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钢铁洪流 > 第89章

第89章



                                    

            蒙哥马利完全控制了会场。他但然自信,口若悬河,毫无保留,甚至谈了自己对美军登陆的看法。他声调谦和地说:“我很清楚,不少人认为我这个人讨人嫌。我想这或许是实情。我努力使自己不惹人厌烦,可是我发现这场战争中的错误太多了,造成的灾难也太多了,因此我迫切想使我们今后不要再犯错误。而这样做往往意味着惹人讨厌。如果我们在西西里失败,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突然,他话锋一转,尖锐地指出:“我必须在这儿把话说清楚,毋庸置疑,在这次西西里战役中,我决不会把我的部队‘分散使用’。”

            在场的人都明白,他指的是,他在锡拉库萨登陆,而巴顿在巴勒莫登陆。

            他继续侃侃而谈:“分散地面部队的兵力,其后果是灾难性的。地面部队必须结成整体、军与军、师与师一定要处于能相互支援的距离之内。..第8  集团军最理想的登陆地点是在锡拉库萨和帕基诺之间。”

            鉴于特德和坎宁安的反对意见,蒙哥马利急于把他们争取过来,于是他解释道:“这项计划符合每一个要求,只有一个条件除外。可是这个条件却十分重要,这就是,我们没有拿下为空军所需的足够的机场,也未能阻挠敌空军去使用这些机场,以致敌空军可干扰我海运和军事行动。这里所指的机场便是科米索至杰拉一带地区的机场。”

            蒙哥马利显出善解人意的样子说:“据我理解,空军的观点是,这些机场必须立即设法不让敌方使用,并迅速地夺过来为我们所用。若不能做到这一点,空军就不能保证在进攻开始阶段之后,即48  小时之后,提供空中掩护。因而很明显的是,这些机场一定要拿下来。然而,我们没有足够的地面部队来实现这一目的。”

            与会人员全神贯注地倾听蒙哥马利的意见,应该承认,他的集中兵力作战的观点是正确的。

            这时,他感到使巴顿就范的时机已经成熟。

            “我认为,”蒙哥马利以平静但异常坚定的语调说,“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是,把美军从巴勒莫调到杰拉湾,从杰拉两侧登陆。”

            会议一结束,蒙哥马利便返回突尼斯的司令部,等待结果。5  月3  日午夜,亚历山大通知他,艾森豪威尔己批准了他的提议。巴顿在巴勒莫登陆计划被撤销。第7  集团军少了一个可以依托的港口,而且被指令在杰拉东西两侧的滩头开阔地带登陆。这正是蒙哥马利的主意。

            德·甘冈把蒙哥马利叫醒,给他看了亚历山大的电报,蒙哥马利的第一个念头是,为制定作战计划之事而斗争比打德国人还难,真不明白德国人在制定他们的军事行动计划时是否也是这样。随即他又倒头呼呼入睡了。

            艾森豪威尔对第8  号计划并不十分满意,显而易见,分散兵力的战法有被敌各个击破之风险,而任何一次突击的失败都将导致取消以后的突击。所以,他听亚历山大介绍了蒙哥马利的计划后,立即表示同意。不过,他俩心里完全明白,派给第7  集团军的任务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而且隐藏着风险灾祸。亚历山大在这个问题上尤其坦率。

            “风险没有平均分担,差不多全部风险都落在第7  集团军头上。”亚历山大满怀歉意地对艾帅说道:“从其他方面也可以看出,美军的任务出力大,得名小。他们登陆的滩头比第8  集团军登陆的滩头暴露得多,而且其中有些地段还有沙洲障碍。他们只有一个小港可以利用。第8  集团军得到的是美差:夺取锡拉库萨、卡塔尼亚、墨西拿这些引人注目的目标。名字登在报上,标题比杰拉、利卡塔或西西里中部其他无名小镇的字体要大。我和我的参谋们都觉得,这种分摊任务的做法可能会引起某些不满的情绪,这是可以理解的。”

            作为一个美国人,艾森豪威尔的感觉当然更深刻。他一听到这个计划,便本能地感到,这个正确的计划似乎是在一个傲慢的头脑里产生的。它把美国人在战役初期阶段的努力降低到次要地位。这次战役本来应当是一个证明美军已经成熟并且已经吸取了突尼斯战役经验的大好机会。但是,艾森豪威尔并不太清楚亚历山大没有明说的另一个原因。这位英国将军对于美军在卡塞林隘口吃败仗一事记忆犹新。在他的印象中,美军经验不足,作战能力不强,他总觉得把主攻任务交给经验丰富的蒙哥马利更为稳妥一些。

            “我了解巴顿,”艾森豪威尔缓缓说道,“他不是一个甘居次要地位的人,因此,这必然会伤害他的感情。不过,我们忠诚于共同的同盟国事业,而不是狭隘的民族利益,这是基本出发点。我曾对巴顿讲过这个意思。我不把自己看成是美国人,而看成是同盟国的人。我想,巴顿将军应该能理解这一点。”

            话虽如此,可现在该由亚历山大把计划变动的情况告诉巴顿,这并不是件愉快的事。将心比心,要美国将领一古脑儿放弃他呕心沥血制定的计划,照英国上司的命令承受他已经了解的更艰巨的任务,美国人会作何反应?

            不过亚历山大从亲身经验晓得,巴顿和蒙哥马利不同,尽管他的性格与蒙哥马利一样古怪,而且更好出风头,但却没有引起人们像对蒙哥马利那样的反感。他的言行举止使他在上层不得人心,但没人怀疑他搞独裁。在公众面前,他摆出一副美国西部的铁汉子的架式,臀部挎着两支枪柄上镶有珍珠的左轮手枪。虽然他总喜欢装成铁石心肠的样子,实际上他是个很重感情、心地慈软的人。每当深受感动时,他很容易流泪。而且,他的一举一动给人的印象是,他是在显示个人的强硬,而不是在卖弄权威。通过突尼斯战役,亚历山大愈发认识到,巴顿是个遵纪守法的人,不会抗拒他的命令。

            当亚历山大怀着窘迫不安的心情向巴顿传达了新修改的“爱斯基摩人”计划后,巴顿平静得近乎冷淡,亚历山大反而惴惴不安起来。

            “喏,乔治,你也可以谈谈你的意见。你同意为你的第7  集团军定的新计划吗?”

            巴顿碰了一下脚跟儿,敬了个礼,只说下一句:“将军,我不搞计划——我只服从命令。”

            事实上,巴顿怒火中烧。他返回自己的司令部后,对参谋人员咆哮道:“这就是你们的总司令不做美国人要做盟国人而使你们得到的东西。”

            英国海军上将坎宁安在巴顿面前直言不讳地指责蒙哥马利的计划:“毫无疑问,他的计划无异于让你们去送死。3  个美国师的补给是个很棘手的问题,这涉及滩头地带的补给,每天至少要输送3000  吨补给品,连续几星期,靠一个小小的港口,海军根本做不到这点。你们美国人应该对此作战计划提出抗议啊!”

            想不到巴顿却如此回敬道:“去他娘的!我已经吃了3Q  年的军粮,对于上司的命令从来都是回答‘是,长官!’然后尽力去完成。既然命令我在那里登陆,我就照办。”

            “好样的!如果不发生意外,我担保全力支援你们。”坎宁安似乎也被打动了。

            尽管如此,没人怀疑巴顿这员猛将会在作战中占上风。就在大家议论蒙哥马利要在“爱斯基摩人”战役中毁掉第7  集团军之时,艾森豪威尔麾下的计划官员、英国准将塞西尔·萨格登却对一位美国朋友轻蔑地说:

            “我说,老兄,你不必担心。照那样部署法,巴顿很快就会让可怜的蒙哥马利陷入重围之中!巴顿这家伙,肯定会大获全胜!”

            英国海军情报处第17M  组的伊温;蒙培古少校从事情报工作几年来,一直以足智多谋而见长。对于这位前王室法律顾问来说,搞情报工作简直是轻车熟道,游刃有余,因而被英国主管“双重间谍”的决策机构——双十委员会看中,成为该机构的海军部代表。得益于律师职业的训练,蒙塔古善于了解敌我双方的观点以及揣摩对方的反应,这一素质使他成为担任情报工作的理想人物。他善于蒙骗德国秘密机关和德军参谋部情报局,使他们失算,有时是致命的失算。蒙塔古在这一领域中纵横驰骋,大展宏图,完成了一项又一项欺骗活动,而且从未失算过。

            可是这一次,蒙塔古可真有点犯难了。

            经过一番周折,“爱斯基摩人”计划最终敲定了。这是历史上最雄心勃勃的两栖战役,出其不意的袭击被认为是战役成败的关键。因为盟军当时并不太清楚西西里守岛部队的实力,根据情报分析,敌人的抵抗将是很猛烈的,这将是一场艰苦的硬仗。德军就不必说了,意大利军队虽然战斗力低下,但是,在这次即将来临的军事行动中,他们是保卫自己的国土,这就不可低估他们了。因此,必须想方设法掩饰盟军的进攻目标,转移轴心国军队的视线。

            早在1942  年夏季盟军准备实施北非登陆计划之机,双十委员会便开始考虑如何掩饰下一步行动了。

            蒙塔古整日面对地中海地图苦思冥想。地中海的形状像一只计时的漏钟,腰部紧束,南有突尼斯的尖角,北有意大利的。“脚趾”和西西里岛。正是由于这个缘故,也由于经常受到以西西里岛为基地的轴心国飞机的袭击,所以盟国马耳他护航船队付出了重大代价。基于这样的背景,盟军攻占非洲后要采取的下一个步骤是显而易见的。蒙塔古耳边又回响起首相那焦躁不安的话语:“除了该死的蠢货,每个人都知道下一步是西西里。”

            是啊,涉及战略方面的问题,德国最高统帅部是不需要我们来指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