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武侠修真 > 媒介是条鱼 > 15 与“郎”共舞

15 与“郎”共舞



        第二天,苏豫一大早到了办公室。

        秦明月正在冲咖啡,看到苏豫进来,脸一红,强自镇定的打了声招呼。

        然后转身进了自己办公室。

        苏豫没敢与秦明月的目光对视,只是用眼睛的余光瞥了一眼。

        秦明月今天穿了件浅蓝色的外套,黑色的裤子,珍珠耳环,越发显得面如皎皎明月一般。

        只是看起来昨夜没有休息好,眼圈有点发青,脸色有点苍白。

        一会儿,徐敏行、齐鲁未、宋佳也陆陆续续到了办公室。

        忙碌而紧张的一天又开始了。

        宋佳看到苏豫,不由得想起昨天的事儿,“苏豫,昨天怎么回事啊,手机也没拿,就慌里慌张的跑了,在后面怎么叫都叫不应。”

        苏豫脸孔涨得通红,支吾了半天也没说出个所以然来。

        宋佳还在说个不停,从苏豫落下手机,说到今天的早餐太糟糕。

        徐敏行盯着苏豫看了半天,看他一副神不守舍的样子,神色微微一滞,不由担心起来。

        电脑上的小企鹅一闪一闪跳动起来,苏豫打开一看,原来是徐敏行。“苏豫,怎么了,没出什么事情吧?需要帮忙吗?”

        老好徐敏行。

        苏豫感动的冲她笑了笑,然后回复道:“没事儿,就是没有休息好。”

        徐敏行看了之后,松一口气,连忙回复:“那就好,如果有事儿,一定说话啊,还有很多工作呢,调整一下,努力啊!”

        一整天,秦明月都没有叫苏豫。

        以前总是苏豫这个,苏豫那个,今天则比较沉默,即便有事也叫宋佳和徐敏行。

        苏豫一时觉得轻松,不用紧张的面对秦明月,一时又觉得失落,不能名正言顺的跟她说说话,真是思绪烦杂,难以言说,煎熬极了。

        临下班的时候,秦明月高兴的对大家宣布,郎小平同意来绿城演讲了。

        熬了这么多天,终于盼来了最好的结果,企划部一阵欢呼声。

        苏豫看到秦明月高兴的样子,不由得也开心起来,心里暗想,真像拿到糖果的小孩子。

        秦明月一眼看见苏豫目光灼灼的注视着她,心头一阵慌乱,下面说了也记不得了,只有苏豫那双明亮深情的眼睛,仿佛刺到了她心灵深处,让她无处可逃。

        来不及细细思量,就要投入下一波的工作。

        定日期,找场地,协调各方领导,打出广告宣传,联系广告客户。

        一系列的工作等着去做,两个人谁也没有心思去想自己心里的真实想法,只好压制一旁。

        苏豫和秦明月之间,共守着一个小秘密,使得两人之间多了几分尴尬,更多了几分默契。

        ----------------------------------------------------------------------------------------------------------------

        郎小平即将来绿城的消息一经传开,就引来了广泛的关注。

        一时之间,“郎”烟四起。

        郎小平,时任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著名经济学家,最具争议的经济界焦点人物,以牙尖嘴利、敢说敢言、善于造势而闻名全国。

        2004年6月17日,郎小平质疑TCL产权改革方案。

        2004年8月2日,郎小平四问海尔管理层,试图得出海尔高管人员曲线完成MBO的结论。

        2004年08月11日,郎小平质疑顾雏军,“七板斧”伎俩席卷国家财富。郎小平将顾雏军的巧取豪夺归纳为“七大板斧”——安营扎寨、乘虚而入、反客为主、投桃报李、洗个大澡、相貌迎人以及借鸡生蛋。

        三个月时间,一场关于“国退民进”国企改革的大辩论,奠定了郎小平的公众心目中的地位。

        “郎旋风”迅速蔓延全国。

        有人说他善于炒作,有人说他危言耸听,可是不管如何,郎小平以独特的个性魅力和鲜明观点征服了广大民众。

        与广大体制内的学者相比,这是一个敢说话的人。

        这也正是《绿城早报》请他来的原因所在。

        郎小平来了。

        企划部的订票热线火爆异常,三天时间,500张票出售一清。

        就这样,还有很多读者打来电话,说你们的票太少了,我们都买不上,全然不顾1500元一张门票的高额票价。

        钱社长笑得合不拢嘴,秦明月现在更成了全报社的红人儿。

        多少想要郎小平签名的,想要人情票的,都扎堆儿凑到了她面前,奉承、巴结、恭维随之而来,真是之前有多失意,如今就有多得意。

        看着如今意气风发的秦明月,苏豫突然觉得陌生起来。

        那天晚上偶尔流露的脆弱,好似清晨的一滴露珠,太阳一出就消失不见。更好似一场春梦,梦醒之后了无痕迹。

        苏豫不禁一阵恍惚,他对秦明月那点说不清道不明的感情,刚刚萌芽,一旦遭遇现实,即刻凸显出种种不合适来,就像见不得光的幽灵,只能在暗处滋长!

        ----------------------------------------------------------------------------------------------------------------

        4月5日,清明,郎小平高层报告会在大江饭店准时召开。

        演讲的题目是《中原企业战略突围》,与会的更多是房地产企业老总们。

        在会上,郎小平一如既往的言语犀利、字字诛心。

        郎小平说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是一个天生的畸形市场。其产生是这样一个历史过程:深圳学香港,广东学深圳,全国学沿海。

        又说,中部要崛起,地产发展是既是契机,又是束缚。

        郎小平担心,通过“中部崛起”和“产业转移”等概念炒作地产升值,对中部城市的持续化发展未必是好事,相反,“高房价”会成为中部崛起和谋求“中心城市”的绊脚石。

        郎小平还认为,“如果将沿海地区低水平、低附加值的产业转移过来,结果只能是一个二流城市的龙头老大,永远也当不了第一。就像上海想成为国际金融中心,高房价就成了很重要的制约因素;北京想成为国际大都市,其交通就是一个非常大的障碍;同时广州的情况也非常艰难,由于政府以前鼓励中小企业的发展和引进外资,但渐渐发现低水平、重复的太多,将有碍于整个城市的发展。”

        他认为,房地产反映一个城市的价值理论基础是对的,但容易被市场非理性因素所操控。房价被国际炒家炒高,真正受害的是老百姓,所以,高房价所影响的不是一个简单的城市繁荣问题,而是一个城市过高的房价所带来的城市衰退问题。

        他又说,我们所应该追求的是这个城市独特的竞争力,以竞争力发展一个城市的未来,这个城市的经济上去了,民生富裕了,房地产是一个后续的工作,要发展一些配套的措施,推出来才会有人去买,这个过程如果颠倒过来,拿房地产作为经济增长产业将会是什么代价?到最后你会发现房地产泡沫反而阻碍了这个城市的发展。

        我们对于房地产行业寄予了太多的厚望,缺乏行业的组织,更多是缺乏一个主要的思路。我们很浅显地认为这个城市短暂的繁荣最重要,短暂的繁荣当然可以靠房地产,对各种原材料增加内需,各个行业短期内看起来很红火,但是长期之下怎么办?都去炒房了,农村资金不能回炉的结果造成高利贷盛行,让人感到更为忧心的是87%的高利贷不是用来再生产,而是用来交学费、看病、吃饭等永远没有偿还能力的投入,这样的农村经济不令人担忧吗?如果生产力不前,各地的政府都是以发展房地产来振兴经济,房地产泡沫带给我们的是立即的经济危机。

        很多人对郎小平的观点不以为然,可谁也没有料到,2008年,席卷全球的一场金融危机,给众多房地产商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大家更意想不到的是,政府出手救援,地产起死复生,房价一高再高。

        这是2006年的初春,绿城的房价高不过3000元/平方。

        谁也无法预料到几年之后,绿城已难寻6000元/平方以下的房子,更遑论东区动辄上万的新楼盘了。

        很多人回过头来看的时候,都会想,如果当时买了房,或者如果当时多买几套房,那该是多少利润啊。

        整个演讲下来,在苏豫看来,激情有余,理性不足。

        或许这就是郎小平的特色,也不能要求太多。

        会议即将结束的时候,郎小平提到了林觉民。他说,我最崇拜的英雄是林觉民,今日清明,我想在这里为我最崇拜的英雄说上几句,于是念起那首著名的《与妻书》,“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书与汝绝别矣……”

        郎小平说,79年前,林觉民在给妻子的遗书《与妻书》中写道,“我为什么要去赴死呢?是因为,我要让天下有情人,像我们一样恩爱的夫妻,能够继续恩爱下去。要如此必须有人跨出第一步,那么这个人就是我林觉民。”“当我死了之后,我的愿望是,如果我们生了女儿,就像你一样温婉娴淑;如果生了儿子,希望能像我一样当个学者。”

        郎小平说:“79年后,我考上台湾大学经济研究所读研究生。有一天,一位姓林的老先生来给我们上课,他是台湾文化大学的经济学教授,没有想到,他的父亲就是—林觉民。”

        郎小平问道:“你说,我们国家,需不需要像这样拥有这种信仰的人?”

        台下一片掌声雷动,久久不息。

        就这样,郎小平,一个哗众取宠争议极大的经济学家,林觉民,一个怀着一腔热血的爱国文人,两个人竟然奇异的融合在一起。

        让人在不自觉中接受了郎小平,同时也接受了他的剑弩拔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