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同时准备派一“使团”到北京表明西藏“独立”。英国及美国的通讯社向外宣布了这一消息。

            对中外反动势力的分裂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发言人于1月20日发表谈话,阐明了中国政府维护国家统一的严正立场。谈话指出,西藏地方政府如果派代表来北京进行和平解放西藏的谈判,这样的代表将受到接待。如果拉萨当局背叛祖国,向外国派出“亲善使团”表明“独立”,中央人民政府将不能容忍。任何接待“亲善使团”的国家,将被认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怀抱敌意。该阴谋活动遂告破产。

            全国各族人民,特别是西藏人民和各界人士,对于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和西藏地方当局的种种分裂祖国的罪恶活动,表示了极大的愤慨,并渴望西藏早日得到解放。1950年1月31日,班禅堪布会议厅致电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表示拥护中央人民政府,希望早日解放西藏。电报揭露了西藏地方当局以“亲善使团”名义赴英、美、印等国活动,企图勾结帝国主义,反抗人民政府,以达到其脱离祖国、出卖西藏的阴谋。电报指出:“西藏是中国领土,为全世界所公认,全藏人民亦自认为中华民族之一。今拉萨当局此种举动,实为破坏国家领土主权完整,违背西藏人民意志。谨代表西藏人民恭请速发义师,解放西藏,肃清反动分子驱逐在藏帝国主义势力,巩固西南国防,解放西藏人民”⑧。2月底,西康省藏族爱国知名人士格达活佛、夏克刀登、却达多吉等派出代表到达北京,晋见朱德总司令,表示藏胞渴望解放,愿尽一切人力、物力,支援人民解放军,完成解放西藏的任务。

            第十八军受领进军西藏任务后,立即进行了政治思想动员和各项准备工作。由于这次是向高原严寒、交通不便、物产不丰、路途遥远、情况不明、以藏族为主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进军,没有详细地图,为查明情况,以便为主力出动做好准备,1月27日,军决定成立以第五十二师副师长陈子植任司令员、军敌工部长陈竞波任政治委员、军作战处处长薛和任参谋长的先遣支队,率军侦察营、工兵营先行进至西康北部重镇甘孜开展工作。先遣支队于2月3日自四川省乐山出发,12日进抵雅安,为匪患所阻,奉命停止前进,就地对康藏地区情况进行调查研究。3月4日,第十八军在乐山召开了庆功誓师大会,表彰了渡江作战以来的特等和一等功臣138名,并誓师进军西藏,解放西藏,巩固国防。大会一致庄严宣誓:一定要把五星红旗插上喜马拉雅山!3月14日,军决定组成由军副政委王其梅、第二参谋长李觉率领的军前进指挥所,指挥第五十二、第五十三两师先遣支队进抵金沙江边,为主力进军做准备。军前指及由第五十二师师长吴忠、西藏工委委员天宝率领的北路(即五十二师)先遣支队——步兵第一五四团,于3月29日自乐山出发,军前指于4月24日抵康定,第五十二师先遣支队于4月28日到达甘孜,并以第一五四团第二营于5月16日进抵金沙江边的邓柯县城。军前指途经雅安时,军先遣机关并入前指,侦察营、工兵营投入雅安——甘孜段公路修复工程。由第五十三师副政委苗丕一率领该师(亦称南路)先遣支队——步兵第一五七团,于4月1日由四川省名山县出发,6日抵雅安后,由于补给困难,即奉命参加雅安至甘孜段公路的修复工程。公路修复过康定后,苗丕一率第一五七团第一营先行于7月9日自康定出发,8月2日抵巴塘。第一五七团主力于沿途设立兵站、囤积粮食后,于9月29日方进到巴塘。军前指指挥南北两路先遣支队进入康藏高原向金沙江边挺进,取得了在高寒地区行军、宿营、补给以及开展民族工作的宝贵经验,并了解、熟悉了康藏地形、道路、气候、藏军布防等情况,为进军并和平解放西藏初步奠定了基础。雅安至甘孜公路子8月26日修复通车后,军长张国华率军机关大部乘汽车于8月28日自四川省新津县城出发,9月5日抵甘孜,军前指即合入军机关。为渡过金沙江,进军西藏,首先解放西藏东部重镇昌都,部队展开了紧张的组织准备工作。

            由云南方向进军西藏的第十四军第四十二师第一二六团及第一二五团1个营组成入藏纵队,4月初在丽江完成集结后开始进藏,7月上旬进驻云南德钦,并于10月6日到达门工东北一带,配合第十八军行动。

            为配合西南主力部队进藏,西北野战军决定由第一军组建骑兵支队进驻青海玉树。由孙巩为支队长、冀春光为政委的骑兵支队600多人,于6月18日从青海西宁出发,行程900公里,7月24日抵达玉树地区。

            新疆军区决定由第二军组建独立骑兵师,进军阿里。1950年6月13日,独立骑兵师在于田组建成立,由何家产任师长兼政委,全力投入进军阿里的各项准备。

            ----------

            ①亦译达扎或大扎,实为西藏地方摄政王。

            ②《人民日报》1949年9月3日。

            ③《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一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87年11月第1版,第152页。

            ④《中共西藏党史大事记》西藏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页。

            ⑤《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一册,第208~209页。

            ⑥《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一册,第226页。

            ⑦《中共西藏党史大事记》第3页。

            ⑧《西藏自治区概况》西藏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64页。

            人民解放军各路进藏部队按用中共中央的统一部署,从1950年7月开始先后由驻地向西藏开进。独立骑兵师决定由第一团第一连担负先遣任务,首先进入阿里,侦察情况,宣传群众,争取上层,为后续部队进藏开辟道路。先遣连包括汉、回、藏、蒙古、锡伯、维吾尔和哈萨克7个民族,由团保卫股长李狄三率领。8月1日,骑兵师在于田普鲁山村召开“进军西藏誓师大会”。王震到会勉励先遣分队发扬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把胜利红旗插上西藏高原。会后,先遣连135人奉命出征。

            莽莽昆仑,渺无人烟。先遣连凭着一张新疆地形略图和一只旧指北针摸索进军。他们穿越被生物学家称为“生命的禁区”的昆仑山,翻过平均海拔在5000米以上的冰峰,战胜高山反应、雪盲以及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于8月15日抵达藏北阿水泉。8月29日,先遣连进驻改则县西北的扎麻芒保。

            先遣连在扎麻芒保的驻地海拔4517米,气温在摄氏零下40度,冻土层达1.5米。全连在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中生活,并开展侦察工作和群众工作。粮食告罄,他们牢记毛泽东主席关于“进军西藏,不吃地方”的指示,组织狩猎,以清水煮兽肉为食。衣服穿烂,鞋底磨穿,便削骨(羊角)为针,用兽皮制成“皮衣”、“皮鞋”御寒。10月7日,阿里噶本(相当专员)派其秘书和管家赴廷空与先遣连“指挥”李狄三会谈,双方达成5条协议。之后,噶本政府留下其管家扎西才旺常驻廷空,与部队保持联系,进行友好合作。从此,先遣连在阿里站住了脚。当时藏军主力位于藏东地区,先遣连进军阿里,出现于藏军主力后方,从战略上配合了后来的昌都战役。

            西藏地方当局为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西藏,积极备战。从外国运进大批军人和美国电台,用印度教官训练各地的藏军,至1950年上半年,印度交付藏方的枪支可装备1万多人。噶厦加强藏军司令部,执行扩充“政教护卫军”的计划,将原有的14个代本(每个代本约500余人)扩编为17个代本,并将7个代本全部和2个代本一部计4300余名藏军,以及3500余名民兵配置在昌都和金沙江西岸地区,企图阻止解放军从西康、青海和滇西北进藏。

            为了和平解放西藏问题,中央人民政府同意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西康省人民政府副主席格达活佛前往拉萨,劝说达赖喇嘛改变错误立场,执行中央和平解放西藏的方针。7月10日,格达活佛以西南军政委员会和谈代表的身分从甘孜白利寺出发前往拉萨劝和,7月24日抵达昌都,但在昌都遭到西藏地方当局的软禁。不久,格达活佛被害身亡,其随员被押送拉萨。格达活佛被害,进一步暴露了帝国主义干涉中国内政的行径,也说明了受帝国主义控制的西藏地方政府企图以武力阻止西藏和平解放。这样,一场军事较量就不可避免了。

            为了以打促谈,毛泽东主席8月23日电告西南局,同意西南局所报将藏军压缩在昌都聚而歼之的作战计划,并指出:“如我军能于十月占领昌都,有可能促使西藏代表团来京谈判”,西藏问题可“求得和平解决(当然也有别种可能)。”①西南局根据中共中央指示精神,对昌都战役的组织实施认真细致地进行准备。昌都战役于10月6日发起,北线部队兵分三路,右路为第五十二师一部,从邓柯渡过金沙江,经青海省玉树以南的巴塘,会同青海骑兵支队(归第五十二师指挥)急速南下向昌都以西地区迂回,17日攻占类乌齐,18日抢占恩达,切断了昌都地区藏军退路;左路为第十八军侦察营、工兵营,从岗托突破藏军金沙江防御,由正面向昌都攻击前进;中路为第五十二师主力,从邓柯渡江,在国德、小乌拉各歼藏军一部后直推昌都左侧,19日解放昌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