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倒桓 > 第5章

第5章



                                    

            桓玄笑完之后,板起了脸。

            “就从左丞王纳之开始,尚书省所有官吏降黜一等。卿认为如何?”

            “陛下圣断。如此一来,下臣们想必也不敢再粗心大意了吧。”

            桓玄点点头,负手走到栏杆边,再度眺望远方。

            过了一会儿,他转头说:

            “不知道为什么,朕现在很想见一个人。”

            “是谁呢?”

            “就是那个刘裕啊!”

            桓玄感兴趣地说:“朕自从举兵以来,也算是精通戎马了。天下名将倒也见识了不少,但像刘裕这样的,倒还真是闻所未闻。”

            “陛下雄才大略,用兵如神。刘裕这干人只不过略知武事而已,与陛下相比,如萤火之比日月,又有什么值得陛下欣赏的呢?”

            “卿是文人,不懂军事。”桓玄慨叹着说:“在前几年的战事中,他曾经凭着一柄长刀独自驱散数千反军;也曾经率领四百人马日夜兼行,追赶拥有十万大军、千艘楼船的孙恩军,在京口大破贼党,孙恩仅以身免……像这样的战绩,不要说当代,就算是在以往的史事上,也从未出现过如此善战的将军。”

            他凝望着天边的云彩,不禁心向往之。

            “真想见见他,到底是怎样一位三头六臂的豪杰!”

            “陛下想见刘裕,那还不是小事一桩?只需派使者一名,便可召来。”

            “嗯,嗯。”

            桓玄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对了,过几天桓修有事入朝,就让他顺便把刘裕带来好了。仲文,你这就去办。快,越快越好!”

            他猛然惊醒,对仲文下令。仲文连忙跪拜告辞,前去修书了。

            “准备上京面圣?”

            接到桓修的通知,刘裕不由略微吃了一惊。

            在这四五个月里,他已经和京口、广陵的义士们都接上了头,进行了十来次秘密聚会,决定在本月底起事。然而,桓玄的突然召见,却打乱了他的计划安排。

            “道怜,你快找人把刘毅、何无忌两位请来。嗯,再把魏咏之、孟昶、诸葛长民几位也一起找来吧。”

            他对二弟吩咐后,边独自袖手坐在书房里,闭目养神。

            天气很凉爽舒畅,待在门窗洞开,微风习习的房间里,令人不禁去想:要是能永远就这样坐着,那该有多好!

            就这样度过了半个小时左右的惬意光景,院子里传来人声,几位倒桓义士已陆续赶来。

            “寄奴,有什么事?”

            一进门,就响起了无忌的大嗓门。

            “是这样的。”

            刘裕将桓玄宣召一事简洁扼要地向众人道来。随后,他不动声色地发问:

            “对于此事,诸位有何见解呢?”

            “既然如此,不如及早举义,以免多生事端!”

            无忌当即开口,他已经忍耐了整整两年时间,再也无法忍受延长的等待了。

            “盘龙认为如何?”

            刘裕先把无忌的建议放在一边,向看起来正在思考什么的刘毅发问。

            黑脸的刘毅并没有立刻回答,他眯着小眼沉思了片刻,缓缓说:

            “这是好事。”

            “好事?”

            “没错。”刘毅的脸上掠过一丝笑意,“借此时机,我们也可以联络京师的倒桓义士们。到时候京口、广陵、历阳、建康四处同时举事,也可以增加几成的胜算。”

            “在京师联络义士?”

            无忌用力摇头,“有没有可靠的人选?如果遇人不淑,很可能会导致计划全盘皆输啊!”

            “家兄刘迈,现在是桓玄身边红人。”

            刘毅淡然一笑。

            “还有王元德、王仲德、童厚之、辛扈兴等人,也都是对桓玄同仇敌忾,肝胆相照的壮士。若得他们相助,大事十有八九可获成功。”

            “寄奴的意思呢?”无忌问。

            “就按盘龙说的办。”刘裕点点头,“多一个人参加,就多一份力量。”

            “唉。”

            无忌有点失望,想了想,他又说:

            “既然这样,那么我也陪寄奴一同上京。当然,不是去拜见篡位的伪帝,而是去见识见识京师的豪杰。反正闲着没事也没意思。就这样,可以吗?”

            “卿可真是活力十足。”

            刘毅半带刺的讥笑了一句,无忌装作没听见,迫切地注视着刘裕。

            “如何?”

            “好,那就由卿来助我一臂之力吧。”

            刘裕微笑了起来,“后天出发。至于京口的事务,这段时间就由盘龙全权处理。”

            “放心好了。”

            刘毅挺了挺胸。

            “那么,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就在我回来之后的二月二十八日举事。诸位都了解了吗?”

            刘裕站了起来,大声说。这不仅是对无忌、刘毅两人说,也是向下首的几位义士首脑们宣布。

            “是!”

            众人齐声回答,声震屋瓦。

        第五回  京师

            来到建康之后,刘裕在馆舍中休息了一晚。第二天清晨,就跟着桓修一同走进了华林苑。

            “所谓的华林苑,原本是西晋都城洛阳宫中皇家园林的名字。自从永嘉大乱,晋室南渡之后,王朝草创,宫室也一直没有整修过。直到成帝咸和七年(公元332年),才在孙吴宫室旧址上扩建了建康宫、华林苑、天皇池、桑梓苑这些建筑园林,具有了天朝宫殿的泱泱气象。”

            一边走着,胖胖的桓修也热心的向刘裕批发着有关的宫廷知识。伴着清爽的晨风,他们步行来到一条水面落满杏花花瓣的小河边,在早已布置好的宴席上就坐了下来。

            作陪的,还有桓谦、殷仲文、卞范之几人。

            “第一次来这里,卿心里紧不紧张?”

            桓修脸上挂着笑容,小声问刘裕。

            “还好了。”

            “我第一次进宫的时候,才二十出头,那次又要和公主初次见面,心里七上八下,连话都说得语无伦次呢。”

            桓修感慨地说着,他回忆起了自己初会晋孝武帝女儿晋陵公主——也就是他现在的妻子——时的场面。

            不过,刘裕却对上司的甜蜜追忆没有太多的共鸣,只是微笑了两声。就在这时,桓玄和皇后刘氏的舆车驾到,众人都跪下接驾。

            “刘卿,朕还在西州的时候,就已经久仰卿的大名了!”

            还未入座,桓玄就大声笑着说。与此同时,他也认真地端详起刘裕的相貌。

            ——七尺六寸(约一米八八)的伟岸身躯,宽大的前额,充满了自信的眼神。举手投足之间,洋溢着力度感。和那些四肢无力的公卿士人相比,令人不禁耳目一新。

            ——真是一副独特的豪杰之相。

            桓玄心里想着,愉快地在上首坐了下来。

            “下官侥幸打了几次胜仗,不想传进陛下的尊耳,真是冒昧万分!”

            刘裕彬彬有礼地作了答话。

            “去岁卿讨平卢循,立下大功,朕还未加以封赏。这几天内,便当有诏书为卿及众将士加官晋爵。”

            “下官恭逢圣朝,正当尽忠报国,不求恩赏。”

            刘裕顿了一顿,目光炯炯地说。

            “但求日后征伐中原,驱除胡虏时,能由下官领一军以效死力!”

            桓玄不由怔了怔,片刻之后,微笑了起来:

            “好,好,卿志在北伐。朕必定不会令卿失望,总有一天将授卿节杖,挥师经略中原。”

            “多谢陛下。”

            “朕听说卿还未育有子息,不知是不是真的?”

            桓玄又问及刘裕家事。

            “膝下仅有一女。”

            “为什么不多娶几房妾室呢?如若卿有意,上至王公贵胄之女,下至宫人民女,朕都可以为卿做主成婚。”

            “多谢陛下美意。只是——”

            刘裕叹了一口气。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好一个‘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桓玄又仰天长笑了一阵。

            “卿便是朕的霍去病了!那么,只好待到定鼎中原,再来为卿处理家事了。”

            接下来的酒宴,就这样在融洽愉快的气氛里度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