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蒸汽大宋 > 第51章

第51章



就是前装火炮比较笨重,搬运不便,在船上用就无所谓了,嘻嘻”李正石解释说。

新船的下层还要装入压舱物,船上将来要用的船员和水手,还要训练一段时间,新船才能下水。

和这个时代不同的新型战舰,当然要进行适应性训练,船员和水手才能掌握操作要领。

“你有得忙了。海军训练辛苦着呢,我怕软帆你们用不好,那大票绳子会让菜鸟头痛到自杀的。没经验的人学习使用软帆,不让绳子打结乱搅一起就要培训很久,你们抓紧时间训练啊。”

“这一次我是送货上门,怕造好的新船没有人会操作,以后,这样的新船就直接在黑龙寨主基地建造,你派人上门接船就行了。”

“心疼啊,造船用的木料都是楠木柚木杉木,这样的上等木材,有的长成材要几百年,真舍不得砍啊。以后,我负责造船,你就负责给我从全世界搜罗造船材料。咱们兄弟联手,纵横四海。”

“等将来,咱们黑龙寨也来他个日不落!”

第四十七章开花炮弹

李正石在晏家村基地耽搁了一个月,把战舰的事情搞定,又休息了一周,才回黑龙寨主基地。

李正石才回到黑龙寨主基地没两天,李修德来见他向他报告一个重大消息。

“石头,我告诉你一个重大消息。你去晏家村基地以后,我研究出来一种好东西。”

“啥好东西?地雷吗?”

“地雷?那玩意没有多少技术含量,算不上什么好东西。拉发地雷就等于是一个拉发手榴弹。压发地雷也就是碟形弹簧、火药、火帽、击针、引线这点东西,对咱们黑龙寨现在的技术水平没有什么难度了。如果是这个,我都不好意思和你说了。”

“那……有了地雷也不错啊,咱们黑龙寨的防御手段也多样化了,摆开地雷阵,招待蒙古人的骑兵……嘻嘻……”

“哎……,你说的好东西到底是什么啊?你特地跑过来,不可能是和我说地雷的。”

“我告诉你啊,石头,你你去晏家村基地以后,我就开始训练炮兵了。接着我就发现了,咱们以前那个炮弹很不给力。实心铁弹不说了,就是个实心圆铁球,一发打出去,也就是能打死打伤几个人,没有什么威力。”

“葡萄弹也不过是空心铁球里面装小铁珠子,发射时受到剧烈震动,往往是炮弹在炮膛里外壳就破裂了,也就是个散弹的水平。射程还赶不上好的线膛枪。虽然近距离发射一炮就是500颗小铁珠,可以瞬间撂倒几十个敌兵,足以让一个百来人的步兵中队溃散。但是咱们就一百门小炮,抵挡成千上万的骑兵,还是没有必胜的把握啊。”

“我就又回头去研究开花榴弹,以前也研究过这个,不过走错了路子,一心想去弄触发式弹药,失败了。现在我琢磨着,咱们的敌人是蒙古骑兵,比他们先进几个世纪的军事技术,就足够克制他们了,没有触发式弹药,时间延时弹药也够要他们的小命了。就去翻资料,看看世界上早期的开花弹是怎么个技术。”

“按照历史资料,或者某些人的YY,咱们中国,在明朝时候就有了开花弹。”

“所谓的“开花弹”,就是利用弹丸爆炸后产生的破片和冲击波来杀伤或爆破的弹药,也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榴弹、榴散弹。”

“用先进引信技术的榴弹、榴散弹。打得远、安全性好、爆开的时机也准确,专门对付步兵。跟明朝时期的所谓“开花弹”根本就是两回事,早期的开花弹非常难操作而且危险。”

“明朝时候的老式开花弹,根本没有这么先进的引信,用来引爆的引信是通常为一根中空的芦管内置药捻,装填前根据所要射击目标的距离裁剪相应长度,开炮前先从炮口点燃炮弹上引信,再速燃火门上引信发射。”

“这个东西完全就是用于前装火炮的玩意,咱们后装的佛郎机根本没法用。”

“更先进的开花榴弹是工业革命后由英国少校亨利于那破仑战争时期发明的,即便连当时工业革命前的法国人都造不出来。”

“先进的时间引信的结构大体上是一段中空,两端开口的木管,内装一种燃烧速度很稳定的慢燃火药。木管上标有刻度,使用时炮手先估算一下发射距离,从火炮手册里查出距离和炮弹种类对应的飞行时间,再按引信上的旋钮调整引爆时间,同时在引信的相应位置打个孔,最后塞进炮弹的引信孔。”

“这时,引信的一端露在弹体外,另一端与炮弹内的炸药接触。最后把炮弹塞进炮膛,引信的位置朝前。”

由于滑膛前装火炮的内膛直径略大于炮弹的直径,发射药爆炸时一部分火焰从炮弹和炮膛间的空隙渗透到炮弹的前方,直接点燃了引信露在炮弹外的部分,炮弹在空中飞行特定的时间后,引信按先前调整好的时间燃烧到炮弹内炸药的位置,点燃炸药,炮弹爆炸。”

“我就把这个设计修改了一下,使用装填时调整引爆时间这个过程我就省略了,改成制造使用不同规格的炮弹。咱们黑龙寨不缺钢铁也不缺火药,多造几种炮弹,不是什么难事。”

“使用佛郎机火炮,在战斗开始以前选择合适的炮弹装填子炮,打仗时根据射程装填不同的子炮,战斗的时候打出去,炮弹在敌群中爆炸,杀伤力很可观。开花弹结合实心弹葡萄弹使用,也足够克制蒙古骑兵了。”

“老德子,你都让炮兵试验过了吗?等你这个开花弹技术成熟了,有时间让我也参观一下你们的训练吧。”

李正石很兴奋。

“老德子,这个成果来得很及时,很重要。你抓紧时间训练炮兵,完善炮兵技术和弹药技术吧,顺便关心一下地雷的研制和生产,咱们很快就要打仗了。”

“石头,怎么回事啊?蒙古人来得这样快吗?难道,他们这样快就能打过来啊?”

“襄阳守将吕文焕刚刚投降蒙古,蒙古人还在沿着汉水进攻大宋,要打到岭南还早呢。”

“现在是元朝的至元十年,大宋的德祐元年,公元1275年,按照真实的历史的走势,公元1276年,也就是明年,蒙古人就会打进临安。如果我们不想办法帮一下大宋的话,大宋王朝的主体政权在一年之内就会灭亡。”

“按照真实的历史的发展,后来,南宋残余势力陆秀夫、文天祥和张世杰等人连续拥立了两个幼小的皇帝,成立行朝,也就是临时政府,元军对南宋临时政府和小皇帝穷追不舍,这个所谓行朝不断逃亡至南方。”

“第一个小皇帝宋端宗赵昰在流亡途中病死以后,陆秀夫陈宜中张世杰又拥立了宋末帝赵昺,最后流亡到了崖山,在1279年被元将张弘范灭掉了。”

“就是说,按照真实的历史,大宋的时间最多还有四年了。如果大宋彻底被灭,咱们黑龙寨就是孤军作战了。”

“咱们黑龙寨现在的规模,就是个比较大的土豪的水平。独力抗拒蒙古的几十万军队是绝对不够的,而南宋现在虽然衰落到风雨飘摇的境地,还有十几万二十万残余军队,虽然战斗力不强,还是能够消耗蒙古人的力量的。”

所以咱们黑龙寨的当务之急,就是想办法让这个风雨飘摇的大宋继续维持下去。

至于怎么样才能帮到大宋,还需要群策群力集思广益,研究一下,咱们军事组,找时间把人聚集到一起,开会研究一下吧。

黑龙寨的军事组相当于黑龙寨的参谋机构。黑龙寨的穿越者只有六十个人,理论上的权力机构是班委会和班会。

但是穿越以来,黑龙寨的各种事务都是各个小组在负责实际运作,这个过程中,除了物资组和资料组由于性质特殊是固定人员以外,其他各个小组的人员都是不固定的。

军事组的成员,固定的只有几个人,其他人有时候临时加入。李正石的性格,很少强迫别人做事,尤其是穿越者。

按照李正石的说法,大伙都不是自愿穿越过来的,一起出游发生意外穿越到了大宋,同舟共济是理所当然。黑龙寨如果要养活几个闲人也不困难,如果有人不愿意做事的话,也没有必要搞强制劳动。

这一次军事组的会议参加者就是李正石、萝卜、王大军、程逆风、李修德、许佛、司天道七个人。

在会议上,对于要不要帮助大宋的问题,倒是没有什么争议,唇亡齿寒的道理谁都明白。

问题是如何才能帮到大宋。

直接出兵加入宋元交战的提议很容易就被否定了。自己这个不明不白冒出来的黑龙寨如果冒冒失失出兵进入正面战场,加入宋元交战,结果肯定不妙。

大宋一朝崇文抑武,在大宋统治集团内部,武将还要受到排挤,更不用说民间武装力量了。

如果贸然出兵的那样的话,不但被攻击的蒙古人会把黑龙寨当作敌人,就是大宋朝廷也很难说会有什么反应。

黑龙寨的穿越者都是北方人,在穿越之初,穿越者闷对外声称自己是从中原逃亡到大宋的中原汉人。

大宋朝廷和大宋百姓对待黑龙寨这些外来者的武装会采取什么样的态度,也很难预料。

历史上,南宋名将孟珙专任京湖安抚制置大使的时候,在淳佑六年(1246年),原南宋镇北军将领,时任蒙古河南行省的范用吉不想再跟蒙古人混下去了,便秘密向孟珙请求投降。孟珙不禁大喜过望,急忙上书请求朝廷予以批准。

范用吉身为蒙古河南行省的军政长官,一旦归顺过来,显然会在军事上对南宋大有裨益,但结果“珙白于朝,不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