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武侠修真 > 昔我往矣 > 第74章

第74章





低头收拾的彩烟听了,也忙转身朝她请安。她只是看着我,慢慢走了进来。走得近了,我才察觉她脸上神色却是平静,比起在坤宁宫见着时消瘦了许多,眼里却藏了一丝忧怨,此刻也正盯了我,这样被盯着,我十分不自在,手上正端了茶杯,于是有些忙手忙脚地倒了茶,递给她一面说道:“娘娘喝茶!”

她接过了杯子,终于开口说话,声音温和轻柔:“你也要去漠北吗?”

我点了点头,一时也无话可说。她听得也是点了点头,半晌才说道:“好好照顾殿下!”我听得一愣,却见她戚戚然的神色,心里的哀伤忧怨已露了脸上,那不是因为经历一场没有感情的婚姻而痛苦的神色,心里一惊,难道孙妃娘娘真的爱上了朱瞻基,她的名义上的丈夫?

她依旧是定定地看着我,像是在等我的回答,我只好点了点头,又说道:“娘娘放心,殿下一定会安然无恙地回来!”

她才点了点头,一面喃喃道:“好,好!”神色却有些恍惚,一面便要转身,我正要目送着她离开,她忽然返过身来,将手上的茶杯泼向我,来不及闪开,或者也不应该闪开,一杯温热的茶水便在我的脸上哗地溅开。她看了我,又好像很惊讶,又仿佛是解恨般笑了,却比哭更难看,一面咬牙吐出三个字:“我恨你!”

一面忽然又哭了出来,彩烟在一旁瞧了,先是呆住了,惊醒过来方唤道:“姑娘!”

又朝孙妃娘娘唤道;“娘娘!”她才像恍过了神,只是掩面跑着出去了。

彩烟慌忙上前用帕子替我拭了脸上的水,一面唤道:“姑娘,姑娘!”我才回了神,只朝她笑了笑,一面接下帕子,自己擦拭着脸,一面说道:“我总算是欠了她的!”

一面笑着,却也忍不住落了泪,心里暗暗想道,此去不再回来,只希望那孙妃娘娘日后能过得好些。

终于出宫了,皇上亲率大军已启程了一月有余。与以前一样,十日一屯粮,以备返军时所需。平日扎营时,我与彩烟住了一处,有个姑娘家一起,确实要方便很多。这一路照料朱瞻基衣食起居,有时也在皇上帐营中端茶递水的,随着大军愈往北进,皇上的眉头却拧得越发地紧了。

等到至沙城时,又是一月的行程。

这日我正端了茶水进帐内,便见皇上与安定候柳升案前议事。我只将茶端上案几,又一面倒了茶水。

“也先土干(人名)既然请求出兵讨伐,皇上为何不准奏?”却是柳升问道。

“依你之见,他此番投降可有他意?”皇上却是问了旁话。

柳升也是想了想,才说道:“当年马哈木杀了他的父王,阿鲁台又倒戈向瓦刺,恐他早已怀恨在心,何况三足鼎立相互制约着,如今阿鲁台与兀哈良部勾结一起,于他是万万不利,所以想要借着皇上此次亲征,给他们一个痛击,或是彻底铲除,对他而言都是遂了心意的事,此翻投降应该是真的了!”

皇上听了,也是沉思良久方点了点头:“此话也在理!那就准了他,作先锋在前开路吧!”

……

我将茶水倒好,方退了出来,出帐时便撞见了朱瞻基。

“殿下!”我捧着茶盘,朝他福了手。他朝帐内看去:“柳大人在里面?”

我点了点头:“在,正在与皇上议事!”他点了点头,一面进帐内。

我回了后勤营中,一时无事,只站了一旁愣愣地瞧了正做着炊食的后勤兵。心里却在暗暗想道,皇上这次亲征怕是要无功而返了,据史记载,阿鲁台与兀哈良只听说了明军来讨伐,又是一路遁逃,皇上四处追击却不得,心下也有些惊诧,为何这些蒙古人屡屡将边界扰得不太平,总要惹得皇上率浩浩荡荡的大军亲征讨伐,大军已至,他们却只有逃窜的份。

又不禁看了看天色,已是四月份了,北方的春天来得缓,时间历程也短,昼夜温差太大,午时可著了纱衣,夜里却要披上锦裘。这衣裳一日都要换上好几趟,正想着,却闻到一股淡淡的药味,只觉是帐外传来,掀了帐幔,却见是皇上身边的一名内侍正摇了蒲扇熬药。

不禁上前问道:“这是谁用的药?”

他抬头见了是我,早已被烟熏得眯了眼睛,一面答道;“皇上的!”

“皇上生病了?”我听得心里格等得一下。

他点了点头说道:“是有些不舒服!”

“什么病?”我不禁又追问道。他却是有些奇怪地看了我一眼,我忙笑了说道:“我也是个药罐子,怕知道些病原!”此话说了,我暗暗掌嘴,情急之下胡说,若真让我来看病,脑袋便要保不住了。

幸而他不在意,只摇了摇头说道:“我也不清楚,大夫说无大碍,也许是周车劳顿!”

我听得点了点头,他药已熬好,再慢慢倒入碗里。我只在心里想道,皇上已经六十五岁了,还要率兵亲征,难怪身子要垮了下来。

却又听见他说:“姑娘可否替我将药端去?”

我听得一愣,有些不解地看了他,他脸上正有些尴尬,一面笑了说:“我有些内急,麻烦姑娘替我送去皇上帐内?”

我点了点头,一面接过了药,一路小心翼翼地端了往皇上帐内,帐外的侍卫替我掀了帘子。

帐内议事的大臣都已不在,只有皇上独自伏案。身后有内侍守卫着,我将药小心搁了桌上,一面唤了皇上:“皇上,该喝药了!”

他方抬了头,看了看我,一面接了药,一面不经意地问道:“怎么是寺玉?”

“内侍大人有事,便让我送了过来!”我一面答道,却一面暗暗打量了他。也许从皇后崩开始,皇上在哀痛中一下子就老了,而边界的不安宁更让他额上又添皱纹。

皇上喝完了药,我忙将备好的蜜饯递上去:“皇上,药苦口,用些甜食冲冲苦味!”

他看了银盘中的干果,却笑了说道:“朕不用这些,朕驰骋战场都不惧,还怕这区区一碗药吗?”

我听得不禁笑了说道:“皇上英勇神武天下人都知道,当然是不会怕这药的苦涩,只是也不必计较这些微不足道的事,对自己好些有何不可?”

皇上听了,脸上闪过一丝莫名复杂的神色,沉默了半晌才要张口欲说些什么,却咳嗽了起来,身旁的内侍瞧了忙上前替他抚了背处。

他却止不住咳嗽,忙将锦帕递给上,他接了手上捂了嘴。一声沉过一声的咳嗽听得我心里寒侧侧的。半晌才渐渐回了气,脸上已是涨红了一片。我忙将茶递给他,他端了茶呷了一口,才喘了口气,慢慢坐了下来,一面说道:“朕真得老了!”

我瞧了他确已苍老的脸庞,违心的话说不出口,只能站了一旁沉默着。他脸上已露了丝倦色,看了看我,挥了挥手说道:“下去吧!”我忙上前将药碗,锦帕都收了木盘中,便退了帐外。

将东西送回后勤营,却是彩烟在营内,见了我手上捧的托盘,忙接了过去,一面说道:“姑娘去哪了?刚才殿下来寻你了!”

“在皇上帐内!”我只随意答道,一面退了旁处,却听到彩烟低低地惊呼了一声,我忙上前问道:“怎么了?”

彩烟看了看我,又指了指那锦帕,帕上却是几处殷红的血丝,在雪白的锦帕上被衬得越发地醒目。我看着心下也是一颤,是皇上!皇上的病已这么严重了?我不禁手上一颤,对啊,现在已是四月了,如果史上记载未有差池,是年七月,皇上便在回朝的途中……我不禁怔住了,只呆呆地看着彩烟。彩烟忙推了推我:“姑娘,怎么了?”

我看了看她,稍稍镇静下来,才说道:“没事!”,一面木讷地踱出帐外。看了在营中穿梭的将士,心里一阵思量。过了此时,皇上若不在了,太子继位,史上并未记载明仁宗私下再寻建文帝的下落,这叔侄二人间的恩恩怨怨就随着明成祖的崩驾而划上句号.如若明宗皇帝不再追究,这一切总会有转机.而况与沐大人约定的时候也快到了。皇上一撒手,这场暗斗终究要浮上水面。这这样想来,只觉头脑昏沉,心里却是混乱如麻。

是夜,在帐中,彩烟挑灯织补衣裳,我坐了一旁翻些书籍。漆盘中的烛油渐干涸,我瞧着彩烟越发地睁大眼睛,甚是用力的模样,便要起身寻些烛油添上,不料起身时,只觉眼前一黑,身子一软,脚上失了力气,竟要跌倒了下来。彩烟见了焦急地唤我:“姑娘!姑娘你怎么了?”

我只是机械地摇了摇头,她上前扶了我慢慢坐了毡上。坐了一会,脑中方清醒过来。才看向正一脸虑色的彩烟道:“我没事,可能一进起得急了!”

“姑娘,你这几日夜里总是睡不着,翻来覆去的,姑娘你是不是身子不适?”彩烟却不依不绕,一气讲道。

我依旧是笑了笑,摇了摇头:“没有的事,只是有些累!”这些时日,也感到有些力不从心,倒没有什么特别不适,只是常常觉得累,失了力气。

“姑娘,要不要告诉殿下,让太医瞧瞧?”她还是担心地说道。

“不,不可以!”我听得忙抓了她的手,惊觉失态后才放了手,又笑着说道:“若让殿下知道了,又要遣了我回去!”我叹了口气,又接着说道:“彩烟,此番一路,我一定得随着,我不能再回宫了!回宫了,就再也----”我止了话,只觉一种酸楚涌上心头,不禁红了眼。彩烟看得却是叹了口气,只抚上我的肩处,沉默不语,我侧过头去,仿佛见她脸上掠过一丝异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