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页


        
  二、说教法、学法1.教法
        
  ①品读重点词句与想象结合法:引导学生透过文字想画面,抓重点词语理解文章,解决教学重点。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给方法比教给知识更重要。要教会学生学习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②在朗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课标》指出语文教学是为着人生的,语文是向着生活的。所以,学生根据自己的情感世界,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为基础感悟理解课文时,教师要做适时的指导。朗读是品味内容,体会感情的最佳选择。2.学法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标所倡导的,也是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交流沟通的机会,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根据本课特点我布置了学生课前搜集资料有关小萝卜头的资料。“圈、点、勾画”的常规读书标记法更要坚持。
        
  三、说教学程序
        
  第二课时
        
  一:观看视频,谈话导入
        
  课件出示小萝卜头被狱警鞭打的场景。
        
  师:他吃着霉饭长大,不知道糖是什么滋味儿,他本应坐在我们三年级教室,和我们一同学习、一同游戏的,他就是我们的同龄人,叫„„
        
  生其说:小萝卜头。
        
  师:今天就让我们再次走进小萝卜头,感受他不一般的生活。师:齐读课题(课件出示课题:小萝卜头的故事)师板书课题
        
  二:品读课文、思考感悟: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小萝卜头在监狱的铁窗附近捉到了一只虫子„„“这是一只怎样的虫子呢?”轻声读课文,勾画出描写虫子的句子。指名反馈。
        
  (课件出示重点段落:“一只长着光亮的翠绿翅膀的小虫,越过栏杆,飞到走廊上来。虫子的头上,长着一块美丽的透明的薄壳,像小姑娘披上了蝉翼般的纱巾。这虫子纤细而温柔,透过薄壳还可以看见它红珠子似的小眼睛。”)(1)、“这是一只怎样的虫子呢?”(漂亮)
        
  (2)、哪儿漂亮?(引导学生从“翅膀”、“头”、“小眼睛”三个方面说。)
        
  (3)、指导朗读:“谁能把小虫子的漂亮读出来?”(指名读)
        
  2、小萝卜头喜欢这只虫子吗?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读读课文,找出这些词语或句子,然后再旁边写出你的体会。学生反馈。
        
  (出示课件:“突然被什么新事物吸引住了。他追着、跑着,直跑到刘思杨靠近的铁窗附近,不住地挥着小手,叫着:‘呦,你看!’”)
        
  (1)、此时,小萝卜头的心情怎样?你是从哪儿体会出来的?
        
  (引导通过重点词语体会小萝卜头的兴奋、激动、喜悦并让学生读出“高兴”“兴奋”、“激动”)
        
  (出示课件:“‘呦,多好看的小虫!’小萝卜头尖叫了起来,伸手捉住了一只。”)
        
  (2)、刚才我们通过抓住动词体会出了小萝卜头对小虫的喜爱,用同样的方法看看这句话中,哪个词也能体现小萝卜头对小虫的喜爱。
        
  (引导学生抓住“尖叫”有感情朗读,齐读,体现小萝卜头的快乐。)(出示课件:小萝卜头两手轻轻捧着那只小虫子,惟恐伤害了它。”)
        
  (3)、解释“惟恐”:只怕。
        
  (抓住“两手轻轻捧着”,并做动作体会小萝卜头对小虫子的喜爱和爱护)
        
  3、从这些字眼,我们可以感受的到,小萝卜头非常喜欢这只小虫子。那么小萝卜头喜欢它只因为他漂亮吗?
        
  (出示课件:入春以来,这种虫子很多,常常撞进铁窗,陪伴着常年呼吸不到自由空气的人们。又飞来一只,他们并排在一起,故意在人们面前骄傲的爬着。)(抓住“这种虫子很多”说明虫子很普通,但在小萝卜头眼里却那么的漂亮。)(在这一环节,教师引导学生联系课文背景,理解“呼吸不到自由空气的人们”,“故意”,“骄傲”等词句的含义。)
        
  4刘思扬摸摸口袋,摸出一只偶然带来的、被特务没收了火柴的空火柴盒,丢出铁窗,送给小萝卜头。小萝卜头打开火柴盒,把虫子放了进去。他正要关上盒子,可最后却把他放了,这是怎么回事?(生:因为他看到那只虫子在盒子里不安地爬动,就想把它放了。)
        
  (1)、你是从哪儿读到的?(12段)
        
  (师出示课文12—17自然段)
        
  5、小萝卜头看到小虫子在火柴盒里不安地爬动,失去了自由时,小萝卜头“若有所思地停住了手,”解释“若有所思”,他在思什么,想什么?
        
  、师:是啊,火柴盒好就是监狱,小虫子和小萝卜头一样被关进了监狱。小萝卜头自己已经没有自由了,所以他看到小虫子在盒子里不安地爬动时,他就感觉小虫子是谁呀?(自己)
        
  师:对,好像自己一样,我不能关着它呀!体会着小萝卜头的心情,读读这儿。
        
  (朗读):“小萝卜头打开……飞吧,你飞吧!”(师先领读,再回声读)师(教师由衷地称赞):说的真好!小萝卜头在这儿不光是想让小虫子获得自由,还有对生命的一种珍爱呀!带着你的感受读读这儿。
        
  一学生动情地读。
        
  师:我们一块儿看一段电影《在烈火中永生》中小萝卜头放飞小虫子时的情景,边看边体会小萝卜头的心情。(师生认真地看录象。)
        
  师:你理解小萝卜头的心情吗?
        
  (小萝卜头一看到小虫子没有自由了就很可怜它。小萝卜头放飞虫子时很高兴。)
        
  师:同学们,带着你的感受再来读读这吧!
        
  学生投入地读12~17自然段。
        
  师:同学们,我刚才听你们读到“飞了,飞了,它坐飞机回家去了”时非常激动,你们能理解小萝卜头看到虫子缓缓飞出栏杆时的心情吗?
        
  师:他想到自己有一天也会像小虫子一样飞出监狱,多高兴啊!看到小虫子飞走了,好像自己也长上翅膀,飞到外面看到了外面的世界。看到小虫子飞走,他多么想—
        
  生(齐答):飞出去!
        
  师:你从哪感受到他想飞出去?(17自然段“解放了,我们也坐飞机回去!”)
        
  师:瞧,小萝卜头想的多好啊,“解放了,我们也坐飞机回去!”体会着小萝卜头的心情,谁来读读这儿?
        
  生读:“解放了,我们也坐飞机回去!”
        
  师:他太想解放了,是吧!谁还想读读?(一名学生读)
        
  师范读:“解放了,我们也坐飞机回去!”我们齐读。
        
  师生齐读:“虫子终于轻轻扇动翅膀,„„解放了,我们也坐飞机回去!”
        
  师:是啊,我们的小萝卜头,他一直渴望着有一天能够冲出高墙,看看外面的世界,回到温暖的家,过上幸福自由的生活。可他还是没能等到解放的那一天,就被敌人残忍的杀害了,让我们看一看银幕中的小英雄,让他的光辉形象永远的、永远的铭记在我们的心理。(播放课件)
        
  三、真情表白
        
  我相信同学们一定有许多话想跟小萝卜头说,如果现在小萝卜头就站在你面前,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学生自由发言)(没说完的课下写在纸上。)
        
  四、课文小结
        
  我相信同学们的心声小萝卜头一定会听到的。在敌人的监狱里,小萝卜头帮助地下党作了许多成年革命者不能做的革命工作,解放后,宋振中被追认为革命烈士。同学们,在重庆的白公馆以及渣滓洞被杀的何止小萝卜头和他的爸爸、妈妈,还有许许多多的革命者。他们抛头颅洒热血,为我们创造了幸福的生活,让我们全体起立表示表示对他们深深地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