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玄幻奇幻 > 紫府迷踪之奔雷小剑 > 第126章

第126章



练武的人,最是灵敏,只微微一动,辛源鸣已然惊觉。酣睡乍醒,但见他一腾身,刷地一声拔下悬在帐边长剑,翻身便到房顶。

辛源鸣身形未稳,只见迎面黑影一晃,一甩便是七八丈远,身手利落极了。辛源鸣微吃了一惊,忽地身形暴长,陡地扑去。

脚下加劲,口里也不闲,陡然一喝:“是那条线上的朋友,请留下步来。”话声方落,辛源鸣骤觉眼前一花,对方已然出手,一般古怪东西,挟着呼呼风响,转眼便到。

辛源鸣未及堵截,反手一抄,便抄个正着,顺手一捏,咦地一声叫出,软软的不是暗器,似是一团纸。心下登时一异,急定睛前望,只见那夜行人,疾如电人,只几个起落,人踪便杳。辛源鸣惊怒交集,兀自放不下心,四下里勘察一番,却是不见敌人影子。

“是什么人?莫非阴阳门的高手寻上门来!”辛源鸣心下怙啜着,又觉不对,来人虽夤夜而至,武功极俊,却似毫无恶意。又见刚才那人身法好熟,打来的却是一些纸张,心头忽地一亮,急一挫腰下地,自回房中亮起火折子,便把手中绉得一团的纸摊开细看,灯光下,才知原来是两封信,心头不禁大惊:“此人功力不弱,薄薄的纸张,给他揉做一团,抖手打出,竟如铁莲子般一类暗器,岂不骇人!”

待看得明白时,辛源鸣阵阵惆怅蓦地泛上心头,这人不是别人,正是自己苦心孤诣要找寻的千手如来耿鹤翔。辛源鸣低首沉思,此刻人已走远,要追也追不了,找也找不来了,机会稍纵即逝,今后上哪儿找他?

辛源鸣越琢磨,心中越恍然,看千手如来今晚到此,藏头露尾,已知他不愿上赤城,更了解他不愿和唐古拉铁以及紫府宫中人见面的心情。心下一恍然,只好深深地叹了口气,爬上坑上睡去,绝了寻觅千手如来的念头。

翌日,便藏好两封书信,经回赤城,将所遇各事告知师傅,把两书呈上他师傅及在座各人传观,这事前文已然表过。

且说铁笔书生自耿鹤翔走后,心中忽地兴奋起来,便在与南史二人约定地方,安心等候两人来临践约。

铁笔书生心一下思量:“这正是个千古难逢的机会,紫府宫中高手既已云集赤城,那是最妙不过的了。待南星元史三娘一到,趁此机会带他们上赤城一走,和各人见见面,商量对付长白山阴阳门二怪也好,日后也好联络!”

不料日复一日,转眼间已逾两天,南史二人约定相见日期已届,兀是不见人来,而其赤城方面之约,也只差一天便到,铁笔书生狐疑满腹,心头大急。

匆匆又过三天,距与南史两位所约日子,竟逾五日之多。到得这一天,铁笔书生坐卧不安,心中不由不生疑起来,朝夕倚门盼望。

前后延宕了六天之久,这天黄昏时分,铁笔书生蹀踱门前,忽来一个江湖卖艺汉子,这汉子年纪不逾三十,穿得衣衫破烂不堪。倒也怪道得很,他卖的杂艺,既不是舞棒弄刀,也非什么特技之类,但是他背上负一篓筐,黑压压不知装什么东西,手里牵着一个年约十四五岁的孩子。那孩子衣衫倒很鲜明,与乞丐汉子褴褛比起来,教人瞧上去很不顺眼,那孩子目光呆滞,痴痴地跟着乞丐汉子走,似是个呆傻不灵的楞小子,有时从他目光所流露出来的神气,似很畏惧般地。那汉子对这小孩子很粗暴,打打骂骂,简直是给予百般虐待。

这市集并不很大,铁笔书生到这儿时,乃是农闲时候,许多附近的庄稼人,因为闲着没事,都到市集里来走动走动,倒也怪热闹地并不寂寞。铁笔书生心中焦急,反不注意这个,自顾站在客寓之前,怔怔地望着路上熙来攘往的路人,盼望南史二人早些到达。

这时,乞丐汉子正拉着孩子走过客寓门前,那孩子走得慢些,汉子便是当胸一拳,那孩子因有点傻气,虽被打得痛楚地叫了起来,顷刻之间又似没事般的。

铁笔书生看得好生奇怪,蓦地心中一震,肚里说道:“怎地这孩子身段好熟,莫非他便是秦亮!”他碰上秦亮那晚上因在昏夜,面貌虽依稀可辨,却是瞧不真切,但身段倒还认得。略一转念,又觉这孩子不像秦亮,一来秦亮既在龙蜃帮手里,怎会落在这乞丐手中,任他随处带着在江湖闯荡;二来看那面目截然不同,只是那身段却酷肖异常。铁笔书生是武林中一流高手,目光非常锐利,平常给他瞧过一眼的人,若非三二年后,休想他会忘掉,秦亮被掳距今不逾四月,他怎会认不出,虽在昏夜中,轮廊总可见到,但这时看去,却全不像。再说秦亮是名门之后,那也曾和他交过手,功力如何,铁笔书生那得不知,怎会给那乞丐汉子随便拉拉扯扯,任意凌辱。

心中一琢磨,便觉不对劲,但却还是牵挂怀中,便悄悄地混在人群中,跟缀前去瞧个明白。那乞丐汉子边走边哼着小曲,哼的是江南一带低级社会里的俚歌,偶然抬起头来,但是那汉子双眸炯炯发光,太阳穴突起,一望而知,是个内家有深湛修为的高手。

铁笔书生皱眉沉思,当前这汉子是谁?莫非是江南乞帮中人?但江南乞帮的高手,上至帮主,下及内三堂外五舵的香主舵主,铁笔书生全都认得,可没有此人,这人邪气满面,看去必非善类,乞帮英豪忠义辈出,哪有这般邪恶人物。

目光偶然落在乞丐汉子背上,铁笔书生陡然一震,他一瞧就认得汉子背上所负那口乌溜溜的篓子。心下正思量间,那汉子已到得一家大户门前,陡然间,汉子全身摇摇摆摆地扭动起来,腰肢摆得更生动,简直像条蛇般的。突地,汉子双掌一合,转过头来,身子一弯,疾地一退,弄了几个像蛇的举动后便停止,蹲下了去,把背上的篓子卸了下来,一倾便倾出十几条毒蛇来,那些毒蛇一窜出,昂首吐舌,好不骇人。却是教得驯了,只绕着那汉子团团爬行,有时列成队伍,蠕蠕而动,有时狂奔疾逐,来回盘旋,便在大户门前耍起蛇戏来了。

门外凑热闹的闲人,围成半个圈子,在掌声与喝采雷动中,铁笔书生心下沉思:“果真是蛇帮,倒很邪门,但那孩子什么事得罪他们,拿他到江湖上折磨?”

原来刚才汉子那番动作,正是蛇帮中的规矩,也是一种江湖礼节。铁笔书生沉思未定,但见那汉子手掌微微一招,尖声怪叫,那十几条毒蛇像通灵般地全窜到他身上,有的盘缠颈项,有的拦腰如带,有的则高踞顶上作昂首天外状,总之,一身全是蛇儿,密麻麻地。

汉子待那些蛇儿缠上了身后,双拳一抱,环目一扫,口中朗声叫道:“在下初到贵境,弄蛇为生,这般微末小技,本不足以当贵客寓目。迫于衣食,无奈献丑,还望诸位父老兄弟,海内高人,多多指点!”

话声才落,陡然向那孩子一叱:“还不快上来耍蛇!”那面目呆滞的孩子,似是很畏惧般地,葸葸不前。汉子双睛一瞪,神光炯炯,孩子垂首惨然走出。

铁笔书生最爱孩子,见他受尽折磨,心中好生不快,只因事不干己,无由加以插手,且看看那汉子怎地治这孩子,他料必有惨酷之事,便要展在眼前。

果然不错,孩子才走近前,汉子狞笑一下,嘴里又是尖声怪叫一下,在他顶上那条长约二尺来长的毒蛇,疾地蜿蜒滑下,才着地曲身向前一团,便闯到孩子之前。蓦地里,孩子惨叫一声,痛得在地上乱滚。那汉子低低呼了一声:“小黑,回老巢去!”那叫小黑的蛇儿听话得很,缓缓地自钻到篓子里,不再出来。

蛇帮中人的汉子,对那辗转滚地呼号的孩子,视若无睹,正眼儿也不去瞧他,自顾取了一支铁盘,托在手里,往大户家里直闯。

外面围着有闲人,里面大户人家也有许多长工雇仆在看热闹,这类沿户卖艺的事,原很普通,但似此残酷玩意,还是第一遭见到,直看得众人毛发竖然,心中生寒。门内有个像管家模样的老儿,远远拦着那汉子,因他满身是蛇,给他随便闯到内宅,主人家不给吓个半死才怪呢!老管家打恭作揖,颤声道:“好汉休得随便乱闯,待小老儿给你钱米便是!”

那汉子笑道:“老丈仁心可感,在下路过贵境,偶然缺了些盘缠,才敢前来叨扰,老丈厚赐,米在下不要了,只要银两!”

好大的口气,江湖卖艺的人,几曾见要化人家银两?老管家一怔,正待答话,陡闻堂中一人叫道:“是什么人在卖艺,要化银两?”听声音,是个老年人。

老管家脸色登时一喜,叠声道:“老主人出来啦,好汉,你自问他去,小老儿不敢擅自作主!”

果见从堂上屏风后转出一个慈眉善目,一头白发白须的老人来。那老人行进间忽瞥汉子一身是蛇,不由愕然停步,问了老管家一声。老管家把汉子化银两告知他的主人。老人且不答话,拿眼遥遥一眺,颤声问那汉子道:“好汉,地上打滚的孩子患了什么病?”

那汉子得意狞笑答道:“他给毒蛇咬了!”

但是那孩子此刻已经面如土色,奄奄一息,看看便要死去。那老人确属宅心仁慈长者,一瞥这情景,不由大惊失色,还未开口,那汉子又是狞笑连声,续道:“老丈是此间首富,有名善长仁翁,张百万之名,谁人不知?老丈如可怜地上那孩子,就赏给在下三百两纹银,作为买解药之资,在下自当救活了他!”

张百万皱皱眉,内心很痛苦似地,忽地里,问汉子道:“那垂危的人是谁家孩子!”

汉子傲睨作态,目扫全场,正待答话,目光偶与铁笔书生一接上,心下蓦地一颤声,放低声调道:“是我的孩子,老丈,你救不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