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王朝伪皇帝 > 第14章

第14章



我咬着牙向马树华一挥手,马树华“刷”的抽出剑按在了许仕勤的脖子上:“狗杂种,你敢骗皇上!”许仕勤全身一哆嗦:“皇,皇上,奴才说的千真万确!”我挥手让马树华让在了一边,咬着牙说道:“朕姑且信你一回,如今你把路亭贵卖了,如果你说的是假话,不用朕怎样你,路亭贵就会送你上西天!你明白不明白?”许仕勤哆嗦了起来,但说出话来还算清楚:“皇上放心,奴才要有半句假话,就让路总管把奴才五马分尸了!”“好,既然如此,路亭贵若是问你朕叫你来干什么,你怎么说?”我现在开始善后了。许仕勤愣了愣,像是放下心来道:“皇上用完膳想到御花园走走,便让奴才跟着伺候。皇上,现在路总管回来了,这些事应是路总管做,皇上传奴才只是这些天习惯了,奴才不敢跟路总管抢功。”非常好,这个许仕勤果然不错。我语带双关的说道:“这是什么话?朕想让谁跟着谁就跟着,难道还非得他一个总管不可?你要是做得好,朕给你个总管当当也不是不行。”许仕勤精神一振,应该是听出了我拉拢的意思:“皇上,奴才对皇上忠心耿耿,皇上说什么,奴才便做什么!”我满意的点了点头,背着手又问:“那你脖子上的伤又是怎么回事?”“皇上,奴才刚才来得急,不小心让院子里的花枝剌了脖子,不碍事的。”许仕勤想是才想起来伤口疼,呲牙咧嘴的说道。我满意的一挥手让许仕勤先到亭子下候着,自己则在亭子里跺起了步。许仕勤的话太让我震惊了,我得好好想想才行。“皇上,这个太监说的会不会是真的?”马树华有点担心的问道。我沉思了片刻,点头道:“走着瞧吧!”

第十八章争斗

路亭贵竟然是四王爷安插在我身边的钉子,这令我大感意外,同时也让我感到了自身的危险。不过知道这个以后,我反倒感到了庆幸。身边满是别人的眼线怕什么,别人能用,难道我不能用?有了这些眼线,我大有文章可做!晚上就寝前,我让路亭贵给我上了点夜宵,然后屏退其他人只让路亭贵在一旁伺候着。“路亭贵,你也坐吧,在家里累了这些天,还要伺候朕,也真难为你的。”我装作像以前似的对路亭贵推心置腹,但心里却恶心的要命。“皇上,您面前哪有老奴的座呢?能伺候皇上是老奴几世修来的福气。老奴只是想着皇上能开心,不要为着那些乱七八糟的事心烦便也满足了。”你听听,单听路亭贵这话,谁能想到他对我有二心?我以前不就是被他这貌似真诚的话给蒙蔽了吗?现在不一样了,不管许仕勤的话是否是真的,我——还得对路亭贵“推心置腹”。“朕何尝不想那样?可是有人不希望朕开心啊!路亭贵,你跟了朕这么多年,是最清楚的。”“皇上,老奴还的劝您一句,七王爷说的没错,皇上得隐忍。忍字头上一把刀,这虽然让人难受,却可以行得万年船。”好你个路亭贵,你要是当演员,绝对是影帝级的。“话是这么说,可事情绝非那么容易做。”我假装叹了口气,“太后毕竟不是朕的亲母,人心隔肚皮,她那是防着朕的。朕亲政这些天一直在看,太后根本不会放心把朝政交给朕,奏事处就是她听政的‘垂帘’!”“可是皇上,这事是四王爷……”路亭贵接住道。他倒是会在关键时候放烟雾,不知他是真的向着我还是故意撇清自己,就这演技到现在依然对我有迷惑力。“不能这么说,其实朕看了几天,已经看出了个问题。”我装做思考的说道,“四王爷即使有他的想法,可绝非我们想的那样。皇家无人,外戚就会干政。四王爷是明白人,固然对朕有看法,但终究是皇室,岂能看着皇权旁落他家?这奏事处嘛,固然有限制朕的地方,却也限制了太后。毕竟朕已经亲政了,太后不敢明目张胆的乱下决断,既然有奏事处,太后凡事就得同四王、七王他们商量,如此一来,太后的决断就会受到限制。这正是四王爷聪明之处啊。”哼哼,老路,我这是明白无误的点给你我对四王爷渐渐倾斜,就看你会不会听了。果然,路亭贵听了我的话,眼中精芒突然一闪。哈哈,我以前提四王爷时,怎么没注意到他有这个反应呢?“老奴是内侍,皇上说的这些话老奴是不懂得的,不过皇上这样想自有皇上的道理。”路亭贵也是一派不动声色。不用你藏这么深,用不了多久,看看四王爷的反应,就知道你是不是他的人了。“路亭贵,你这些日子也够劳累的,朕看着也心疼,你先下去歇着吧,就让许仕勤晚上先顶两天,这小子朕看着还行。等你歇过乏来再来伺候朕。在这宫里,也只有你是真心向着朕的,你要是倒了,让朕怎么办?”路亭贵啊路亭贵,我不光要试你,还要让你和许仕勤掐一掐,看看到底谁厉害,也好让你把四王爷的大腿抱的更紧!“是,皇上。”路亭贵想反对但却没敢,只得依言退下。翌日早朝,竟然有两件真正的大事让我决断:理藩院大臣敏诚奏报,蒙古兀良哈部使者回去以后,将大汉对他们的请求不于理睬一事告诉了他们汗王,兀良哈汗把这事报到了金国努尔哈赤那里,努尔哈赤大怒,命人知会大汉朝廷,让派人前去解释。同时兵部尚书许名秀奏报,吐蕃听说了兀良哈部投金的事,开始蠢蠢欲动,调兵谴将准备有所异动。这两件事牵涉重大,太后他们肯定已经有了安排,只不过为了免除别人的议论,所以才在朝会上提出来让我“圣裁”。去金国的事虽然难办,但要是做好了,谁的人去谁就可能引强大的金国为外援,太后绝不会让四王的人去的。既然你们把机会摆在我面前,我就不能不用了!我站起身跺了几步,恶狠狠的说道:“这个金国真是可恶,岁币提前给他们送去,他们还不满足!”我停下来向站满大殿的大臣们扫了一眼:“既然他让我大汉派员说明,我朝廷就派人和他们说说,也好斥责斥责他们的狼子野心。兵部左侍郎史景隆,理藩院大臣敏诚!”“臣在!”“臣在!”史景隆和敏诚相继出班跪在了殿下。所有人都看向了我,没有人知道我下面要说什么。我威严的扫了众大臣一眼:“朕命兵部左侍郎史景隆、理藩院大臣敏诚为钦差,你们前去金国,向金酋宣示我大汉天威,让他们不要心存侥幸。另外吐蕃方面,我们要不战而屈人之兵。前军都指挥使孙起良在西川颇有威望,朕命你为西川招讨使,以平乱西川乱匪之名住镇西川,压服吐蕃逆图。”站在武将班里的孙起良喜出望外的走了出来,跪在地上声音洪亮的说道:“臣谢皇上,臣必不负圣命,将那吐蕃人赶回老家去!”孙起良的话音刚落,下面的大臣们便开始议论了起来。我知道这是必然的反应,我这个皇帝没有大权是他们都知道的,现在乾纲独断,他们哪里能想到呢。不过我也很明白,只要我的决定和太后的意图不符,这个“圣命”就算白做了,不过只要说出来就有用处,史景隆是四王的亲信,我卖给他这么个人情,太后要是不买帐,那闹矛盾的就是太后和四王爷他们,我就坐收渔利吧。至于让孙起良去镇伏吐蕃,我却是从心而论的,以他在西边的威名,让他回京城实在是埋没人才了,这固然是太后加强自己势力的办法,却也让孙起良心烦,不然他听了我的话也不会这么高兴。“皇上,这事不可!”第一个跳出来反对的是九王爷,看来太后果真和我想的不一样,“史景隆懂得什么藩务?史景隆不行,他不够格!”哈哈,九王这个炮筒!“史景隆怎么不行?”我悠悠的反驳道,“史景隆身为周国公,爵位崇高,又是皇亲,什么叫不够格?你说他不懂藩务,他在兵部这么多年,怎不知金国情况?你说他不行,那你给朕保荐一个人来,朕倒要看看,史景隆不够格,这够格的到底是谁!”哼哼,反正火我已经点起来了,后面的戏怎么唱我可管不着!“要派员也得派兵部尚书、大学士许名秀。许名秀乃国之重臣,去金国才有分量。”九王爷继续和我对着干,看来他还没看出我的意图。哼,九叔,你就继续吧!

第十九章垮塌的联盟

就在九王爷喋喋不休的表达太后的意思时,七王爷不安的站出来说道:“皇上,兹事体大,还是午时后到御书房再宣喻吧!”七王爷这是怕我得罪太后。唉,七王,你倒是稳妥,可我怎么能什么时候都逆来顺受呢,如果不冒点险,我怎么能有机会挑起太后和四王的冲突呢!“六王,”我没理会七王爷,也没问四王爷意见,我现在得给四王爷个后路,“你看此事如何?”六王爷看了四王爷一眼,站出来禀道:“兵部尚书许名秀本来是最合适的,不过许尚书身居兵部机枢,轻不可外用。老臣以为还是史景隆适用,请皇上圣裁。”六王爷平常说话不多,但他是四王爷的左右手,说出的话代表四王爷的意思。这样看来,这件事太后和四王爷还没最后妥协下来,这就好办了,现在正是我做手脚的时候。“六王之奏臣附议。”吏部尚书周泰站了出来。“臣请皇上选许尚书为员。”礼部尚书萧雨明也站了出来。……“皇上,”史景隆说话了,“许尚书堪当此任,请皇上明察。”史景隆这是开始抢任务了。“皇上,史侍郎堪当重用!”许名秀也站了出来,他恨恨的看了史景隆一眼。真好,兵部先掐起来了。我假装想了想道:“这可难办了,兵部两员互相举荐,那么谁去合适呢?”这时四王爷见我开始犹豫,终于忍不住了,他要让我狠下决断,把派史景隆的是坐实了:“皇上,许尚书身在机枢,万不可轻动,请皇上圣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