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1949年7月,达扎·阿旺松绕召集噶伦及西藏地方政府中的重要官员,商谈以“反共”为借口,将汉人驱逐出西藏。7月8日,西藏地方政府突然通知国民政府蒙藏委员会驻拉萨办事处,为防止赤化,以免引来共产党里应外合,决定驻藏人员及其眷属立即准备离藏返回内地。同时,占领了国民政府的拉萨无线电台,并派兵监视国民政府驻藏机关及人员。噶厦还经印度噶伦堡电台电告国民政府蒙藏委员会:“为欲防止共产党混迹西藏,特请求中央驻藏人员全体撤退,并已通知各该人员及其眷属在规定期限内,返回内地”。由帝国主义指使和印度当局策划的“驱汉事件”发生后,印度新闻社、英国一家通讯社和美国的合众社,都借此发表评论,鼓动西藏地方当局应利用这个时机完全脱离中国的控制。

            同年8月,美国人劳威尔·汤姆斯以“无线电评论员”的名义,带着电影摄影机、录音机、广播器等来到拉萨,自吹进行了“世界屋脊的第一次广播”。他在拉萨活动期间会见了西藏摄政、十四世达赖及其他官员、贵族。离藏时,携带了达赖致美国总统壮鲁门及国务卿艾奇逊请求美国援助的私人信件。他作为美国当局与西藏地方的联系人,了解西藏的情况后,向西藏当局献策,说共产党要进攻西藏,必然遇到路途行走的困难,“只要西藏方面组织一支有技术的游击部队,就可以阻止‘侵略者’,切断他们的补给线。”要成立这样有技术的部队,其条件有二:一是配备适当的武器,二是要有技术的训练。他说外国军队来西藏提供帮助是一向不大受欢迎的,若要美国提供军事援助,美国就可能与共产党军队发生冲突。同时对调动一支军队越过喜马拉雅山和供给这支军队都是问题,因之,美国还不能担负这个责任。经过美驻印度使馆与印度政府商议,美国答应以大批步枪、机枪及弹药运往加尔各答,然后经由大吉岭运进西藏。这是美国、印度干涉中国内政,煽动西藏地方当局反对中国统一的例证。对此,9月2日新华社发表《决不容许外国侵略者吞并中国的领土——西藏》的社论,表明了中国政府在西藏问题上的态度和立场。社论指出:“西藏是中国的领土,绝不容许任何外国侵略;西藏人民是中国人民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绝不容许任何外国分割。这是中国人民、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坚定不移的方针。”②

            随着解放战争的节节胜利,云南、贵州、四川和西康等西南各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的礼炮声中相继获得解放,西藏成了中国大陆最后一个尚未解放的地区。中共中央、毛泽东主席科学地分析了国际国内的形势后认为,虽然由于历史和文化、宗教方面的原因,西藏问题比较复杂,但新中国成立后己得到印度、英国等国家的承认,全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解放,而西藏人民和爱国人士又渴望早日解放西藏,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尽早解决西藏问题。

            1949年11月23日,毛泽东主席致电彭德怀,“经营西藏问题,请你提到西北局会议上讨论一下。”“就现在情况看来,应责成西北局担负主要的责任,西南局则担负第二位的责任。因为西北结束战争较西南为早,由青海去西藏的道路据有些人说平坦好走。”同时指出:“解决西藏问题不出兵是不可能的,出兵当然不只有西北一路,还要有西南一路。故西南局到川康平定之后,即应着手经营西藏”。毛泽东在电报中责成西北局对经营西藏立即“作出计划”③。

            12月30日,彭德怀致电党中央并毛泽东主席,提出由西北入藏困难甚大,由西南入藏为宜的建议。彭德怀在电报中详细地报告了由新疆、青海入藏的道路和气候情况,提出“由青海、新疆入藏困难甚大,难以克服。由打箭炉(今康定)分两路,一路经理塘、科麦,一路经甘孜、昌都,两路入藏,较青新两路为易。如入藏任务归西北,须在和田、于田、玉树屯兵囤粮,修筑道路,完成入藏准备,需要两年,且由南疆入后藏,及由大河坝入前藏,两路每年只有四个月(即五月中旬至九月)可通行,其余八个月,因大雪封山不能行动。”④

            12月31日,毛泽东主席发出“进军西藏宜早不宜迟”的指示,为了维护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和国家的统一,党中央从西藏的历史、民族、宗教等方面的实际出发,决定对西藏问题采取军事进攻和政治争取同时进行的方针,争取西藏和平解放。这样有利于揭露帝国主义挑拨离间的阴谋,有利于消除历史上长期形成的民族隔阂,符合广大藏族人民和爱国的民族、宗教上层人士的愿望。

            正在苏联访问的毛泽东主席十分关心西藏的解放,1950年1月2日从莫斯科致电党中央及彭德怀、邓小平,刘伯承和贺龙,对进军西藏问题进行了新的部署,毛泽东在电报中指出:“西藏人口虽不多,但国际地位极重要,我们心须占领,并改造为人民民主的西藏。由青海及新疆向西藏进军,既有很大困难,则向西藏进军及经营西藏的任务应确定由西南局担负”。毛泽东主席在电报中强调指出:“进军及经营西藏是我党光荣而艰巨的任务”⑤,要求西南局确定入藏的部队及领导经营西藏的负责干部,还对西南局组织进军西藏的各项准备工作,提出了具体意见。

            中共西南局和第二野战军接到毛泽东的电报后,认真地进行调查研究,并于1950年1月7日致电中共中央和毛泽东,拟定第十八军担任入藏任务,并建议该军军长张国华为统一领导的核心。1月10日,毛泽东在莫斯科致电党中央同意第二野战军进军西藏的计划,由第十八军担负进军西藏的任务。

            毛泽东在电报中明确指出“经营西藏应成立一个党的领导机关”,“这个领导机关应迅即确定,责成他们负责筹划一切,并定出实行计划,交西南局及中央批准”。毛泽东在电报中明确指出进藏部队“务希于五月中旬以前占领康藏交界一带”⑥。中共西南局及第二野战军,按照中共中央的战略部署,紧张而有秩序地展开了各项准备工作。1月15日,第二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政委邓小平在重庆向第十八军军长张国华、政委谭冠三及师的主管干部传达中共中央关于进军西藏的指示,布置进藏工作。刘伯承司令员指出,毛主席命令今年进军西藏,是因为现在国际斗争形势有利,要迅速向西藏进军。进藏部队应勇敢担当此一光荣任务。邓小平政委指出,解放西藏有军事问题,需要一定数量之军事力量。但军事与政治比较,政治是主要的。从历史上看,对藏多次用兵未解决问题;而解决者,亦多靠政治。军事、政治协同解决,还必须解决补给之公路。并强调指出,政策问题极为重要,原则是民族自治,团结达赖、班禅两派。“到西藏去,就是靠政策走路,靠政策吃饭,政策就是生命。”邓小平政委对进军西藏的指示,后来被归纳为著名的“政治重于军事,补给重于战斗”的进藏工作方针。第十八军与会的军、师领导代表全军愉快地接受了进藏任务。1月18日,刘伯承、邓小平向中共中央报告进藏工作计划及西藏工委组成名单,建议西藏工委由第十八军军长张国华、政委谭冠三、副政委王其梅、副军长昌炳桂、参谋长陈明义、政治部主任刘振国和藏族干部政协代表天宝等7人组成,张国华任书记,谭冠三任副书记。刘、邓在电报中向中共中央提出了“自康、滇、青、新四省对西藏多路向心进兵的建议。”⑦

            1950年1月24日,党中央同意刘伯承、邓小平关于进军西藏应采取“多路向心进兵”的建议,并指出,刘、邓提出的由康、滇、青、新四省对西藏“多路向心进兵”的建议,望西北局和王震立即讨论并提出意见;同意西南局上报的中共西藏工作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并请西北局考虑是否还有其他人可以加入该委员会;此外,还“应有一支兵由云南至察隅,此点请刘、邓在陈赓占领云南后由陈赓计划并部署”。根据党中央的指示,西南局和西南军区决定,第十八军在第十四军第四十二师第一二六团的配合下,担负进军西藏的任务。为配合第十八军行动,西北局和西北军区决定,由第一、第二军组成骑兵支队和独立骑兵师分别从青海和新疆进军西藏。

            当中国人民解放军决定进军西藏、完成中国大陆统一时,印度驻拉萨代表理查逊竭力唆使西藏当局进行军事部署,企图抵制解放军进军西藏。理查逊派遣其驻拉萨的电台工作人员英国人福待,携带收发报机和大批汽油前往昌都,建立电台,收集军事情报。福特还在青海、西康交界处设立分台。他的电台同拉萨、日喀则、江孜、亚东以及噶大克的英国电台联络。此外,他还经常与在美国、英国和日本的“朋友们”(包括汤姆斯)保持密切联系。印度眼见西藏的解放已势在必行,却仍抱着“缓冲国”的幻想不放,企图煽动西藏独立,使西藏成为一个独立的政治实体,夹在印度与中国之间起缓冲作用。为此,由印度驻拉萨代表理查逊出面煽动西藏噶厦政府“不能坐喊西藏独立,应向联合国致信呼吁”。噶厦政府在理查逊怂恿支持下,以为有印度政府作为后台,便立即草拟了“西藏独立”的文稿,经理查逊修改并译成英文。

            为加快分裂活动的步伐,达扎与美国特务劳威尔·托马斯同印度驻拉萨代表理查逊等密商后,于1950年1月成立了非法的“亲善使团”,妄图以独立国家的名义,赴美、英、印、尼伯尔等四国活动,谋求国际支持,以造成西藏独立的既成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