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当距印军50米时,印军火力更加猛烈,该连即迅速组织火力压制印军。火箭筒班班长黄绪林跃到步乓前面,连续发射两弹,将印军机枪击毁,毙印军3人。这时公路南侧停有印军106.7迫击炮4门,其中两门已挂上汽车,准备逃跑。黄绪林立即发射1弹将印军炮1门和牵引车击毁。印军遭此突然打击,顿时慌乱。第三营副营长率第八连第一排及第九连一部,朝印军炮车方向冲过去,与印军混战在一起,一面冲杀,一面向前猛插,终于插到印军后面一段狭窄的公路上,截住了300余名印军。未被截住的印军开始沿公路向东逃跑,被截住的印军企图翻越东北山沟逃跑。在第八连第一排穿插的同时,为了及时截住逃跑印军,营长指挥第八连主力迅速沿北山坡插向东北山沟,而印军拼命以火力拦阻,营长不幸中弹牺牲。营长的牺牲更加激起了第八连官兵的仇恨,个个奋不顾身地冒着印军火力勇猛冲击,机枪第三班只剩下田树荣1人,他头部负伤,鲜血直流,仍端着机枪猛冲,直到昏倒在地。经过顽强战斗,该连终于通过了两道小沟和印军火力封锁区,于14时许,对印军大部达成合围。至此,印军除少数顽抗外,大部已混乱动摇。第九连连长率第三排乘势从正面冲击,以手中武器横扫印军。战士左良才负伤,右手不能操枪,就用左手射击,因流血过多昏迷,醒来后仍坚持射击。印军在第八、第九连三面夹击下迅速被歼,15时30分战斗胜利结束。

            此次战斗,共毙印军少校以下170人,俘印军中校营长以下34人,击毁印军107.6迫击炮1门、牵引车1辆,缴获火炮6门、机枪10挺、枪142支、电台7部、汽车15辆,军用物资一部。中国边防部队牺牲营长以下22人、伤53人。双方伤亡对比2.7∶1。

            20日4时,第三十三团以第三十一团第二营为前卫,第三十三团第三营(欠第七连)跟进,继续沿公路向南进。7时,第三十一团第二营进至卡其皮附近,团令其就地组织防御,第三十三团第三营继续向鹰窠山口前进,16时许该营抵鹰窠山口。

            夜战查库

            沿小路南进之第三十三团第二营,于19日23时20分,在比里山口西北侧俘1印军厨师(尼籍),供称:比里山口东南约6公里之查库有一兵站。该营判断兵站可能有逃跑印军或援兵停留,遂决定乘夜暗直插查库而消灭之。

            查库位于比里山口以南约6公里的一条山梁的鞍部,山梁很窄,由东北向西南倾斜,两旁坡陡谷深,有房屋10余幢,是印军的一个兵站。印军第六十七旅第八廓尔喀联队第六营,于11月19日进至新川准备增援邦迪拉,当得悉在其先头行进的查谟·克什米尔第三营于登嘎威利(新川西10公里)遭中国边防部队歼灭性打击,遂回头沿公路南逃,当晚宿营于查库,准备次日继续向南逃跑。该印军错误地判断中国部队只能沿公路追击,最快也需于20日12时左右才能到达查库(据战俘供),故只构筑了一些简易工事,将主要兵器(30挺机枪、6门81迫击炮、3门87.6加榴炮等)配置在查库东北侧高地及其附近,火力均指向鹰窠山口方向,而对比里山口方向的警戒则很疏忽。

            第二营是第十一师担任战役迂回任务的前卫营。该营自15日在则拉山口与印军接触后起,即连续4昼夜兼程急进,先后经波辛山口、东日则、拉干、登班,夺桥断路等大小战斗5次,在4昼夜行军作战中,累计休息不足10个小时,只在拉洪吃过1顿热饭,部队已极度疲劳。在占领邦迪拉后,为了追上逃跑印军,该营又奉命继续由邦迪拉向比里山口追击。在19个小时的追击中,仅以炒面充饥,冷水解渴。当日23时30分追至比里山口北侧,获悉查库有印军兵站,遂决心连夜向查库追击。经简短的组织动员准备,即以第五连、营部、第四连、机炮连、第六连的顺序,并以第五连副连长胡朝勤率精干战士9名为尖兵班,于20日1时继续向南追击。

            该营沿林中小路夜间行进4个多小时,于2O日5时10分接近查库。尖兵班在抵近查库西北角独立房几十米时,发现有火光,独立房左侧有印军一哨兵。该班便隐蔽接近,准备将其捕捉。当距其数米时,印军发觉并拉动枪机准备射击,该班当即将其击毙。房内9名印军闻枪声而出。企图抵抗,均被击毙。接着查库东北高地之印军以步枪和81迫击炮,进行盲目射击。第五连一面向营报告,一面决心乘印军摸不清情况之际,快速向印军展开进攻。在第五连进入战斗时,营部率第四连紧随第五连之后,投入战斗。

            印军设置在两个山头上的轻、重机枪一齐开火,封锁着部队前进的道路。第五连三排长命令七班长呼云碧从右侧插过去,突入印军阵地打它个中心开花。呼云碧带领8名战士,迅速从右翼接近印军前沿,突然发起冲击,以冲锋枪、手榴弹朝印军一阵猛打,迫使印军的1辆坦克和40多辆汽车以及200多人夺路南逃。此时,呼云碧又奉命带12名战士,火速抢占公路左侧山头,切断印军退路。印军的汽车、坦克又向南涌,当车队抵近时,呼碧云下令“打!”印军汽车被打坏,公路顿时堵塞,几十辆汽车被卡住。这时连主力也占领了右面山头,印军步兵拼命南窜,呼云碧等集中火力,击毙印军8人。印军见势不好,有的钻到汽车底下顽抗,有的拼命向森林逃跑。呼云碧率战士猛冲下去,歼灭了这股印军。战后呼云碧荣记一等功。

            第五连连长任玉宽率第一排冲入查库,见左侧山坡上印军3挺机枪向该排猛烈射击,遂令第一排冲向印军抵近射击。消灭印军机枪火力点后,随即冲到公路附近。当连长首先冲上公路时,突有两个印军扑到跟前,他与印军扭搏在一起,虽以手枪击毙一名印军,但被另一印军的刺刀刺入胸膛。他忍着剧痛,将这名印军打死后光荣牺牲。第一排消灭了公路西山坡之印军后,继续向东北侧高地发展进攻。

            副连长胡朝勤率第二排、火力排进到公路时,发现北面山坡战斗激烈,于是立即转向北山坡攻击。

            第二营指挥员见第五连已将印军南逃道路堵住,即令第四连投入战斗,以1个排断印军北逃道路,主力打入查库,协同第五连歼灭印军。第四连副连长肖世荣率第三排,在连主力左翼向停车场东北侧迂回前进。5时40分,该排控制了停车场,从北面切断了公路。这时,印军大部退至炮兵阵地附近,第三排乘势猛冲,6时许占领了印军炮兵阵地。第四连主力在三排攻击停车场的同时,沿兵站北侧洼沟进至公路北侧,一阵猛打之后冲过公路进到距印军宿舍10余米时,印军约百名突然由屋内、屋后冲出,企图将第四连主力压下高地。连长冯元庆指挥各排奋勇冲杀,印军顿时溃乱。该连乘势攻上高地,消灭了这伙印军。

            由南向北攻击的第五连,先后消灭了印军17个机枪火力点,6时许,与第四连同时攻上了高地。

            至7时战斗结束,历时1小时50分。共歼灭印军221人(其中毙157人,俘64人),击毁坦克1辆、汽车7台,缴获坦克1辆、汽车76台、火炮14门、机枪35挺、枪193支、及其他军用物资一部。第三十三团第二营伤军官1人(排长)、士兵14人,亡军官3人(连长1、排长2)、士兵9人,共27人。双方伤亡对比为8∶1。战斗结束后,该营奉命停止追击,搜歼残余印军。查库为中国边防部队反击作战前进最远之点,距中印传统边界线伏特山仅20余公里。在这里可以清楚地看到印度平原。

            以少胜多的多龙桥战斗

            多龙桥位于邦迪拉东南约30公里处,是邦迪拉向南经鹰窠山口通往米莎马里、向东南经贾明通往查道两条公路的交叉点。印军马德拉斯联队第一营(欠第四连),原在邦迪拉东山担任防御,当第三十三团18日18时攻上邦迪拉主峰后,该部即于当夜丢弃阵地。沿山间小道翻山越岭向南撤逃。经两天多的行军,其先头于11月21日10时逃至多龙桥附近。

            11月20日,第三十一团第二营奉命在多龙桥、卡其皮地区,担任对贾明方向的防御任务,以保障团左侧后的安全。营指挥所率第四连第三班(5人)、82迫击炮1个排(15人,炮3门)、重机枪1个班(7人),位于多龙桥东南约700米处,其余分队均配置在营部以东3公里的卡其皮地区。

            21日9时40分,随营行动的团作训参谋康德心,带1名通信员,到多龙桥附近勘察地形,途中发现印军先头部队正在过桥,主力还在桥北山沟继续南进。康参谋即令通信员原地监视,自己跑步返营报告。第二营决心围歼该敌。为不失战机,一面调动第六连,一面令防化连指导员王文保,第四连副连长史洪信,炮排班长冯长喜等3人,带冲锋枪1支,半自动步枪2支,取捷径直插桥南堵印军南逃;以第四连第三班5人,沿北面山腰迅速迂回至印军主力侧后,抢占有利地形,断敌退路;抽炮排4人沿公路右侧由东向西侧击印军;迫击炮排、重机枪班在营指挥所附近占领发射阵地,以火力迟滞印军前进,支援各班(组)战斗。

            王文保等3人受命后,迅速抢占了桥南有利地形,10时12分打响,拦头截断了已过桥的印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