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其他书籍 > 中国哲学初步 > 第17章

第17章





        依据天人相分的观念,荀子坚决否认天与人之间有什么“感应”关系.  比如说自然界的星坠木鸣这些奇特的现象,和人类社会就没有什么联系,我们因为它少见,对之感到奇怪是很正常的,但对其感到畏惧,认为这是某种灾难的象征则大可不必.因为它不过是自然界阴阳变化的一种表现而已.如果统治者明智,政治清平,则虽然这些现象出现很多也无关紧要.  如果统治者糊涂,政治混乱,则虽然这些现象全不出现也不意味就天下太平.

        ①《荀子.  天论》

--  104

        89中国哲学初步

        同样地,人类社会的治理状况也决不会引起天的什么“感应”。比如说天下大治或大乱与天就没有关系.  尧在位的时候,天下大治;桀在位的时候,天下大乱.  但两个朝代的日月、星辰、历象都是相同的,春夏秋冬的运行也是一样.人类社会的治乱只与“人袄”有关.  所谓人袄,即人为的灾祸,像耕种粗劣,征用劳力不顾农时,政治险恶,失掉民心等.只有发生这些事情,才会导致国家的混乱.但是,如果说天没有意志,不能赏善罚恶,那么如何解释人类社会的富贵贫贱的现象呢?又如何解释天旱时求雨得雨的现象呢?荀子用偶然性来作解释.  他说楚王出门,后面跟随的车马有上千辆,并不是说他一定有智慧.  有些有德行的君子,仅仅吃粗粮,喝白水,也并不意味他愚昧无知.  人的贫贱富贵的差别是偶然的条件造成的,天旱时求雨下雨,与不求雨时下雨是一样的.把这些做法当作“文”

        (文饰)

        则可,以为真有“神”则不可.荀子肯定天和人没有什么“感应”关系,这进一步明确了天与人的相分性,但这并不是说天与人之间没有丝毫的联系.  荀子认为,人是依靠自然界生成的万物来生存的,面对自然规律,如何顺应、利用它是很重要的.“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

        ①.  比如说人的努力得当,就可以大大减少天的灾祸,使“水旱不能使之饥渴,寒暑不能使之疾”

        ②.  又如说天生五谷,但善不善经营则大不一样:若善于经营,一亩地就能产数盆粮食,一棵果树也可以收到成盆的果实.  一旦

        ①②③  《荀子.  天论》

--  105

        中国哲学初步99

        粮食充足,六畜就能长得很大,鱼鳖成群,飞鸟如云,物质生活就会很丰富.  正是在这意义上,荀子又极重视人的主观努力,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  他说:“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

        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望时而侍之,孰与应时而使之?

        因物而多之,孰与聘能而化之?思物而物之,孰与理物而勿失之也.  愿于物之所以生,孰与有物之所以成?故错人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

        ③

        这就是说,与其尊崇而仰慕天,不如利用万物而控制它;与其顺从而歌颂天,不如掌握规律而支配它;与其指望天时而坐等,不如因时制宜而控制它;与其听任物类自然增长,不如发挥物的本性来促进其演化;与其空想役使万物,不如治理万物,使其不失掉作用;与其指望万物自然增长,不如掌握物类生长规律.因此放弃人的努力而一味指望天的恩赐,是不符合万物发展规律的.  荀子的这段话有一种诗的力量,任何人读过后都会受到一种感染.荀子的结论是,在天的“生物”的领域,人不能去干预,甚至没有必要去知道它、考察它.但在应时理物的范围内,我们不要把希望寄托于天之上,而要依靠自己的努力.  君子和小人的区别就在于:君子重视自己的努力而不拜倒在天之下,而小人则放弃自己的努力,一心求助于天.  所以君子日益进步,小人日益退步.  君子应该在把握自然规律之后,知道哪些是应该做的,哪些是不应该做的,就可以“官天地而役万物”了,这就叫做“知天”

        、“制天命”。

        这就是荀子对天人关系所持的基本观点.

--  106

        01中国哲学初步

        荀子天人关系理论的贡献在于,他以一个基本原则为基础,博采了众家之长,既吸收了儒、墨关于人的能动性思想,又克服了其唯心主义和有神论;既吸收了道家天道自然无为的客观精神,又克服其学说中命定论的消极因素,建立了一个比较系统、全面的理论,超越了以前各家理论的明显局限.这个理论具有坚实的哲学(唯物主义)根据和朴素辩证法思想,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都没有人能超越他的理论.另外,荀子从理论上证明了“人定胜天”

        ,表现了处于上升时期的新的阶级的信心和朝气,它长期成为激发中国人奋斗的力量源泉.但是,必须注意到,荀子天人关系理论也有很多不足之处,比如说,他对天与人相联系的一面所持的观点就缺乏理论的论证.  为什么人能制天命而用之?从天人相分理论中推不出这个结论.  其次,荀子奉劝人们不要去“知天”

        ,不要去深究天之所以然,认为“大巧在所不为,大智在所不虑”

        ①.  这是农业社会对自然的典型态度,是中国思想家长期忽视对自然的观察和分析的思想根源之一.  第三,荀子还认为天道是永远不变的,认为只要掌握了这永远不变之道就可以“坐于室而见四海,处于今而论久远”

        ②.  这种形而上学的不变论也阻碍了人们对生动活泼的自然界与社会现实的深入探究.

        ①《荀子.  天论》②《荀子.  解蔽》

--  107

        中国哲学初步101

        人的自我反思与人性的善恶论

        面对“礼崩乐坏”的局面,先秦诸子百家纷纷提出自己的关于建立社会新秩序的原则,以图结束社会的混乱状态.如孔孟主张仁政,老子主张无为,墨子则提出兼爱等.但是,仅仅提出原则是不够的,重要的在于论证这些原则.  为这些原则寻找理论根据的活动是从两个方面进行的:一是从天(道)中找出理论的形上学根据,二是转向人,寻找人性论的根据.  性善性恶之争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  孟子和荀子是这场论争中的主角.孔子提出仁政原则后,并没有对它作出人性论的论证.关于人性他只是说过一句话:“性相近,习相远”。第一个系统提出性善论主张的是孟子.  孟子称:“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  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①

        这仁、义、礼、智都是人皆本有的,故人性善.为什么说人性是善的呢?

        孟子提出两个证明:(一)心理学证明:孟子说,比如我们看到一个小孩掉到井里去,都会马上过去救他.  这样做并不是为了巴结孩子的父母或赢得乡人的称誉,这仅是一种恻隐之心.  即对别人痛苦、危难时的

        ①《孟子.  公孙丑上》

--  108

        201中国哲学初步

        同情心.这种恻隐之心就是仁的开端,就是一种善的萌芽.人先天就带有这种意念,这是不学而能、不虑而知的.  这即表明人性本善.(二)逻辑的证明:孟子称:“故凡同类者,举相似也.”

        ①就是说,凡同类的东西都是相似的.  比如说,大家的口对味道的感觉是类似的,如果大家对味道的感觉都不同,那我们怎么人人都称赞易牙调的味特别好呢?声音之于耳,颜色之于目也同样如此.  既然人人有相同的感觉,难道心就不会有相同的准则吗?心也肯定有大家公认的准则,这个准则就是义、理.  这些义、理圣人比我们知道得早,所以我们崇拜圣人.  如果我们心中都没有义、理,那我们怎么会去崇拜圣人呢?既然大家都相信义、理,当然可以说人性是善的.孟子承认,说人性善并不是说人一生下来就绝对地善,而只是说他有善的萌芽.  比如舜居住于深山时,他和野人的区别就很小.  只是以后他身上的善的萌芽得到充分发展,他才成为一个圣人.  对善的萌芽如果不去爱护它,而是像对待城郊的山林草木一样,日日去砍伐它,放牧牛羊去吃它,即使再茂盛也会变得光秃秃的,何况善的萌芽呢.主张性善论的人最为头痛的一件事是社会上存在着恶的现象.  如果说人性都是善的,又为什么会出现那些罪恶现象呢?

        孟子对此提出两点解释:(一)恶是由于受到外在环境的引诱而发生的.  他说,丰收的年头子弟多无赖,歉收的年头子弟多暴行,这是为什么?就是由于这些人禁不住外在环境

        ①《孟子.  告子上》

--  109

        中国哲学初步301

        的诱惑.  所以孟子是很主张养心的,他认为要使自己做到不动心——不受引诱,最好就是减少欲望.  另一方面,孟子又强调,圣王一定要注意到让老百姓有饭吃,有一定的财产,才能保证社会的稳定.  因为如果人连生存都保障不了的话,是顾不得礼义的.(二)恶是由于人们不用理智来思考,只顾及感觉的结果.  有人问孟子,大家都是人,为什么有些人成为大人,有些人成为小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