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其他书籍 > 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 > 第32章

第32章





        让我们以易位律CCpqCNqNp作为第一类的例子;我们得到:对于p0,q0:C0CN0N0=C1C1=C1=1,]对于p0,q1:C01CN1N0=C1C01=C1=1,]对于p1

        q0:C10CN0N1=C0C10=C0=1,]对于p1

        q1:C1CN1N1=C1C0=C1=1。

        ]                      ]因为对于所有的替换而言最后得出的都是1,所以易位律是我们系统的断定命题。

        让我们举出表达式CKpNqq作为第二类的例子。

        只要试一试一个替换就够了:

        p1,q0:CK1N0=CK10=C10=0。

        ]这个替换最后得出了0,所以表达式CKpNqq是假的。

        在亚里士多德三段论系统中作为辅助前提使用的所有演绎理论的断定命题,我们都可以用同样的方法加以检查。

--  132

        021第四章  用符号形式表达的亚里士多德系统

        24。量词A亚里士多德没有量词的明确观念并且没有在他的著作中使用它们;因而我们不能把它们引入他的三段论系统。

        但如我们所已经看到的,在他的系统中有两点,如果我们应用量词来解释的话,我们就能较好地理解它们。

        全称量词与所谓“三段论的必然性”相联系,存在量词或特称量词与显示法证明相联系。

        现在,我将把在第19节述说的、用存在量词来作的证明以及在第5节提到的依赖全称量词的论证翻译为符号。

        我用大写的希腊字母表示量词,用Ⅱ表示全称量词,而用后表示特称或存在量词。

        Ⅱ可以读作“对于所有而言”

        ,^而可以读作“对于有些而言”或“有”

        ;例如cKAcbAca^的意思用语言说出来就是:“有一个c使得所有c是b并且所有c是a”

        ,或者更简短地说:“对于有些c而言,所有c是b并且所有c是a”。

        每一个带量词的表达式,例如cKAcbAca,^包含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在我们的例子中就是,总是一个^量词;第二部分,在这里就是c,总是一个用前面的量词约束着的变项;第三部分,在这里就是KAcbAca,总是一个命题表达式,它包含着恰好被量词当作自由变项约束起来了的变项。

        由于把c放在KAcbAca之前,最后这个公式中的自由^变项c就变成被约束的了。

        我们可以简单地说:(第一部^分)约束c(第二部分)于KAcbAca(第三部分)之中。

        存在量词的规则已经在第19节中陈述过了。

        在各导出行中,我用1表示允许我们把置于一个真蕴涵式的前件之前^  X的规则,并且2表示允许我们把置于一个真蕴涵式的后件^  X

--  133

        24。量    词A                                                                                                                          121

        之前的规则。

        以下的推导将是易于了解的。

        因为它们都是第19节中用文字作出的推导的翻译,相应的断定命题带有相同的番号(runing

        number)

        ,并且用相应的小写字母作为变项以代替大写字母。

        I前提换位的证明:设定为真而不用证明的断定命题:(1)CIabcKAcbAca^(2)CcKAcbAcaIab。

        ^断定命题(1)和(2)能用作Ⅰ前提的定义。

        (3)CKpqKqp(合取的交换律)

        (3)pAcb,qAca×(4)

        ](4)CKAcbAcaKAcaAcb(4)2c×(5)

        ^(5)CKAcbAcacKAcaAcb^(5)1c×(6)

        ^(6)CcKAcbAcacKAcaAcb^T1。

        CpqCqrCpr(假言三段论定律)

        T1。

        pIab,qcKAcbAca,rcKAcaAcb×C]  ^                                                        ^(1)—C(6)—(7)

        :(7)CIabcKAcaAcb^(2)ba,ab×(8)

        ](8)CcKAcaAcbIba^T1。

        pIab,qcKAcaAcb,rIba×C(7)—C]  ^(8)—(9)

--  134

        21第四章  用符号形式表达的亚里士多德系统

        (9)CIabIba这些推导行表明,(4)与(8)仅用替换而从其它断定命题得到,而(7)与(9)乃用替换与两次分离而得到。

        读者可按这种方式自己试作Darapti式的证明,它是容易的。

        Bocardo式的证明(第19节所用的变项P、R和S必须改换字母,因为相应的小写字母p,r和s是用以表示命题变项的,把p改写为d,R改为a,S改为b)

        不加证明而设定的断定命题:(15)CObdcKAcbEcd^两个三段论取作前提:(16)CKAcbAbaAca(Barbara)

        (17)CKAcaEcdOad(Felapton)

        T6。

        CKpqrCKrstCKpqst这就是人们认为由亚里士多德发现的“综合定理”。

        T6。

        pAcb,qAba,rAca,sEcd,tOad×C](16)—C(17)—(18)

        (18)CKAcbAbaEcdOadT7。

        CKpqrsCKprCqs(辅助断定命题)

        T7。

        pAcd,qAba,rEcd,sOad×C(18)—](19)

        (19)CKAcbEcdCAbaOad(19)1c×(20)

        ^(20)CcKAcbEcdCAbaOad^

--  135

        24。量    词A                                                                                                                        321

        T1。

        CpqCqrCprT1。

        pObd,qcKAcbEcd,rCAbaOad×C]  ^(15)—C(20)—(21)

        (21)CObdCAbaOad这就是Bocardo式的蕴涵形式。

        如果我们希望有这个式的通常的合取形式,我们必须应用所谓输入律(law

        of

        imporCtation)

        :T8。

        CpCqrCKpqr于(21)

        ,我们得到:

        T8。

        pObd,qAba,rOad×C(21)—(2)

        ](2)CKObdAbaOad(Bocardo)。

        用所谓输出律(law

        of

        exportation)

        T9。

        CKpqrCpCqr。

        (它是输入律的转换)

        ,我们可以从Bocardo式的合取形式倒退回去得到它的蕴涵形式。

        全称量词的规则与第19节陈述的特称量词的规则是相似的。

        全称量词能够无条件地放在真蕴涵式的前件的前面,以约束出现于前件中的自由变项。

        只有满足这样的条件,即在后件中被约束的变项不在前件中作为自由变项出现时,才可以在真蕴涵式的后件之前加上全称量词。

        我用1,表示这个规则_的头一条,用2表示第二条。

        _从以上全称量词的原始规则,得到两条导出规则:第一,(从规则2及简化定律)

        一个真表达式,在约束出现于其中的_自由变项时,允许把全称量词置于它的前面;第二,(从规则1及命题的同一律)

        ,允许消掉位于真表达式之前的全称X

--  136

        421第四章  用符号形式表达的亚里士多德系统

        量词。

        这些规则怎样可以导出,我将用Ⅰ前提的换位律为例来加以说明。

        从换位律:(9)CIabIba就得到量化了的表达式(26)abCIabIba`而从量化了的表达式(26)又得到非量化的换位律(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