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其他书籍 > 寒夜 > 第33章

第33章



                                    “唐柏青也这样睡过的,”他忽然自语道,他想起了那个同学的话,便蒙着脸象逃避瘟疫似地走进了大门。

            他回到自己的屋子里,在书桌上见到她留下的字条,他拿起它来,低声念着:

            

            宣:

            我走了。我看你睡得很好,不忍叫醒你。你不要难过。我到了那边就给你写信。一切有陈主任照料,你可以放心。我对你只有一个要求:保重自己的身体,认真地治病。

            妈面前请你替我讲几句好话罢。

                                                    妻

            他一边念,一边流泪。特别是最后一个“妻”字引起他的感激。

            他拿着字条在书桌前立了几分钟。他觉得浑身发冷,两条腿好象要冻僵的样子。他支持不住,便拿着字条走到床前,把它放在枕边,然后脱去棉袍钻进被窝里去。

            他一直没有能睡熟,他不断地翻身,有时他刚合上眼,立刻又惊醒了。可怖的梦魇在等候他。他不敢落进睡梦中去。他发烧,头又晕,两耳响得厉害。天刚大亮,他听见飞机声。他想:她去了,去远了,我永远看不见她了。他把枕畔那张字条捏在手里,低声哭起来。

            “你是个忠厚老好人,你只会哭!”他想起了妻骂过他的话,可是他反而哭得更伤心了。

            ------------------

          

        二四

        --------------------------------------------------------------------------------

            妻走后第二天他又病倒了。在病中他一共接到妻的三封信。第一封信写着。

            

            宣:

            我到了兰州,一切都很陌生,只觉空气好,天虽冷,却也冷得痛快。

            行里房屋还在改修中,我们都住在旅馆里。陈经理对我很好,你可不必担心。初到一个地方,定不下心来,过一两天再给你写长信。

            母亲还发脾气吗?我在家她事事看不顺眼,分开了她也许不那么恨我罢。

            你的身体应该注意,多吃点营养东西和补品,千万不要省钱,我会按月寄给你。祝福你。

                                                        妻X月X日

            没有写明回信地址,但是这封短信使他很满意,只除了“陈经理”三个字。他等着第二封信。这并不要他久等,过了三天第二封信就来了。这封信不但相当长,而且写得很恳切,有不少劝他安心治病的话,还附了一封介绍他到宽仁医院去找内科主任了医生的信,信末的署名是“陈奉光”。他知道这是陈经理的名字,他的脸红了一下。他顺口向母亲提了一句:“树生要我到宽仁医院去看病,她还请陈经理写了封介绍信来。”母亲冷冷地说了一句:“哼,哪个希罕他介绍?”他就不敢讲下去了,以后也不敢再提这件事情。他又盼望着第三封信,他相信它一定比第二封信长。过了一个星期,第三封信到了。它却是一封很短的信。在信内她只说她正在为筹备银行开幕的事忙着,一时没有功夫写长信,却盼望他多去信,告诉她他的生活状况。信末写上了她的通信处,署名却改用了“树生”两个字。

            他读完信,叹一口气,不说一句话。母亲伸过手来拿信,他默默地交给她。

            “她好神气,才去了十几天就拿出要人的派头来了,”母亲看完信,不满意地说。她不曾看到树生的第一封信。

            “她大概真忙,也难怪她,新开行,人手少,陈经理对她好,她也得多出力,”他还在替妻辩护,他竭力掩饰了自己的失望和疑虑(的确他有一点点疑虑)。

            “你还要说陈经理对她好!你看着罢,总有一天他们两个会闹出花样来的!”母亲气愤地说。

            “妈,我该吃药了罢,”他不愿意母亲再谈这个问题(它使他心里很难过),便打岔道。

            “是啊,我去给你煎药,”母亲接着说,想起他的病,她立刻忘记了那个女人。她用慈爱的眼光看他。他还是那么黄瘦,不过眼神好了些,嘴唇也有了点血色。她匆匆忙忙地走出房去了。

            他又叹了一口气,把眼睛掉向墙壁。过了两三分钟,他又把眼睛掉向外面,后来又掉向天花板。不管在哪里他都看见那个女人的笑脸,她快乐地笑,脸打扮得象舞台上的美人脸。他整个脸热烘烘的,耳朵边响着单调的铃子声,眼睛干燥得象要发火。他终于昏沉沉地睡着了。

            他做着短而奇怪的梦,有时他还发出呻吟,一直到母亲端了药汤进来,他才被唤醒。他大吃一惊,而且出了一身汗。他用了求救的眼光望着她。

            “宣,你怎么了?”母亲惊恐地说。她差一点把碗里的药汤泼了出来。

            他好象没有听懂她的话。过了半晌,他才长长地吐出一口气来。他的表情改变了。他吃力地说:“我做了好些怪梦,现在好了。”

            母亲不大明白地看了看他。“药好了,不烫,现在正好吃。你要起来吃吗?”她关心地说。

            “好。你递给我罢,”他说着就推开棉被坐起来。

            “你快披上衣服,看受凉啊,”母亲着急地说。她把药碗递给他以后,便拿起他的棉袍替他披上。“今天很冷,外面在下雪,”她说。

            “大不大?”他喝了两大口药,抬起头问道。

            “不大,垫不起来的。不过冷倒是冷,所以你起来一定要先穿好衣服,”她说。

            他喝光了药汤,把碗递还给母亲。他忽然拉着她的红肿的手惊叫道:“妈,你怎么今年生冻疮了?”

            母亲缩回了手,淡淡地说:“我去年也生过的。”

            “去年哪有这样厉害!我说冷天你不要自己洗衣服罢,还是包给外面大娘洗好些。”

            “外面大娘洗,你知道要多少钱一个月!”她不等他回答,自己又接下去:“一千四百元,差不多又涨了一倍了。”

            “涨一倍就涨一倍,不能为了省一千四,就让你的手吃苦啊,”他痛心地说。“我太对不住你了,”他又添上一句。

            “可是钱总是钱啊。我宁肯省下一千四给你医病,也不情愿送给那班洗衣服的大娘,”母亲说。

            “树生不是说按月寄钱来吗?目前也不在乎省这几个钱,”他说,伸了个懒腰,拿掉棉袍,又倒下去。

            母亲不作声了。她的脸上现出了不愉快的表情。她立刻掉开头,不给他看见她的脸。

            “妈,”他温和地唤道。她慢慢地回过头来。“你也得保重身体啊,你何必一定要叫自己多吃苦。”

            “我并不苦,”她说,勉强笑了笑。她不自觉地摸着手上发烫的肿痕。

            “你不要骗我,我晓得你不愿意用树生的钱,”他说。

            “没有这回事,我不是已经在用她的钱吗?”她说,声音尖,又变了脸色,眼眶里装满了泪水。她咬着嘴唇,并且把身子掉开了。

            “妈,我真对不起你,你把我养到这么大,到今天我还不能养活你,”他答道。她真想跑进自己的房里去畅快地大哭一场。

            “你现在还恨树生吗?”过了半晌他又问。

            “我不恨,我从没有恨过她,”她说。她巴不得马上离开这间屋子,她害怕他再谈起树生。

            “她说过她对你并没有恶感,”他说。

            “谢谢她,”她冷淡地插嘴说。

            “那么要是她写信给你,你肯回信吗?”他胆怯地问。

            她想了片刻,才答道:“回信。”她仍然不让他看见她的脸色。

            “那就好,”他欣慰地说,吐了一口气。

            “你以为她会写信给我吗?”她忽然转过身来,问道。

            “我想她会的,”他带了几分确信地答道。

            她摇摇头,她想说:“你在做梦!”可是她刚刚说了一个“你”字,立刻闭上了嘴。她不忍打破他的梦。同时她也盼望他的这个梦会实现。

            关于树生的事他们就谈到这里为止。晚上等母亲回到小屋睡去以后,他从床上起来,穿好衣服,伏在书桌上给树生写了回信。他报告了他的近况。他也说起他和母亲间的那段谈话,他请她立刻给母亲写一封表示歉意和好感的长信来。封好了信,他疲倦不堪地倒在床上昏沉地睡了。

            第二天早晨,不管他发着热,他还亲自把信放到母亲的手里,叮嘱她趁早到邮局作为航空挂号信寄出去。母亲接过信没有说什么,走出房门后却暗暗地摇头。他没有功夫去猜测母亲的心思。他的脸颊发红(因为发热),两眼射出希望的光辉,他好象在盼望着奇迹。

            为了写这一封信,他多睡了四天。可是一个星期白白地过去了,邮差就没有叩过他的门。在第二个星期里面她的信来了。是同样的航空挂号信。他拆信时,心颤抖得厉害。但是他读完信,脸却沉下来了。一张邮局汇票,一张信笺。信笺上只有寥寥几行字:银行开幕在即,她忙,没有功夫给母亲写长信,请原谅。家用款由邮局飞汇。希望他千万到医院去看病。

            “她信里怎样说?”母亲问道,她看见了他的表情。

            “她很好,很忙,”他短短地答道。他把汇票和信封递给他母亲:“这个交给你罢。”

            母亲接了过来。她皱了皱眉,一句话也不说。

            “妈,以后衣服给洗衣大娘去洗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