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骡行天下 > 第8章

第8章



铁条和铜条深深箍入木条肌理。最后的骨架完成只花了3个晚上。白天继续睡觉,晚上又开工,开始钉船板。四条船迅速的在造着,老虞头也拿出了所有的桐油、几十斤棕和糯米、还有杨晨毓要各家搞来的鱼鳔等等杂物。在船身大部分木工完成后,杨晨毓要求木工在船里搞死隔板,把船分成若干舱室。船的整个木工活用了大家十天不到,然后就是用鱼胶骨胶皮冻筋胶加热后和着棕绳石灰和糯米混合物填充木板间缝隙,在外面还硬敲上河蚌骨粉等等,里面都也一样处理。还把所有木头部分刷了6边桐油,最后用动物血打底,柘木桨混合着生石灰油漆,最后用柘木桨、树脂、漆树桨混合油脂胶质和桐油做的漆刷了三遍。

船在杨晨毓一再要求下做成尖头、椭圆弧底、超长船身。用两个帆,桅是可以放倒的毛竹,帆也是竹席桐油过做成的。绳子都是用棕绳和竹绳,还有撑竿、橹、桨。反正在这个时代可以做的东西杨晨毓一股脑都加上了。现在船完成后,就用石块压着,船里面都盛满水座在河底,船身用绳子连接在河边大树上,派人看着。(木船要用一定要用水泡过,里外都要泡,至于为什么,卡拉从小在乡下看的多了,家里也有两条木船,所以不用怀疑的。短时间存放船也是泡在水里的。用的时候晒干即可。新船的木头太干一定要泡,木板没阴干过的新木做的不用泡,只是这样的船不牢。)现在就是等交易的东西弄好后就出发了。其实原来村子里也有一条大船,当然这个大是对小河来说的,加上新做的就有五条了。新船没有老船宽,但更加长。这个在和老虞以及苗家问过出谷的水溶洞后才做出的决定。谷里其实不算隔绝,有小河和外边联系,有一里左右在溶洞里穿山而过,水也不太急。在等待的时间里,小刀和把原来给苗家的狗集中起来,苗家出人,一人一狗在训练杨晨毓要求的东西。杨晨毓自己和妹妹在训骡子。这次外出也准备了10匹大阉骡子。主要还是为回来着想,回来肯定是拉纤了,没有牲畜不要累死啊。在娜达莎的帮助下骡子们听话多了。辣椒酱也用毛竹桶封装着。鹰嘴豆粉、玉米粉、小麦粉也都用麻袋装着垒满了临河磨房边的做船工棚。还要一部分鹰嘴豆油也装满了油缸,杨晨毓想试着卖一点看看。大宗的东西还有硝好的兔子皮、去毛硝好的水豚皮、肉兔干、风鹅、水豚肉干。少量马鹿茸也被放到了工棚、当然还有原来村民饲养的活牲畜。这外面的交易一下子都换掉不好,所以杨晨毓不嫌麻烦,赶来了几十只獐子、黑麂、斑羚、赤麂,还有最受欢迎的白麂、鬣羚、麝香。林麝当然不能卖,毕竟麝香的价值更加大,现在养林麝取活麝香也是很容易的。马艳丽一定要跟去,也好,去就去呗。想不到马艳丽准备了最多的泡货——面包。杨晨毓哭笑不得。也就由着她吧,反正船也够装的,不是发大水时节,多一点也没关系。

章  八  越彝山集

杨晨毓在看过磨房边的临时仓库后,骑着骡子带着娜达莎来到河边放船处。在早上已经下命令拉出水晒干船只,船只倒扣在木架上,在一排船只的旁边,木工在一个竹制工棚里建一条木头轨道。木头轨道由木桩固定在石头基座上。一个小孩正在已建成的木轨上涂上水豚油脂,木轨有四条,都是最好的榉树大树干做成。船的底正好吻合这个轨道,在离河岸还有几步的地方有大的木制横档和竖孔,这个应该是卡口了。这个棚是杨晨毓特地要求做的,为了长期存放船只和维修,这个固定船厂还是要做的。杨晨毓有点遐想,为了更好的发展村子,确实需要加强对外联系和交流。“大家努力啊,明天我们就要出去行商,为了村子,大家加油啊。“杨晨毓一向不会喊口号哦。木轨进入最后固定阶段,小孩子们在大人刚完成的木轨上均匀的涂上油脂。封玦也就是封茉的二弟,正在整理绳子和木杠,“大哥,我们吃好点心就在收拾了。还有一点就完工,等下要全村青壮一起来抬。”  “嗯,虞浅你通知所有男人了么?”  “是的,族长,我觉得没必要这么搞,为什么呢?”虞浅有点疑惑,直接把船推下去不就好了么。  “我们的船要经常出去,终归要维修的,还有新船最好也在棚子里面造,否则就容易损坏。”杨晨毓也没有把他的计划说出来,先这么着办吧。东西么,维护得好和维护的差,使用寿命是不一样的。尽管造船成本不高,但也不能这么浪费不是。

集合完毕的村民们在封玦的带队下先把船在矮木架上翻过来,这边的虞浅和虞穆两兄弟带领人把木杠快速横亘在船底下,用绳子固定好后,毛竹抬杠被绳子串在船底的木杠上,大家就位后开始用肩抗起来,杨晨毓也加入抗船的队伍。30来人一起抬起,虞曲老族长开始一边敲着木棍一边喊口号。“嗯、嘿”虞族长喊一口,“嗯、嘿。”大家跟一口。很快船就抬上了木架,人分一半各在船的头尾,先头抬起,虞浅和虞穆飞快的抽掉木杠,再把尾抬起头放下时,剩下的木杠也被抽掉。船稳稳地安座在船台木轨上。大家用力把船移动下,其实是很轻松的,船到位后,大家再把其它三条船一一安置好。明天要去办事了,杨晨毓要求大家把准备的东西都重新一一清点。虞浅负责第一条船,刀家弟兄负责第二条船,虞穆负责第三条船,姬业负责第四条船,原来的村子里的木船在改造好后由肖胥负责。封玦负责准备大家的吃食干粮,马艳丽负责骡子和狗。封家三儿封瑜负责准备毛竹筒、空麻袋。肖家三女肖琳负责登记物资数量。,大家在分工完后,都各自忙开了。杨晨毓当然是忙着应承老婆,女人么都希望一起出去玩玩,但是大肚子确实不方便,所以要点东西还是很正常的。刀家三兄弟也忙着在把物资搬到明天预留的船位旁的岸边,“刀凤,过来,别老神经兮兮的。”三叔刀却教训着自家的女儿。刀凤有点不愿意,趁着黄昏人多手杂走开了。“呵呵,侄女会不会有人了?”

刀检也就是小刀子老爸挪喻着老弟。“没人就不是咱苗家女子了”做老头子的还满高兴。  “小虎,不要跟了来。,快回爸爸那里去。”刀凤赶着跟屁老妹刀虎。老妹嘻嘻一笑逃似的走了,临了还做个小虎脸,“嗷呜”  “项勃共,这个给你。”刀凤大大咧咧一番,还盯着看项家小子,似乎要用眼睛催促着。“凤妹,回来后我一定向族长提出娶你。”项家小子也蛮有意思的回应着。现在杨晨毓为了打乱村子里的婚配情况,尤其是表兄妹结婚联姻占主导情况下,有意把婚姻决定权暂时给提到手里。其实他也不是完全反对亲戚联姻,只是觉得这里地方太小,再在联姻下去,辈分什么很难确定了、人身体也不行了。

天才蒙蒙凉,昨晚大部分人睡得很晚,一大早就起来吃饭了。然后赶来河边装货。物资都已经放在河边船泊位旁,所以装船不太费力。先在船舱底横竖架起几层竹架子  ,再在竹架子上铺好旧麻袋和树皮,再在上面一层纵、一层横码起最重的面粉、小米、豆粉、玉米粉。其它东西再匀着放在各个船舱。最后在物资上面放了十几麻袋的面包,再在面包上盖上一层麻袋和树皮。狗和骡子由马艳丽带队先走到洞口边的空地。船顺流而下,很快就来到洞口,五条船各装了2头骡子和2只狗。男人们都脱了衣服,基本上就围了块遮羞布,都跳到水里,扶着船进洞。女人们点起火把照路,力气大点的还用撑篙撑着船。

很快出洞了,外面是一大片竹林。,大家出了洞后,都很累了,其实是心情的关系。男人们休息一下,骡和狗都给赶到岸上。留下一部分人在这里砍竹子。杨晨毓也留了两条新船在这里,把值钱的东西都留一部分在这里。竹子搭建的简易棚屋很快就树立起来,留下蹲守的一部分人在虞浅、姬业和马艳丽领导下,开始了编制竹席。大队在帮忙搭建后又住了一晚,第二天一早就又顺水而下。集市是在几条山溪和大河交会处自发形成的。这里有一大片石头河滩,住着几户彝家,附近的山里都是越族和彝族,苗家自己怎么来到这里,苗家弟兄都回避着。河滩上黑压压一片小黑帐篷似的,走进一看,都是蹲着的彝族男人。把斗篷披在身上,把头埋进肩窝里,都在作冥想装。越族穿着简单的棉布衣,在摆摊。明天要到大市,所以还不急。杨晨毓一行也开始违规搭建临时窝棚。在午饭后,派遣了一个小子快速回落脚点保平安。同时洞口窝棚也有一个小子逆水向上进入谷里报平安。而相反的谷里也派人问候洞口的人们,而洞口人们也派人到集市联系。杨晨毓要求每隔4个时辰互派人员联系,报信。这片交会的山谷很大,也比较缓,水也不急,地方很大。杨晨毓在考虑是否在这里建个长期贸易点。刀家兄弟很快联系到以前交换过东西的人,是一个小小黑黑的越族。越族在刀家兄弟翻译下和杨晨毓为首的一班人聊开了。在取得了盐和皮毛交易率后,大家很友好欢快的大吃一顿。毕竟现在快要进入深秋了,皮毛是比较值钱的。对于辣椒酱什么的,杨晨毓买个乖,没有立即和越商谈起。越商很急,但是杨晨毓很安稳的睡觉去了。没办法,只能明天来探口风了。

一大早,杨晨毓被人声鼎沸的景象所震惊。四面八方的人来了足足有近万人。那些睡着的二弟雕塑们也一溜一溜的摆开了地摊。杨晨毓他们因为搭了比较大的窝棚,用竹架摆上了各色货品样品,当然主要是农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