始暗中增强自己的实力,筹划这一切。

    他知道鳌拜在朝廷里势力庞大,用公开的手段绝对解决不了问题,反会激化矛盾,引来大麻烦。于是他隐藏了自己的实力,还在表面上一再容忍鳌拜,有时甚至装出畏惧鳌拜的样子,用以麻痹鳌拜。

    康熙还一再给鳌拜一家加封晋爵,连鳌拜的儿子也当上了太子少师。鳌拜也经常称病在家,自己不上朝,而康熙也听之任之,从没有异议,正好趁此机会训练他自己的“小童军”。他按照满清皇朝的规定,在满族权贵人家中间,选了一批身强力壮的子弟充当自己的贴身警卫。这些半大的孩子,跟皇帝年龄相仿,平日里天天在一起练习摔跤。

    有时候鳌拜进宫办事,他们也照样摔跤,玩得热热闹闹。这就给鳌拜一种假象,以为皇帝也和这群孩子一样,只知嬉笑打闹,不问国家大事。见此情景,鳌拜心中暗喜不已。

    终于等到一切都准备妥当了,一次鳌拜进宫汇报事情。康熙见时机已经成熟,就把平日和自己一同练习摔跤的卫士们找来,安排好捉拿鳌拜这件至关紧要的大事。当鳌拜进宫时,他依然像往日一般,大摇大摆,一副旁若无人的样子。来到皇帝的住处,就见平日那些孩子和侍卫们正准备练习摔跤,一个个蓄势待发,鳌拜以为这些孩子又是在闹着玩儿,于是一脸不屑。

    岂料那群孩子突然冲上前来,抱腰的抱腰,拧腕子的拧腕子,蹬腿窝的蹬腿窝,一下子和这位满人眼里的“巴图鲁”大臣较起了劲。起初,鳌拜还以为小皇帝跟自己闹着玩,便听凭那些娃娃掰自己的腕子,揪自己的辫子。

    等到一群孩子把他扳倒在地上,他才觉得不大对头,斜着眼去瞧指使他们的皇帝,只见康熙一脸的冰冷,又听得小侍卫们满口的怒骂,方才觉得大事不妙。这时他再要挣扎,已经迟了。鳌拜一下子被捆了个结结实实。

    康熙正是因为留了底牌,隐藏了自己的真实实力,麻痹了对手,才一举抓获强敌鳌拜,获得了最终的胜利。

    然而历史上,也有很多人是因为泄露了自己的底牌而功亏一篑。比如宋文帝就是其中一例。

    当时的太子刘劭想谋朝篡位,经常和几个巫师一起昼夜求神,还把文帝的玉像埋在了含章殿前,意在诅咒文帝快死,而他就可以早日继位。刚开始的时候,宋文帝并不知道这一切,完全被蒙在了鼓里。

    后来刘劭有个名叫陈天兴的奴仆,因为与一个使女通奸,被刘劭发现,于是杀掉了陈天兴。陈天兴被杀后,把与他一起参与了埋文帝玉像、并对其实施诅咒的太监门庆国给吓坏了。他误以为陈天兴是被杀人灭口,认为自己迟早也会被杀,于是就向文帝告发了这些事情。文帝一听,真是又惊又怒,通过调查,他发现了刘劭、刘浚和严道育等人往来书信等罪证。

    还有一部分证据被刘浚藏在了自己家中。这个刘浚本是小王爷,其养母是深受文帝宠爱的潘淑妃。本来太子刘劭的母亲元皇后是因潘淑妃受宠而活活气死的,所以刘劭对潘淑妃和刘浚二人痛恨异常,但刘浚怕太子日后登基杀了自己,就曲意逢迎,和刘劭成了莫逆之交。

    文帝想把刘浚藏匿的罪证也找出来,就召他严加责问。但是刘浚并不承认,潘淑妃很爱这个养子,就哭着对刘浚说:“你们诅咒皇上的事情已经败露,我本以为你会自行悔改,怎么还藏匿了证据呢?我不忍心看到你身败命死的那一天啊!”刘浚仍然不觉自己有错,他愤愤地告诉潘淑妃:“天下事情不久将水落石出,到时我一定不会连累你!”

    当天夜里,文帝召尚书仆射徐湛之商量对策,准备废掉太子,赐死刘浚。皇帝只要下一道命令,那两人的阴谋就要因此而付诸东流,这个局也就能很好地收场。但是,坏就坏在文帝竟然自己泄露了这个密谋的机密。

    一次文帝喝醉了酒,就乘兴把这件事告诉了潘淑妃。潘妃一听大惊,因为爱子心切,赶紧秘密派人通知了刘浚,刘浚又马上派人告诉了刘劭。于是刘劭连夜起兵,以朱衣披在甲胄之上,进了皇宫。本来皇宫有个规矩,太子的卫队是不能入宫门的,然而刘劭声称是受到皇帝旨意,入宫有急事,因此门卫不敢阻拦太子,让他们顺利进了皇宫。

    于是刘劭派心腹直入文帝寝殿,将文帝杀于室内。刘劭也就此立即登上皇位,改元太初。

    其实宋文帝也算是位聪明仁厚的好君主,然而他竟然将废立这样的大机密随便泄露给了潘淑妃,最后只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确实是令后人扼腕。

    做大事者,要能压制住自己的性情,不动声色。不能泄出自己的底牌,做出一些对大局不利的事情。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无论面对什么人,都应守口如瓶,不能泄露半点机密。少亮底牌,才是给自己最好的保护。

    2.枪打出头鸟

    俗话说:“枪打出头鸟。”在我国自古崇尚中庸之道的社会背景下,厚灰之人是无论如何不会去做这只蠢笨的“鸟”的。

    古今中外,那些好大喜功、吃不得亏之人,不管功劳多大,官位多高,最终多数不得善终,这是尽人皆知的历史教训。吴王射狙的典故留给人们的启迪正在于此。

    吴国国王乘船在长江中游猕猴山一带游玩,看到山上一群猕猴聚在一起戏耍,于是带着随从登上猕猴山。猕猴们看到前呼后拥地来了很多人,立即一哄而散,躲到深林与荆棘丛中去了。

    这时,吴王见唯有一只猕猴没有离去,它在地上得意地旋转,旋转够了,又纵身到树上,攀援腾荡,显然是想在吴王面前卖弄灵巧。吴王心想:一只猴子居然在自己面前如此逞能,心里很不舒服。于是就弯弓搭箭射它。结果,那猕猴从容又敏捷地把箭接住了。吴王气得满脸通红,命令左右一齐动手,箭如风卷,猕猴无法脱逃,立即被射死了。

    吴王回头对他身边的人说,这灵猴夸耀自己的聪明,倚仗自己的敏捷傲视本王,以致丢了性命。要以此为戒呀!可不要用你们的姿态声色骄人傲世啊!

    不仅“枪打出头鸟”,人也是如此。过于显示自己、炫耀自己的能力,迟早会吃亏。所以,那些稍有名气就到处洋洋得意地自夸,喜欢被别人奉承的人,一定要学会藏锋敛迹、装憨卖乖,千万不要把自己变成对方射击的靶子。

    刘文静是李世民起兵反隋时的主要谋臣,在后来的数次战役中屡立大功,说他是唐朝的开国元勋并不为过。但李渊称帝后,却把右丞相之职授予了资历要浅一些的裴寂,每次上朝与他同登御座,退朝后相携入宫,对他言听计从,赏赐无度。只做了一个尚书的刘文静,感到很不公平,每次上朝故意与裴寂唱反调,渐渐地两个人成了死对头。

    一次上朝时,刘文静受到裴寂的一番奚落,回到家中以刀击柱说:“我一定要杀掉裴寂这个王八蛋。”结果这件事被家中一个失宠的小妄告了朝廷。朝廷审问时,刘文静仍余气未消,便将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当初起兵时,我的地位在裴寂之上,如今裴寂被授予高官,而我的官职比他小了许多,所以心怀不满,酒醉之后说些过头的话也是人之常情。”李渊听了刘文静的申辩很生气,认为他有谋反之心,立即宣布将刘文静处死。

    古人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人高于众,众必非之。面对如此复杂的环境,要懂得为未来考虑才是长远的打算,只有能忍会让,不去抢着做出头鸟,才有可能在变局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否则像刘文静那样,本来可以安度晚年、享尽荣华富贵,却因为“出了头”而过早的丢了性命,也不是不可能的。

    做臣子的,不要以为自己立了功,就有了讨好君上、固宠求荣的法宝和资本。事实上,立了功更容易成为别人射击的靶子,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在中国历史上,那种由于居功自傲、最终招来杀身之祸的将领不在少数,他们并未战死在拼杀的疆场,而是断魂于自己人的刀下,说来令人惋惜更让人深思。

    邓艾灭西蜀建立奇功,变得自大起来。本来对他就有防范之心的司马昭,怕邓艾起谋反之心,久而久之事有所变,于是发诏书调他回京当太尉,明升暗降,削夺了他的兵权。

    但邓艾不明白自己何以招来麻烦,也不清楚自己处境有多么的危险,只想去剿灭东吴。便上书司马昭说:“我军新灭西蜀,以此胜势进攻东吴,东吴人人震恐,所到之处必如秋风扫落叶。为了休养兵力,一举灭吴,我想领几万兵马做好准备。”而且,他还喋喋不休地阐述自己灭吴的计划,全然不知这将引起什么后果。

    果然,司马昭见到邓艾的上书更加担心起来,指责邓艾不该独断专行封赐蜀主刘禅。邓艾争辩说:我封赐刘禅,是因此举可以感化东吴,为灭吴做准备。但是其强硬不驯的言辞更加使司马昭疑惧之心大增,于是他遣人马监禁押送邓艾前往京师,在路途中便将邓艾杀害。

    邓艾一世聪明,却由于一时居功自傲,不懂吃点亏、把功劳让与别人些的道理,而招致杀身之祸糊里糊涂地被杀死,的确让人痛惜。

    为人处世,不要做出头的“鸟”,过分重视自己的名利、企图独享荣誉,无异于是在为自己树敌,这对我们有百害而无一利。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过于低调虽然不被提倡,但如果事事都要比人强,每做一件事都要搞得沸沸扬扬,最终必将让你成为那只被打死的“鸟”!

    3.牛角尖可不能钻

    执著、坚持,这本来是一种良好品质,但一定要把握好分寸。在有些事上,过度的钻牛角尖,只会使你陷入两难的境地,最终不可自拔。放弃无谓的固执,才是厚灰之人最明智的选择。

    从前,有两个贫苦的樵夫靠上山打柴糊口。有一天在山里发现两大包棉花,两人喜出望外,棉花价格高过柴薪数倍,将两包棉花卖掉,足可供家人一个月衣食无忧。当下两人各背一包棉花便赶路回家。

    走到半路,其中一名樵夫眼尖,看到山路上另有一大捆布,走近一看,竟是上等细麻布,足有十多匹之多。他欣喜之余,和同伴商量,一同放下棉花,改背麻布回家。但他的同伴却有不同的看法,认为自己背着棉花已走了大段路,到了这里丢下棉花,岂不枉费了自己先前的辛苦,坚持不愿换麻布。发现麻布的樵夫屡劝同伴不听,只好自己竭尽所能地背起麻布,继续前行。

    又走了一段路后,背麻布的樵夫望见林中闪闪发光,走近一看,地上竟然散落着数坛黄金,心想这下真的发财了,赶紧邀同伴放下麻布和棉花,一起挑黄金。他的同伴仍不愿丢下棉花,以免枉费之前的辛苦,并且怀疑那些黄金不是真的,劝他不要白费力气,免得到头来一场空欢喜。

    发现黄金的樵夫只好自己挑着两坛黄金,和背棉花的伙伴赶路回家。走到山下时,无缘无故下了一场大雨,两人在空旷处被淋了个湿透。更不幸的是,背棉花的樵夫背上的大包棉花,吸足了水,重得无法再背得动,那樵夫只好空着手和挑黄金的同伴回家。

    虽然这仅仅是一个故事,也许有很多人说现实中不会有这种事。现实中是不可能出现和故事一模一样的事情,但是,和故事寓意类似的事却是很多,有可能我们就是这个背棉花的樵夫,只是我们自己无法跳出来认清而已。

    在做事前先确定目标是必要的,但当你确定了目标以后,一定要鉴定一下自己的目标,或者说鉴定自己所希望达到的领域。如果你决心做一下改变,就必须考虑到改变后是什么样子;如果你决定解决某一问题,就必须考虑到解决问题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是什么。

    定了目标后,你必须研究一下达到该目标所需的时间、财力、人力的花费是多少,你的选择、途径和方法是否可行。只有经过检验,方能估量出目标的实现性,你或许会发现自己的目标是可行的,否则,你就要量力而行,修改自己的目标。

    厚灰之人成功的秘诀是:随时检查自己的选择是否有偏差,合理地调整目标,不钻牛角尖,轻松地走向成功。

    我们从小就被教育,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要坚持自己的主见,坚持自己的理想……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坚持,都能让我们到达成功的彼岸。

    人一旦钻进牛角尖,就会过分坚持,不知变通,以致错误地使用了“韧性”。我们应该多有一点韧性,能够在必要的时候弯一弯、转一转。太坚硬的东西容易折断。唯有那些不是很坚硬,而具有更多弹性的人,才可以克服更多的困难,度过更多的挫折。

    有很多满怀雄心壮志的人毅力很坚强,但是由于不会进行的新的尝试,因而无法成功。请你坚持你的目标吧,不要犹豫不前,但是也不能太生硬,不知变通。如果你确实感到行不通的话,就果断地尝试另一种方式吧。

    4.不可处处占上风

    临济禅师云游至金牛禅师处时,金牛禅师一看到临济禅师,就把禅杖横过去挡住门。临济禅师用手敲打禅杖三下,然后回头就往禅堂里的首座位置上坐下。

    金牛禅师看到这种情形,不悦地说:“凡是行脚云游的学僧,在谒见寺院禅主时,无不按照一定参学规矩,行宾主之礼,你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连这点基本的礼节行仪都不懂?”

    临济禅师诚恳地回答道:“我不知道老禅师您在说什么?我敲打禅杖三下,不是早就跟您行礼打招呼了吗?”

    金牛禅师听后,更加不满对方这种回答,刚要开口,只见临济禅师就动手用禅杖向他打来。

    金牛禅师挨了一下打之后,若有所悟。

    临济禅师却又忽然道:“我今天不方便!”

    金牛禅师顺手一掌打去,口中道:“我此时倒很方便!”

    临济禅师挨了一掌,反而哈哈大笑道:“的确不错!我们今天不方便遇到了方便!”

    后来,沩山禅师问仰山禅师道:“这两位前辈的对话,到底哪一个占了上风?”

    仰山禅师回答道:“占上风者上风,居下风者下风!”

    此话一出,旁边座主不以为然地道:“占上风者未必上风,居下风者未必下风,上风何在?下风何在?”

    仰山禅师和沩山禅师不约而同地说道:“正如座主所说,无风起浪!”

    两位禅师相互打斗,不是他们本有的品性,而是以此告诉弟子:人与人打过来、斗过去,没有真正的输赢,而造成的是彼此“不方便”,谁也占不了上风。

    现实中,有一种人处处好勇斗狠,占尽上风,总有一天会遇到更厉害的角色,把自己逼到下风。所以爱占上风是种不好的德性,要改掉。某些人不喜欢听取别人的意见,心目中只有他自己,总是自以为比别人更高明,事事都要占上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