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其他书籍 > 寒夜 > 第6章

第6章



                                    我如果是你,我就登报跟她离婚,横竖泼出去的水是收不回的,”她涨红脸生气地说:“我十八岁嫁到你汪家来,三十几年了,我当初做媳妇,哪里是这个样子?我就没有见过象她这样的女人!”她气得没有办法,知道儿子不会听她的话,又知道他仍然忘不了那个女人,甚至在这个时候她还是压不倒那个女人,树生这个名字在他的口里念着还十分亲热。

            “我看她也有她的苦衷,不过她不肯讲出来,——”儿子似乎并没有听母亲讲话,他只顾想自己的事,说出的话也是说给自己听的,可是话说了一半,就被母亲打断了。

            “你现在还替她辩护,真不中用!她背着你交男朋友,写情书,还有什么苦衷可说!”母亲也站起来,拿右手的食指指着他的鼻端说。

            “那不见得就是情书啊,”他解释道。

            “不是情书,为什么害怕拿给你看?为什么要私奔——”说到“私奔”两个字,做母亲的人也讲不下去了,她瞪着两眼站在他的面前。

            “妈,”他哀求地唤一声,眼里已经装满了泪水。他半晌接不下去。

            “你说嘛,”过了片刻,她和蔼地说。他的眼泪赢得她的同情,她的恨消失了。她爱怜地望着他,仿佛他还是从前那个孩子,在外面受了委屈,回家来向母亲哭诉似的。

            “妈,你太不了解树生,她并不是私奔,她不过到朋友家里住几天,她会回来的,”他痛苦地说。

            “哼,我不了解她?”她冷笑道。“老实对你说,我比你更了解她。她不会永远跟着你吃苦的。她不是那种女人,我早就看出来了。到现在你该明白了罢。只有你母亲才不会离开你,不管你苦也好,间也好。你说我不了解她,是不是她对你那样说的?”

            他看见母亲又动气了,对她的最后一句问话,便不肯老实地回答,他只是摇着头说:“不是,她没有说什么。”

            母亲瞪了他一眼,过了片刻,才长长地叹一口气,她说:“你去休息罢,等我来收拾。你一天也够累了。”

            “不要紧,我不累,”他没精打采地说。他的确很倦,但是他终于支持着,帮忙他母亲把碗筷洗干净了放进碗橱里去。

            母亲把瓦烛台放在屋中央方桌上,吩咐他说:“我在这儿缝点东西。你没有事,还是躺一会儿罢。”她走进旁边小屋去拿了一件男孩的大衣出来,坐在方桌前,将就着烛光,开始补衣服。她的头埋得低。眼镜也戴上了。烛光摇晃得厉害,过不多久,光线又暗淡了,她的头似乎也埋得更低了。

            他本来到了床前,也想躺下睡一会儿。可是他只在床沿上坐了一下,又站起来,走回到方桌前,默默地立在那里。他的眼光停留在母亲的头上,她的头上象撒了一堆盐似的。他才注意到她竟然这样衰老了,头发全变了颜色。她忽然取下眼镜,用力揉了几下眼睛,又把眼镜戴上,继续工作。“小宣也可怜,这件大衣穿了三个冬了。就是不坏,明年也穿不上身了。论理今年该给他做件新的,不过他爸爸这样苦,能够给他上学读书已经不容易了。……唉,蜡烛越来越坏了,三十块钱一支还是这样的,一点也不亮,又伤眼睛。我究竟老了,人简直不中用了。也只有这几针,花了我这么多的功夫。他妈又不管他。也是他命苦,才投生到我们家里来,”她唠唠叨叨地在自言自语,她似乎没有觉察到他站在她旁边看她。

            “妈,你晚上不要做了,你眼睛近来更坏了,你要好好保养啊,”他感动地、痛苦地大声说。

            “我快完了,没有几针了,”她抬起头看了看他,回答道。“晚上不做,白天又要买菜煮饭,哪儿有功夫做啊!我这双眼睛也没有别的用处,还要保养它们做什么?”她右手拿着穿了线的针打颤地在那件旧大衣上面动着。“比不得他妈,象鲜花一样,这也不能做,那也不能做。只顾自己打扮得漂亮,连儿子也不管。说是大学毕业生,受过高等教育,在银行里做体面事情,可是就没有看见她拿过几个钱回家用。”

            “妈,还不说贴补家用,单是小宣的学食费也就亏她了,这学期已经花了两万多,快三万了,”他插嘴说。

            “那还不是她自己招来的,她一定要把他送到那种贵族学堂会。他同学都是阔人子弟,只有他是穷家小孩,处处比不过别人。她又不肯多给他钱花。小宣常常叫苦,”她说。

            他实在听不下去。不管他怎样倦,他心里烦得厉害。他不能安静地睡去,也不能安静地做事,他甚至不能安静地看他母亲工作。屋子里这样冷,这样暗。他的心似乎飘浮在虚空里,找不到一个停留处。他觉得自己痛得不够,苦得不够,他需要叫一声,哭一场,或者大大地痛一阵,挨一次毒打。但是他不能安静地站在母亲的身边。

            他大步走向门。他拉开门出去了。“宣!宣!”他听见母亲在屋子里唤他,他连应都不应一声,就匆匆走下楼去。他在黑暗中把右眉碰肿了,可是他并没有感到痛。他只有一个思想:“我对不起每一个人。我应该受罚!”

            ------------------

            

        七

        --------------------------------------------------------------------------------

            他走到大门口。对面人行道上水果摊和面担子旁边几盏电石灯星子似地在黑暗的街中闪光。他感到冷意,把肩头耸了一下。“到哪里去呢?”他问自己。他找不到回答。他大步走下街心。

            他无目的地走过三条街,差一点被一辆飞跑下坡的人力车撞倒。车夫骂了他两句,他也没有听进耳里,仿佛他周围的一切都和他隔得很远似的。他心里空虚得很。

            他又走了一条街,还是不知道应该走到哪里去。对面那条街灯光辉煌,不知道有多少盏电灯。两条街成了两个世界。他便朝着灯光走去。

            他刚走到街角,忽然一个声音在唤他的名字:“文宣!”他吃惊地侧头一看。他发觉自己站在一家冷酒馆的门前。就在靠门一张方桌旁边,一个穿西装的中年人立起来招呼他。

            “你来得正好,坐下来吃杯酒罢,”那个人大声说。他认出这是他的一个中学同学。他们半年光景没有见面,那个人却苍老了许多。要是在平时,他至多站着谈三四句话就走开了。现在他却默默地走到方桌旁,拉开板凳,在那个同学对面坐下来。

            “来杯红糖!”同学掉转脸向着柜台大声吩咐道。

            柜台那面有人答应着,于是一杯香喷喷的大麯酒端上来了。

            “给我再来一杯,”同学一口把杯里的残酒喝干了,红着脸拍着桌子叫道。

            他说话了:“柏青,我记得你从前不会喝酒,你几时学会的?”

            “我没有学过,我没有学过。我想吃,我非吃不可,”同学摇摆着头大声说。“你先干一杯。”

            他望着同学,并不答话。过了片刻,他拿起酒杯,默默地喝了一大口。他放下杯子,长叹了一声。一股热气直往喉管冒,他压不下去,打了一个嗝。

            “干一杯,干一杯!你没有干,不行!”同学做着手势接连地催他喝酒。

            “我干,我干,”他激动地说,他真的一口把剩余的酒喝干了。他觉得心跳得厉害,脸也烧起来。

            “再来一杯,”同学拍着桌子叫道,一面从桌子中央几个瓦碟子里拿了一块豆腐干,又抓了一把花生放在他的面前,说:“你吃。”

            “我不能喝了,”他连忙摇手拦阻道。

            “老兄,怕什么!吃醉了有什么要紧!我觉得醉了还比醒着好些,”同学说。酒已经送到他面前了。

            “可是人不能一辈子喝醉啊,总有醒的时候,”他寂寞地苦笑道。他望着同学的脸,他发觉这个三十岁的人在半年中间至少老了十年,额上现出好几条皱纹,两颊深陷进去,眉毛聚在一起,眼睛完全失了光彩,两颗眼珠呆呆地望着他。他心里一阵难过,又加上一句:“醒来岂不是更苦吗?”

            那个人不作声了,埋下头喝了一口酒,又抬起脸看他一眼,然后又喝一口酒。“我心里真不好过,”同学摇摆着头自语似地说了。

            “不好过,为什么还到这里来喝酒?早点回宿舍不好吗?我送你回去,”他关心地说。

            “不吃酒又干什么?吃多了至多也不过病——死,我不怕。死了也好,”那个人带着痛苦的表情说。“我完了,我什么都完了。”

            “你不明白,你的处境总比我好。我都能忍下去,你还不能吗?”他同情地说。他望着那张瘦脸,觉得自己的伤痕被触动了,心里一阵痛,他差一点掉下泪来。“你太太好吗?是不是还住在乡下?”他换过话题说。他想到那个孩子面孔的女人,他们一年前在百龄餐厅结婚,他同村生还去参加了那个简单的婚礼。他后来也到他们乡下家中去作过客。那个年轻太太笑起来多么甜,树生也喜欢她。他想到自己的痛苦,就想到树生,于是联想到那位太太的身上。

            “她过去了,”同学低声说,掉开脸不看他。

            “她不在了?什么病?”他吃惊地说,他仿佛坐到了针尖上一样,差一点要跳起来了。

            “她没有病,”同学摇摇头冷冷地说,脸色却十分难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