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王朝伪皇帝 > 第84章

第84章



我此时已经非常生气了。“小臣有罪,小臣有罪。”桑布扎和阿木尔连连说道,他们应该知道皇帝杀人是不需要理由的。这样的气氛下根本没法谈事情,我颇为恼怒的摆了摆手:“罢了吧。朕今天不想和你们说话,你们都退下,什么时候知道自己错了什么时候再来面圣。”“皇上恕罪!”四个使臣连忙赔罪,他们都有任务在身,万一我给他们来个不见面,他们回去是没法交差的,不害怕才怪。“退下!”我又摆了摆手,厉声喝道。理藩院大臣敏诚此时脸上也有点挂不住,本来觐见礼节他应该而且肯定教给了这四个人了,谁知现在出现了这种现象,这明显就是他的失职。于是敏诚红了红脸,走到四个使臣面前微怒道:“皇上让你们退下,你们还不快退下?等皇上气消了再说。出去!”桑布扎他们互看了一眼,估计已经知道自己犯圣怒了,哪还敢在呆下去,连忙磕了头跟着理藩院官员退出了仪泰殿。“臣有失职之罪,请皇上降罪。”敏诚颇为尴尬的说道。怪敏诚有什么用?再说今天不过是见见他们,斡旋蒙蕃教派之争也不是见一回面就能解决的,我替敏诚宽心道:“没你们什么事。这些在草原上野惯了的蛮夷不粗鲁才怪,他们要是老老实实,朕倒是要提防。你们都先下去,朕还有话与七王说。”我支走了其他人,只留下了七王爷。“怎么这些人一个个跟乌眼鸡似的?朕还没说话,他们倒先闹起来了,特别是那个阿木尔,当真是无礼到家了,固始汗派这么个人来,他到底想干什么?”我气愤的踱着步道。“皇上,臣看阿木尔倒也不像是冲着皇上来的。”七王爷小心翼翼的说道,“臣已奉命让陈森领他们去龙虎营观军容,据陈森所报,阿木尔等人对大汉军威颇为震惊,并且对火器火炮更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怕自然是已经怕了,不过看他们行止,相互之间仇恨颇深,这才是阿木尔与桑布扎相斗的原由。”“嗯,这事朕心里明白。朕只是觉得他们在朕面前如此无礼,如果就此给他们斡旋恐怕效果不大。”“皇上圣明,这些蛮夷哪懂得什么规矩?今天如此怕是本性难改。”七王爷替我宽心道,“臣看让他们一起面圣绝对说不清什么事的。不如分开召见更为妥当些。皇上,蒙蕃相争,看似因为教派之别,其实争的还是土地,这些年卫拉特渐渐向吐蕃伸手,靠的就是与吐蕃一些部落同信格鲁派,由此而渐渐蚕食卫藏土地,自然与藏巴汗冲突,藏巴汗信的乃是葛举派,为了抵制卫拉特固始汗势力侵入,因此才会拉拢西蒙古喀尔喀部在吐蕃全境大肆打压格鲁派,这是双方打起来的原因。”为争土地而打仗这才是真的,什么教派之争不过是幌子,这是谁都明白的道理。在四支力量中卫拉特部和藏巴汗是相争的主力,至于白利部和西蒙古喀尔喀部不过是帮凶而已,要想解决西北问题,最重要的是着眼于卫拉特部和藏巴汗。不过白利部也不能轻视,他们刚刚击败了孙起良,虽然自知力量不济不敢逞凶,但却也是不可不防的。“这个阿木尔是什么来路?”我向七王问道。既然要从重点入手,那就得先从卫拉特部开始,这些日子忙大婚还有其他事,也没时间关心这么细节性的问题。“阿木尔是固始汗的堂弟,有勇士之称,在固始汗那里可以说是第一亲信,不过看这人够卤莽的,如果不是固始汗用人不当那就是另有意图。”七王爷禀道。另有意图倒不见得,在草原上弓马打仗的人只要能杀人,能夺土地那就是厉害,至于什么智谋倒在其次,不过也不能不考虑固始汗有什么其他想法。“皇上的意思莫非是要先召见阿木尔?”七王爷介绍完阿木尔的情况后问道,“固始汗掌控西域青海,大汉要想解决西边的问题确实应当先从卫拉特入手。”是应该先和阿木尔“聊聊”,不过现在还不能这么急着就见他,需要冷冷他的性子才行,不然他不知道服气。“这样也好,不过先让阿木尔在驿馆冷静几天,至于其他人,让他们等着好了,朕看他们谁敢未得圣命就走?”“臣明白,这事臣来安排就是。”七王爷点头回道。离开了仪泰殿,新任坤仪宫总管太监蒋玉栋来禀报说皇后娘娘已经拟了众妃的名号,请我回内宫圣裁。我点头答应,在许仕勤的引导下向坤仪宫而去。“臣妾婷儿恭迎皇上。”史娉婷一身盛装带着一众内侍宫女走出坤仪宫跪在了门外。史娉婷倒是乖巧,昨天晚上我只是随口叫了她几声“婷儿”,她居然就给固定化了,把“臣妾”和“婷儿”连在了一起用,不过对这事我说不得什么,毕竟“婷儿”这个称呼是我先叫出来的。“起来吧,你我夫妻不要这么多礼。”我将史娉婷搀扶起来。在坤仪宫内坐下,史娉婷亲自捧了茶过来放在桌上,她很自然的以妻子的口吻说道:“皇上天天为国事操劳,该歇的时候也得歇一歇,臣妾已经让御膳房做了补气的药膳,呆会儿臣妾就去看着,皇上晚膳就在臣妾宫里用吧?”歇一歇?难道我不想吗?可现在还不是安享太平的时候。不过史娉婷的心意还是要领的。我将桌上的茶捧起来轻轻啜了一口又放在桌上,微微笑着道:“还是婷儿细心,朕知道了,有婷儿在宫里,朕以后就安享清福吧。只不过外头那些人时不时的不开面,老是惹朕生气,哪有婷儿这样贴心?”“皇上笑话婷儿了。朝里的大人们都是忠心为国的,有时说些过头的话也是难免,忠臣难免梗直的。臣妾不懂得那些事,只知道能伺候好皇上,让皇上不为后宫操心就是尽本分了。”我不禁哑然,史娉婷的话让人不得不把她与喜欢把持朝政的先太后作比较。“蒋玉栋跟朕说婷儿拟好了妃子们的封号。”我忙转移了话题。“臣妾已经按圣意拟了些封号请皇上裁定。蒋公公。”史娉婷转头向站在远处的蒋玉栋示意了一下,蒋玉栋出去了一会儿,回来时将一轴黄绢捧给了我。我将黄绢打开,上面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娟秀的蝇头小楷。

第一百章奴儿干都司

史娉婷拟好了孙幽兰她们的封号给我看也就是个形式,所有用字都是礼部和内宫司礼监按先朝规矩取的,什么容仪、什么淑德、什么敏珍,总之这些东西我是不明白的,只知道是夸奖人的用字,所以随便挑了几个看着顺眼的圈上便交给了史娉婷。史娉婷自然不会像我这样随便,看着圈定的几个字很认真的斟酌起来,末了还夸奖我匠心独运,用的如何如何恰当。最后免不了又取黄绢笔墨按“我的意思”誊写一遍再加上骈五俪六的颂词合成一份花团锦簇的懿旨。内容随它去,不过史娉婷的字确实不错,柔美之中不乏几分刚健,不管怎么说反正是比我强的没边。我来到这个世界已经快两年了,虽然已经会写繁体字,但要说写得还算不错的只有“知道了”、“不允”五个字,这可是从“乾隆老佛爷”那里学来的,很是管用,所谓“浓缩即精品”,我看奏章的时候要是多写,难免露拙,所以便投机取巧的只写“知道了”、“不允”五个字,时间一长,想写不好看都难。内宫的事办完,我不能老是留在坤仪宫里,虽然已经答应史娉婷下午在她这里用膳,但前边该处理的事还得急着去处理,自然不能身陷温柔乡而不能自拔。“皇上可是答应臣妾的,君无戏言,酉时婷儿亲奉茶饭恭候皇上。”史娉婷一直把我送到坤仪宫外,仍然有些依依不舍,又把刚才的话说了一遍。我停步转身,在史娉婷粉腮上轻捏一把,微带调侃的说道:“知道了,君无戏言的,朕什么时候说话不算数过?忙完了前边的事,朕就回来侍奉咱们皇后娘娘。”这番话有点没上没下了,史娉婷多少有点不适应,不过她就有这个好处,马上就调整好了表情,浅笑着说道:“皇上又取笑臣妾了,婷儿还有个请求,不过现在不能说,得等皇上回来再禀报。皇上可不能怪罪臣妾。”行行行,你史娉婷是后宫里的老大,只要不得罪我,那就随你折腾。我答应了一声,忙带着许仕勤出内宫向御书房而去。御书房里,包括史景隆在内的议事大臣全数聚齐等候着我。“臣给皇上道喜了。”我刚一进门,吏部尚书曾楚卿便满脸灿烂笑容的迎了上来,“臣刚才还跟王爷、周国公和各位大人说,今年大汉好事连连,皇上内宫充实,咱们大汉皇家子孙万代,江山万代。”“谢了,曾大人。道喜讨赏的规矩你倒是忘不了。”我走到龙椅前坐下,轻轻责备了一句。曾楚卿毫无惧意:“臣可没说讨赏,臣只是想讨个吉利。不过皇上要是赏,臣也……臣也遵旨谢恩。”曾楚卿就是这么脸皮厚,不过这也算不上什么,如果朝廷里都是方明德、刘有光那种不留情面的直臣,这皇帝当起来也没什么意思。谗臣只要有能力,并且谗的有度,不至于把你带到沟里去,那就没必要太在意,用人之道也得讲究个有张有弛。说笑了几句,话题转入国政,各议事大臣把大婚这一个月期间积下的一些事禀报了上来,经过商议,我一一给予了答复。当然了,该签的奏章,我还是按老规矩用朱笔写上“知道了”或者“不允”几个气势恢弘的大字。由于官僚机构的“精兵简政”,办事效率大为提高,因此积下来的事也没多少,不到一个时辰便处理完了。“皇上,西蒙古那边的事不能就这么晾着,如何决断还请皇上明谕,让他们一直这样等下去也不是个长久之计。”七王爷又把刚才在仪泰殿的事翻了出来,他考虑的细,怕我一忙起别的事来,就把这事推在一边,时间长了不好处理。我点着头思考了一会儿,最终决定把西蒙古吐蕃的事降格处理:“七王,此事朕交给你全权处置,这事虽是关乎西北长远之计,不过他们毕竟是些番邦部落,如果朕明着亲自过问,难免让他们看低了大汉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