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其他书籍 > 接触 > 第72章

第72章



                                    为此,爱丽想,这个行星就应当保持团结,形成统一的整体。

            爱丽问埃达,他是否有过转换宗教信仰的经验。

            “有啊。”他说。

            “什么时候?”有时候,你就得设法逼着他说。

            “在我第一次学习欧几里得几何的时候。还有,当我第一次理解牛顿的万有引力的时候。还有,麦克斯韦方程,广义相对论。在我致力于建立超级大一统理论的时候。我都有幸体验到宗教神圣的信仰观念。”

            “不是这些,”爱丽说,“你知道我说的是什么意思。不是指科学方面的。”

            “没有。”他立即回答,“除了科学之外,从来也没有过。”

            他告诉爱丽,有关一些他生来就信仰的这种宗教。他并不认为自己受到该教派任何教义和信条的限制,他说,在这样的宗教信仰气氛之下,感到舒畅和自在。这样,他就能做出很多善举。

            相对而言,这是一个分裂出来的新型教派——与基督教科学会和耶和华见证人会基督教科学会,该会创始人艾马利,1821~1910,生于美国东北部新罕布什尔州。自幼患癫痫,共结婚三次。曾师从一位钟表匠学习“玄学”,1873年出版《科学、健康与解经之关键》一书。

            1881年在波士顿设立玄学学院,公开招收活动分子。百年来,该会已发展到三千多个会堂,四十万信徒,并有印刷厂,发行书刊报章,其中以《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最有影响,销路最广。耶和华见证人会,创始人查理·罗素,1852~1916,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阿勒格尼。

            1886年出版六巨册《圣经的研究》——艾哈迈底亚教派是1889年由古拉姆·艾哈迈德在印度旁遮普邦创立的。是同时代创立的。戴维当然知道有关艾哈迈底亚作为一个分裂教派的情况。这个教派在非洲西部特别成功。这个教派的起源与世界末日的说法有关。艾哈迈德曾宣称自己就是伊斯兰救世主马赫迪,这是穆斯林企盼着会在世界末日出现的一个人物。他还宣称是基督复临,是印度宗教的圣主奎师那的化身,而且是布鲁兹,或者说是穆罕默德的再现。基督教千年至福论者现在影响了艾哈迈底亚运动,按照某些信条,他重新出现的日期已经临近。

            2008年,是艾哈迈德逝世一百周年,是他作为伊斯兰救世主马赫迪最终出现的热门日期。全球的救世主复活的热潮,尽管忽高忽低,总体来说,似乎仍然在持续高涨,爱丽承认,自己对人类物种之中所流传的这些非理性的预言十分关切。

            “在一个爱情的节日里,”戴维说,“别那么悲哀丧气,行不行?”

            在札幌,每年的降雪量都很大,当地有利用冰雪进行雕塑的习俗,雕塑动物和神话人物,并且跟上时代,不断花样翻新。

            一个精雕细刻的巨大正十二面体,作为一种象征性的标志,经常出现在晚间新闻节目上。经过几天异乎寻常温暖的天气,就可以看到这些冰雕艺术家们在填塞、压紧、铲削、研磨和修补损坏的地方。

            有关大机器的进程和活动,总会以这种或那种方式,触发全球性的考虑,多半是出于一种恐惧,经常公开地表达出来。

            大机器工程指挥部的反应,对于公众是充满信心做出保证,对于政府则是沉默不语显示其安全可靠,对于内部人员则通过行政命令,必须对启动时间绝对保守秘密。

            有的科学家建议,把启动日期定在11月17日,因为预测这天晚上会出现本世纪最壮观的流星雨现象。他们认为可以作为一种普天同庆的象征。

            可是瓦缬润不同意,如果大机器离开地球的话,就在那一刻,需要穿越一大堆彗星的废墟,岂不是凭空增加了多余的危险和不必要的麻烦。所以启动时间最好再推迟几周,让1999年的最后一个月过去再说。

            那个日期,既不是新千年的开始,而且正好是新千年庆典之前,不排除有些人并没有耐心弄清楚日历究竟是怎么规定的,不顾一切准备规模宏大、场面奢华的盛大庆典,或者还有一些人,在连续两年的十二月,都庆祝第三个千年的到来。

            虽然外星人事先并不知道每一个机组成员究竟身体有多重,然而他们精确苛刻地规定了每一件零部件的严格质量,以及总体允许的质量。给地球配套装备设计所预留的余地十分有限。正因为这样,几年以前,就曾有人据此建议,所有的机组成员都选择女性。这样一来,配套设施的余量就可以增加;可是这项建议被否决了,认为这是无聊的建议。

            没有留出任何多余的空间,能让机组成员穿上太空服。人们希望织女星人千万不要忘记地球人是需要呼吸氧气的。机组成员不能配备任何装置,再加上五个人的文化差异,而且又不知道目的地在何处,很显然,此行所承担的风险,可想而知。

            全世界的新闻界经常讨论这些事,也就不足为怪;可是五人组从来也不担心这些事,令人奇怪。

            一系列各式各样型号不同功能各异的缩微型照相机、录像机、分光仪、超导超级计算机、缩微胶卷数据库,大量涌来,推荐给机组人员试用。性能的确都不错,可惜都难以对症下药。

            在大机器上,连睡觉、做饭和如厕的设施都没有。只能携带最简便的随身物件,有人把他们上下身相连的工作服口袋塞满了东西,戴维带上最简单的常用药。

            就爱丽考虑到的,她只带上牙刷和替换的内衣内裤。爱丽心想,他们既然只用一把椅子,就能把我送上织女星,难道还不能提供一些基本的生活设施。如果到时候需要照相机,爱丽跟工程管理的官员说,向织女星人借一个用用,大概不成问题吧。

            有一批人提出这样的建议,显然是很认真严肃的,并非开玩笑,认为五人组应当赤身裸体前往;既然在入门初级读本中没有做出规定穿什么服装,那么就不应当穿任何服装,否则将会对大机器的功能产生干扰。

            除了别人的看法以外,爱丽和戴维觉得,这简直滑稽可笑,她们两人注意到,在入门初级读本中没有作出任何规定:不准穿衣服,而且在奥林匹克电视转播片断中,明显地能够看到各式各样的人都穿着不同的服装。

            习乔木和唯慨驳斥说,织女星人知道我们是穿衣服的。这方面仅有的一条限制就是总体质量不能超标。难道需要把假牙拔下来,把经常佩戴的眼镜也摘掉?

            这些人的奇谈怪论不久也就自生自灭了,部分的原因在于很多国家不愿意把如此如日中天的一项工程,弄成如此不雅观、不礼貌、不适当的恶搞。

            不过这场争论,在新闻界、工程技术人员中间以及五人组中间,倒也引出了不少笑话。

            “对于这样的事,”卢那恰尔斯基说,“其实,人家也并没有具体规定,非要让人类上去。也许找来五个大猩猩,同样是容许的,同样是可以接受的。”

            有人跟爱丽说,即使是一张异域另类机器的简单二维平面照片,也会成为无价之宝。你想想,要是能拍到一张外星人的照片会有什么效果。

            是不是考虑携带一架照相机?德·黑尔跟她说这不是开玩笑,是真的。

            此时德·黑尔率领一个庞大的美国代表团来到北海道。他说,此事事关重大,千万不能——可是爱丽恶狠狠地瞪了他一眼,截断了他的话,他这句话还没有说完,就咽了回去。爱丽知道他要说什么——千万不能那么任性,像个小孩子似的。简直让人吃惊,德·黑尔装出一副委曲求全的样子,倒仿佛在两个人的关系里,他反而成了受害的一方。

            爱丽把所有这些事都告诉了戴维,戴维并没有表现出完全的同情,她反而说德·黑尔,看起来“非常和蔼可亲”。

            最后,爱丽还是同意携带一架超级缩微的录像机。

            按照工程指挥部的要求,公文包里的东西仅限于“个人财物”,爱丽的物品清单里列出一条“棕榈叶,0.811  千克”。

            德·黑尔被委派去劝说爱丽。

            “你知道有一套非常出色的红外摄像系统,你可以随身携带,只有不到0.7千克。为什么偏要带一个树枝?”

            “什么树枝?那是棕榈树叶。我知道你生长在纽约,可是你应该知道棕榈树是什么。这在华特·斯格特(1771~1832)的《劫后英雄传》里,都写着呢,你在中学里没有读过这本小说吗?在十字军战争期间,朝圣者需要长途跋涉才能到达圣地,拿回一支棕榈叶表示他们真正到达过那里。它能鼓舞起我的精神。我不管你说的那些东西有多么先进。地球就是我心中的圣地。我携带一支棕榈叶给他们,让他们看看,我是从哪里来的。”

            德·黑尔听着,只能是一个劲儿地摇头。

            可是当爱丽以同样的理由讲给唯慨听的时候,唯慨说:“对此,我非常理解。”

            爱丽想起了在巴黎时,唯慨所担心的事,以及他讲的那个故事,把一辆豪华的四轮敞篷马车送到一个极度贫困的小村子的故事。可是爱丽所担心的根本不是这些事。她自己明白,携带棕榈叶还有另外一个意图。她需要有那么一样东西,能够让她随时回想起地球。因为她害怕也许会受到什么诱惑,再也不能返回地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