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飞贼遇上兵 > 孽徒读书

孽徒读书



                                            清明过后,山阳县的天气开始一天一天的放晴,春天终于又回到了这个仿佛被阳光遗忘的小县城。

        午饭过后,我忙完了最后一桩生意,又用柴火煨着水封了炉灶,数了数一上午所赚的钱,馄饨面的生意不算太差,早上加上中午,我已经赚了八十多文,于是美美地把钱收好揣进怀里,我整了整身上那件有些破旧的棉衣,搬了根板凳走到摊前,开始懒洋洋地晒起了太阳,让身体暖和一些。

        正被那毫无热力的阳光晒得有些昏昏欲睡的时候,突然我感觉自己的衣角似被人轻轻扯了一下,耳边也传来几声吃吃的笑声,我睁开眼,转过头,果然看见五个小萝卜头正在我身后挤眉弄眼地笑。

        “柳夫子,醒了?”见我转过头笑眯眯地看着他们,为首的一个年纪稍大的孩子稚声稚气地唤我。

        “嗯。大虎、二虎、黑子、小三、招财,你们来啦?”我揉揉眼,也冲他们笑了起来。摸了摸刚刚唤我的孩子——大虎的小脑袋瓜,站了起来,伸了伸懒腰,长长地打了个呵欠,知道自己又要上工了。

        于是又将凳子搬回摊前坐定,几个孩子懂事,脚跟脚地走了过来,围着我坐在桌子前面。

        “对了,招财,你娘的病好一点了没有?”我问最小的孩子。

        招财眨眨自己的眼,抹着脸上还挂着的炭灰,冲我点点头,脸上有一种与年纪不符的稳重,“嗯,好了。多亏了夫子的去帮我娘采药,她现在的咳喘好了许多,正在家里卧床休息。”

        “哦,这就好!”我听他这么说,也稍稍放了心。

        这几个孩子都很可怜,都是穷人家的孩子,平日里父母为了打点短工赚钱,根本抽不出时间来照顾他们,放任他们一天到晚在街上乱蹿,打架生事,偷钱讨钱,被人过街老鼠一样追着打,更别提什么读书识字了。我到这里的时候,他们也天天来闹腾我,但后来一一被我收服(至于收服的手段嘛,这里就不细说了),乖乖地做起了我的学生,渐渐地明了事理,再不出去惹事生非,也学会了体谅大人,回家后帮大人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像招财,今年都才八岁,却已经学会帮家里砍柴烧炭拿到集市里去卖,然后回家给他那患有喘症的娘买药吃。而我也可利用自己跟随师父时学到的医药知识,利用空余的时间上县郊的观音山为他娘采采药,为他省下几个买药钱。

        而通常情况下,午后因为过了饭点,吃饭的人不多,就是我们上课的时间。

        刚问完招财他娘的身体情况,就见刚刚一直背着手的小三忽然从怀里拿出一个红通通的大苹果递到我的眼前,“夫子,我娘昨天买了两个大苹果,一个我吃了,另一个,她要我送给你,感谢你肯教我们识字,所以你一定要收下。”他用稚嫩的语气诚挚地说。

        而此时,大虎二虎两兄弟也从怀里掏出了一枚鸡蛋硬要往我怀里送,“夫子,我们家的老母鸡今天早上下了一枚鸡蛋,你瞧,还热呼呼的,柳夫子你就拿去吧!”吵吵嚷嚷着,非要我收下不可。

        我看着他们童身稚的眼睛和那一颗还带着他们体温的苹果和两枚鸡蛋,心里有着说不出的感动和欣慰,这种心情,我想与做父母的人无一二致。看着孩子们越来越懂事,我的心里满满的全是成就感。

        礼物虽轻,但我感受到的,却是几个孩子对我拳拳的热情。这是无论什么物质也满足不了的。

        但我知道,即便是这样一颗苹果一枚鸡蛋,我也不能收。小三的父亲早逝,全靠他的母亲替别人浆洗衣服换些家用,平日里一文钱恨不得掰成两文花,替儿子买两个苹果已经是难得的奢侈了;还有大虎二虎,他们家的生活也很拮据,平日里他们娘全靠攒几个鸡蛋拿出来卖换点柴米油盐针头线脑的,我如何能要?

        于是我赶紧辞了他们的好意,告诉他们他们的好意我领了,但东西不能收,并且再次告诫他们不许为我带礼物,一来我自认为自己只是一个半拉子的教师,实在无颜收受他们的礼物;二来自己卖点小面也还算混得过去,看着他们那么小,还懂得把口中的吃食让给我以示尊重,心里委实过意不去。

        然而几个孩子却很执拗,见我不收,急得眼泪都出来了,可怜巴巴地望着我,深恐我是嫌弃他们送的东西了。我推脱不掉,只得收了。几个孩子这才高兴了起来,纷纷从自己背的口袋中拿出一纸袋沙砾和一个托盘,将沙砾倒进去,铺平,又拿出根柳条枝,坐正身子,眼瞅着我,竖起耳朵准备认真地听课。

        看着他们眼前的沙盘和柳条,我的心里一阵阵的难受。谁能想到,这些东西就是孩子们学写字的工具?因为家穷,买不起纸张和毛笔,他们便用细沙当纸,柳枝当笔,跟着我学习写字,学习读书。

        见他们认真且期待地看着我,我也敛下了心神,从自己怀里摸出师父以前留下的书,“呐,《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我们都已经学完了,里面的字也识得差不多了。但我们学习并不只是为了识字,而是为了知义,明事理,知道什么是大义,明白什么是君子当为和不当为的事。所以从今天开始,我要教大家学习《论语》,并从中学习许多的做人处事的道理。明白了吗?”我边说边将书翻开,摊在桌上,指着书本上的字道,“现在,大家将书里的话先念一遍,我再来告诉大家书里的话是什么意思。”

        “哦,好!”五个孩子听话地把黑鸦鸦的脑袋凑到一处,五双乌溜溜的眼睛开始紧盯着书上的字,异口同声,一字一句抑扬顿挫地念了起来:

        “子日:学而时习之……”

        声音宏亮,随风飘出很远。

        “咣铿”一声,我刚坐回板凳上的身体向后一翻,头朝下栽到了地上,引来几个小萝卜头的一阵惊呼。

        好不容易从地上爬起来,坐回椅子上,我的脸都快发青了。

        哀怨地扫扫众娃,我的心在滴血。

        “这个……这个字读不读‘日’,读‘曰’,好么?读‘曰’!就是‘说’的意思!”我眨眨眼,无辜地冲众娃们解释,“意思就是‘孔子曾经说过’!”

        “哦!”众娃恍然大悟,纷纷盯着那个字,出现了严重的斗鸡眼。

        “难怪了,我说这‘日’字怎么胖了一圈儿!”招财很了然地挽回刚刚自己读错字的尴尬。

        “可为什么‘日’字胖一圈就要读‘曰’呢?”大虎显然还没明白其中的奥妙。

        “是啊是啊!”小虎也拉拉我的衣角,稚声稚气地问,“那夫子,我们平日里骂人的话,是不是要改为‘曰’?比方说……曰你娘?”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

        …………

        仰天,我马尿长流:唉!孽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