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大明王朝1566 > 第6章

第6章



                                    

            “这件事工部有责任,臣有责任。”严世蕃不得不接言引咎。

            嘉靖的面色更好看了,又点了点头。

            严嵩:“今年所有的开支都要从这些上面着眼,接下来内阁要好好议。”

            “张居正。”嘉靖突然点张居正的名。

            张居正立刻应答:“臣在。”

            嘉靖:“你刚才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是阁老说的这个意思吗?”

            张居正:“是这个意思,但阁老说得更透彻些。”

            嘉靖立刻显出赏识的神态:“朕刚才在里面听你算账也算得很透彻嘛。你说只要海面的商路畅通,我大明的商船能把货物运到波斯、印度一带,每年就可以开源一千万两以上的白银。朕想听你说说这个思路。”

            “是。”张居正显然有些激动,但尽力平静心态,“其实这也不是臣的思路。大明永乐三年开始,成祖太宗皇帝就命郑和率船队远下西洋,前后七次,商货远通。直至嘉靖十几年,海上通商依然频繁。后来因为倭寇骚乱,海面不靖,商运受阻。臣在兵部,也是从兵部着眼,想着似乎应该给闽浙增加军饷,让戚继光、俞大猷部募充军队,建造战船,然后主动出击,剿灭倭寇,重新打通海面货商之路。”

            “这个想法张居正和臣商议过。”严嵩立刻把话接了过去。

            徐阶、高拱也立刻下意识地望向了张居正。

            张居正开始是一愕,接着像是向徐阶、高拱表白般轻轻摇了摇头。

            严嵩:“只要海面货商之路畅通,接下来就是运什么。比方江浙的丝绸。一匹上等的丝绸,在内地能卖到六两白银,如果销到西洋诸国则能卖到十两白银以上。现在江苏是一万张织机,浙江是八千张织机,能不能增加织机,多产丝绸?”

            “当然能。”这回轮到嘉靖抢着说话了,“关键是蚕丝。如何增加桑田,多产蚕丝。”

            严嵩:“皇上圣明。历来就是江苏的丝绸也多靠浙江供应蚕丝,气候使然,浙江适合栽桑产蚕。内阁的意思,干脆让浙江现有的农田再拨一半改为桑田,一年便可多产蚕丝一千万两以上,也就是说可以多产丝绸二十万匹。”

            嘉靖:“农田都改了桑田,浙江百姓吃粮呢?”

            严嵩:“从外省调拨。以往每年外省就要给浙江调拨二百多万石粮食,增加了桑田再增调粮食就是。”

            嘉靖:“外省调来的粮一定比自己产的贵,浙江的桑农是否愿意?”

            严嵩:“每亩桑田产的丝比每亩农田产的粮收成要高。”

            嘉靖:“再加一条,改的桑田仍按农田征税,不许增加赋税。”

            “圣明天纵无过皇上!”这回是严世蕃抢着颂圣了,“这样一来,浙江的百姓定然会踊跃种桑。有了丝源,浙江和江苏各增几千张织机不成问题。”

            “好!好!”嘉靖竟然从座位上下来了,一边轻轻鼓着掌,一边顾自踱了起来,“吵架好,一吵就吵出了好办法。这件事就让司礼监和工部去办,当然还有户部,多赚的钱都要在户部入账。如何入手,内阁这就回去详细议个方略出来,然后给胡宗宪下廷寄。这事还得靠胡宗宪去办。”

        第10节:大明王朝1566(10)

            严嵩和吕芳几乎同时大声答道:“是。”

            嘉靖似乎十分兴奋,踱到了殿门边竟自己伸手要去开殿门,司礼监两个太监慌忙奔了过去,将殿门打开。

            一阵风吹了进来,嘉靖的宽袍大袖立刻向后飘了起来。

            “哎哟!我的主子,当心着凉!”吕芳连忙奔过去,就要关门。

            “朕不像你们,没有那么娇嫩。”嘉靖手一扬,阻住了吕芳。

            殿门外大雪飘飘,而满挂的灯笼又在雪幕里点点红亮,一片祥瑞景象。

            突然,嘉靖发现就在玉熙宫台阶前面的雪地里跪着几个太监。

            大雪飘落在他们的头上和身上,最前面那个太监手里高举着一个托盘,虽然飘了雪,还能看出托盘里金黄色的缎面上摆着一只大大的玉璋!

            嘉靖的眼睛一亮:“是裕王妃诞子了吗?”

            那个举着托盘的太监大声回道:“皇上大喜!老天爷给我大明朝喜降了皇孙!”

            吕芳大步走了过去,接过那个托盘,又大步回到嘉靖面前跪了下来,高举着托盘:“主子大喜!”

            另外四个司礼监大太监紧接着跪了下来:“主子大喜!”

            严嵩和所有的内阁阁员们也相继跪了下来:“臣等恭贺皇上!”

            其实,此时真正浮出喜色的是徐阶、高拱和张居正。

            无论是真心欢喜还是装出欢喜,毕竟这是嘉靖帝的第一个孙子,是大明朝第一大喜事,平时不敢正视嘉靖目光的所有眼睛这时都迎望向嘉靖,此名之为“迎喜”。

            嘉靖的脸上也报之以喜,不是那种惊喜,好像早已胜算在心的那种得意之喜:“吕芳,把托盘举高些。”

            “是呢。”吕芳将跪捧的托盘双手高举。

            嘉靖的右手伸进了左手的袍袖中,但见嘉靖从袍袖里抓出一把数个婴儿拳头般大的冬枣放在托盘上,所有的目光都露出惊异之色!

            嘉靖又把左手伸进了右手的袍袖中,从袍袖里抓出一把数个也有婴儿拳头般大的栗子又放在托盘上。所有的目光更露出惊异之色!

            嘉靖望着那一双双惊异的眼,笑着问道:“朕预备的这两样东西,民间是怎么个说法?”

            吕芳双手高举着托盘见不着托盘里的东西,这就该那个首席秉笔太监回话了:“回主子,百姓家称作‘早立子’。奴才们服了,主子万岁爷怎么就知道今天会有这么个天大的喜事。”

            所有跪着的人都知道在这个时候须接着这个话茬颂圣了,却又知道这时候任何语言都不足以颂圣,包括耄耋之年的严嵩,全露出又惊又喜的目光只是望着嘉靖。

            嘉靖淡淡笑着:“家事国事天下事,朕不敢不知啊。”

            所有的人全趴了下去:“皇上天纵圣明!”

            嘉靖过了这把神出鬼没的瘾,收了笑容,望向跪在面前的吕芳:“吕芳。”

            吕芳:“奴才在。”

            嘉靖:“这冬枣栗子是上天赐给朕,朕赐给孙子的。照祖制,添了皇孙宫里该怎么赏赐?”

            吕芳:“回主子,这是主子第一个皇孙,宫里除了照例要赏赐喜庆宝物之外,还要调派二十名太监二十名宫女过去伺候。”

            嘉靖:“那就立刻去办。”

            “是!”吕芳这一声应得十分响亮。

            嘉靖转望向徐阶高拱张居正:“徐阶高拱张居正。”

            徐阶高拱张居正:“微臣在。”

            嘉靖:“你们都是裕王的师傅和侍读,有了这个喜事,朕就不留你们吃元宵了。你们都去裕王那儿贺个喜吧。”

            “是。”徐阶、高拱和张居正这一声回得也十分响亮。

            两拨人都叩了头,起身分别奔了出去。只剩下了严嵩和严世蕃还跪在那里。

            嘉靖望着大雪中逐渐消失的徐阶、高拱、张居正的背影,像是问自己,又像是问严嵩和严世蕃:“家事国事天下事……朕也不是全知呀。严阁老,现在就剩你们父子在了,你们说,周云逸到底有没有后台……”                

        虫  工  木  桥

        第11节:大明王朝1566(11)

        1?玉熙宫外间大殿

            严世蕃倏地抬起了头,严嵩制止的目光立刻望向了他。

            嘉靖慢慢转过头,望向跪在地上的严氏父子:“今天是元宵节,你们就在这里陪朕吃个元宵吧。”

            “是!”严世蕃这一声回答中充满了激动,似乎又透着些许委屈。

            2?司礼监值房院内

            雪小了些,但还在下着。吕芳在前,四大太监在后,随侍太监跟着,一大帮子人回来了。值房门外两个当值的太监立刻跪了下来。

            还没走到值房的台阶,吕芳站住了。后面的人都跟着停住了。所有的目光都望向了台阶下面雪地上一个跪着的“雪人”。

            “谁?”吕芳问那两个当值太监。

            跪在台阶左边的当值太监:“回老祖宗的话,是冯公公。”

            吕芳眼中掠过一道复杂的光,又望向了跪在地上成了雪人的冯保。

            四大太监的目光也互相碰了一下。

            吕芳转对四大太监:“今儿元宵,你们也各自回去过个节吧。”

            一个大太监:“那当值呢?”

            吕芳:“我来吧。”

            四大太监:“干爹……”

            吕芳手一扬:“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