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军阀治世 > 第311章

第311章





一般不受限制的商品和不在鼓励出口的商品,一律收取20%,日本收取40%的进出口税。

凡大明商船,皆受此条例约束,偷漏税者将斩首。

就税收征收上,除了每个港口都设立征税点外,海上还有盘查。

每艘商船首先必须登记详细资料,船主叫什么,几岁,哪里人,住什么地方,什么模样。

出海时先在港口进行货物登记。

然后海上盘查,近海舰队将在各个航道进行盘查,所有被盘查的商船,都必须出示货物清单和缴税票据。

票据和货物清单是可以造假的,所以近海舰队在盘查时必须把船上的货物数量弄清楚,然后记录下来。

每年将记录汇总,谁造假一眼就能看出来,然后按照登记信息抓人就可以了,并且谁偷税,砍谁的头,抄没全部家产。

税收这东西,乃是一个国家的命脉。

严查+严惩,就能吓住大部分人。

商人可以为了300%的利润践踏一切东西,这句话有些太过绝对,之所以有300%的利润,那也是因为的部分商人都被吓住的原因。

并不是所有商人都愿意在严查的风势下去冒险,而且这个危险是非常大的,一旦被抓到就是万事休矣。

法律有没有是一回事,严查不严查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若是有法律不查,那基本上是有等于无。

那些愿意冒险的人还是有的,但那并不能说是很正式的商人,很多可能是那些资本不多,想一夜暴富的亡命之徒。

同时条例中规定,凡是举报船主走私偷税者,分给抄没家产的五分之一,船主在贸易时,船员有权力知晓贸易细节。

后世抓贩毒,是给十分之一。

贩毒集团大多比较掩蔽,警察根本抓不到,以那些警察的酒囊饭袋程度,想要抓到贩毒集团几乎不可能。

那些贩毒集团藏毒的方式可谓是花样百出,连外国警察拥有先进的检查设备都能从眼皮低下弄过去,中国警察想抓住?

会被抓住的都是内鬼举报。

接到举报后再去抓起来,然后马上叫来电视台记者,说自己有多么多么厉害,全是扯淡。

贩毒靠举报是无法完全抓住的,因为贩毒集团很严密,很难打入他们内部。

而远洋贸易就不同了,一艘商船必须有一定数量的水手,这些水手只要在出海时注意有没有在港**过税,或者商船在中途有没有在某出装上事先藏匿的货物,亦或者进港时没有交税,就能直接去举报。

举报后,举报人可以改名换姓,想去什么地方都可以,亦或者永远处于警察保护之中生活,没有任何后顾之忧。

当然,若是商船遭遇意外,例如遭遇风暴登陆在某处,那是另说的,只要船员一致作证就行了。

在这样的双管齐下方式下,一般不会有人商船不进港交税。

只要进港交税,大部分的税收都跑不了。想要偷税的方式只有把值钱的东西藏在船上的某处,这就需要仔细的检查,以及号召船员时刻盯紧了。

同时船员必须有一半以上是‘航海技术学院’培训毕业的,因为从技校里出来的水手,对举报事项都是很了解的,同时在应对一些突发*况也有处理手段。

除了举报走私外,还可以举报禁止出口的货物和物品,只要关乎到可能提高异族科技水品的东西,都在禁止出口的行列。

就是有关科技类的书籍都禁止出口。

凡是那些书籍,需要登记后再带上船,船员也要对书籍的去向进行监督。

技术封锁已经到达了这种严格到变态的地步。

远洋贸易的关税,是一个很有利润的收入环节,就英国来说,目前一年的税收大概在将近三千万两白银左右,比大明的税收还要高。

虽然说西方的白银不太值钱,真正的税收还是比不上大明,但那也是一笔很可观的财政收入了,而那三千万两大部分都是靠海洋贸易的税收。

西方人没什么能匹敌中国商品的东西,只要海洋贸易发展起来,西方的黄金白银很快就会流入大明。

和西方人直接贸易,那是不允许的。

因为那太暴利了

暴利到根本不清楚要收多少关税才合适的程度。

其实赵岩开放的海洋贸易,根本不是真正的远洋贸易,只是内部货物流通而已,根本就是变着名来收商税。

毕竟10%的商税还是太少。

这叫巧立名目。

有点算是远洋贸易的只有日本市场。真正的远洋贸易,则打算完全垄断。等于是给了贩运商人多一条经营路线罢了。

《远洋贸易管理条例》公布后,让许多商人大失所望,因为限制还是很死,但日本的开放还是让一些人很激动。

日本的市场,依旧是暴利的,就算是40%的出口税和40%的进口税,只是商船从哪里来?

现在想要商船,在山东是很少有机会能买到的。

山东的飞剪船生产出来,基本上是供应给商业部以用来从事远洋贸易,私人想要买到飞剪船,还得等辽东的船厂呢

随着商船的需求量扩大,商船价格一路上涨,也刺激了造船业的发展,不到一个月,到工商局登记的造船场从十几家暴增到二十几家,直接增加了一倍。

相比之下,《崇祯十一年大明地图册》增加了十个省份,则是让人目瞪口呆,大明的版图已经从南到北,已经扩张到了十分夸张的地步,连十几万里外的美洲都有有大明的地盘。

地图册一发行,购买的人十分多。

刚刊印十万册,就被各部门给抢光了,教育部抢的最多,真正拿出去卖得根本没多少。

但拿出去卖的,销售也很火爆。

山东的知识分子对这东西很感兴趣,就算不是知识分子,买个地图回去挂,是个不错的选择,有个地图可以指着上面说故事。

印刷厂再次加印了三十万份,印刷设备日夜开工,这才暂时堵住了供应的不足,外地客商来山东,很多也会梢上一些带回去。

毕竟不是太贵的东西。

赵岩的声望,也随着这个地图册的传播而日益高涨,越来越多人相信,赵岩有能力成为一个盛世明君。

平日赵岩经常在报纸上和大明的文人士子交流。

这次也不例外。

这是一个沟通的平台,可以改变很多人对他的印象。

有个江南的士子问,赵岩到底要打到什么地方才停止兵锋?

赵岩在报纸上给出的回答是:“征服或从**上完全消灭所有可能对我族构成潜在威胁异族,若是条件允许,极寒的南北两极都可以占领。”

他的回答让人惊讶。

然而这句话,也成了日后人们信奉的尊则。

不过在如今,赵岩这句话却让一些中毒颇深的文人所诟病,称其是暴秦之风,终将灭亡云云。

对此话题,赵岩不做任何反驳。

这问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切用事实说话

大明版图的扩张,还是吸引了许多热血志士来到山东,想要建功立业自然要来山东,建功立业乃是许多人的梦想,只是朝廷没有给他们机会,一个个的大败和重文轻武,几乎是固步自封了。

打仗的问题基本上不需要赵岩担心什么,经济上却是要跟上的,赵岩除了开放海贸及垄断远洋贸易的手段外。

在盐税和商税上,也开始下功夫。

五月底,晋商的事情基本上都已经处理完了,各省的武警部队也已经到位。

收税要开始了

武警部队派驻到各省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剿匪和收税,这都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呀盐税是赵岩的,商税是内阁的。

私盐是查禁的重点,渤海湾的食盐足够供应整个大明人口的食用,只要市场足够,渤海湾的食盐产量还能继续扩大。

前提是把淮盐给踢出市场,抄家的事情先不急。

晋商目前还在审着呢已经有一大半人已经被判决秋后问斩,叛国通敌的罪名算是扣死了。

查抄的财产,也全都流进了赵岩的腰包。

就查抄到的现银,已经达到了将近六千万两白银,这和去年的财政收入比起来,已经占据了大半。

那些不动产已经陆续开始套现,很多不动产留在手上根本没用,赵岩又不经营,那种蝇头小利的东西,实在看不上眼,经营起来又浪费管理人员,规模一小就不专业,还是卖出去套现了好。

手上那些不动产,估计也有上千万两的价值,这不算土地的价值,土地并不打算套现,山西地下到处是煤。

还有一些土地竟然跨省,那些土地也先留在手上,免得以后搞什么工程还要弄拆迁。

加上从孔府查抄的上千万两的财货,明年赵岩又有银子修铁路了,盐商还不急着查抄,毕竟盐商没干什么卖国的事情,赵岩不可能下死手。

各省武警部队在到达所指定省份后,随即派出情报人员发展下线和侦查情报,武警部队带去的情报人员不是多是山东的,不是当地的情报人员,所以不太方便,因此必须发展当地的情报人员。

在大明境内进行情报活动是很简单的,因为没有反情报机构,且情报人员有武力支持,甚至可以光明正大的进行情报收集。

每个省有500个情报人员的定员,将收集省内各种情报。

刚到达外省的武警部队没有情报是无法行动的,这些情报人员就相当于他们的眼睛。

最必要的情报收集对象就是土匪和残余的流贼,一旦发现,马上组织清剿,一个省五千人的兵力,清剿起来还是足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