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玄幻奇幻 > 科幻纵览 > 第16章

第16章



对于如何超越科幻迷的界限,吸引大众这个问题,我听到过五花八门的意见,比如说,在科幻里多加色情、暴力;在央视“实话实说节目”中宣传科幻;把科幻小说改编成评书,请单田芳播讲。最新的一个建议是,搞一个《刘老根》那样的电视剧,再包上科幻的外壳。

当然,所有这些建议都来自科幻的外行,因为他们不知道,科幻本身就有吸引大众的因素。哪些呢?有两个,一个是能够切合当下的科技热点。比如《后天》这部电影。科幻迷基本上认为它是个烂作:创意不新,故事漏洞百出。但它在中国票房上竟然压倒了《黑客帝国》、《星球大战》、《终结者3》等真正的科幻经典。原因很简单,看后者的是纯科幻迷,而给《后天》贡献票房的还有其他观众。天气异常是几乎所有人都关注,也都能理解,能够聊几句的简单问题。过去一年中,每逢气象灾难发生,我总能从网络新闻后面的评论里,看到这部影片的名字。“太象《后天》了”,“《后天》的预言早晚要实现”,“海啸令我们想起了〈后天〉等等。不仅普通网友如此,新闻记者也可以方便地从《后天》里引出话题,同时也就间接宣传了这部电影。而象“母体”、“原力”、“机器人能否统治人类”这些话题,你不要指望科幻迷之外的人关注它们。

除此之外,克隆人、转基因、宇航、深海、纳米、“要不要敬畏自然”……等等,在“科技热点”的名单上,你可以列出长长地一串,并且它随时会增加。

当然,科技热点总是多变的。而且不一定被你正在创作或编辑的那套,或者那本科幻书碰到。但是,科幻还有一个永恒的大众趣味,那就是一个“奇”字。当人们遇以一部冠以“科幻”之名的小说或者电影时,他主要是想从中看到离奇古怪的,超现实的东西。

许多年以前,我曾经和几个朋友一起看香港电影《老猫》的光盘。那是一部卫斯理小说改编电影。其中有几个外星人角色。同座的几个朋友都不是科幻迷。其中一个人看着看着就说,这些外星人一点也不神,没意思!

这就是科幻最根本的大众趣味。

对于图书编辑来说,名家名作、科技热点、超现实,这些都容易理解。最搞不懂的就是最纯粹地属于科幻本身的艺术特点。对于新手来说,如果以认真敬业为前提,没有个一年半载,他不大能搞清科幻的艺术规律,或者核心魅力是什么。这个没关系,可以先从那三个浅显的吸引力入手,先在这个圈子里占住脚再说。

中国喜欢科学的人太少。所以,非常有科技含量的科幻作品不会有读者群。

中国喜欢科学的人其实已经相当不少了。更为可贵的是他们非常集中,便于互相影响。而且,他们对舆论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实际上,不仅科幻,还有相当一部分图书直接以科技为卖点。《时间简史》这种晦涩的书可以炒成畅销书,你怎么能对中国科技类图书的消费力有怀疑呢。值得怀疑的只是具体化出版商的发行能力。

单就大学生群体而言,每年都有几百万理工科的大学生在校。一部科幻小说能够吸引其中百分之一的读者,就是几万册。针对目前科幻读物的发行量而言,已经是很骄人的成绩了。问题是,直到目前为止,并没有谁针对这一部分科幻读者开发作品。出版社对怎么包装一部有科技含量的畅销书,一直不大摸门。

科幻是不是拒绝爱情?或者相反,科幻如果加上爱情,是不是更好卖一些?

科幻从不拒绝爱情,但只有科幻化的爱情,在科幻作品里才更为吸引人。如果是普通的爱情描写,人们直接看言情小说会比科幻来得更好。

比如说,“三角恋爱”是爱情题材永不衰竭的卖点。如果在一部科幻作品里描写一个普通的争风吃醋的故事,那有什么意义呢?与科幻主题互不搭界,互占篇幅,反而哪个都讲不好。在科幻片《飞天宝贝》中,三角恋爱在男科学家、他的未婚妻,一个机器人助手之间展开。那个机器助手不仅不是人,甚至不具人形,是个能悬空飞行的圆球!与人们心目中“美女”形象有一光年远。男主人公每遇到挫折,无法得到未婚妻的理解,只好和这个圆滚滚的助手倾诉。日久生情,机器人助手为了能和主人斯守,必须给自己一个女人的外形。当然,创意好讲,细节难编。这部影片的编导恰恰用大量细节,把“三角恋爱”这个老话题科幻化,而且变换得很好。推陈出新。

再比如,“生离死别”也是爱情故事百试不爽的情节套路。在巴尔雅维尔的《漫漫长夜》中,男女主人公竟然被几十万年的时光永远隔开。而女主人公为了报仇,最终错杀了自己的情人。为什么会有这么悲惨的故事?这完全拜赐于小说的科幻主题——人工冬眠。《带上她的眼睛》里,男女主人公则是被六千多公里厚的地球本身永远隔开。在这里,爱情和科幻也是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所以,科幻从不拒绝爱情,只拒绝没有新意的,与科幻主题两层皮的爱情。

据我所知,大部分科幻编辑只出版一两套科幻小说就收手了,这是为什么?

相当多的编辑以前从未搞过科幻。比如,几年前,一个刚刚进入科幻圈的编辑听我讲了一些作者的情况,第一个反映是,原来他们是这个年龄层,比我猜的小了十多岁!甚至,一个编辑已经出版了我的长篇科幻,和我打了多次交道,偶然间才知道,我比他猜测的年纪实际上小了十岁。

这还不是更差的,至少他们知道想组科幻稿件,要去找哪些人。另外一些编辑提到科幻,就向我报出二十年前一些前辈的名字。而对眼下当打之年的作者连名字都没有听说过。

当你进入一个新领域里,你怎么也要泡个两三年,搞过两三轮,才能知道水深水浅。换我去搞武侠、悬疑,或者主流文学,头两年我也肯定会两眼一摸黑的。《科幻世界》之所以有今天,我认为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他们一直坚持下去,具体采用了什么方法倒在其次。在一个高度分工的社会里,你顺着任何一棵树,都能爬到丛林的顶部。前提是你不要总是中途换另一棵树去爬。

以我个人的经验,凡是作事前给自己留下后路的,绝大部分最终都从后路上退去了。那些不以破釜沉舟的态度搞科幻的人,无论是作者还是出版社,最终什么也没得到。他们事后可能会讲出许多失败的教训,而以我看来,他们只要再坚持一段时间,就会等到收获。“一炮走红”,“一鸣惊人”之类的幻想,青春年少时可以有。但奇怪的是,在科幻圈里,竟然有许多三四十岁的成年作者和编辑也这么想。这是最令我失望不已的。

难道,科幻迷的主体不是孩子吗?科幻本身不是一种青少年读物吗?

只能说,现在中国显形的,经常发表言论的,或者在各种科幻讲座中能够看到的科幻迷,主要是孩子,平均年纪十几二十岁。大学毕业几乎是一个上限。但这不等于科幻迷永远会停留在这个年龄层次上。想一个简单的问题就可以了:十年前二十岁左右那批科幻迷哪里去了?他们不再喜欢科幻了吗?不是,是没有能够达到他们现在阅读水准的科幻读物了。

前不久,在天津第三届大学生科幻节上,面对〈科幻世界〉水平是不是下降了这个问题,比我资格更老的星河直截了当地回答说:这是个伪问题。那年那月起就听到有人问这个问题了。不停地有人喜欢上〈科幻世界〉,过几年又放弃它。

当然,这个“伪问题”后面也有个“真问题”:如果“科幻世界”前面加上“青少年”或者“中学生”这样的定语,可能再不会有人问这个问题了。形成一个类型文艺圈子,杂志起了核心作用。而目前所有的科幻杂志都以青少年为读者对象。去年连续有两家科幻杂志创办。我曾经很希望其中至少有一家能够以青年科幻群体为主,至少覆盖到三十岁。这样,把散失的“前科幻迷”再唤回来,正式启动成人科幻市场。一个潜在的,久久不能启动的市场。但是,这两家杂志社最终都决定要以青少年学生为读者对象。对于这个决定,我只能表示惋惜。同时也替他们担心:青少年科幻读物已经足够多了。你再扎到这里面来,除了给自己增加竞争难度外,又能有什么好处呢?

那么,为什么出版商都面向青少年读者群呢?因为便于宣传!理由就是这么简单。向青少年宣传一种消费品,只要口号式的言辞就行了。向成年消费者宣传,道理必须要讲足。具体到文艺类型来说,至少要有一批专业评论家才行。只是“快去买《XX》吧,”“你还没有买《XX》吗?”,“有个性的人一定要看〈XX〉,”这类炒作成年读者根本不会买账。毕竟他们经历得太多了。

而出版商,恰恰是整个行业里拥有最大资源,真正决定一切的环节,对科幻却最不在行。他们只会制造内容空洞,缺乏针对性的炒作式言论。也只能象公共汽车一样,不停吸引小读者,不停地在他们大一些后放走他们,同时放走他们日益增加的购买力。

我如果搞出一套科幻小说,怎么能够吸引读者呢?

一定要和媒体结合。当今时代,出版一本书,丝毫不作宣传就扔进书店,它的寿命肯定会停在第一版。这样一来,对作者,对作品,对出版社都没有什么好处。另外,媒体也是信息反馈的窗口。扔一个石头下去,总要听到水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