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玄幻奇幻 > 科幻纵览 > 第133章

第133章





当然,如果作者在小说里总爱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有明显的宣传企图,或者爱教训人,爱指手划脚,这类的作品读者也会自发地反感。读者还要求作者以平等的态度对待读者,尽可能地调动一切艺术手段,让读者跟作者一道观察、体验、创造、而不要那种板起面孔的说教式的叙述。《小说创作技巧》7页。刘安海著。

第四卷:科幻的艺术规律  九章:科幻小说的鉴赏(2)

第二节:感受式阅读与理解式阅读

欣赏文艺作品有两种方式,或者说两种取向。一种是感受式的,也就是,感受作品给自己带来的影响,对心灵的拨动。在这个时候,鉴赏者要细细体验自己的感觉。要作到“空灵”,也就是,在欣赏时,把先入之见抛开,让自己暂时变成一块白板。

严格来讲,在欣赏一部作品时,不带先入之见是不可能的。当我们选择甲作品而不是乙作品时,其中就包含了先入之见。科幻出版物上都标有“科幻”二字,科幻小说上面注着作者的名字,它们都会给我们带来某些预期。虽然读者可能没有清楚地体会到自己的预期心理。

心理学家曾进行过这样的实验,要求参加实验的大学生对两段作品做出评价反应,并事先告诉他们,第一段作品出自英国文豪狄更斯的手笔,而另一段则由一无名文人写成。结果表明,由于提示,对两段作品的评价截然相异,对第一段作品是敬仰和赞叹,而对第二段作品则是严厉地挑剔。其实,后一段也是狄更斯所作。(《文学理论要略》269页。童庆炳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面对这种自然的心理规律,我们更要加以警惕,警惕自己的先入之见,破坏对作品本身的欣赏。我们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几个人一起看电影、电视,别人都在静静地看,惟有某人不时地品头论足。这种行为不仅不礼貌,从鉴赏的角度讲,他的欣赏过程也肯定是支离破碎的,他本身没有入戏,更没有真正的去体验。……接受主体似乎能够忘却对作品的虚拟世界的感受。此时,在接受主体和特定作品之间就仿佛会确立起一个更为完整、更为博大的天地。主体一旦将僵硬的理解力-抽象的知识、冷漠的功利判断等有意识地插入其中,这一由情感灌注的完整、博大的天地就将不复存在。(《文学理论要略》童庆炳主编228页,人民文学出版社)

许多人在进行感受式阅读后,会写下自己的体会,这就是读后感。读后感的重点不在于作品本身,而在于它给自己留下了什么感觉。因此,读后感不需要全面分析一部作品。作品中某一情节、某个人物、甚至某句话打动了自己,就可以写下来。

大部分读者不理评论家,他们翻看文学作品都是在进行感受式欣赏。在这种取向的欣赏过程中,作品本身是最重要的,至于作家为什么,以及怎么创作了这部作品则在其次,甚至几乎不予重视。而另一种欣赏——理解式鉴赏,或者叫分析式鉴赏,则试图理解作家创作作品的原意。要知道,任何一部作品都是一种浓缩。往大里讲,是作家人生经验,个人性格的浓缩。往小里说,是他围绕着这部作品所听所看、所思所想的浓缩。一篇一万字的作品,作者可能预先研究了十万字的资料。因此,作品每章每节每段文字后面,常常是含有深意的。理解式阅读的目的,就是为了把握这种深层涵意。作者总有“知音难得”的抱怨,正是因为读者往往只顾及作品本身,不去体会他创作时的“深层含意”。

理解式阅读体现着对作者的尊重,也是一种深入钻研的态度。但要对一篇作品进入理解式阅读,单是作品本身远远不够,还需要同时阅读围绕这篇作品的背景介绍、作者的创作经验谈、评论,等等。我们不可能对每一部作品都能进行这么复杂的理解式阅读。

理解式阅读的极致,就是文学评论家们的阅读。他们是带着目的、任务去阅读的。在这个时候,他们的角度和普通读者不同。对于普通读者来说,一篇作品好,或者听别人说它好,我才去读。不好我就不看。反正我只是文学的消费者。但对于评论家来说,他的阅读是一种工作,有功利性。比如,他要写论文,分析某位作者的创作特色,或者某个文学流派的创作特色,那么,这位作者,或者这个流派的佳作和平庸之作他都要看,以便从中分析出发展变化的规律来。另外,对于职业化的文学评论家来说,绝对不能只读作品本身,而不知道作品背后的形成过程。

事实上,读者能够阅读的,只是最终出版的作品。网络时代稍稍能够改变这个局面,但到目前为止仍然不是彻底地改变。而出版本身则带着自己的规律性。这些规律都影响着作品的完整。比如,出版社要求作品有题材、篇幅、风格的限制,于是,作者在投稿时,也要尽量符合出版社的要求。出版社出版有时限,作者只能赶在时限前完成作品,也会导致某些遗憾。

即使没有这些外力影响,严格来讲,也没有任何一部作品能够百分之百地实现作者预定的创作意图。文学作品,尤其是小说,可谓改无止境:情节可以无限精练下去、文字可以无限润色下去、细节可以无限修改下去。笔者自己就有这样的体会:一篇小说修改到二稿、三稿,便已经达到“发表水平”。但如果因故一时没有发表,放在一边,过段时间自己又会从里面找出许多问题。金庸到今天仍然在修改早年创作的武侠小说,即使它们已经成了公众文化,这就是“改无止境”的典型例子。

但客观上的改无止境,会在人为设定的出版日期面前停止。笔者经常会听到作者同行的婉惜:这个地方我本想发挥一下,可惜没时间了,到了截稿日期。或者,这个地方我本想着重写一下,可惜就是找不到有关资料,只好一笔带过。但出版后,我又发现了某某资料。这些遗憾很少出现在创作经验谈中。尤其是科幻文学,迄今为止没有什么发表评论的阵地。作者们的创作经验只好私下里交换。对于无法接触到作者的读者来说,理解式阅读也是很难进行的。

第四卷:科幻的艺术规律  九章:科幻小说的鉴赏(3)

第三节:作品的流行与欣赏

说句无奈的话,这年头多好的东西埋没了也就埋没了。《思潮与文体》43页,雷达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在文学评论界,有“文学现象”和“文化现象”的区别。一部作品在文学上很有价值,是文学现象。一部作品很流行,则是个文化现象。评论家固然也研究流行作品,但多半是从文化传播的角度去研究。好作品和流行作品之间并不是划等号的。

但是,一部作品在社会上是否流行,极大程度地影响着鉴赏心理。笔者有一次主持科幻讲座,某位大学生读者问我,您知道现在什么科幻小说流行吗?当时我就很奇怪,他不是问我认为得什么作品优秀,而是问我流行与否。这后面的心理动机是什么呢?这就是典型的从众心理。一种怕“掉队”,怕被别人说成是“老土”。这么有名的小说你竟然没读过?这么有名的歌星你竟然不知道,对于许多读者,尤其是年轻读者来说,这似乎是个严重的问题。他会感觉到自己被从同龄人的圈子里隔绝开来。

青年们特别强调个性,其原因正是因为他们的个性并不成熟。就象饿肚子的人才强调粮食一样。妨碍青年人个性成熟的重要原因,就是他们容易受流行趋势的影响。这种心理特点是否有几千年之久不得而知,至少近现代史上是如此的。从社会心理学角度,也是个普遍规律。对于艺术作品而言,无论创作还是欣赏,保持个性是第一位重要的原则。而追逐作品的流行性,正是消蚀个性的行为。因为一个人的时间精力毕竟有限,让流行的东西充满你的时间,意味着你和大部分人最终没什么区别。他们看什么、用什么、玩什么,你也看什么、用什么、玩什么,最终,你怎么能拥有你自己的个性呢?只关注于流行作品的惟一好处,就是让你在和他人交流时,共同语言多一些。但这是以你的平庸为代价的。

从文学作品的表面上的传播史,可以把流行类型划分为以下四类。头一类作品可以称为“长寿型作品”,它们一问世就轰动,就很流行,到今天仍然流行。比如凡尔纳、威尔斯或者倪匡的科幻小说,都是这类作品的代表。用出版界的术语来说,它们已经成为“常销书”——细水长流,每年总能卖出一部分。用文学本身的术语来讲,它们可以称为经典类作品,代表着一个文学门类的特色。因为不可能每一代读者都缺乏欣赏眼光,让滥作鱼目混珠至今。

第二类作品可以称为“流逝型作品”。它们发表时就默默无闻,今天更不为人所知。如果有专业工作者的发掘和非商业的传播,它们或可免于被人遗忘。如清末的文言文科幻小说,就其艺术价值来讲并不低。但它们生不逢时,当时无法流行开来。现在更没有消费价值,只能供研究者阅读。更有许多作品则是彻底流逝,以至于我们已经无法看到它们了。

对于现代出版业和文学界来说,“流逝型作品”其实占绝大多数,可以说是文学金字塔的塔基,甚至塔身。我们之所以很少感觉到它们存在,正是因为它们出生不久就消失的原故。它们已经被回收到造纸厂化浆了。绝大部分作品流逝的原因,主要还是作品本身不过硬。但也有极少数作品,属于被埋没的黄金珠玉,盼望着后人中有慧眼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