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



个人是一个汉语词语,别称个体,一般指一个人或是一个群体中的特定的主体。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党史小故事和个人感悟范文(精选11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篇1】党史小故事和个人感悟
          毛委员送棉衣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从一开创起,就处在敌人的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之中,红军和根据地老百姓的生活异常艰苦。毛泽东在1928年11月写给中央的报告说:现在五千人的冬衣,有了棉花,还缺少布。这样冷了,许多士兵还是穿两层单衣。好在苦惯了。而且什么人都是一样苦。冬天,井冈山上格外寒冷,红军战士没有棉衣和棉被,只有两层单衣和薄薄的线毯。在生活上,每人每天只有五分大洋的油盐柴钱,吃的是粗糙的红米和没油盐的南瓜汤,晚上,没棉被就靠盖稻草取暖。毛委员在上井冈山当年的冬天,就指示工农革命军在桃寮和茨坪办起了被服厂。用打土豪得来的棉花、布匹自己生产军服。一天,部队发下新棉衣,毛委员领新棉衣回到八角楼,走在房东谢槐福的面前说:你一家五口人,没有一件棉衣,你就把这件棉衣穿上吧!谢槐福见毛委员身上只穿了三件单衣,想起毛委员寒冬的晚上只披着一件线毯,还经常工作到深夜,怎么也不肯收下新棉衣。在毛委员反复给谢槐福做工作的情况下,谢槐福才穿上了新棉衣。毛委员就是这样与人民群众同甘苦、共患难,战胜了严寒的冬天,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赖与爱戴,取得了井冈山斗争的胜利。
        
【篇2】党史小故事和个人感悟
          李大钊同志说过:“昔日的国情,即今日的历史;来日之历史,犹今日之国情。”中国共产党为了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强,已经走过了100年辉煌的历程。风雨百年,鉴往知来,党的百年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政治营养和精神瑰宝,我们要从百年党史的壮丽篇章中重温信仰、汲取力量,永葆初心、永担使命。
        
  从党史中感受信仰之力
        
  中国共产党百年峥嵘历史,就是一部壮丽的理想信仰史诗,是一份用生命向信仰交出的答卷。在中国共产党厚重的历史画卷里,我们清晰看见,面对绞刑架,革命先驱李大钊豪迈誓言:“我们深信,共产主义在世界、在中国,必然要得到光荣的胜利”;面对死亡,方志敏烈士大义凛然写下:“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在红一方面军二万五千里的长征途中,平均每三百米就有一名红军牺牲。从1921年到1949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中牺牲的烈士有名可查的就高达370万人。是什么让他们舍生命而不惜、置生死于度外?是信仰!信仰似水无形,其力至伟。党史记载,红31军93师274团的几名红军战士在长征途中,宁肯忍饥挨饿,也要将半截皮带留下来,带着它“去延安见毛主席”,这就是信仰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马克思主义犹如壮丽的日出,照亮了中国人民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亦如强大磁场一样吸聚人心,积聚了千里奔腾、万壑归流的磅礴伟力,带领中国共产党人在积贫积弱的旧中国开辟出旷世伟业。正如毛泽东同志1938年所说:“如果我们党有一百个至二百个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实际地而不是空洞地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同志,就会大大地提高我们党的战斗力量。”马克思主义蕴含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它指引了无数共产党人在生与死的考验面前威武不屈、视死如归,“愿献头颅保中华”“虽九死其犹未悔”。学习党史,就要深刻领悟党史中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进一步坚定对马克思主义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的信仰。要学习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用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
        
  从党史中体会初心之坚
        
  党波澜壮阔的百年历史,是几代共产党人为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前仆后继、奋斗不息的历史,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纵观党史,“半条被子”“一口红军锅”的故事,“一船红天下、万众跟党走”“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装,最后一件老棉袄盖在担架上,最后一个骨肉送去上战场”的歌谣,大别山地区从1921年到1949年为革命牺牲百万人,仅在册革命烈士就130351人,被人传颂为“山山埋忠骨,岭岭铸忠魂”等等。一个个鲜活的故事、一首首感人肺腑的歌曲,道尽了百年来党与人民群众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形成的血肉联系、水乳交融的深厚感情。1922年7月,党的二大通过了党的第一部党章和《关于共产党的组织章程决议案》,提出共产党“应当是无产阶级中最有革命精神的大群众组织起来为无产阶级之利益而奋斗的政党,为无产阶级做革命运动的急先锋”。第一部党章就明确了中国共产党的利益就是人民群众的利益,其所有的政治纲领、政策方针、路线及其具体工作计划,根本着眼点在于实现和维护人民的利益。党为了人民利益而战、依靠人民而胜。习近平总书记说“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高度概括了党的初心使命、性质宗旨、理想信念。学习党史,我们要深刻认识只有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党才能坚如磐石、行稳致远,要时刻牢记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要以坚定信念为动力,立足岗位为人民服务,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篇3】党史小故事和个人感悟
          学习党史,既不能够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沾沾自喜,也不能够纠结于探索路途上遇到的一些失误与曲折而犹豫不前,关键还是要总结好党的历史上的各种经验教训,结合新时代新的历史特点,把握“变”与“不变”,提升应对内外部重大风险挑战的能力和水平,为气象事业开新局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
        
  时代命题在变,理想信念不变。推进气象事业发展,首先要把牢理想信念“总开关”,从党史学习教育中汲取精神力量,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进一步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同时必须坚定气象事业的使命感、责任感,大力弘扬优良作风,努力传承红色基因,增强为气象事业担当奉献的自觉性、主动性。保持气象人一往无前的奋进姿态,充分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精神,大力推进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为人民福祉安康提供优质气象服务保障。
        
  发展征程在变,自我革命不变。扎实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既是落实党中央重大部署的需要,也是气象事业自身发展的需要。迈入“十四五”,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加速发展和应用,智能观测、智能预报、智慧服务和智能运控等成为时代气象发展主题。面对气象事业发展道路上的新机遇,我们必须勇于自我革命。积极适应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紧跟智能监测预报预警和智慧气象服务发展的时代趋势,解放思想、更新思维,积极拥抱现代信息技术,持续推进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气象现代化建设,努力实现自我完善、自我提高。
        
  气象需求在变,为民服务的宗旨不变。“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充分证明“赢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党就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就能够无往而不胜”。在人民群众向往美好生活的时代,随着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发展,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气象服务需求呈现出多样化、多元化、多层次的时代特征,人民群众对气象服务提出了新需求,我们要始终坚持气象事业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根本宗旨,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