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军阀治世 > 第310章

第310章





玻璃镜的市场在赵全的操纵下,今年销售量一路攀升。

仅仅第一季度,就卖出了20万面价格不等的小镜子,作为奢瓷品的大镜子,卖出了将近5000面,盈利达到200多万两。

第二季度销售量更猛烈,仅仅两个月就卖出了30余万面小镜子,大镜子卖出了4000余面。

销售猛烈的还是小镜子,大镜子基本上没什么太大的提升潜力了,第二季度反而缩水。

因为那些富人手上大多都有了,他们从一开始就购买了玻璃镜,见玻璃镜的价格一路跳水,对这东西已经快看透。

很多人已经不想当肥羊了,这些都是即有些钱,又很吝啬的家伙。但一些人为了继续炫耀,则是继续购买新版的镜子。

人家有钱嘛根本不在乎那点银子。

听说鲁王又买了两面‘豪华至尊版’玻璃镜,花了十几万两银子呢

鲁王现在可谓是整天花天酒地,自从获得出城的自由后,简直快乐赛神仙,鲁王出手了一些田产后,身家再次暴富,出手自然不凡。

大明有将近两亿人口,如果每年有三分之一的人口购买玻璃镜,那就是六千余万人,每个人身上赚取1钱银子,就有六百余万,加上一些奢侈品镜子的收入,那将有上千万两。

赵全曾建议赵岩玩行政垄断,禁止其他人涉及玻璃制造行业。不过被赵岩否决了,玻璃这东西有什么好垄断的。

以后自然有更高级的产品。

而且镜子又不是一种经常要换的东西,可能买上一面,十几年都不买了。价格高的情况下,想必没人愿意换。

而且随着高级产品的不断出现,镜子也会陆续被淡出视线,人们对镜子的渴望将不是那么强烈。

这东西还真没垄断意义。

而在海外市场,玻璃镜显然卖得不错,这个可以通过关税来抽取利润,国内卖三两的玻璃镜,关税抽到几十两,人家卖到海外市场依旧有钱赚,而且利润还比较丰厚。

相比之下,纺织业已经逐渐成为盈利的龙头产业。

大明的棉布市场,今年已经被赵岩手下的纺织业战局了九成以上,南方的纺织作坊基本上悉数倒闭。

今年起码能在大明的棉布市场中攫取上千万两白银,而在海外,主要是的贸易对象就是日本、西班牙、葡萄牙。

棉布价格在日本的售价依旧比大明高出五成,但日本的贵重金属快速流失是一个很客观的现实,目前山东商品在日本已经攫取不到最初那般的暴利,但暴利现象依旧存在,还有一定潜力可以挖掘,最有潜力挖掘的还是日本的黄铜。

山东出口的棉布,今年在日本最少能攫取到八百万两以上的利润,甚至更多。

与西班牙、葡萄牙的贸易,很多时候是由郑芝龙插手的。

棉布是大明比较大宗的出口货物之一,今年日本市场被赵岩霸占,郑芝龙的贸易精力主要集中在台湾、澳门、吕宋及南洋各国。郑芝龙在贸易中所交易的棉布,都是山东所产。

而赵岩与西班牙、葡萄牙的贸易,则是通过太平洋贸易航航线。

赵岩手上的远洋商船已经增加到了两百余艘,其中五十多艘是飞剪船,第一批三十艘飞剪船运输着三万乡勇前往美洲后,赵岩又派出了一支二十艘飞剪船组成的商船队前往美洲与西班牙、葡萄牙人贸易。

这支船队带去了许多玻璃镜,同时还有大量的棉布、瓷器、茶叶,价值达到一千多万两。

这支船队最快都要一年后返回,但若是贸易顺利,利润却是惊人的。

到美洲贸易,利润起码也有七八倍。

大明的商品在美洲翻个六七倍基本上是轻轻松松的事情,再从美洲购买商品运回大明,利润可能不大,因为美洲的商品可能不多,他们最多的是黄金白银。

而黄金白银在运输中也是一种升值,因为在货物卖到美洲赚取六七倍利润的同时,也是因为美洲的金银不值钱,因此这六八倍利润,是往返两次航行的利润。

除了金银,船队将从美洲运回原材料,原材料上可能赚不了太多的银子,但却给工厂提供了原料,可以生产出更多的商品。

远洋贸易虽然暴利,但赵岩总感觉自己经营的话太麻烦,商业部随着海外贸易的展开,已经越来越庞大。

这对于管理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一个部门不可能像商人那般做到无孔不入的经营,也容易出现**。

但若是把贸易放手交给商人去进行的话,极有可能出现另外一种现象。

那就是军费连年增加,但钱都跑进了商人的口袋

号称日不落帝国的英国是怎么衰落的?就是这个原因。政府年年增加军费开支,军队在前面打仗,商人在背后赚钱,最终被拖死。

虽然目前全球的科技水平来说,只要大明发展得快一些,不可能出现像英国那样的状况。

但钱还是落在商人的口袋。

商人是社会调节的必要群体,但也极易造成贫富差距的拉大。

所以现在赵岩很矛盾,是继续让商业部承揽大部分海洋贸易,还是将限制全面开放,让商人充分发挥无孔不入的特长?

然而商人有个特点是赵岩最为忌惮,那是为了钱,什么都能卖

来自未来的赵岩,在历史上所见过的为了利益而出卖先进技术的例子可谓是看得太多了。

在还未全球化的近代时期,一个国家想要买什么,只要有钱就行。最先进的武器,才刚出厂就被卖到了中国。

虽然一定程度上和那个年代的列强比较多有关系,毕竟你不卖我卖,我不卖他们会卖,那还不如我卖。但技术封锁这东西在商人面前,很多时候也不靠谱。

考虑许久的赵岩,决定选一个比较折中的办法。

那便是划定贸易区域。

那些没有暴利市场,又不会引起威胁的地区,海商可以自由进行贸易,唯一的原则就是交税和禁止泄漏先进技术。

例如美洲、欧洲,这些地方,则属于禁区。

同时在已经控制的地区,将设立专门的贸易港口,欧洲商船只能在指定港口进行贸易,并且要进行严格的监察。

这并不是为了闭关锁国,而是为了封锁技术,不让前来贸易的欧洲人偷到先进技术。

在指定港口进行贸易,是为了将前来贸易的欧洲人集中起来,这样更好进行监管,否则他们能自由进出任何一个港口,封锁起来难度很大。

目前日本将成为第一个开放限制的地区,日本一个岛国,现在已是永无翻身之日。

第122章:缴税了!

日本不能拥有海军,而且北海道和北海道渔场被割了出去,本身又是一个资源不足的国家,他们拿什么来发展?

只要日本海域还是赵岩手上的海军在那里一家独大,日本就一天别想翻身。

同时德川幕府带着浓重的统治性质,陆地上只要派遣兵马帮助他们维护统治,日本永远处于黑暗之中,那些激进派若是跳出来,必然是赵岩扼杀的对象。

对日贸易免关税,而其他国家的商船又过不去,也就等于日本的关税掌握在赵岩的手里。

当然,明目张胆的跑到人家的地盘上去收关税那太奔放了一些,但出口时关税增加就行了。

于是,对日本的出口税被拉高到了40%上下。

消息很快传播了出去,许多商人都闻风而动,赵岩终于是开放海贸了,山东一些商人早就等很久了。

听说赵岩将要开放海贸,许多商人都跑到赵家堡来打听消息。

这时,收复台湾的消息传回山东。

赵岩手中掌控的地盘,东部扩张到北海道、库页岛,北部扩张到漠南、漠北,西部正在朝漠西扩张。

随着地盘的扩张,地图也需要更换。赵岩随即让人绘制出版《崇祯十一年大明地图》,这副图上增加了十个省。

分别是辽东省、定东省(库页岛、北海道两岛并为一省)、奴尔干都司(辽东北部地区)、朝鲜省、漠南省(后世内蒙古地区)、漠北省(后世蒙古)、漠西省(新疆)、台湾省、香山省(夏威夷群岛)、加州省(北美洲西海岸)。

每个省都将派出巡抚一名,不过职权和朝廷的巡抚不同,也就是省长,不具备插手军事的权力。

香山省和加州省则设总督,具备一定的军事权力,这两个地区已经有总督了,就不用派遣了。

新增的省份有7个在北方东西部地区,另外3个也就是台湾、香山、加州三地,其中漠北、漠西还未完全掌控,这两个地方迟早都会落入手中。

新的版图绘制得不是很精确,只是在地图上标示出各省所在的大致地区,然后便刊印发行。

新版地图还在各省上面标识了农业和资源类型。如台湾地区,标识的是一个水稻和甘蔗。夏威夷群岛标识的则是甘蔗,同时还有一个旅游标识,加州地区标识的是小麦、棉花、金矿。

北海道渔场,则标识了一个大大的鱼在上面。

蒙古地区则标识牲畜,代表畜牧业。

东北地区和奴尔干都司地区标识的则是木材、矿产、水稻、玉米、大豆和牲畜。同时还附有详细的资源介绍,同时还标识了交通方式,以及移民鼓励政策,主要是为了方便商人前去经商,并吸引百姓移民。

五月初,赵家堡正式发行《崇祯十一年大明地图册》,同时通过和公布了《远洋贸易管理条例》。

条例规定,大明商船可前往日本、朝鲜、定东省、台湾、香山群岛进行贸易,台湾将作为与西夷贸易的集中地,不得私自于其他地点与西夷通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