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页


        
  就在枪声停息后的第一个清晨,市民们依然惶惶不安,可当他们打开家门那一刻,他们被眼前的景象深深感动了,湿漉漉的马路两侧睡满了身着黄布军装的解放军战士。
        
  原来,早在4月1日,上海战役发起前,身为第三野战军司令员的陈毅就颁布了《入城三大公约十项守则》,十项守则的第二条,白纸黑字写着进城后一律“不住民房店铺”。
        
  5月,陈毅在苏南丹阳县发表讲话,明确指出:入城纪律是执行入城政策的前奏,是我们解放军给上海人民的见面礼。
        
  这条纪律在制定之初,却不被很多指战员理解。陈毅始终坚持认为上海情况复杂,不能将过往经验完全照搬。他将自己意见和看法电报上海战役总前委,邓小平、刘伯承等前委委员一致赞同他的意见,并电报中共中央军委。
        
  很快就收到了毛泽东的电报批示,只有八个字——很好,很好,很好,很好!
        
  四、在休整中扩军
        
  红一军团突破敌人封锁线后,来到江西宜章的白石渡,在这里休整了一天。这里是当时粤汉铁路的必经之地,铁路刚刚在这里开工,聚有许多来此打工的湖南农民。他们住的是用松树搭成的窝棚,一棚要住20人上下。
        
  他们来此是因为家乡遭受天灾,原指望来此挣点工钱回去养家糊口,可工头却从来不发工资,遇有生灾害病,工人们饱受煎熬,一些体质虚弱的人,已经奄奄一息。
        
  红军看到这批湖南农民,立即救济他们,给他们发放谷米和猪肉,并发放衣服物件,有工人急欲回家的,还给他们发了路费。在红军的感召下,工人们三五成群地来到部队,纷纷要求参加革命队伍。一些年纪大的工人为不能参加红军而叹息:“可惜我老了,不然,我也要参加红军,跟着你们一道走。”
        
  他们说:“我活到这样大的年纪,从没有看到这样好的队伍,从没有看到这样真正为老百姓谋利益的队伍,你们一定要成功啊!”对于参加红军的新战士,红军将士都亲切和蔼地招待他们。一大群衣衫褴褛的工人,一下子就成为穿上军装的新战士了。
        
  第二天,部队继续前进,队伍人数增加了数百人。
        
  五、坐筐过绳桥会师
        
  1935年6月14日,中央红军一部和红四方面军一部在达维镇会师。红三军团担负中央交予的维护交通、与红四方面军会师的任务。彭德怀亲自率领十一团来到维古村。
        
  这是个依傍高山、面临大河的村庄。河上的桥已被敌人破坏,隔河而望,红四方面军的队伍正向这边走来。双方虽是面貌可辨,可使尽力气喊话,对方仍是听不清楚。急中生智,他们互掷石头,在石头上缠上字条,相约在这里架设悬桥。听说在上游的以念有一道桥,彭德怀又来到以念。
        
  这里的绳桥也受到破坏,上下两条绳,只剩一条,河的对面就是红四方面军,双方仍然沿用维古的方法,向对岸掷石头。
        
  十余分钟以后,接到这样的一个字条:“我是徐向前,率领红四方面军之一部到达了”,“我们是三军团之一部,在此迎接你们。”虽然取得了联络,但双方依然不能讲话,也不能渡河,仍是隔河相望着。
        
  就在为难之际,红军战士在河岸的树林中找到了。于是四方面军的一个战士坐在筐子里将筐子拴在绳子上,从河对岸慢慢地荡过来了。接下来便是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以及其他官兵一个又一个地渡过来。双方终于会师成功。
        
  两天后,维古的悬桥经红军一方面军与四方面军共同努力,终于架设成功了。
        
第七篇:  党史小故事简短
          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了第一次党代会,这也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虽然期间共产党遭遇过很多困难,受到国民党反动派的镇压、可南昌起义的一声枪响打响了共产党武装反对国民党的第一枪。然后经过我党不断的探索终于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路线、由此我党便不断的发展壮大给中国人民乃至整个中华民族带来了美好的今天。
        
第八篇:  党史小故事简短
        1934年11月上旬,红军突破国民党第二道封锁线后,中央红军卫生部等机构驻扎在了湘赣边界的湖南省汝城县文明瑶族乡沙洲瑶族村,进行长征半个月来首次较长时间的休整。红军纪律严明,驻扎的战士们睡在屋檐下、空地里,宁愿忍饥挨冻,也不打扰群众半分。
        
30多岁的村民徐解秀心疼这些战士,主动让3名女红军进门休息。徐解秀的“家“并不宽裕,只有一间茅草屋,屋内有一张用竹子改造的简易床,稻草席子简单铺设,甚至没有一条像样的被子。看着简陋的床铺上仅有的一件蓑衣和一条烂棉絮,女红军便主动拿出她们唯一的一条行军被,和徐解秀母子一起横盖着,熬过了寒冷的夜晚。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徐解秀和女战士同时醒来,她们发现,男主人一直睡在门口的草垛上,抱着大竹筒守护着她们,女战士们深受感动。
        
在驻扎的几天里,3名女红军与徐解秀同吃、同睡、同劳动,帮着徐解秀烧火煮饭,闲时还给徐解秀夫妇讲革命道理,建立了深厚的军民鱼水情。几天后的清晨,女红军们要上路了,怕徐解秀母子寒冬难熬,她们执意要将被子留下,但夫妇俩说什么也不肯接受。三个红军姑娘不由分说地将被子往床上一扔,抽身就往外跑,徐解秀赶紧抱起被子,拼命地又追了出去,她们在村口推来推去、僵持不下,这时一个红军姑娘从背包中摸出一把剪刀,坚定地把一条被子剪成了两半,留下半条给徐解秀,还留下两句话:“红军是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打敌人是为了老百姓能过上好生活。等革命胜利了,我们还会回来看您的,送您一床新被子。”徐解秀颤抖着双手接过这半条被子,一句话也说不出,泪水唰地流了下来。
        
红军走后,徐解秀时常拿上小板凳,坐在村口的滁水河畔,守望红军归来。1991年腊月,徐解秀老人去世前,在弥留之际还念念不忘三位女红军,并嘱咐子女:“一定要跟共产党走,共产党就是自己仅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
        
  
        

第九篇:  党史小故事简短
          我向大家介绍了全国道德模范龚全珍同志、龚全珍、女性、汉族、1923年12月出生、山东烟台人、中共党员、西北大学教育系毕业。开国将军甘祖昌夫人,江西省萍乡市南陂小学原校长。
        
  1957年8月,龚全珍和甘祖昌一起回到江西省莲花县务农,从事乡村教师的工作。退休后,扶贫补助学,开设龚全珍工作室服务社区、大众。纪实作品《我和妻子甘祖昌》。习近平总书记相继两次亲切地见到龚全珍,亲切地称她为老阿姨。2013年9月,龚全珍获得了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称号。2014年2月,荣获感动中国2013年度十大人物。同年10月,被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2016年,龚全珍被评为江西省第一个感动江西十大教育年度人物。12月,龚全珍家庭被评为第一个全国文明家庭。2017年11月,龚全珍获得了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先进工作者奖。2019年7月26日,龚全珍被评为全国模范退役军人。
        
  2019年9月25日,被授予最美丽的奋斗者荣誉称号。
        
  (2013年9月26日会见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和提名奖获得者时的讲话)
        
  她是老将军甘祖昌同志的太太。甘祖昌同志是江西老红军、新中国的开国将军,但他主张回农村当农民,龚全珍同志也和甘祖昌同志一起回农村奋斗。半个多世纪过去了,龚全珍的同志一直保持着艰苦的奋斗精神,当选了全国的道德模范,出席了我们今天的会议,我很高兴。我向龚全珍同志致敬。我们必须继承艰苦奋斗精神的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