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正说清朝三百年 > 第43章

第43章



                                    道光读后即任湖广总督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到广州查禁鸦片。

            第二年一月,林则徐到广东,即令英商3日内交出所有鸦片。英商不理睬。二月初,林则徐停止与英贸易,囚禁充当英商买办的汉人。英领事义律不得已,交出海上趸(dǔn)船上1037箱鸦片。林则徐知道这不是全部鸦片,他便让士兵围住商馆,英国等鸦片贩子又交出鸦片20283箱,每箱120斤。

            鸦片全部交出后,林则徐即会同两广总督邓廷桢,在虎门滩高处,监视销毁。四月二十二日开始执行。

            士兵把鸦片倒入海水,再倒入石灰,使之沸腾,随流出海。方法简单效果好,见者无不拍手称快。

            林则徐禁烟,给英国侵略者以沉重打击,表明了中国人民维护民族尊严,反抗外国侵略的决心。

            林则徐销毁鸦片的消息传到英国后,英国政府于道光十九年八月十四日决定侵华,派遣曾任好望角舰队总司令的海军上将乔治·懿律和商务监督义律为正副谈判代表,并任懿律为总司令侵华。第2年(1840)五月40余艘舰船4千名英国海军到广东,封锁珠江口。由于广东沿海防守严密,英军乃北犯浙江沿海,六月初攻陷定海。八月十一日闯入天津。道光皇帝极度恐慌,立即由主战转为求和,八月二十二日将林则徐革职,派直隶总督琦善为钦差大臣到广州与英谈判。琦善到广州后一反林则徐所为,拆除珠江口防务设施,遣散水勇、乡勇。十二月十五日英军攻陷大角、沙角炮台,琦善派鲍鹏向义律求和。琦善秘密与义律签订《穿鼻条约》,内容有割让香港、开放广州、赔款600万元的条款。

            道光二十一年(1841)正月初三,英军单方面公布《穿鼻条约》。正月初四,英军强占香港,又不交出定海。被激怒的道光皇帝于初五下诏与英宣战。他派宗室御前大臣奕山为清逆将军,尚书隆文和、湖南提督杨芳为参赞大臣去广东与英军作战。二月六日,英军炮击虎门炮台,水师提督关天培与守军奋勇还击,坚守阵地,壮烈牺牲。二月十三日杨芳到广州。这个在擒获张格尔之役立过功的名将竟信“邪术”,搜集民间马桶,列于乌涌以“镇”英军大炮,这当然阻挡不了英军长驱直入,直逼广州城郊。三月,奕山率大军到达广州,他不用粤勇却招募福建水勇。他不懂打仗,又不听林则徐劝告。四月初一晚,他抱着侥幸心理,贸然夜袭。英军乘机反攻,包围并炮击广州。奕山派广州知府余保纯出城求和。二十七日签订了屈辱的《广州和约》,清军退出广州60里之外,缴纳“赎城费”600万元,赔偿英商馆损失30万元。

            广州人民对英国侵略军十分愤怒。四月初九日盘踞广州北部炮台的英军窜入广州北郊三元里行凶抢劫,调戏妇女。村民奋起反抗,打死英军数名。第二天,三元里及附近村庄数千群众又在附近的牛栏岗痛击英军。奕山得报,派余保纯去威胁群众,为英军保驾,香港岛开埠图英军才得以逃脱。

            对《穿鼻条约》仍不满意的英国政府,决定进一步扩大侵略。七月十日,替换义律为全权公使的璞鼎查率军攻占厦门,总兵江继芸牺牲。八月十七又攻陷定海、宁波。总兵葛云飞、郑国鸿、王锡朋死难。九月四日,道光皇帝又任命他的侄儿奕经为扬威将军到浙江指挥军事。奕经是个酒色之徒。他一路迁延,直到二十二年(1842)正月十六日才抵达。他不了解敌情,贸然分兵三路于正月二十九日袭击宁波、镇海、定海三城,结果大败。四月,英军入长江口,攻吴淞炮台,江南提督陈化成坚守,最后血战牺牲,而两江总督牛鉴怕死逃跑,致使宝山陷落。六月上旬英军进犯镇江,清副都统海龄率军力战,不幸牺牲。下旬英舰80艘集于南京下关江面。道光帝急派盛京将军耆英和两江总督伊里布与英军谈判。七月十三日,在英舰“皋华丽”上,清政府两位代表与英军代表璞鼎查签订了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鸦片战争以清朝失败告终。

            条约13款。主要内容是:割让香港,开放广州、上海、宁波、厦门、福州为通商口岸,准许英国在以上5处派驻领事,海关税率由双方商定,赔款2100万元。

            条约未正式签订以前,道光帝对英方要求十分气愤,但当国的穆彰阿(满洲蓝旗人,文华殿大学士,管户部,当国10年,鸦片战争中的投降派,咸丰朝革职)说:三年抗英无功,靡饷劳师,“抚”比“剿”强,费用相当,而一劳一逸。答应英方要求,可以“清难息民”。昏庸的道光帝听信这些话,便答应了英方要求。

            清廷对战争中的清将是这样处理的:牛鉴定斩监候,奕山、奕经定绞监候(监候是指判刑后监禁,不予执行,待秋审时由皇帝裁决)。余步云处死。余步云,广安人,浙江提督,在定海招宝山镇守,英军攻定海,他不战而逃。

            后来,牛鉴、奕山、奕经均受道光庇护而先后释放并授予新职。

            鸦片战争的失败和《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步入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中国历史进入近代。

        太平天国起义与清王朝的镇压

            太平天国起义与被镇压是清朝咸丰、同治年间大事。太平天国起义历时14年,纵横18省,在起义军沉重打击下,清王朝统治摇摇欲坠,后来依靠湘军并勾结列强才把起义镇压下去,灭亡的命运才得以延缓。

            太平天国的起义和清朝的镇压,可分3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起义的发展和清朝镇压的失败。

            太平天国起义是咸丰元年(1851)由广东花县人洪秀全领导发起的。鸦片战争后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在广西桂平宣传推翻清朝的革命道理。太平天国天王玺咸丰元年(1851),他趁广西桂平饥荒之机领导穷苦农民2万举行起义,国号定为太平天国,自称天王。起义军攻下永安(今蒙山),洪秀全在这里制定官制,给核心领导人物封王: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并规定东王节制西王以下诸王。

            咸丰二年,太平军永安突围北上,克桂林,捣全州,入湖南,取岳州,获得大批船只,编成水师。年底,进入湖北,攻克武昌3镇。然后沿江东下,克九江,下安庆。三年二月,占领南京,改称天京,建立与清朝对立的农民政权。太平天国颁布《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土地改革和其他改革。四月,派林凤祥、李开芳率万余人北伐,直取北京;派胡以晃、赖汉英西征,以夺取安庆、九江、武昌为目的。北伐的队伍由于孤军深入,遇上武器、御寒衣服接济不上的困难,一路不顺,未能攻下天津而南折,在山东连镇、高唐惨遭失败。西征队伍先后三克汉口、汉阳,再克武昌。在湖南遭遇湘军,互有胜败。五年,湘军进逼九江,威胁南京。石达开奉命西援,在湖口、九江痛歼湘军水师,继续西进,第三次克服武昌。十月,石达开率师从湖北进入江西,在江西建立革命根据地。六年三月,燕王秦日纲率军大破钦差大臣托明阿,击溃江北大营,五月,石达开与秦日纲攻破江南大营。这年初秋,太平军占据皖、赣大片土地和湘、苏部分地区,革命形势达到高潮。

            从太平天国起事之时,咸丰帝就开始实行利用汉人来对付的办法。起用了诸如林则徐、李星沅、徐广缙、向荣等汉族官僚。林则徐赴任,从福建行至广东潮州就病逝了,钦差大臣李星沅、广西提督向荣、广西巡抚代理钦差大臣周天爵、广州副都统乌兰泰、两江总督钦差大臣陆建瀛无不败在起义军手下。李星沅督师武宣,未捷先死;周天爵协助,两败武宣;乌兰泰受伤桂林,死于阳朔;陆建瀛被斩,命丧南京;徐广缙以湖广总督指挥无能,因太平军攻克武昌被革职拿问;向荣在江南大营被击溃后,命丧丹阳。在起义军沿长江南下之际,惊恐万状的清廷一面征调绿营,一方面令各地办团练进行抵抗。礼部右侍郎曾国藩受命办理湖南团练。曾国藩在练勇的基础上扩充,于咸丰三年正月开始组建湘勇,后称湘军。四年正月二十八日,曾国藩发布《讨粤匪檄》,率湘军水陆师万七千余人,起自衡州,开往湘潭,迎击西路军林绍璋的偏师。从此湘军开始了镇压太平天国的战争。四月二日,湘军大败于靖港,五日却大胜于湘潭。七月一日攻占岳州,八月二十三日攻占武汉三镇。然后湘军沿江东下,九月二十一日,湘军罗泽南攻陷湖北兴国州,十月初,攻陷湖北半壁山,中旬太平军退出田家镇。十一月上旬,太平军又退出湖北广济、黄梅。但十二月十二日,太平军在湖口大败湘军,烧毁湘军水师战船39艘。五年,东王杨秀清派石达开率军西征,取得一系列胜利,三取武昌,并开辟了江西根据地。

            第二阶段是咸丰六年秋至十一年八月:太平天国内讧和重新振作。

            金田起义时,杨秀清就取得了代天父传言的特权,可以控制洪秀全,甚至可以杖责洪秀全。咸丰六年六七月间,杨秀清诡称天父下凡,要洪秀全封他万岁。洪秀全一方面表示同意,一方面密令在江西和湖北督战的北王韦昌辉和翼王石达开回京勤王。素与杨秀清不睦的韦昌辉杀杨秀清及其部下万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