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玄幻奇幻 > 科幻纵览 > 第190章

第190章



一方面,他在许多小说里提出了科学可能造成危害的警示,如《征服者罗比尔》、《机器岛》等作品。只不过没有把这种警示当成主题,令没有深入了解他作品的人忽视这方面的内容。另一方面,凡尔纳从不认为科学理性可以越界地干涉到艺术、信仰、道德等领域。他只是在歌颂某些科学进步本身。

一些科幻作者并没有正面宣传这种思想,而是在小说里描写了具有唯科学主义倾向的人物。在《摩诺博士岛》中,威尔斯塑造的摩诺博士就是一个唯科学主义者的典型。他因为秘密使用活体解剖,被文明社会放逐,隐匿到小岛上继续其研究。对他来说,科学无禁区是最高原则,而文明社会对活体解剖的批判只不过是矫揉造作。小说里有一个触目惊心的情节:摩诺博士为了向普拉迪克说明自己研究的正当性,用刀子刺进自己的大腿,以前说明痛苦只不过是心理因素,不值得重视。

王晋康在《死亡大奖》中,也塑造了司明这么一个唯科学主义者的形象。司明认为,现代医学是逆自然选择而行的,长此下去,人类的遗传素质会越来越差,因此应该将某些拥有遗传疾病的人除掉,以保证人类整体基因的优秀。这种观点完全忽视了人的社会属性,无视一个人的家庭、感情、生活等诸多方面,仅仅把他当成基因的载体。政府和社会自然无法接受。司明便自行其事,连续暗杀证明有有遗传疾病的人。当他被逮捕后,在法庭上慷慨陈词,自比布鲁诺,然后用不可思议的方式当众自焚。

不过,和直接宣扬唯科学主义的科幻小说不同,这些作品对唯科学主义乾是持批判态度的。至少是客观化的描写。

第六卷:科幻与科学  第八章:科学技术史与科幻文学

第一节:什么是科学技术史

第二节:科技发展在科幻文学中的反映

第三节:失败的记录

科幻文艺从其诞生的那一天起,便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几乎密不可分。科技史上的每次进步,都为科幻文艺开创出一片崭新的天地。杨潇:《科幻与跨文化交流》引自《97北京国际科幻大会论文集》115页。

第一节:什么是科学技术史

科学是一个历史进程。反映这个历史进程的学科就是科学史。它也可以看作是科学界对自身的研究和反思。不过,与物理、化学、天文、地质、经济等等具体的科学门类相比,科学史还相当年轻。最初,是一些具体专业的科学家在整理本专业的历史。公元四世纪,欧德摩斯就撰写过天文学史和数学史。普罗克拉斯研究过欧几里德几何学的历史。近代科学诞生后,为了扩大科学的影响力,许多学者都参与到撰写各学科历史的行列中来,出现了《电学史》、《光学史》、《数学史》等一批专业著作。

19世纪末,迪昂(Pierre    Duhem,1861——1916)把正统历史学的方法引入科学史研究中,开创了专业科学史的先河。1892年,世界上第一位科学史教授在法国被任命。1900年,第一届国际科学史大会在巴黎召开。1912年,迄今最有影响的科学史刊物《爱西斯》创办。1929年,国际科学史学会成立。在这股热潮激励下,一些著名科学家,如海克尔(EHPAHaeckel)等人,甚至主张以科学发展的脉络改革传统历史学,取代帝王将相为主轴的历史,从而把科学进展当成人类社会进步的核心。当然,这个过激的主张到如今也没有成为现实。

与感觉上高深莫测的科学相比,技术对社会的影响力更大。对科幻文学的创作亦复如此。科学发现的取向是单一的,只要有所发现,可以不惜任何代价,不妨用任何手段。单纯的科学发现很少直接对社会产生影响,而必须通过形成技术成果这一关。技术发展与社会的联系更紧密,并且更需要考虑社会需求,甚至要考虑人们的风俗习惯。并不是先进技术就一定有好的前景。许多很有影响的技术,如超音速客机等等,最终因为经济、环保等原因退出历史舞台。

台湾科幻同仁就分析道,所谓科幻小说,更应该正名为“技术幻想小说”,因为大部分科幻小说实际上是在描写技术发明,而不是科学发同。当然,约定俗成的名字并非真的需要改动,但这个判断可以说明,技术史也是科幻界同仁需要关注的焦点。

人类拥有技术,远远早于拥有科学。在成千上万年间,技术是在工匠的手中单独发展进来的。但是到了科学产生以后,科学成为技术发展的基础,所以,“科学技术”才经常连缀在一起被人们使用。在专业领域,技术史也是和科学史一并研究的。

第二节:科学技术史在科幻文学中的反映

一定时期的文学是那个时代历史变化的反映。近二百年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则只体现在科幻小说里。换句话说,我们阅读以往的科幻小说,可以看到那个时代科学技术领域关注的热点。

需要明确的是,科幻界里有一个不好的作法,就是拿来以往的科幻作品,来证明科幻作家的先见之明。这种作法在宣传科幻文学价值时经常被使用,也确实有一定影响。但它有违于科学技术史的真实面貌。想证明某个科学发现或者某个科学发明确系某位科幻作家的原创,必须要有严格的程序。科学发现的原创性有科学共同体的严格审查,而技术发明的原创性则有专利制度的审查。笔者手头的资料中,证明科幻作家们独立进行了某项发现或发明的微不足道。另一方面,如果一位科学家同时也创作科幻小说,那么他的研究成果也不能被视为科幻小说方面的贡献。

科幻作家的贡献,在于他们把一定时期的科学研究热点写在自己的作品里。“这些所谓的预言从总体上说乃作家们依照科学运动的潮流,仅仅是通过推论而得出的结果。《科幻小说》115页,法,加泰尼奥,商务印书馆1998年出版”。那些热点很专业,只受专业领域同仁的重视。而科幻小说却是大众读物。科幻作家通过通俗的语言,生动的描写,把高深的专业研究介绍给大众,可以在公众里形成预期心理,为新发现新技术在社会上产生影响提供帮助。只不过,时过境迁后,小说往往容易保留下来,而同时代的专业学术著作则被尘封。

因此,我们只能把科幻小说当成一个时代科学技术研究热点的写照,而不能当成这种研究本身。

科幻文学为我们纪录了许多这样的热点。克隆技术就是其中之一。远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英国作家阿尔杜斯赫胥黎(AldousHuxley,1894——1963)创作了科幻文学史上的不朽佳作《美丽的新世界》。构成书中“福特纪元七百年”之未来社会基础的,便是通过复制技术在工厂里制造出来的工人。1976年,科幻作家伊拉莱文出版了一本极受欢迎的小说《巴西男孩》,这部作品虚构了纳粹医生门格尔潜入巴西,利用希特勒的体细胞制造克隆后代的故事。并批评了在这个问题上的遗传决定论倾向。台湾科幻文学元老之一的黄海先生,曾经在其代表作《银河迷航记》里,塑造了克隆人罗伦凯的形象,他过着和正常人一般无二的生活。这种视克隆人为普通人,只不过利用了生育技术孕育的写法,是那个时代同题材科幻小说的普遍倾向,反映了当时人们并没有对可能出现的克隆人抱有偏见。

不过,现实中的克隆羊诞生后,社会对克隆技术的看法骤然收紧,科幻小说中的克隆人也开始呈现出悲剧色彩。出现了一大批视克隆人为异物,或者描写他们被排斥出人类社会的悲剧性作品。比如泰国作家赛尼暖的《克隆人》、中国作家王晋康的《癌人》(发表时名为《海拉》)、傅雪峰的长篇科幻小说《第四只镖》、郑军的《癌变》刘慈欣的《魔鬼积木》,等等。科幻小说中的这个转变,正是克隆技术在现实生活中形象转化的写照。

宇航之梦,是人类最古老的梦想之一。科幻小说记录了这个梦想逐渐变成现实的过程。1657年,法国作者贝热拉克在《月球之行》描写了由巨型爆竹构成的“多级火箭”。气球载人成功以后,成为许多科幻小说里太空探险的新工具。当引力、真空和宇宙的巨大尺度被科学家发现后,凡尔纳的《大炮俱乐部》描写了宇航技术新的发展方向。甚至,直到今天,用电磁炮向太空发射货物仍然在宇航学家的研究中。俄国科学家齐奥尔科夫斯基是现代宇航技术的奠基人,他创作了几篇科幻小说,将五花八门的太空旅行梦想归结到“多级火箭”上来。1929年,德国电影导演弗里茨朗格拍摄了科幻电影《月亮上的女人》。火箭科学家赫尔曼奥伯特和威利雷共同设计影片中的技术场面。

军事技术也是科幻小说的传统题材。凡尔纳在《征服者罗比尔》中描写了空中轰炸和空战。威尔斯的《空战》描写了全面空战。甚至中国晚清科幻作品《空中战争未来记》也描写了空战和空降兵。威尔斯在小说《铁甲世界》描写了大型金属坦克,在《两个世界的战争》中描写了激光武器。科幻作家对军事技术发展最重要的描写,莫过于原子弹。威尔斯所著《获得自由的世界》因对原子弹的描写而轰动一时。并且正确地预言了原子武器的终极性质,甚至描写了国际社会对民族国家进行原子武器核查的场面。如果说,威尔斯预言的原子弹还缺乏许多细节的话,那么,到了1944年,美国科幻作家卡特米尔在《生死界线》里,已经逼真地叙述了原子弹的技术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