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武侠修真 > 容家闲事 > 第2章

第2章



说完,把三姑娘迎进了屋里,香儿也跟了进去。

有客时,老太太并不喜多人在院里呆着,所以此时院子里只剩下容娴一人。她走到门口,站在了刚才宝琴站过的位置上。然后松了一口气,只觉得全身被汗沾着甚是不舒服。

过不了一会,宝琴出来了,走到容娴身边站定,朝她眨了眨眼,然后附在她耳边轻声说道:“容娴姐姐且去歇会,喝口水吧,这里有我呢。”

容娴感激的看了宝琴一眼,然后点点头。抬起脚,轻轻的朝院子后面走去。

第二章  说亲

  院子后面还有一个小院子,有三间房。一间住着老太太身边的一个妈妈,另外一间住着另两个头等丫环锦书和织画,此时她们正在歇息,因为要守夜,所以老太太体贴她们无事时白日里可以休息。

剩下一间住着宝琴,本来容娴是跟她一个房的,但容娴很少住在这里,因父亲是账房先生,老太太有在府中偏院里划出一个小院给他们一家子住。所以容娴平日里来这,只不过是歇歇脚,或是像现在一样进来换件清爽的衣裳。

屋里收拾的很干净,床头上放着宝琴没有绣完的织品。容娴拿起来一看,竟是半只鸳鸯,她弯弯嘴角,笑了起来。笑后,把它放回原位,这才收拾自己的身子来。

等收拾好出来,正看到宝琴整个身子挨在门上,微垂着目守在门口。看到她这个样子,容娴赶紧轻步走了上前,用手肘碰碰她。

宝琴被吓了一跳,见到是容娴,忙用手轻轻拍了拍胸口,吐吐舌头,把头凑到容娴耳边,小声的说道:“吓死我了。”

容娴皱了皱眉,亦细声回道:“又在偷听主子说话,说过多少次了,这样子被主子知道了,你可就只有死路一条。”

做奴婢的除了格守本份以外,还要少听少说,最好把自己当聋子哑子。但宝琴总是改不了喜欢偷听主子们说话的坏习惯,但她也算聪明,偷听时装着一副什么也没有听的乖巧样子。要不是容娴熟悉她,也会被她骗过。

宝琴只是眨眨眼,然后又垂下目,没有再跟容娴说话。周围一下子又安静了下来,屋里那细细的说话声淡淡的传了出来。

容娴就算不想听,但那说话声还是传进了她的耳朵。

一个硬朗又不失柔气的声音传了出来,容娴记得这个是沈太太的声音,因沈太太是京城人,她的口音含了些许那边的口音,只听她道:“杨家在京城可是有名的望族,杨老爷可是正三品大理寺卿,当家太太是我的手帕交。只因杨显璀杨大公子更喜欢江南的水土,再说,杨府以前的祖屋也是在这边,所以平日里就住在这里。”

话完,老太太笑呵呵的声音就传了过来:“如此家世,怕是看不上我们一介商户。”

沈太太忙道:“老太太可快别这么说,谁不知赵家可不是一般的商户,宫里贵人们喝的那些好茶,可都指定要苏州赵家的呢。老太太,赵府可是御赐的商家呢。多少人想攀还攀不上,我呀,要不是冲着老太太对我还有些疼惜,也万万不敢开这个口的。”

老太太听完,笑呵呵的声音便又更清晰了两分,开口道:“杨大人家能看得上我们赵家,也是我们的荣幸呀。可是这事,我老太婆也作不了主,得等碧巧父母拿主意才行。”

容娴这下听得明白了,原来这沈家太太是来给三姑娘说亲事的。她想起刚才三姑娘阴郁的脸色,难道她一早就知道了?

沈太太笑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是应该的。只是赵大人远在山东,这可如何是好。”

老太太显然对这门亲事有些心动,赵家虽然说是御赐的商户,但说到底还是商人。虽然她的大儿子是个官,但那也只是个正八品的县丞。如果能结个正三品的亲家,她还是很高兴的。她这个心思,容娴是知道的。

果然老太太乐呵呵的道:“这倒不难,每月里,大郎都有书信回来。我们可以给他修书一封,把这事先与他说了。”

沈太太把手一拍:“这敢情好。”

容娴这时才发觉得屋里只有老太太与沈太太的声音,于是用手肘又碰了碰宝琴,小声在她耳边问道:“姑娘们呢?”

宝琴回过神,轻声回道:“四姑娘与六姑娘拉着沈三姑娘回她们院子里了,三姑娘还在里面呢。”

容娴点点头,忽然觉得有些奇怪,那长辈竟当着她的面说这件事?真另人不解。

沈太太似乎是专门过来说这个事的,说完后,再坐了会就起身告辞。王妈妈扶着老太太亲自把沈太太送到了门口,然后又派宝琴去唤沈三姑娘。

等人走后,小丫环进去把屋里饮剩的茶水端走,然后泡了一壶新茶放好。

老太太在门口站了会,然后看向容娴。容娴忙走上前去,扶着老太太进了屋。

三姑娘还坐屋里上首的右面,抿着嘴一言不发,显得有些失礼。

老太太也没有理她,她一直不太喜欢三姑娘。容娴扶老太太在上首坐好后,只听老太太笑道:“容娴,备纸墨,修书。”

容娴福了一礼应是,然后转身往屋里的左边走去。屏风后面是间书房,老太太对识字断理看得很重。最是希望家里能出个状元,光楣耀祖。

容娴走到书桌前,开始研墨。墨石刚转了三圈,三姑娘的声音就传了过来:“祖母,我不要嫁给杨大公子。”

老太太似乎没有料到三姑娘会说出这样一句话,三姑娘话间停了一会,她才略显有些不悦的道:“儿女亲事,岂容你说不行。”

三姑娘有些激动又说道:“祖母,那杨大公子为人风流,游手好闲,我怎能嫁给这样一个人。”

老太太一听,声音严厉起来:“住嘴,一个女儿家怎么能说这样的话。你不用管,这事,大人会作主。让你听这些,是因为你父母不在家,好让你心里提前有个谱,可不是让你说东道西的。”

只听三姑娘衣带拂起的声音,接着细碎的脚步声响起,三姑娘气极之下竟礼也不请的出了屋子。

屋里的空气一下压抑了下来,直到三姑娘的脚步声消失了好一会,才听到老太太有些气愤道:“反了反了,一个女孩子家竟说什么不嫁的话,出息了。”

见老太太动气,王妈妈忙安慰道:“老太太不要气,这三姑娘这是这脾气,有些拗。这些媒妁之事,当然是您做主就行了的,莫听姑娘那孩子气。”

老太太显然生气了,王妈妈的话音一落,她也没有理会,只是朝书房提高声音问道:“容娴,笔墨可好了?”

容娴忙放下墨石,大声回道:“好了!”

老太太听了,起身往书房走了过来,王妈妈忙搀好她,进来也不见她坐下,只是稳稳立在书桌前,道:“写,京城大理寺卿杨家有儿,年十八,愿与吾家三女结莲姻。望大郎看后,即回书。”

这两年,一般家书,都是容娴代老太太写。所以这下容娴听老太太说完,也就可以不慌不忙的提笔在宣纸上写下这几个攒花小楷,写完,还放在嘴边吹了吹。

老太太到这时才顺了一口气,语气也谖了下来,道:“容娴你把这信交给管家,让他赶紧差人送信去。”

容娴忙回礼应了声,见老太太出了门,这才把信折好,然后封好,随后出门去找管家。

走在路上,容娴还在想着刚才三姑娘说的话,这杨大公子她也是有些耳闻,说他是个其实就是个浪荡子弟,仗着家里在京城有些权势,成日里游手好闲,如今虽未成亲,可妾侍就有了好几房。

如三姑娘那样高洁的脾性,定是要找个品性风华的人儿,难怪会不肯嫁与这样的人。想起方才在水塘边她说的话,难道她早就知道今日沈太太来的目的?

可自古婚姻都是父母之命,她又能抵抗得了吗?容娴皱皱眉,如果真让三姑娘嫁给杨大公子,确是有些遗憾呢。

第三章  听说

  容娴侍候老太太吃完晚膳后,便与宝琴退了出来,宝琴自回后院去歇息,容娴则回了偏院。

刚走进院里,母亲于氏便迎了出来,她不到四十,脸色红润,看到容娴,忙问道:“娴儿回来了,可累了?”

容娴上前搀扶住于氏笑道:“娘,我不累。”

于氏拉起容娴的手,把她带进屋里,道:“快些来吃饭。”

屋里饭桌上摆了两三碟菜,父亲容正堂与比容娴大两岁的兄长容品德正坐在那桌前。容品德见容娴进来,只是朝她笑笑,并没有说话。

父亲常常告诫他们要:“食不言,寝不语。”

容娴走上前朝他们行了一礼,叫道:“爹,大哥。”

容正堂点点头,清瘦的脸上一派肃穆。容品德则笑着,低头飞快扒了一口饭。

吃完饭后,容娴帮母亲收拾好碗筷,便拿起绣架转身进了大哥容品德的房间。房间里容品德正在豆灯下,捧着一本书在认真的看。他打算明年参加科考,这也是父亲希望的,盼他能有功名傍身,日后也好安家立业。

为了省灯油,容娴晚上会与兄长同用一盏灯,他看书,她刺绣。所以,这时,听到容娴进来,容品德头也没有抬一下。

容娴走到桌侧,在一个不会遮挡兄长光线又不会影响自己的位置坐了下来。她安静的拿起绣针,她绣的不是普通的花样,也不是一般的虫草,而是一些诗句。她喜欢看书,喜欢写字,总是觉得在书里那些字里行间能看到古人的一些事情,是件很奇妙的事情。所以,她就算刺绣也是在绣字。

容品德还笑话过她,说:“人家是绣些花样做衣裳,难道你是要把绣字都披在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