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又认认真真地将萧峰所传心法紧紧牢记,他九年来从昊天塔上得益不少,虽不曾真正练过内功,却已有颇为深厚的内家真气,演练数次后,越觉其中奥妙无穷。

        萧峰见晁盖已将此两门功夫记好,日后修炼可就得靠他自己,于是便偕妻子辞别而去。晁盖诚诚恳恳地向着萧峰远去的方向叩拜了九下,这才回到庄内,正要好好练功,却见雷横一脸沮丧冲将出来,大呼大叫:“哎呀呀晁大哥啊!怎么乔先生竟不辞而别你也不叫醒俺呐?这下子俺可咋跟四位爷交代啊?”

        晁盖连忙对雷横说:“乔先生并非不辞而别,只不过他说有急事,你又喝得大醉,不想惊扰你休息,你看,这还有一封信着我交与你呢!”

        说着取出一封信来,交给雷横,只见上书:请转交王马张赵四位爷启。

        雷横见了,这才安静下来,晁盖又说:“雷横兄弟啊,乔先生既有信在此,你就可跟四位爷交代了。”

        雷横连连应道:“正是、正是,俺这就出发,给四位爷送去!”

        再说南诏大理国内,段誉虽然对由高泰明和李善瑶联姻一事心内不愿,但又不能妄顾满朝大臣的意见,终于只得让高升泰组了一队使节,带着礼物和聘书,出发到金石寨向大苗王提亲。

        哪想数天以后,使节团竟带回一个消息:大苗王的二公主李善瑶竟在使节团到达前两天失踪了!

        因为李善瑶的突然失踪,大苗王和苗后正急地如热锅上的蚂蚁,哪里还去理会提亲使节团?此消息一传回,高升泰固然是满怀希望落空,气得暗暗咬牙;段誉却是喜忧参半,喜的是高家失去和大苗王联姻的机会,暂时可以避免高家势力继续膨胀,忧的是李善瑶突然失踪,吉凶难料,大哥和大嫂若收到消息,不知道会有多担心!

        到了晚上,段延庆再次潜入皇宫和段誉相见,段誉劈头便问:“是不是你将二公主拐走了?”

        段延庆冷然说道:“本来我是想这样做的,不过我到了金石寨的时候,就已经听到消息说二公主失踪了,嘿高升泰一定很失望吧?”

        段誉听了凝视段延庆片刻,始确信李善瑶失踪一事并非段延庆所为,却是更添担忧:“不是你干的,那到底是谁干的呢?唉我还真是希望是你干的,起码那样的话,二公主会安全些。”

        段延庆笑道:“皇上似乎对二公主很关心,不过,皇上是不是想到一边去了?二公主不一定是被人拐走的,有可能只是贪玩,一时走得远了呢?”

        段誉摇头道:“不管是什么原因,二公主失踪,祸福难测,拖一天就多一天的危险!”

        段延庆想了一阵子,说:“这样吧,就由我去寻二公主的下落,有消息我会通知皇上,这其间皇上专心朝政便是。”

        段誉本来正为

        想到这里,段誉沉声说道:“此事关系重大,莫要走了风声。”

        说到这里,段誉转过身去,轻轻说了一声:“多谢。”

        这一声虽是轻微,段延庆却听得清清楚楚,难得儿子对自己说这么一声“多谢”,真个是胜过天籁之音,但事关机密,虽然高兴,段延庆也不敢高声大笑,只说道:“是,皇上,我知道怎么办,我这就出发。”说罢便展开身法,飘然而去。

        萧峰因为怕再赶路太急错了宿头,这两天都是先问好路程才上路,如此,凭着追缘的脚力,到达边关时,也已离月圆之期只剩下十一天而已。

        因着王朝早有安排,萧峰过关时毫无阻碍,一出边关,萧峰便将马车解套,与赵灵珠同骑追缘赶路,追缘数天来充做拉车马,已是憋了一身的劲,这时发起性来,比之往常更快了不少。

        走了大半天,看看已是将近辽国南京城,萧峰远远望去,只见城楼上旗帜鲜明,竟打的是皇上亲临的架势,不禁奇怪:耶律洪基竟在此?是何缘由?莫非他要反悔背誓,欲再起兵南侵?

        想到这里,萧峰暗哼一声,想耶律洪基阵前起誓至今不到半年,竟便要背誓,实在太不要脸,契丹人对所有立誓之言都极为庄重,决不可作此负义之事。

        赵灵珠见丈夫一脸的气愤,便问道:“峰哥,城里面有什么不妥的吗?”

        萧峰微微一笑:“没有什么不妥,反而妥当到极了,我们毋须到上京云州多耗时间,在这里就可以见到耶律洪基了!”

        赵灵珠听了连忙叫道:“峰哥别扔下我啊!我也要去!”

        她生怕萧峰要撇下自己去独闯王府,不料萧峰却点头说:“当然是一起去,你还没有见过这位义兄呢,而且,若真有什么麻烦,最安全的就是我身边,走的时候也不用挂心。”

        赵灵珠见丈夫一点也不反对自己同行,这才放宽心来。

        萧峰遥看一阵燕京,突然勒转马头,向东而走,赵灵珠奇道:“咦?峰哥,我们不进城了吗?”

        萧峰边策马而走边说:“城当然要进,不过为防万一,还是将追缘留在城外比较好。”

        绕着燕京城走了差不多半个圈子,萧峰在城东北方向寻了一处林边草地,放了追缘自行在此休息等候,然后才携赵灵珠同往燕京城。

        此时天色已黑,两人走到离东城门半里外一处矮树丛边,再看时,只见城门已闭,门楼上数盏灯笼明暗不定,城墙上也只有几个哨兵巡逻,萧峰暗叫一声好,对赵灵珠说:“看来城防跟以前没有什么分别,我们少待乘屑越过城墙进去就是了。”

        他在此当过南院大王一段不短时日,对城防规律相当熟悉,再以他这时功力身手,要不惊动城防而偷入,确是大有把握。

        二人乘着夜色欺近城去,眼看离护城河不过十丈,突然城门上一道火光闪起,然后数十个灯笼伸出墙上箭垛口,照得二人行踪尽露,赵灵珠何曾见过这等场面?大吃了一惊,急忙就要掉头逃走,萧峰却镇定自若,拉着赵灵珠藏在身后,说:“莫怕,有我呢。”

        刚说罢,吊桥突然放下,城门打开,两列金甲兵擎着彩旗正步走出,为首的两面大旗上更用金线绣着大大的“萧”字,金甲兵走过吊桥,在萧峰面前一丈停下,在分出中道,倒像是在夹道欢迎萧峰进城。萧峰和赵灵珠见此架势,都是吓了一跳:耶律洪基如何得知我会来见他?

        正疑惑间,又有一队卫兵自城门开将出来,为首者却是耶律洪基的近卫队长室里,室里走得甚急,行至萧峰身前猛地单膝跪下,神情激动,颤声说:“萧大王,你可回来了!小人小人”竟是语不成句,再看室里身后,金甲兵和卫队士兵尽皆单膝跪下,齐声叫道:“恭迎萧大王回京!萧大王千岁!”

        因为他们用的是契丹话,赵灵珠是半句不懂,但见人人都是一副恭敬模样,却也不再害怕,拉了萧峰一下,问道:“峰哥,他们叽哩咕噜地在说什么?”

        萧峰正要解释,室里已用汉话说道:“我们是在恭迎萧大王回来,萧大王,这位是”

        萧峰一边将妻子在身后拉出来,一边说:“她是我的妻子。”

        室里连忙又向赵灵珠行礼:“小人室里,拜见夫人!”

        赵灵珠和萧峰一样不喜他人随随便便地对自己跪拜,连忙说道:“快起来!快起来!动不动就跪呀拜呀的,多不好看!都起来!都起来!”

        室里叫一声:“谢夫人!”然后才直起身来,其余士兵也叫道:“谢夫人!”

        然后齐齐起立端正,个个都是毕恭毕敬,又略带激动神情,室里又对萧峰说:“萧大王”

        萧峰连忙打断他话头,说:“不要叫我大王,我已不是什么南院大王了。”

        室里笑嘻嘻说道:“现在不是,等一下见过皇上,就是了!皇上正等着要见萧大王呢!”

        室里说着手一扬,卫队士兵便一个接一个往城里面叫:“萧大王进城面见皇上!”

        萧峰心想反正本来就是要找耶律洪基,却也不怕他再使什么手段,况且现在这样也是不到自己拒绝,便任由室里领路,和妻子一同走入城去。一边走一边问室里:“皇上怎会知道我要来?竟然还准备得如此周详?”

        室里摇要头,说:“皇上怎样知道的,小人不晓得,不过皇上也是一个时辰前才对我下的命令,要来迎接萧大王,幸好王府里面萧大王的金线旗还保留得在,卫兵们听说是要迎接大王回城,都是争着要来呢!大王你看,连百姓都已经知道了!”

        果然在大道两旁,都站满了来围观的百姓,不少都在欢呼,甚至有人焚香礼拜,看来虽然半年前曾经因萧峰生过一场动乱,但百姓仍对萧峰念念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