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首席部长那·巴·哈范,29日在孟买公布了一项五点计划,内容包括:募集“国防基金”的第一批捐款:亿卢比,要工人把每月一个额外的工作日的工资和雇主每月一个额外工作日的利润交给政府。10月31日新成立的“新德里公民委员会”将向新德里议会选区中的每一户募集5件军衣和1件金首饰。

            印度政府为了大力增加军火生产,作了彻底调整军火生产的决定。决定宣称:将“所有的力量用于生产第一流的现代化武器”。国防部下令,工厂实行24小时工作,12小时换班一次。尼赫鲁11月12日宣称:现在印度的军需工厂正在“日以继夜地工作”,“在过去三个星期里,印度的军事装备的产量增加了三倍以上”②。

            为扩大对中国的侵略,印度加紧招募新兵和扩充武装部队。11月12日尼赫鲁宣称:“印度的军队已经大大扩大”。他说,“青年们必须为征兵作好准备,在必要时将实行普通军训”。他要求青年学生“大批地参加国民军训练,准备应付任何万一”。印度当局把全国所有大专院校的学生编入“全国学生军训队高级班”实行强迫军训,各邦政府扩充“国民军”、“国防义勇军”,边界地区所有身体合格的人也将受强迫的步枪训练,并组成“第二道防线”、“各邦政府已经奉命在西盂加拉邦、阿萨姆邦、比哈尔邦、旁遮普邦、喜马偕尔邦、查漠和克什米尔的边境地区大力执行‘民防计划’”。《印度快报》11月5日报道,印度首都新德里在进行各种战备活动,已拟定计划,招募一支拥有5.6万名男女队员的“民防部队”。据《印度时报》报道,阿萨姆邦将招募一支10万人的国民军。尼赫鲁11月15日在人民院发表讲话说,完全同意从那加地区,从所有边境地区招募新兵的计划,目前全国士官团42万人,全国士官团步枪队正在扩充,以便把差不多每个大学生都包括在内。此外,还有“国防义务军”,这支军队也正在迅速地扩充,还有“人民援助军”和“国民军”之类的组织,“如果所有这些加在一起,那么这个数字就很庞大了”。印度的全部议员从11月17日开始进行步枪训练。印度国防部下令,所有在65岁以下的退休陆军军官,一律重服现役。

            自11月8日起,在印度国会复会期间,印度政府高级官员及各派议员们的反华和战争叫喊甚嚣尘上,政府部长们在会上宣布了对中国作战的各种措施。联邦院和人民院分别于11月13日和14日,相继通过了印度全国处于“紧急状态”和“决心把中国侵略者从印度土地上赶出去”的两项反华议案。印共丹吉集团也于11月1日通过决议支持尼赫鲁政府反华,鼓吹“保卫祖国,抵御中国侵略”。

            尼赫鲁政府对内加紧控制,大肆镇压人民。据路透社报道,印度政府已宣布,在所谓紧急状态期间,停止执行宪法中关于“保证所有人在法律面前平等”、“保障言论,结社、行动和居住自由、在某些情况下保护人们不受逮捕和拘留”的条款,制定了156项条例来具体执行印度总统颁布的“保卫印度法”。这些条例使印度中央政府和联邦政府拥有“全权来对付由于紧急状态而产生的任何情况”。印度11月3日通过一项法令,授权政府机关逮捕或拘留被认为是危害印度国防、民防、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利益,破坏公共秩序、印度同外国的关系,破坏任何地区的和平及有碍军事行动的任何人。不久,印度政府就下令在全国进行大搜捕,将大批不赞成反华和不支持战争的公民关迸监狱。其中有印度共产党员、联邦院议员、邦立法议会议员,及报纸主编、乡村居民等。

            与此同时,尼赫鲁政府为扩大对华战争,加紧向西方国家乞求军事援助,公开倒向西方,脱下了“和平中立”和“不结盟”的外衣。

            10月25日,尼赫鲁在印度国大党议会党团执行委员会和外交常务委员会的会议上发表讲话说:印度的“不结盟政策”并不妨碍它从任何国家购买武器。他公开向西方世界呼吁军事援助,并且派出以他女儿英迪拉·甘地夫人和妹妹潘特夫人为首的若干代表团,四处奔走,相继去美国等西方国家,乞讨军事援助。印度议员毫不掩饰地叫嚷:印度应当向西方指出,印度“正为民主制度打一场世界大战”,只要西方“给我们家伙,我们就能完成任务”。据美联社自新德里10月28日报道,尼赫鲁“现在正全力以赴地争取美国的帮助”。

            美国为了推行其亚洲人打亚洲人的政策,并借机控制印度,以弥补对华战略包围的“缺口”,迫不及待地希望印度发动对华战争。尼赫鲁政府寻求军事援助,美国立即给予全面满足。10月29日,美国总统肯尼迪写信给尼赫鲁表示“充分同情和支持”。在肯尼迪授意下,美国驻印度大使加尔布雷思,于10月27日发表声明,把非法的“麦克马洪线”说成是印度的“北方边界”和公认的“国际边界”。10月29日,加尔布雷恩又和尼赫鲁讨论了美国对印度防务的援助问题,并保证美国准备尽可能帮助印度。印度政府随即提交了其所需军事援助的清单,五角大楼使用了新式计算机登记物资的办法,在五天之后,即把第一批供应品装上喷气式运输机从西德起飞,运往印度①。10月29日印度报业托拉斯报道,美国快船公司已通知其在印代理机构,保证它的货船、油船输送战略供应物资给印度,以支持印度对中国的进攻。美国国务院发言人10月31日宣布,美国将从本周起向印度空运步兵武器、弹药以及通讯设备等。另一位发言人11月4日说,“在如何充分满足印度防务需要方面”,美国一直同英国和加拿大政府保持着联系。国务院新闻发布官里普11月5日宣称:从11月3日以来,美国运载军火的飞机是以每隔3小时1架次的速度在加尔各答着陆的,他还承认在提供武器方面,美国、英国和加拿大之间曾举行过“非正式会谈”。据西方通讯社报道,美国从本土和西德、土耳其、泰国等军事基地几路并进加紧空运,第一批飞机已于11月3日到达加尔各答,并且立即转运至接近中印边境前线的空军基地去,从泰国基地起运的武器已在10月30日运抵提斯浦尔。美国新闻处11月7日自华盛顿发出的一条消息说,美国已经(给印度)运送了价值约500万美元的轻型武器和装备。事实上,印度和美国已在暗地里结成了军事上的联盟。到11月20日深夜,尼赫鲁私下紧急呼吁美国进行直接的军事干预,要求美国派遣轰炸机15个中队直接参加战斗。根据印度的请求,美国从驻太平洋舰队派出1艘航空母舰,驶向印度洋海面,并派遣了1个美制C-130运输机中队飞抵印度④。

            英国也不甘落后。据西方通讯社报道,英国“赠送”给印度的第一批军火即步枪、弹药,已经分两批于11月5日前空运到新德里。

            加拿大总理芬贝克11月5日宣布,加拿大将把6架皇家空军的“达科他”式运输机提供给印度,并将于6日起飞去印度。加拿大国防部发言人5日宣布,加拿大提供给印度的有:大炮、火箭炮、弹药、无线电器材及“水獭”式和“美洲驯鹿”式运输机等。

            尼赫鲁政府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大力支持和军事援助下,决意要与中国再作军事较量。他们一面从全国调兵遣将,向中印边境急剧增派军队,一面日夜不停地向边境一线赶运武器装备和作战物资。印度总统、国防部长和内务部长,都飞抵前线视察和督导印军部署调整。至11月上旬,印军的部署调整大体就绪。11月14日、15日,新任印度国防部长恰范,先后在浦那、新德里声称:决心同中国战斗到底,直到最后获得胜利。

            从10月29日开始,驻中印边境西段印度境内楚舒勒、丁如泽地区的印军,向中国边防部队炮击,至11月3日止共打炮170余发。

            10月30日至11月5日,盘踞达旺以南的印军,以重炮向中国边防部队炮击,共发射600余发;11月5日20时许,印军飞机1架,侵入中国西藏东部纵深地区的昌都、江达一带进行侦察挑衅。11月6日12时许,盘踞瓦弄地区的印军向中国边防部队发起进攻被击退。同日,印军飞机1架窜人西藏米林县上空,沿雅鲁藏布江进行侦察活动。

            11月6日,中国政府向印度政府提出最强烈的抗议,指出印军炮击是准备发动新进攻的前奏,如果印方继续玩火扩大冲突,中国边防部队将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被迫自卫还击。

            7日12时30分至45分,印军喷气式战斗机3架次,侵入沙马上空,盘旋侦察。7日和8日,瓦弄地区的印军连续用重炮,向中国边防部队轰击,共发射170余发。自11月14日起,瓦弄地区的印军在炮火支援下,向中国边防部队连续发动猛烈进攻,尼赫鲁重新挑起了战火。

            ----------

            ①1962年10月27日《解放军报》新华社26日讯。据印度新闻处自新德里报道尼赫鲁10月25日在印度各邦宣传部长会上的讲话。

            ②《尼赫鲁为大规模进攻我国加紧动员》,《解放军报》1962年11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