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正说清朝三百年 > 第59章

第59章



                                    

            李鸿章一生获得清政府很多奖励但也受过罚。甲午战争后期,光绪二十年(1894)十月二十六日旅顺失守,李鸿章遭到革职留任、摘去顶戴处分。中法战争和中日战争后李鸿章被一些人斥为秦桧。然而清廷仍重用年过70的李鸿章。翌年二月,李鸿章赴日议和,十二月以专使赴俄祝贺俄皇加冕。签订中俄密约,赴英德法美诸国访问。二十三年九月回京,在总理衙门行走,二十四年勘察黄河工程。清军联合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失败后,李鸿章又担任议和大臣。二十七年七月与联军签订《辛丑条约》,九月二十七日病逝,终年78岁。李鸿章把毕生的精力全部献给了清朝。死后赐太傅,谥文忠。

        左宗棠列传

            左宗棠(1812-1885),字季高,湖南湘阴人。道光五年(1826),参加府试,获第2名,十二年(1832)捐监生,参加乡试,落选。因为道光皇帝要求再搜阅未被取中的“遗卷”,左宗棠有幸中式十八名举人。此后参加3次会试,都没有成功。回家后以教书为业并雇工种植。

            十二年入赘周家,妻子周诒端。十七年,由于老师吴荣光之邀,任醴陵书院山长。颇有政绩的两江总督陶澍恰好请假回乡省亲,县令借书院为行馆,叫左宗棠写副对联,表示迎接。左宗棠联曰:“春殿语从容,廿载家山,印心石在;大江流日夜,八州子弟,翘首公归。”“春殿”本指御殿,这里指道光帝。“家山”是家乡,“印心石”是陶澍家中古石。《清稗类钞·陶文毅知左文襄》:“印心者,文毅家有古石一,其形正方,名之月‘印心石’,故文毅斋名即以印心石屋命之,召见时宣宗尝从容询及也。”

            左宗棠年轻时代读书,讲究“经世致用”,研究舆地之学,对顾炎武的《天下郡过利病书》和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感兴趣。道光十八年(1838),左宗棠与他所崇拜的两江总督陶澍(1779-1839)结为亲家,左宗棠的女儿许给陶澍才8岁的儿子陶桄,而陶澍的大女儿又嫁给胡林翼。十九年陶澍去世,左宗棠因熟人曾任编修的贺熙龄之荐到陶澍家主持内外,一方面教育他未来的女婿,一方面研究经世之学。

            左宗棠幼时自负,有不可一世之志,以诸葛亮自许。有时写信,自称“老亮顿首”。后来光绪二年三月左宗棠率兵抵甘肃准备收复新疆时,吴大澂在甘肃督学,曾以杜甫《咏怀古迹》首句“诸葛大名垂宇宙”为试题,借以颂扬左宗棠。

            咸丰二年(1852),左宗棠41岁。洪秀全领导的农民起义军,进攻湖南。左宗棠入湖南巡抚张亮基幕府,协助守长沙,有功,由知县升同知。后来张亮基调往山东,骆秉章来湖南,左宗棠又进他的幕府,骆秉章视为左右手。咸丰六年,诏以兵部侍郎用,不久加四品卿衔。左宗棠为人性急刚烈,九年因事掌掴永州镇被革总兵樊燮,左宗棠为樊燮构陷于湖广总督官文,上闻于咸丰,咸丰召左宗棠对簿武昌。幸得肃顺、郭嵩焘(翰林院编修)、潘祖荫(侍读学士)、曾国藩、胡林翼等人救助才得以免祸。左宗棠像潘祖荫、曾国藩、胡林翼不仅对咸丰帝说左宗棠无罪,还说其才可大用。关于肃顺在这次事件中出点子救左宗棠之事,可参考本书《肃顺》一文。

            十年四月,咸丰帝令左宗棠以四品京堂随同曾国藩治军,左宗棠招募了一支5千人的“楚军”。这年秋天,曾国藩进兵皖南,驻祁门,受到太平军李世贤、李秀成的围攻,饷道断。左宗棠以5千兵力与十余万太平军对抗。十一年三月攻陷婺源,攻下俘梁、乐平、鄱阳、建德,李世贤撤军,曾军粮路恢复。左宗棠擢三品京堂(高级官员),补太常侍卿,襄办江南军务。“楚军”扩为8000,援浙。由于原巡抚王有龄在太平军打击下自杀,曾国藩推荐,左宗棠任浙江巡抚。当时浙江只湖州和衢州属清朝,两年左宗棠恢复例如浙东。同治二年(1863)四月任闽浙总督,七月攻下富阳,三年二月克嘉兴、杭州。赐太子少保衔。七月,浙江全部归于清朝。左宗棠以功封一等恪靖伯。左宗棠书法(今存西安碑林)嗣后,左宗棠又歼灭了太平军余部李世贤与汪海洋。

            左宗棠热心洋务。在担任闽浙总督时他创办福州船政局。这是中国第一家近代造船厂。光绪六年创办了兰州机器制呢局。

            陕西同治年间,陕、甘、宁、青爆发回民大起义。同治五年(1866)以张宗禹、张禹爵为首的捻军赴西北联合回民。六年,左宗棠以钦差大臣、督办陕甘军务镇压捻军与回民起义。次年晋升东阁大学士。

            同治四年浩罕汗国陆军司令阿古柏率兵入侵南疆,先后攻占了天山南路各城,六年宣布成立“哲德沙尔”政权。沙俄和英国通过支持阿古柏想达到控制新疆的目的。同治十年(1871)五月十七日,俄军占领伊犁。新疆局势万分紧急。新疆丢失,甘肃、蒙古也将相继丢失,西北就失去屏障。左宗棠力主恢复伊犁,与李鸿章等人专顾海防的片面观点进行了坚决斗争,在文祥支持下,清廷同意出兵新疆。光绪元年(1875)三月二十八日,左宗棠被任命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金顺帮办军务。二年四月三日,刘锦棠统帅湘军西进。左宗棠采取“缓进急战”、“先北后南”策略,占领乌鲁木齐,第2年又攻占达板和托克逊等城,阿古柏自杀。库车、拜城和喀什噶尔相继而下。后来通过反复的外交努力,俄国交还伊犁。光绪十年(1884)新疆建省,外国侵略势力吞并新疆企图破灭。左宗棠行楷七言联  左宗棠于光绪七年(1881)正月以太子太保二等恪靖侯东阁大学士在军机大臣上行走兼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行走。八月病假,九月授两江总督。九年,法国侵略越南,左宗棠请求到云南督师,令老湘军将领王德榜赴永州招兵。因法国议和,招兵停止。由于清军在滇、越边界败退,十年五月左宗棠再入军机。七月初法国把战火从越南烧到中国,进攻基隆后又炮击福建马尾水师。清廷授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福建军务。左宗棠遣兵赴台受阻,王德榜、冯子材大胜法国于越南谅山,本可以把法国赶出越南,取得彻底胜利。但李鸿章妥协求和,左宗棠气愤不已,疾病加剧。垂危向朝廷呈上《请专设海防大臣》奏折,提出加强海防7条意见。临终前口授遗言:“此次越南和战,实中国强弱一大关键。臣督师南下,迄未大伸挞伐,张我国威,遗憾平生,不能瞑目。”七月,左宗棠病逝,终年73岁。

            左宗棠为清王朝苟延残喘镇压过农民起义,但他积极从事洋务事业,促进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值得称道。他粉碎了沙俄和英国以支持阿古柏侵占我西部地区的野心,维护了国家统一和领土的完整,是他对国家对民族的伟大贡献。晚年一心扑在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完整事业上,令人感动。

        百官百态      

            清朝文武官员三万左右,级别大大小小,性格表现形形色色。

            先说武将种种性格、表现。

            凶狠残忍。入关之前后,清将都很凶狠。皇太极时,八旗将领统一女真族和五次入关都是大肆劫掠,掠夺人畜。天聪九年(1635),皇太极派遣吴巴海、列古乐岱等率兵400人出征瓦尔喀,俘虏壮丁560人,妇女500口,幼稚90口,马60匹,牛100头。野兽皮数百张。皇太极派兵入关抢掠,在他的传中已有交代。清初李成栋,率兵在嘉兴就杀了两万多人,吴三桂穷追桂王,最后将他绞死昆明。雍正八年,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改土归流运动。因为镇守苗疆乌蒙府的清总兵刘起元“恣为贪虐”(《清史稿·鄂尔泰传》),苗民攻克府衙与总兵衙门,杀刘起元以下官员多名。云贵总督鄂尔泰指挥清军进剿,焚苗寨,杀苗民。鄂尔泰还令提督张耀祖分军搜捕苗民,把他们内脏掏出来,悬挂在树枝、悬崖上。

            勇冠三军。清将张勇攻打过农民军,更主要是平定三藩。“身经数百战,克府五,州县五十。右足中流矢,伤骨不能履,常以肩舆督战,临敌若无事而智计横出。”(《清史稿·张勇传》)冯子材的勇猛更令人肃然起敬。中法战争中,他年近70,但面对凶狠的法军,他“持矛大呼,率二子相荣、相华,越出搏战”。(《清史稿·冯子材传》)他多次击败法军,成为著名抗法名将。

            视死如归。鸦片战争关天培任广东水师提督,在英军炮火中,坚守靖远炮台,孤身无援,受伤数十处,仍点燃大炮杀敌,最后壮烈牺牲。邓世昌在黄海与日舰激战中,率受伤的致远舰冲向敌舰,遇鱼雷,与全体官兵掉进水里。爱犬托他上来,他把爱犬按进水里,同归于尽,誓死与致远舰全体官兵共存亡。

            轻信中计。雍正九年,开国功臣费英东曾孙傅尔丹任靖边大将军,率兵3万余进攻准噶尔,轻信敌谍言,中伏和通泊,几乎全军覆没。

            轻率怯懦。鸦片战争时的奕山,没准备就仓猝向英军进攻,结果大败而回,退缩广州城。英军炮轰,他赶紧叫人竖降旗。

            荒唐指挥。鸦片战争中,平定张格尔叛乱后封为“果勇侯”的杨芳企图用马桶去阻挡英军。奕经名为扬威将军,沉迷酒色,凭占卜所得签语制定作战计划,加上泄露机密,进攻宁波、定海和镇海的3路大军都被打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