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玄幻奇幻 > 中唐侠隐 > 第22章

第22章



                                    自古传说,皆是民心所望,借以明志,那皇亲国戚一向欺善跋扈,百姓巴不得有人教训他们,是以传言之中,便将自己的愿望加入,将一件游侠儿无赖之事,竟传为义举,遂令关山月竖子成名。

            关山月也不明白自己什么时候斗过宫中五大侍卫,只记得那次公主仅带了几名老太监,至于摸了公主两把变成了两大巴掌更不明白,总之有人给自己脸上贴金,哪有不认之理?忙道:“正是本人。”

            青衣人肃然起敬道:“原来是关山月大哥,失敬,失敬。小弟自小便听闻大哥壮举,处处行事便以大哥为楷模,不想今日得见尊面,真是三生有幸。”上前重新见礼,甚是恭敬。

            那受伤之人只得自怨自艾,不敢再提退书之事。

            这时有位二十多岁的白衣汉子也上前道:“在下有意挑战‘关山月’前辈,不知肯否赐教?”

            关山月看时,见那汉子身材魁梧,背插一双吴钩,问道:“这位兄台高姓大名?”

            那汉子道:“在下何不。也是久仰前辈大名,特来请教。”

            关山月奇道:“何不?”跟着大笑道:“怎的会有人取这等名字。”围观众人也有的哈哈大笑。

            那汉子却不恼,昂然吟道:“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关山月问道:“这首诗是谁写的,我怎没听过?”

            汉子道:“这首诗是李贺两年前写的。”

            关山月道:“怪不得我未曾听过,原来是新作。‘收取关山五十州’,那不是正克我这‘关山月’么?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这江湖正是要后辈胜前辈才能兴旺啊。小兄弟,你正是我的克星,李贺这首诗分明是暗示我已经老了,该退出江湖,让给后辈了。”心道如此好的台阶,还不赶快顺坡下驴,溜之乎也?举手作别道:“青山不改,绿水长流。小兄弟,后会无期……”他说一句,退一步,说完已退到场边,忙转身一溜烟奔走。

            青衣人怅然喟叹道:“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关山月’大哥真是潇洒进退,令人仰止啊。可惜,没来得及留他一件物事好作纪念。”

            天色将晚,多数人已开始准备篝火。张议潮道:“唐兄,江湖游侠我已见识,在此告别。”

            唐宁吟道:“日落辕门鼓角鸣,千群面缚出蕃城。洗兵鱼海云迎阵,秣马龙堆月照营。”激励张议潮早破敌军。

            张议潮高唱:“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渐行渐远。

            唐宁一时性发,也高唱《凉州词》相和。他多读儒书,性情有几分拘谨,今日遇见张议潮,受他感染,陡引出满腔豪情,不觉放浪形骸,与平日迥然不同。

            夜幕已降,篝火四燃。这些江湖人物聚集在此,虽然其中龙蛇混杂、良莠不齐,终究有不少义气男儿、热血豪士,这些人前来大会,或多或少抱着几分雄心。这时听到唐宁高歌,便有人高声相应,渐渐由数十人乃至数百人齐声高歌,歌罢《凉州词》,又歌《从军行》《塞下曲》,直是响彻云霄、声闻十里。

            那张议潮一路西行,听到歌声彻天动地,禁不住热泪盈眶。今日江湖大会,除了遇到唐宁外,其余所见所闻尽皆令人心冷,此回沙州原抱必死之心,此刻听到歌声,顿觉我张议潮身后有大唐万千英雄支持,区区吐蕃便如螳臂当车,岂能阻我前行?

            晨曦初上,林中场内的江湖人士次第醒转。昨夜狂歌,将心中的豪情唱起,也将多年落魄江湖的劳苦与积郁抛却,人人脸上都是神采奕奕,与昨日疲惫烦躁之气判若云泥。

            辰时方到,阎峰便站在台前,俯视台下,俨然有凌云之感。昨日今晨,共有大小四十多家门派愿与结盟,只是其中良莠混杂、甚至互为死敌,有的门派则声明若某某门派为本地盟主便退出结盟。这番如何甄别取舍甚令长安剑宫头疼。阎峰与二位师叔、中条三友商议良久,中条三友认为当取大舍小,交结强援如武灵门、幽燕帮、漕帮等,划分势力,长安剑宫在江湖上将迅速壮大势力,稳居关中一方;阎峰则认为当纠合较小门派,此举可使长安剑宫成为同盟的主导,首先在同盟中实现整肃江湖的理想,还可避免为他人做嫁衣裳,但除却关中之外,恐怕在各地力量皆处弱势,今后难以应付各地纷争。双方所言都有利有弊,一时委决不下。

            要说长安剑宫召集江湖大会,竟未考虑会有此等情况么?只缘当时筹集之中,未料少林寺、太乙门等名门大派一个不到。原先设想以少林寺为首,太乙门、华山派为翼,长安剑宫得首倡之功,挤身名门之间,共同整肃江湖。哪想名门一个不到,以长安剑宫一己之力实不足以号令江湖,单看昨日乱纷纷的局面便知。

            最终阎峰道:“几大名门未到,眼见我等欲一举整肃,已是万不可能。莫若我等干脆将自身主张一举托出,凡合则留,不合则走,先与同道者结盟,今后再作他图。”众人也点头称是。

            阎峰眼光横扫台下,朗声道:“昨夜烈士悲歌,千人一呼,敢令天地变色,振我江湖正气,使宵小夜遁。我长安剑宫创派时短,乃属后进,不敢与名门比肩,但伸张正义之志不肯稍居人后。敝派情愿与天下同道结盟,共同维护江湖正义,幸得天下同道支持,凡愿结盟者四十三家。”众人四下望去,那安乐寨等臭名昭著的帮会门派果然连夜遁去,就连那些“金保门”等以及卖剑、卖书借机生财的商贾都不见踪影。

            阎峰道:“然则结盟有两件大事,一为订立盟约,一为推选盟主,而今四十三家对盟约之事小有分歧,盟约一时尚无法拟定……”

            东面棚中有人呼道:“先选盟主,后立盟约。”跟着便有多人呼应。原来这些门派都持观望态度,倘若盟主所用非人,便可放弃结盟,否则先立盟便没有退路了。

            阎峰见主张先选盟主之人占了十之八九,便点头道:“既然如此,便先选盟主,再由盟主议定盟约。依我剑宫之见,四十三家西达灵州、东抵大海、南处交趾、北止秣羯,南北之间快马十数日难以抵达,若有急情,耽搁途中。是以敝派主张设东南西北中五方盟主,分处各方事宜,就近便宜行事,再由五方盟主共同推立总盟主。”众人心道本派做总盟主绝无希望,若设五方盟主,抢它一方盟主希望总大得多,是以无人反对。

            唐宁见阎峰能得众人一致附议,心中颇为他高兴,但最高兴的莫过又见到韦玄中。

            原来韦玄中近日一直在寻袁聪,得知骊山大会之事,心想袁聪爱热闹,若得消息一定会到,便寻了来,正逢柳玄成见师妹数日不归,放心不下,向四师叔说明也下山来寻。

            二次相遇,已成熟人,唐宁浑无江湖经验,正须韦玄中指点。韦玄中这才知唐宁只是一介书生,不知从哪里得来一身内功,亏得自己多年出入江湖,竟然将他当作官府探子。

            唐宁向韦玄中说明袁聪在台上。韦玄中已然知晓,正为此事烦恼,原来华山派也接到请柬,只缘长安剑宫前些年行事偃旗息鼓,在江湖中寂寂无名,是以突然接到剑宫召集江湖大会的消息,大是震惊。华山派便与太乙门、少林寺、丐帮商定不出席此会,哪知袁聪竟冒冒然坐在主棚中,如何处置此事,颇令韦玄中大伤脑筋。

            柳玄成见袁聪多日不见,更增俏丽,坐在棚中,眼光一刻不离阎峰上下,满面陶醉之色,心道:“此人不知真实功夫如何,却在此颐指气使,想来也不过是个纨绔子弟,师妹居然……”至于“居然”什么,他也不敢去想。

            阎峰道:“天下武学博大精深,但总论便有内外之分,这内外功夫又是相生相克,不可分割。敝派平素弟子比武,常是以一对一,划径长一丈二尺的圈子,先出圈者为输。今日便以此法,想众位朋友当无异议。”向台下扫视一番,见无人反对,接着道:“今日意在结盟,大家是友非敌,只需点到为止,莫下重手,是以一不许偷袭,二不许用暗器,三不许使杀手。”

            这时台下有人冷冷地道:“‘苍岩七杀’不用杀手,又靠什么在江湖上成名?”

            众人循声望去,见人群中站立一位黑衣汉子,身材瘦长,微低着头,长发遮住了脸,看不到相貌神情。阎峰心中一怔,随即轻轻一笑,正要开口,肩头被轻拍了一掌,听到有人干笑道:“是什么人这般不给面子,我枚老道倒愿见识见识。”

            台下众人一片哗然道:“中条三友。”中条三友二十多年前名动江湖,其后悄然归隐,此番居然重现江湖,一时人人震惊。那黑衣汉子也心中一凛,默然不语。

            随即台下便有人呼道:“中条三友做盟主,我等心悦诚服,不需再选盟主了。”当真是一呼百应。

            枚老道笑道:“多谢江湖朋友抬爱,贫道不胜荣幸。贫道三人二十年前已立誓退出江湖,江湖中人最重然诺,言出必行,贫道岂能背誓?今日只是来做个清客,看如今江湖中有甚么后起的少年英雄。至于比武会盟的事,贫道等决不参预。”

            众人一阵叹惜,“中条三友”乃江湖前辈名宿,自是“品德高尚、技压群雄”,当是盟主的最佳人选。如今又到哪里去再寻“品德高尚、技压群雄”之人?想到中条三友守信重诺,弃盟主之位如草芥,这份风范更令人景仰。

            台下虽有善使暗器者,但一来用暗器便要偷袭,必遭公愤,明着来打,殊无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