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克里姆林宫四年时光 > 第124章

第124章



                                    石油公司领导人及其管理集体理应为这份工作获得很高的报酬,但也不该超出应有的范围。石油行业不是现在这些所有者创建的,更正确的方式是让他们以租赁的方式经营公司。石油本身是属于人民和国家的自然资源。

            石油行业的生产效率显著提高,其所有者为此应该受到赞扬。但提高效率的不仅是石油业。2001~2003年世界石油价格显著提高,但这里并没有霍多尔科夫斯基、阿布拉莫维奇或阿列克佩罗夫的功劳。近两年来,石油价格一直保持在每桶25~28美元,这使石油行业的利润明显增长。这些利润中的不少用于充实国库,使得国家能更好地解决经济、社会和军队现代化等问题。但是,石油行业太多的利润落入了新的石油大亨的腰包。

            当然,他们关心如何使下属各石油部门能够尽可能地提高工作效率问题,但他们不重视开发新的石油产区。新的石油老板没有愿望和兴趣把资金投到与石油生意没有直接关系的工业领域,就更不用说农业领域了。目前,俄罗斯的石油大亨们购买外国运动俱乐部、豪华游艇和城堡,在伦敦郊区、法国和西班牙的海岸置办大面积地产,这样做怎么解释也是行不通的。就连沙特阿拉伯和阿联酋的王室成员最近10年也收敛许多,他们所关心的不仅是自己的利益,更多的还是国家的利益。

            最近几年,俄罗斯许多大型集团公司纷纷开始在境外拓展业务。例如弗拉基米尔·波塔宁和米哈伊尔·普罗霍罗夫领导的俄罗斯诺利斯基镍股份公司收购了美国几家稀有金属开采企业。瓦吉特·阿列克佩罗夫领导的“卢克石油公司”不仅在塞尔维亚,而且在美国也收购了大型的汽车加油站网络。然而,产业的国际化不应该同俄罗斯自身的利益相矛盾。

            遗憾的是,俄罗斯的生意圈里依然保留着所谓的买办资本,这种资本受西方伙伴而非俄罗斯的利益左右。一些剥削集团除了为自己聚敛财富之外不关心其他问题。在任何一个国家,大资本都意味着大责任。今天没有一个国家会认同给社会、国家、周边环境和人民健康带来损害的企业。

            许多年前,在回答电视节目主持人“为什么您成了银行家”的问题时,霍多尔科夫斯基回答说:“金钱是多么美妙啊!”这个回答被写进了俄罗斯首富商人的所有传记当中。  因此,当霍多尔科夫斯基2003年9月29日在柏林最昂贵的“阿德龙”酒店召开的德国经济精英会议上宣布他最关心的是在俄罗斯建设“公民社会”时,很少有人相信他的话。我们这位大亨说:“当一千年前诺夫哥罗德市民大会分崩离析之后,这个问题就在罗斯出现了。”霍多尔科夫斯基忍不住说出那个引人注目的句子:“我不允许别人指点我怎么处理自己的亿万资产。”

            某些寡头试图把自身的困难转化为国际“犹太问题”的尝试也未获成功。米哈伊尔·霍多尔科夫斯基的政治野心和石油生意不是应该涉及到俄罗斯犹太社会的问题。早在2003年7月,俄罗斯最有名的犹太人报纸《犹太言论》就写道:“霍多尔科夫斯基、涅夫兹林及其亿万富翁俱乐部的同僚们证明,他们能在整个俄罗斯范围内做除法和减法,现在他们将需要证明能在该范围内做加法和乘法。他们代替俄罗斯国家发了财,今后他们应该同俄罗斯一起致富……  原始积累(掠夺)的道路已经走到了尽头。现在应该开始一条新的道路了。”  正如我们所见到的那样,《犹太言论》这篇文章的作者列昂尼德·拉津霍夫斯基很好地吸取了他同弗拉基米尔·古辛斯基在《今日报》合作上的教训。

            《明日报》及其主编亚历山大·普罗汉诺夫突然之间出乎意料地成了霍多尔科夫斯基和尤科斯公司当前所有政策及实践的积极捍卫者。在涅夫捷尤甘斯克之行以后,亚历山大·普罗汉诺夫撰写了一篇关于尤科斯公司和霍多尔科夫斯基的散文体长诗,发表在“民族兴趣”栏目,题目叫做“粘的不是血,而是石油”。

            我无意质疑亚历山大·普罗汉诺夫在涅夫捷尤甘斯克所见到的美好景象:年轻而文雅的高级管理者、石油行业的最新工艺、用尤科斯的资金修建的完美的东正教堂、石油工人的高收入、完全没有吸毒现象、甚至那些城市上空的奇特影像——圣父、圣子以及化身为鸽子展开双翅拥抱他们的圣灵。普罗汉诺夫写道:“尼古拉神父怀疑这是一种诱惑。他打开福音书开始诵读,同时把神圣的十字架指向天空。那些影像不但没有消失,反而开始发光而且动了起来,圣灵的翅膀更紧地拥抱着圣父和圣子。根据这一圣迹建造的教堂就献给了圣灵。”  然而,我们无法同意普罗汉诺夫的结论——他认为,霍多尔科夫斯基及尤科斯公司的一切对俄罗斯都是有益的,而“肆无忌惮的当局”、“检察院和法院”、“疯狂的国家”、“总参谋部、政府、各个党派甚至外交部、议会和独联体”的行为则对俄罗斯有害。与霍多尔科夫斯基相比,普罗汉诺夫陈述的论调没那么露骨,但很明显,对他来说,这个世界上最美丽最令人快乐的东西也是金钱。

            临近选举(13)

            2003年秋天。俄罗斯和外部世界

            2003年秋天,经济及内政成就巩固了俄罗斯的国际地位。从夏季到秋季,普京在各个方面都延续了鲜明的对外政策。在国际政治舞台上他行事果断、合乎逻辑,同时又小心谨慎。俄罗斯联邦继续逐步发展和巩固自己作为独立的力量和影响力中心——特别是在独联体地区——的地位。然而,与过去不同的是,俄罗斯如今不向任何人强加任何意见,包括对白俄罗斯和乌克兰这样的近邻和盟友。俄罗斯不要求享有任何特权,只是坚持要遵守国际社会认可的国际法和国际商业规范。在国际冲突区域和热点地区俄罗斯总是试图不采取武力手段,而是进行调解。俄罗斯利用地缘地位的优势、自身的关系和经济及其他资源,继续强化其中间人和享有优待权的伙伴的角色。

            我们看到,目前,世界上的大国对解决国际问题持不同态度。印度不在其所属地区以外推行积极政策;中国正集中精力解决自己的内部问题,中国领导人总是力图远离大部分国际冲突;日本、德国也不推行积极的对外政策;法国的独立性和积极性要强得多;英国是美国最亲近的盟友,虽然英国的立场与美国也并非完全吻合。在国际舞台上美国最为积极,这个国家目前拥有最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力量,可这些力量并不总是被理智地加以利用。最近两年,除了在东欧以外,美国在世界许多地区的盟友数量均有所减少,而反对者的数量则有所增加。

            俄罗斯行事积极,但并不生硬,它甚至同被美国非常随意地划入“邪恶轴心”的国家也保持着正常的关系。俄罗斯对外政策的成就引起了许多西方专业人士、政治学家和苏联问题专家的恼怒,他们曾自信地预测俄罗斯的角色和影响力将减退,然而这些预测与现实相差实在太远。2003年6月底,美国报纸《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写道:“我们已经明确,普京是个什么样的人物:他是俄罗斯的未来,是强大、清白、诚实的领导人,他善于同‘八国’领导人打交道;他重新把俄罗斯变成一个西方投资者的安全去处。叶利钦时代的无法无天终于完结。不过,就像其他许多对普京班子的看法一样,上述现实只是美化了的现实。说实话,普京是一位出色的管理者。毫无疑问,他是一个爱国者,他的政策就是要把俄罗斯变成伟大的国家——无论俄罗斯人为此要付出多大的代价。然而,他不是一位自由主义的改革者,不是承认英国和美国想支持(如果不说强加)的那些民主价值的俄罗斯总统。”

            上述认定有其正确的地方,但绝非完全正确。到现在为止,普京的对外政策都非常节省、慎重。没有人要求俄罗斯人为了回到超级大国的行列而不惜一切代价。相反,普京总统关心的是要让对外政策为俄罗斯带来额外的、包括经济上的好处。正如我们所了解到的,在苏联时期,特别是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时期,俄罗斯不惜花费数百亿美元在各大洲许多国家购买慈善形象和影响力。相反,在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的苏俄时代,俄罗斯开始借贷好几百亿美元的外债,还主动表明自己的亲西方政策和外交让步。这一切现在都不复存在了。

            目前,在俄罗斯有许多分析中心,它们的预测和分析差别很大。2003年6月,研究中心之一的战略分析和评价研究所发表了关于普京内政、外交政策的报告。报告讲道:“大部分专家把普京担任总统的时代称作丧失机会的时代,对总统只说不做的谴责越来越多。总统身边的各个利益集团对其政策的不满越来越明显。伊拉克问题造成的悬念有可能成为轰炸总统阵地的重磅炸弹。普京对伊拉克问题的政策及其后果暂时还只是在高层内被视作失败,他的威望近几周内有所下降。由于当局对大众媒体的控制,广大选民还没有意识到俄罗斯外交政策的严重失败。但社会调查的许多材料都能预测到,随着对俄罗斯伊拉克政策不良后果的逐步认识,对总统外交政策的支持也会下降。他受到了右翼和左翼批评界的攻击。”

            做出上述预测之后仅过了六个月,分析家们的极端态度开始越来越明显。左翼呼吁弗拉基米尔·普京积极支持萨达姆·候赛因,而右翼要求积极支持美国推翻萨达姆·候赛因制度的军事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