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呼啸的枪刺 > 第10章

第10章





每人一个空脸盆,双手平端,然后逐步加水。这主要是练习臂力,保证射击时的稳定。然后是单手练习。

对于班里新同志的训练热情,陈平一百个满意。笑眯眯地也端着脸盆跟着练。不时指点一下。

叶扶苏也没有闲着,水房里公用的拖把就剩了一堆破布。经过一番加工,木棍子上出现了准星、照门。对此陈平并不知道。叶扶苏谎称是拣来的棍子。

除去做了把“枪”,叶扶苏还利用晚上熄灯后,对每个人进行心理辅导。射击不是对情绪要求很严格么。靠近屋门的张晨负责监视楼道声音,叶扶苏一个个地启发新兵们赶紧想家。现在想过了,过几天就不想了。对于这个理论,马野概括为瞎说理论(就是黑灯瞎火地谈心说话)。反正一句话,叶扶苏和马野又开始“忙”了。

杜为国发现,最近几天二班的精神头有些不对,好像有些疲惫。而且精神状态也不对,普遍的发呆,发蔫。很有些带兵经验的杜为国知道这是想家了。跟陈平交换意见,陈平也发现了这个问题。但是找不到原因在哪里。正准备找杜为国商量呢。

详细地询问了二班最近发生的事情,杜为国觉得问题就出在了射击训练上。拉住从身边经过的张晨端详了好半天,杜为国决定今晚听听二班的窗根。

晚上,熄灯号响过之后,陈平早早的就查完了铺。看着班长走出寝室,二班的兵们又很小心地等了一会。

“牛牛,楼道里没人了吧?”

靠在二班窗户边上抽烟的杜为国听出来了,这是叶扶苏的声音。

“没人了!”

“那好,今天该谁回忆家乡生活了?快点,别等着催了。”叶扶苏坐了起来。

众人相互询问了一圈,发现都回忆过了一遍,好像就差叶扶苏了。听到这种情况,叶扶苏说道:“我就[奇`书`网`整.理'提.供]免了,你们谁听说过心理辅导老师还要进行心理辅导的。我就不必了。”

“那怎么成!”叶扶苏的话遭到了全体的反对。

“你怎么就不要辅导了,我等着给你辅导等了好几天了。”说话的是马野。作为第一个被辅导对象,在刚刚从事“心理辅导”工作的叶扶苏那里,马野委屈受大了。比如交了几个女朋友,有没有什么出格的举动。马野认为这跟心理辅导靠不上边而拒绝回答。但是叶扶苏说这是很重要的内容,而且还发动大伙一起询问。好汉难敌四手,马野只能说了。怎么到了叶扶苏自己就算了呢?

“不能就这么算了。为什么你就算了,不同意。”马野的看法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可。这次,连宝宝都不站在叶扶苏的一边了。

叶扶苏看看犯了众怒,赶紧解释道:“同志们,同志们,大家听我说。这次辅导主要是让大家尽快调整情绪,不要到关键时刻,因为想家,影响射击考核成绩。被别的‘小朋友’夺走红旗就不好了。不是挖大家的隐私嘛。大家不要跟着马野胡闹,之所以让马野交代女朋友的问题,主要是因为,凭我对这厮的了解,就是想家,这小子也不会想父母,而是会想老婆地。你们不要误会嘛。啊,很晚了,大家明天还要训练,睡吧,睡吧。”

“你才是白眼狼呢。我凭什么会不想父母?”

“不对,你也问过我呀?”

“你怎么就不会闹情绪了?”

二班寝室的窃窃私语声越来越大了。站在窗边的杜为国和后来赶到的陈平,已经知道了事情的全部情况。轻轻敲了敲玻璃,杜为国对着二班小声说道:“熄灯了怎么还说话、不知道条例么?叶扶苏‘叶班长’,明天午饭后到我这来一趟。”

二班的宿舍内霎时一片寂静。

第二天中午,叶扶苏老老实实地去找了杜为国。具体的情况大家不得而知,下午训练前,叶扶苏回来了。所有询问情况的人就得到一个字:“滚!”

晚上,熄灯号响过之后,全副武装的叶扶苏冲出了宿舍。操场上,抽着烟的杜为国和笑眯眯的陈平,看着边跑边做蛙跳的叶扶苏满意的点着头。二班的几个新兵在透过窗户看得乐不可支。

军旅之初第一节独立团(一)

三个月的新兵训练就要结束了,新兵们即将分到各个连队。

老兵班长们还在臭骂这帮新兵,不过没有以前那么凶了。新兵蛋子就是要多敲打,多锻炼,这样才能快速的成熟起来。这是部队的传统。

新兵蛋子的称号要整整保持一年,直到再有新兵入伍。那时候,当年入伍的新兵才能升格成为老兵,才能与什么都不懂的新兵蛋子没有关联。这也是部队的传统。

叶扶苏他们这个新训队隶属于军区独立团。与军区很多红军时期就赫赫有名的部队相比,独立团属于小字辈,或者说独立团自己就是个新兵蛋子。抗战中期建立这支部队,是从游击队发展起来的。但这不是说独立团的战斗力不行。恰恰相反,从成军那天起,独立团就是一直嗷嗷叫的部队。恶仗、硬仗,打的连自己人都直咧嘴。

百团大战,独立团奉命参与一次围点打援的战斗。扼守在津浦路一个交叉路口上的独立团,受到了两个大队鬼子的左右夹击。全团战士苦战四昼夜,两个大队的鬼子离的最近的时候,相距不过是一道300米的山梁,飞机大炮紧着忙活,但是怎么也没法汇合在一起。每次到了阵地危机关头,总是有独立团的战士抱着成捆的手榴弹扑向敌人。全团连以上的干部伤亡殆尽。关键时刻,独立团政委带着全体支前担架队,每人两颗手榴弹,硬是在阵地前20米不到的地方炸出了一条不可逾越死亡地带。战后统计,独立团从团长到随队的支前担架队,几乎人人挂彩。很难说有多少是鬼子打伤的,又有多少是自己的手榴弹所伤。反正从此后,所有跟独立团对面的鬼子、伪军都知道,独立团扔手榴弹不看自己是不是在安全距离,只看是不是敌人扎堆。你要想干掉一个独立团的兵,至少需要一命换一命的勇气。付出了900人伤亡代价,独立团几乎没有一个人是自己走下的阵地。从此,独立团被鬼子华北司令部称为“野狼”团。

此外,独立团还是我军历史上少数几支保持最先进装备的部队。

刚刚成军不久,独立团在首任团长的带领下打掉了鬼子的一个军火库。“三八大盖”和歪把子机枪成了独立团标准装备。掷弹筒、迫击炮甚至装备到了连、营一级。就连鬼子的山炮,独立团也搜罗了三门。此后,为了解决炮弹问题,独立团团长和他手底下的兵,没少跟兄弟部队争吵,甚至动手。独立团也就成了两头冒尖的典型。

鬼子投降,还没等国民党军队动手,独立团就抢先占领了人家的一个师部驻地。团领导每人一个处分,换来了独立团第二次换装。全套美式装备的独立团,成了上级手中的王牌。别的部队常常是两三个团包围中央军一个团,而独立团有过一个团单挑中央军一个旅的记录。怎么也没有想到共军会发起冲锋的中央军,在队形还没有展开的情况下,被独立团一口气端掉了旅指挥所。被俘的中央军旅长直到进了战俘营也不相信,对面的共军只有一个团。

曾经有一次,一个连的国民党兵围住了一支独立团的土改工作队。9个人的工作队三支短枪六支长枪,在一片树林里苦苦坚持了一个晚上。九声手榴弹爆炸过后,国民党没有找到一具完整的独立团烈士遗体。随后赶来的增援部队和老乡也只能将九个战士合葬在了一起。据说后来这一连的国民党兵根本就没有回到驻地。路上就集体开小差跑了。

挺进东北,别人忙着找鬼子的军火库发洋财。独立团却开始了在兵源上做文章。除了汽车、大口径榴弹炮和鬼子战车,难得的没有跟兄弟部队争抢武器。但这次,独立团开始抢人了。神射手、神炮手独立团一把一把的。除了身体要求和战斗经验,伏龙芝军校出身的政委,对于战士的文化也提出了要求。通讯连、医疗队、工兵连、炮兵教导队、神枪手(狙击)大队、反坦克连……总之,各种当时条件下能够组成的先进作战单位,大都在独立团能够找到。要不是被总部强行将缴获的大口径榴弹炮和战车要走,独立团真的没准就成了我军第一个装甲步兵团了。就在这时候,独立团团长和政委成了纵队首长。独立团顺理成章地成了纵队主力,也继续“独立”着。

接任几个的团长、政委要么来自抗大,黄埔或者保定军官学校,要么曾就读于当时中国还为数不多几所大学。一句话,独立团“秀才”当家。但是秀才当家的独立团怎么也改不掉两头冒尖的习气。恶仗、硬仗要抢,好的装备缴获要抢,好的兵源要抢,就连部队统一补给的时候独立团都要抢在别人的前面先挑。上级首长怎么也弄不明白,独立团文质彬彬的团长、政委怎么这么能闹腾。大概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一支部队从它成立的那天起就形成的风格吧。

三年解放战争,从北国到南疆,独立团打遍中国。新中国成立不久,一纸调令将独立团调到了广西。大概是看到了独立团身上“匪气十足”,主力团又变成了“游击队”,开始了满山遍野的跟土匪玩起了猫捉耗子。四组一队、一点两面三三制之外,独立团又总结出了厚厚一摞的主力部队小分队战斗心得。当时正在筹建的南京军事学院,直接“扣押”了送资料去的独立团参谋长,连人带资料统统留在了军校。

就在独立团差不多变成了山地团的时候,抗美援朝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