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玄幻奇幻 > 科幻纵览 > 第113章

第113章



而香港则产生了类似美国的通俗科幻传统。

在中港台三地,香港是中西文化交汇最彻底的地方,长期保持浓厚的商业气氛,产生大量商业化作家。这一背景使得香港科幻演结出奇特的果实:一方面拥有华人世界里最具影响的科幻作家,另一方面却没有大陆和台湾那样成熟的科幻作家群体,是一个缺乏“中产阶级”的科幻格局。

要了解香港科幻,必须知道香港(包括台湾)出版业和大陆的不同。首先要知道,繁文版和简体版是两个不同的市场。大陆读者一般只会阅读到港台两地作家的简体版作品,他们必须要知道,这些作品最初是给繁文版市场写作的。由于版权方面的问题,简体版对港台作家来说,很难成为有实际意义的市场。倪匡在大陆几乎分文未得,黄易售给大陆的版权堪称贱卖。直到现在为止,仍然没有哪个港台作家,仅凭给大陆市场写作而成功。所以,大陆几十万、上百万册的倪匡小说、黄易小说发行量,对他们来说几乎毫无意义。当港台作家展开纸笔、或者打开电脑时,他们只能考虑当地读者的口味。

而繁文版又是一个狭小的市场。使用人口不过数千万,仅及大陆一个省。在这个市场里,一本书如果达到一万册,就堪称畅销书。而在大陆,即使达到十万册,仍然难以从浩如烟海的出版物中脱颖而出。事实上,到了九十年代,即使倪匡的新作,往往也就发行千余册左右。

因此,即使繁文出版物的价格通常为大陆的近十倍,但一个繁文版市场的作家如果单靠畅销书版税,很难成功,甚至不能维持生活,不能提供写作上的简单再生产。他必须加大创作量,以多取胜。所以,我们会看到繁文作家们的创作量与大陆作家相比,总是达到惊人程度。不仅科幻,武侠、言情等商业文学莫不如此。一个作家创作几十卷上百卷的作品很是寻常。

另外,港台出版界还有个租书店市场。就是出版社出版某个系列丛书,以租书店为主要顾客,而不是直接卖到最终读者手里,租书店再从读者里收租金。这样便形成了类似于报刊上的准连载小说。说它们是连载小说,它们却都以图书的形式出现。说它们是完整的图书,它们并非一个作品出版成单一的书,而是切成几册、十几册,每册数万字。每月推出一到两本,这样反复调读者的胃口。这种作品往往被拉得很长。黄易二百万字的《寻秦记》,便是在这种情况下写成的。台湾目前最长的一本小说叫《魔龙传说》,字数多达六百万字。正是出自这种租书店体制。(估计在日本也有类似的租书店市场。日本女作家栗本薰多达一千万字,创造世界记录的科幻小说《豹人英雄传》可能也是在这种市场机制下涌现的。)

无论是倪匡那样以作品种类多为特点,还是象黄易那样写长长的租书店小说,肯定都违背了文学的基本规律。作品免不了粗制滥造。他们的许多作品,几乎没怎么修改,付印时还保留着初稿的痕迹。但如果以此来怀疑作者的实际水平,并非中肯的见解,因为那是繁简体市场割裂的必然结果。一个大陆作家如果能出版一本发行量百万册的小说,几乎可以供养一生。而写作耗时则不过数月。这个优势到目前为止,是港台作家无法拥有的。

再有一个背景,就是繁文市场里科幻迷的绝对数量无法与大陆相比。单独考察,两岸三地“铁杆”科幻迷占人口的比例都很少。但在大陆,他们的绝对数量已经能够支撑起一个科幻市场,允许作家写作较为纯粹的科幻小说,而仍能保持起码的发行量。但是在繁文版市场里,写作纯粹的科幻小说必败无疑。以黄易为例,他十分熟悉科幻小说,曾经立志于创作纯粹的科幻,但后来还是不得不改弦更张。

所有这些背景,是单单读简体版港台科幻的大陆读者不清楚的。而不了解这些背景,又很难理解港台科幻的特点。

第三卷:中国科幻文学史  第九章:缘系东方之珠(2)

第二节:“倪幻”!

二战之后,弹丸之地香港尚未有自己的科幻原创,主要翻译外国的科幻名著。包括《基地》、《火星之沙》、《双星》、等等,但翻译质素参差,除了少数佳作外,对翻译作品的选题也缺乏眼光和系统。另外还零星出现过一些在翻译中加入修改的作品。不过一直没有普及,受众面狭小。

进入六十年代,倪匡挑起香港科幻的大旗。他的作品数量巨大,并使科幻这种文体通俗化,本土化,迄今为止,倪匡仍然是全世界作品发行量最大,最有影响的华人科幻作家。倪匡的作品令港台两地不同层面的人士认识了科幻小说,在普及科幻这个文体方面具有相当意义。在倪匡称雄的年代里,“卫斯理”几乎成了科幻的代名词。    

倪匡,本名倪聪,原籍浙江宁波,1935年出生于上海。1957  年到香港,作过工人、校对、编辑,是自学成才的职业作家。倪匡创作了大量通俗文学作品,除科幻小说外还出版有许多武侠小说。鼎盛时期的倪匡,与武侠作家金庸、歌词作家黄霑、美食文章作者蔡澜并称为香江四大才子。除金庸外,其他三者又被称为香港三大名嘴。1987年,香港作家协会成立,倪匡当选第一任会长。可以说,“倪匡”这个名字在香港从一开始就超越了“科幻圈”(实际上香港科幻圈从未真正形成)的狭窄界限,成为大众文化符号。

从九十年代后期开始,大陆出版的一些中国当代文学史或港台文学史著作里,均提及倪匡的创作成就。某些著作里,倪匡甚至是两岸三地被惟一提到的科幻作家。在香港《亚洲周刊》评定的“二十世纪中文小说百强评选”中,倪匡的早期作品《蓝血人》列为第九十四名,是所有中文科幻作品中唯一入选者。不久前,北京的《新京报》进行二十世纪影响最大中文小说评定,倪匡的另一部作品《钻石花》入选。

虽然倪匡的影响力非同小可,但认真评价倪匡在科幻创作方面的成就却非常困难。经常有人在争论:倪匡作品是不是科幻?其实这是个“伪问题”。倪匡创作量巨大,包括科幻、武侠、言情、电影剧本、报刊专栏文章等等,出书种类达到数百,总字数超过千万。因此,只有具体去问倪匡的某一本作品是不是科幻,才有实际意义。

不过,虽然倪匡涉猎颇广,但他懒以建立影响的,主要还是其科幻创作。除最著名的《卫斯理系列》外,他还创作了《木兰花系列》、《亚洲之鹰系列》、《原振侠系列》等等,不过水平等而下之。所以,《卫斯理系列》一直是倪匡作品的代理。甚至“卫斯理”经常被误认为是他的笔名。因此,称他为科幻作家亦无不可。

由于一节里介绍的背景原因,倪匡生产了大量作品。少量精品淹没在许多粗制滥造的劣作中。主流文学评论家往往没有精力从近千万字的倪匡作品中进行捡选。另外,倪匡本人并不以科幻创作为目标,同样以“卫斯理”为主人公,该系列作品里既有纯粹的科幻小说,也有纯粹的魔幻小说,更有完全没有超现实情节的冒险小说。这种现象在科幻史上其实并不少见。远如凡尔纳的“在已知和未知世界中的漫游”,近如美国电视剧《X档案》,都在同一系列里涵概科幻与非科幻作品,给研究者的文体鉴别工作带来难度。

另外,仅以水平而言,倪匡科幻小说的主要代表作均创作于六七十年代。由于是七十年代的一些佳作,堪称个人创作的顶峰。晚近作品则题材重复、水平下降。目前,倪匡基本停止创作,在旧金山家中安度晚年。

由于作品数量十分巨大,佳作与滥作并存,所以,倪匡小说往往得到两个极端的评价。有人认为他的作品是经典的华文科幻小说,有人说他的作品只是一些神怪武打小说,甚至是垃圾。形成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是对倪匡作品了解不够全面所致。从文学角度看,象《蓝血人》、《钻石花》这样被选中的作品都很平庸,远不能代表倪匡科幻小说的最高水准。笔者曾经看到大陆的一部纯文学理论著作,花了很多时间分析他的《聚宝盆》。而那是一部纯粹的游戏之作。这些都只能表明,主流文学界出身的评委们和理论家对科幻虽然热心,但并不熟悉。

倪匡的科幻精品包括《大厦》、《迷藏》、《古声》、《眼睛》等等。他的早期作品严格遵循科幻创作规律,许多作品都引入当时西方科幻的主流题材,如《规律》中的行为主义心理学,《笔友》中的人工智能、《合成》中的脑移植,等等。1976年创作的《头发》堪称倪匡科幻在思想和艺术上的顶峰之作。同时,卫斯理科幻也是中文特色科幻的典型代表。在倪匡笔下,卫斯理这个人物从性格、价值观、思维方式到生活习惯,都是典型的“中国人”。在《极刑》中,作者将司马迁、岳飞、袁崇焕等历史人物的受刑过程从瞬间变成永恒,可以从中看出倪匡精神世界里坚决地保持着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价值取向。如此鲜明的华人形象,在两岸三地的中文科幻小说里并不多见。

与六、七十年代同期开始创作的大陆、台湾科幻小说不同,倪匡当时的科幻小说在今天一代新读者中的影响仍然不亚于以前任何一个时期,这充分说明了它们在艺术上的吸引力。

与倪匡在市场、媒体、主流文学界所受到的重视呈鲜明对比。以笔者所闻,大陆科幻界对倪匡科幻小说的评论不仅很低,甚至多有冷嘲热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