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科幻灵异 > 厚灰学大智慧全集 > 第53章 厚是势利交友,灰是借梯登高(1)

第53章 厚是势利交友,灰是借梯登高(1)

    选择朋友也是一项厚灰的艺术,想要结交一些“有用”的朋友,首先就要把人际交往的“潜规则”摸清、摸透。也就是说,不仅要广泛的交朋友,还要交不同类型的朋友,这样才能达到“势利交友,优势互补”的目的。

    而在这项规则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结交能带给你机会的朋友。商场上有句俗话:“天大的面子,地大的本钱”,指的就是朋友越多,机会越多。所以,一个人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有多少朋友,而他的朋友又给他带来了多少机会。

    道格拉斯年轻时落魄潦倒,没有人认为他会成为明星,这也包括许多知名大导演在内。直到有一回,道格拉斯乘火车,旁边坐着一位女士。漫漫旅途,时间难以打发,于是,道格拉斯便主动地与身边的女士攀谈起来。没想到这一聊就聊出了一个重大机会,原来,这位女士是位知名制片人。没过几天,道格拉斯被邀请到制片厂报到,从此,他的人生开始改变。

    也许有人觉得,其他同事在水平、人品各个方面都和自己不相上下,甚至有的地方还不如自己,为什么他们可以有那样的机会,而自己没有呢?原因当然是因为有人给他们机会!为什么机会赏识的偏偏是他呢?当然是因为他的朋友比你多,获得的机会当然比你多!

    此外,最应该结交的还是那些肯于帮助你的朋友。朋友再多,可没有人愿意在你有需要的时候帮助你,那你的人际关系就无疑是失败的。

    在亨利·福特创业时,福特曾经遭受过两次失败。最终是在远见卓识的朋友马尔科姆逊的帮助下,他才使自己的公司开始走上了正轨。

    福特16岁时,开始在一家船舶发动机厂工作,学习了8年机器制造。婚后福特开了个很大的农场,生活很安逸。然而心中的汽车梦,驱使福特不久又带着妻子重返底特律,受聘于爱迪生照明公司当了一名机械师。两年后福特被提拔为主任技师。在这段时间里,他利用业余时间努力研究他的“自动马车”。

    福特受到查尔斯发明了美国的第一辆汽车的启发,进一步坚定了自己研究“自动马车”的决心。1896年春天,他终于在工作之余制造出了他自己的第一辆汽车。这辆汽车在当时是性能较先进的。1899年他制造出了3辆这种汽车。福特成立底特律汽车公司,并且担任制造方面的负责人。然而毕竟缺乏经验,工人素质又很低,该公司不堪重负,于1900年倒闭。福特首次创业,以失败告终。

    不甘心失败的福特,四处寻找投资人,准备东山再起。1901年,在一批经销商的支持下,福特创办了“福特汽车公司”。由于福特将主要精力耗费在赛车的研制上,经销商对这种没有商业价值的车型不感兴趣,加上所雇来的工人技术水平太低,加工零件时无法达到设计要求,所以产品卖不出去。硬着头皮挺了一阵,1902年“福特汽车公司”又宣布倒闭了。

    两次创办汽车公司的失败都没有使福特失去信心。然而前两次失败,给他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有很多有钱人不敢投钱给他,担心像前两次那样借出的钱有去无回。

    功夫不负有心人,福特找到煤炭商马尔科姆逊。马尔科姆逊相信他将来一定会成功,排除万难地答应与他合作,重新创办汽车公司。1903年初,在马尔科姆逊的支持下,福特创办了福特—马尔科姆逊汽车公司。这一次他成功了,企业走上正确发展的方向。1904年度,福特汽车公司生产出汽车1700辆。

    福特公司后来引进流水线生产汽车,产量大增。1923年福特汽车公司达到它最鼎盛的时期,当年的汽车产量占美国汽车总产量的57%,全世界有一半汽车来自福特公司,以至于许多人要选福特当1924年的美国总统。1998年度“福特汽车公司”的销售额达1444.16亿美元,居世界大公司的第三位;利润额220.71亿美元,居世界第一位。

    万丈高楼平地起,而朋友的拔刀相助就是成功的第一步。困境并不可怕,只要自己坚持,不放弃寻找可以帮助自己的人,终有一日会遇到一个具有远见卓识的人来帮助你成就梦想。

    2.调羮之后再敲门

    生活中常常有人因这样或那样的原因闭门谢客,而偏偏却有一些人因这样或那样的理由非要敲开其门不可。敲门者怎么办?想要人开门,先得针对不同人的口味调一份汤羹,让对方不得不开门迎接你这个送美味上门的人。这虽然是个比喻,但有道理。

    一、对埋头做事者感之以“诚”。

    埋头做事者常常是事业心很强或对某事很感兴趣的人,一旦开始做事,便全身心投入,不愿再见他人。这种人往往惜时如金,爱时如命,因此对干扰妨碍他的人铁面无情。要敲开这种人的门,首先不要怕碰“钉子”,还要有足够的耐性,并且要善于区分不同情况或硬缠或软磨,直至达到目的。

    毕加索之子小克劳德正是用软磨的办法才敲开了正埋头作画的母亲的门。

    其母弗朗索瓦兹·吉洛特十分爱好绘画,一入画室便不容有人打扰。一次她正在作画,儿子想让妈妈带他去玩,便敲响了门,可吉洛特已全身心投入到绘画上,听到敲门声和儿子的喊声,只是回应了一声“嗳”,仍旧埋头作画。停了一会,门还没开,儿子又说:“妈妈,我爱你。”可得到的回应也只是:“我也爱你呀,我的宝贝。”门还是没开。儿子又说:“我喜欢你的画,妈妈。”

    吉洛特高兴了,她答道:“谢谢!我的心肝,你真是个小天使。”可仍旧不去开门。儿子又说:“妈妈,你画得太美了。”吉洛特停下笔,但没有说话,也没有劝。儿子又说:“妈妈,你画得比爸爸好。”

    吉洛特的画当然不会比丈夫——绘画大师毕加索画得更好,但儿子的话却句句说到了她的心里,她也从儿子那夸大的评价中感到了儿子的迫切心情,所以,最终还是把门打开了。

    二、对自命清高者感之以“才”。

    自命清高者往往是洁身自好的墨客或仕途失意的文人,或者是一些自命不凡、看破红尘的人。这种人文化层次一般都较高,他们不愿与常人来往,却希望同有才华的人结交,因此要顺利叩开这种人的大门,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善于表现自己,设法展示出自己的才华,因其爱“才”便会自开家门。

    学生时代的毛泽东,常打扮成叫花子徒步考察社会,在造访这类人物时便常用此法。

    在安化县,他去拜访县劝学所所长夏默庵。夏曾就学于前清两湖书院,毛泽东两次造访,夏均拒而不见。当毛泽东再次造访时,他给毛泽东出了一个对子的上联,让毛泽东对出下联。上联是“绿杨枝上鸟声声,春到也,春去也?”毛泽东稍加思索,便对出了下联:“青草池中蛙句句,为公乎,为私乎?”下联对得极妙,夏连声叫好,并自愧弗如,随后热情接待了毛泽东,还给了他八块银元,以作其旅途之用。

    也是在这次考察中,毛泽东去拜访了一位隐居山间的姓刘的老翰林,他先献上一首诗:“山渡水之名郡,竹杖草履谒学尊。途见白雪如品海,沾衣晨露浸饿身。”诗的前两句写经过长途跋涉前遭受饥饿的现状,也暗示了前来拜谒的目的。

    刘翰林一见信上的诗,对他的才气很是赞赏,不仅热情接待了他,还给了他不少纹银。毛泽东通过展示其才华顺利地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不吃闭门羹,就得自己先要调一份鲜美的符合对方口味的羹。有个词语叫“窥探”,你不先把门内的人窥探清楚了,而贸然敲门,不吃闭门羹才怪。

    3.有本事的同学,该靠靠一把

    用时下最流行的话说,同学关系本身就是人力资源。拉上过硬的同学关系,还会为办不成事而发愁吗?所以,千万不要疏远了你的同学们,尤其是那些有本事的同学,该靠靠一把,为人做事都会容易很多。

    由于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各方面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而社会关系网络更是一个人事业成功必不可少的社会资本或社会资源。同学之间所构建起来的“同学关系”,作为人生一笔不可多得的关系资源,对于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和事业发展的提高更是具有不可替代的利用价值。

    同学关系对很多人来说是非常珍贵的,因为学校生活是人生中一段最美好的时光,老同学作为与你分享过美好时光的人,自然就成了最可信赖的人。相比之下,同学关系作为在学校读书期间所构建起来的人际关系,就自然地显得单纯多了,这主要因为同学之间本来就没有什么真正的利害冲突。而这种单纯的同学关系有其淳朴性的一面,利用起来处理一些事情,自然也就显得更加简捷便利了。正所谓一提到“老同学”,就意味着是一种期待,一种信任,一种实实在在的帮助。所以,把这样的同学关系经营好,你的人际关系自然就万事亨通了。

    在这个缺乏诚信的年代,这种单纯的同学关系是人际关系中十分稀缺的人际网络。同时,这也是维护成本最低的人际关系。同学关系维护成本虽低,但却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属于低投入、高产出的一种投资。任何关系网的建立都是需要成本的,有人通过旅游来遭遇爱情,行万里路,花数万金;结识商业伙伴的成本更大,一张高尔夫球俱乐部的会员卡几万、几十万的都有。同学关系说到底只是学习消费中产生的一种副产品,属于“买一送一”中的甜头,只是这种副产品的价值正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消费者花钱购买的是知识,作为副产品的“同学关系”其实是免费的。随便打开一个电子记事簿,就可以很容易地找到“同学资源”。从某种层面来讲,这些往往都是潜在的“黄金客户”。

    尽管同学中能成为铁杆朋友的不多,但能在关键时刻互相帮忙的却不少。因为源于共同经历或学历,很容易就产生信任感。即使平时不联系,必要时一样可以找同学帮忙,而不必非得打着草稿拐弯抹角。由于这种特殊的关系,使得初步的信任开拓有了一定的基础,而且这种关系是一种长期合作互利的。所以,同学之间的交往已经不是普通的买卖式的营销,而是更注重过程、更注重满意度的三维立体模式。比如节假日的互致问候、同学聚会、参加婚礼等等都是其中一些具体的表现。过去,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但现在,递个信息,介绍个关系,给个机会也许是更实惠的互相帮助。

    其实,要在同学中寻找和建立朋友关系并不难,通过下列两种方法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做到。

    其一,虽然彼此的工作领域不同,但可以将焦点对准目前的现状。原则上,只要拥有进取心、且正在奋斗中态度积极的人即可。即使对方在学生时期与你交往平淡亦无妨,你必须主动地加深与其交往的程度。如果你很幸运地找到凡事均能热心的对象时,就更易与其建立已有基础的良好关系了。

    其二,在运用前述的方法时,同时也可并用另一种方法,以扩大交往的范畴。这个方法是通过同学录上的工作性质来加以取舍,再展开交往。

    如果,你在学生时期不太引人注目,想必交往的范围也很有限度。然而,现在你已大可不必受限于昔日的经验,而使想法变得消极。因为,每个人踏入社会后,所接受的磨炼是不相同的。绝大多数的人会受到洗礼,而变得相当注意人脉资源的重要性,因此即使与完全陌生的人来往,通常也能相处得好。由于这种缘故,再加上曾经拥有的同学关系,你可以完全重新展开人脉资源的塑造。换言,不要拘泥于学生时期的自己,而要以目前的身份来展开交往。

    此外,不论本身所属的行业领域如何,应与最易联络的同学建立关系,然后,从这里扩大交往范围。

    毛泽东的一首词中说:“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谁没有几位昔日的同窗?千万不要把这种宝贵的人脉资源白白浪费掉,该靠就靠一把。

    4.“领导,我是你最忠实的追随者”

    要说到借梯登高,谁的梯子最好用呢?当然是领导人物的了,而且是官越大梯子越长,你自然也就登得越高。既然如此,为什么还不快快加入“领导追随者”的行列里来呢?拉近自己与领导的关系,取得领导的信任和喜爱,接下来的事情就都好办了。

    相信大家都不会忘记,在1998年“两会”期间的记者招待会上,朱镕基总理首先点到了吴小莉的名字:“你们照顾一下凤凰卫视台的吴小莉小姐好不好,我非常喜欢她的广播。”

    这一段“两会”期间的轶事,使吴小莉顿时成为媒界引人注目的明星,也是她的提问,使朱总理留下了激昂的宣言:“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我都会勇往直前、义无反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随着吴小莉知名度的提高,吴小莉主持的节目也成为凤凰卫视台的名牌节目。内地的传媒朋友对小莉说:“在中国电视圈里,只有文艺类主持人容易成名,很少新闻类主持人成为明星,你算是特例。”中央电视台的一位朋友也对她说:“小莉,你不知道你对中国内地电视新闻从业人员的冲击有多大,许多人加快了语速,剪短了头发。”

    1998年年底,吴小莉和其他传媒界朋友一起采访领袖双边会。在吉隆坡她又一次成为传媒的宠儿,因为江泽民主席也点了吴小莉的名。11月15日,当江主席步入会场,听说有香港媒体时,一眼就看见了她,笑说:“吴小莉,吴小莉,现在成了有名人物了。”吴小莉激动地说:“谢谢主席!”

    一个有声望的人即使是平淡的一个“字”给了你,要比一千个普通人长篇大论地给予的赞辞更有威力。

    翻开历史,古往今来的成功者,谁也不是一生下来就大名鼎鼎,一出山就风光耀眼,一呼百应。他们大多总是先隐蔽在某些大人物的后面,借他的面子来笼络各路豪杰,借他的声望来壮大自己的声势;一旦时机成熟,或者另起炉灶,或者踩着别人的肩膀往上爬,后来居上。

    最为典型的是三国曹操。曹操挟天子而令诸侯,东征西伐,很是威风。于军阀混战中大大占了道义上的便宜。秦末农民起义,项梁不惜找到楚怀王的一个孙子,推为楚王,便是想借楚怀王的影响吸引百姓,因为这些人的影响比一般人要大得多,而且也差不多都有了明确的形象定位,顺手拈来是件事半功倍的事儿。

    做生意则更要找名人,像美国著名影星克拉克·盖博在电影中脱掉衬衫,赤裸身子,就这么一个镜头,竟使得美国贴身内衣的销售量急剧下降;英国王妃戴安娜带头穿平底鞋,英国市场上的高跟鞋就无人问津了……这些都是名人的神奇效应。

    在现代社会,走在名人的身边,以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的这种手段已被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外交等领域广泛运用,而且大有日趋扩展之势。对于人际交往,它不失为一种提高自身形象,扩大自己影响的策略和技巧。

    这种社交手段是被社会承认,是人们的正当追求,对社会进步也有积极意义,而借助名人提高自己的社会知名度,就是被社会所承认的方式之一。

    5.会“作秀”自然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