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王朝伪皇帝 > 第85章

第85章



你是亲王,身份合适,没有必要时朕就不传见他们了,你会同礼部、理藩院处置此事。卫拉特固始汗不是希望朕斡旋此事嘛?那朕就不能掉价跟他们磨,要到最后一锤定音时才能出面。”“臣遵旨,臣还是按皇上的旨意冷他们些日子,看他们还有什么脾气?”七王爷答道。礼部尚书萧雨明等七王爷说完话忙接道:“金国的使臣也多次跟臣提过,希望能尽快觐见皇上。看他们的意思还是挺急的。”“怕是皇太极撑不住了吧?”我笑了起来。现在的金国是最窘迫的时候,“落井下石”这个成语就是给他们准备的。年前马树华一番“闪电战”似的强烈打击令金国损失惨重,势力北缩,虽然还不至于使他们亡国,但接下来兀良哈部的反戈一击,算是把他们彻底拖入窘境了,然而这还不算完,在金国北边逐渐占领西伯利亚的俄罗斯殖民军趁金国力量损耗严重的时候加紧了南下的蚕食,并且还派使臣赴洛阳寻求与大汉联合一起灭了金国,虽然我因为种种原因婉言谢绝了他们的要求,但却对俄罗斯的行动采取了默许和鼓励的态度,如此一来,北极熊的胃口更大,积极性更高,与兀良哈部无意中形成了“联盟”,分别从北边和西边拖住了皇太极,使他长期不能南顾,并且国中反对势力也渐渐抬头。所以皇太极现如今并不是想象中过的那么舒服。“皇上,据北边的消息,已臣服金国的东蒙古苏尼特、土谢图等部最近已现反迹,他们主动派人联络兀良哈诸部,虽然被金国发现并镇压,但反迹已现,以后恐怕只会越来越乱。”史景隆禀报道,“另外因为辽南一带已被郑纪将军控制,盛京难保,皇太极无奈之下只得重新将都城遣回赫图阿,因为这事金国朝内还出现了混乱,但已被皇太极弹压下去。罗煞人也加强了南下的蚕食,皇太极迁都一方面是为了避开我大汉锋芒,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加强西北两个方向的控制,防止东蒙古和罗煞国坐大。”萧雨明走上一步说道:“金国使臣已透出了消息,皇太极此次遣使赴京恭贺皇上大婚,还有另外一个意思,就是希望皇上能像对兀良哈诸部那样册封。皇上,这是皇太极明确表示称臣了。”“要朕册封他?”我犹豫了起来,这个皇太极可不是甘居人下的主儿,比他老爹努尔哈次还要有野心。他现在服软绝不会是彻底投降,只不过是想借大汉的力量摆脱现在的窘境,等以后金国翻过身来,哪里还会在乎什么称臣不称臣?可是这是一个降伏金国的机会,虽然有些危险,但要是不抓住,以后变数会更大。七王爷对萧雨明的话表示不敢苟同:“皇上,皇太极真心称臣似乎不大可信,据臣看来,皇太极的野心比其父还要大,努尔哈次只要得些好处就会老实些日子,可皇太极登基之初就要给咱们大汉一个下马威,让大汉提前将岁币给他送过去,钱不钱的是小事,可这说明皇太极乃是想借此给天下一个大汉是金国附庸的印象,由此足见皇太极乃有逐鹿中原之野心,绝不可将他与寻常外番酋长等同视之。”七王爷看得不能不说深远,皇太极要是真心臣服,那就相当于天生的秃子长头发,根本就是无稽之谈,这可是原来那个世界历史证明了的。现在好不容易使皇太极处于了完全的被动地位,那就得抓住这个机会使他以后不能翻身。“既然皇太极称臣,大汉不能不要这个附庸。”我向议事大臣们看了一圈,“不过金国属地在努尔哈次造反建国以前应当是大汉的直接辖地,叫做……”“奴儿干都指挥使司,乃是太宗朝时,蒙元西退,朝廷于黑龙江、阿速江、松花江以及脑温江一带所建的统辖蛮夷的指挥使司。辖内蒙古、女真、吉里迷、苦夷、达斡尔各部皆归他们管,只是后来金国造反,此制已经废置几十年了。”七王爷解释道。我点点头道:“对,就是这个奴儿干都司。”我总算想起来了,“不过以前都指挥使司不操心辖内蛮夷的内政,所以才会使努尔哈次有机可乘,灭了其他女真部落,建起什么金国来。所以朕看既然皇太极迫与无奈向大汉称臣,那咱们就得将这个奴儿干都司重新建起来,并且要控制辖地内的军政大权,使皇太极无力造反。”史景隆摇了摇头:“此事只怕不易。皇上,皇太极岂会如此甘心受摆布,要做此事虽可绝了大患,但必然会受到金国抵制。”“抵制自然是难免,朕也不指望皇太极这样听话,不过朕要让他不愿意听也要听。另外重建这个奴儿干都司只是朕想的第一步,等以后站稳脚跟,朕要调遣流民过去充实边地。女真人不过五十余万,大汉无地可种的流民多的是,实在是个负担,朝廷可以遣至少一百万人去屯边开垦,朕倒要看看,这奴儿干都司到底是金国的天下还是大汉的天下。”东北要归入大汉的直接管辖这是早晚的事,不过现在北边多了个俄罗斯,虽然在使金国投向大汉方面起到作用,但等大汉统一了东北以后,俄罗斯早晚是个祸害,所以在彻底将金国融进来之前,还有许多准备工作要做。不过千头万绪总要有个开头,金国既然派来了使臣,那么通过他向皇太极施加压力应该是一个不错的开始。国事商议完已近酉时,我想起与史娉婷的约定,于是便没回乾元宫,而是带着许仕勤奔坤仪宫而去。行至坤仪宫门口,守门的太监还未来得及请安通报,我就听见里面传来一个女孩青春阳光的笑声,这声音很熟悉,但却绝不是史娉婷的。这是谁?谁敢在皇后寝宫里如此乱规矩?

第一零一章女真非一家

到底是谁在笑?这大汉皇宫里规矩严得很,虽然我有一改后宫沉闷之风的念头,但因为后宫无主,而我又没时间管,所以一直没做,要是有后宫女子在皇后寝宫公开这么个笑法,那算是放浪形骸了,倒是大胆外加有趣。许仕勤小心翼翼的对我说道:“皇上,奴婢怎么听着像程贵人的声音?”“翠儿?”翠儿姓程,这是宫里人都知道的,她怎么会到坤仪宫来了?不过经许仕勤一提醒,我听着还真是翠儿。我制止了守门太监通报,直接走了进去,好家伙,何止是翠儿,明日即将被正式册封的邵芳荷、冯文燕、孙幽兰、韩娟、萧玉都在这里,真算得上是花团锦簇。几位娘娘正陪着坐在上手的史娉婷说笑,冯文燕似乎刚说了什么笑话,史娉婷以皇后之尊在带头寻她的开心,其他几个人倒还端庄些,毫无城府的翠儿却早已笑得花枝乱颤,这气氛倒是挺其乐融融。很好嘛,六个妃子一个皇后再加上我够两桌麻将了,只希望这种气氛能一直下去才好。“好好好!什么事这么高兴?也说来让朕听听。”我拍着手跨进了寝宫门。“臣妾等恭迎皇上。”史娉婷她们见我突然而至,忙收住笑齐齐上来拜见,刚才的良好气氛顿时被打破。我也没管谁身份高,逮着一个便拽起来:“罢了吧,倒是朕的错,搅了你们的好兴致。皇后娘娘,这恐怕就是你说要向朕禀报的事吧?内宫的规矩朕看得改改,你们在一起没拘束,见了朕就这么大规矩,那不是拿朕当外人嘛?”史娉婷站起来后浅笑道:“明日各位妹妹就要进封了,大家都是一家人,臣妾想着皇上今天在臣妾宫里用膳,不如让各位妹妹一起来侍驾,反倒热闹些。没向皇上请旨,皇上可不要怪罪臣妾。”我怪你干什么?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女,史景隆就够能察言观色的,还能不把我的癖好告诉史娉婷?史娉婷这可以算是投我所好了。“怪罪就免了吧。翠儿刚才笑的刊称爽朗,朕以前怎么就不知道?人家说千金难买美人一笑,朕看倒是皇帝的大架子吓住人了。”“奴婢哪敢啊?怕是皇上听错了吧。”在这后宫里也就翠儿敢明目张胆的说我错了。“听错了?那朕也学学那些豪奢的君王,翠儿笑一笑,朕便赏银千两。”几个妃子都陪着笑了起来,史娉婷表情却有些不自然,所谓“妻不如妾,妾不如偷”,史娉婷虽然贵为皇后,但要说荣宠恐怕比其他人得来的难,再加上翠儿是宫里的“老人”,与我的关系自然比她近的多,估计现在史娉婷都已经开始后悔为了取悦我而把其他人一起招到她这里了。“皇上请上座,刚才皇后娘娘还说皇上要是还不来,那我们就先开宴了。幸好皇上到了,也免得臣妾们因为肚子饿而犯驾。”冯文燕见缝插针的说了一句。谁也不比谁笨,冯文燕更是个人精,我刚才一进门说的那句话就把心思表露无疑,她心眼子多,自然便顺着我的意思不再有那么多的规矩。“也好,规矩全免,大家一起坐。”我说完当先坐在了上手,其他人也跟着走进来依次坐下,史娉婷则去吩咐人上茶。气氛比刚才凝重的多,也不知道史娉婷刚才是怎么调动这些人兴趣的,不过冯文燕的功劳应该不小,以她的脾性自然已经傍到史娉婷这一边了。“皇上,臣妾虽然在京里长大,但家父却是江南人,以前家里常用些江南菜品的,所以臣妾也知道些做法。皇上今天在臣妾这里用膳,所以臣妾便让坤仪宫里的小厨房做了些江南膳食。正好萧玉妹妹和翠儿妹妹也是江南人,所以我们三个亲手烹调了些小菜,只是不知道能不能合皇上与各位妹妹的心意。”史娉婷亲手把茶盏捧给我说道。“那当然好,婷儿有这手艺,朕自然要饱饱口福的。萧玉和翠儿以前也没显过手艺,当真是可惜了。”我笑道。冯文燕不失时机的笑道:“皇后娘娘手艺自然是不用说的,赶明儿臣妾也跟娘娘学学,娘娘可别怪臣妾手笨。”“妹妹又说笑了,咱们都是姐妹,‘臣妾’不‘臣妾’的多不好听,也显得咱们疏远,皇上不是说要改改宫里的规矩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