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玄幻奇幻 > 中唐侠隐 > 第89章

第89章



                                    

            终南道人问道:“这些年你又到了何处?”

            田钰凄然道:“我醒来后发觉自己被人缚住,一直向西带到了很远很远的地方,被抛到一个大坑中两个月。那坑里没有饭,没有水,只有酒糟和酒,饿了便吃酒糟,渴了只能喝酒。过了两个月,我又一次喝醉,醒来便发觉成了这副模样。”田钰少女时美艳非常,乃是当年武灵门掌门千金,河北第一美女,如今却变成这副模样。

            终南道人咬牙切齿道:“到底是什么人?”

            田钰续道:“后来我才知是一批专门劫人的匪贼,他们将人用酒浸上两月,脸上骨肉都酥成软泥,然后随意捏成另外的样子,再放出来当奴婢,等到不喝酒吃糟,脸上骨肉就变硬,不会再变了。”

            世上竟然有如此害人之法,唐宁、华阳道人与杜颖都流下眼泪,凤儿更不用说,韦玉筝已从房外进来,闻言也是满面泪痕。

            终南道人自然最是难过。

            田钰已然有气无力,低声道:“好容易等了八年,终于找机会逃出来,然后将那些贼一个……一个的杀死,便来太乙宫找你报仇。却听说你离开了太乙门,这些年四下找你,却如大海捞针。”八年之间,谁知道她受了多少欺辱。

            田钰道:“上月有人传讯,在泾源,终于……终于……”眼望华阳道人,“对不起。”

            华阳道人摇头道:“别说了,田姑娘,我不怪你,只希望你也别怪我。”

            田钰忽然脸色泛红,拉住终南道人手道:“终南,我想问你,如果我爹没害你家人,你会不会喜欢我,娶我?”

            终南道人十分痛心,华阳道人道:“田姑娘,终南师兄为了你终身不娶,你还不明白他的心意么?”

            田钰眼睛一亮,跟着便黯然道:“华阳,他为的是你。”

            华阳道人摇头道:“田姑娘,我……我是喜欢终南师兄,但他、他喜欢的是你。当年我得到密令,为了闯进田府,才假做是他的结发妻子,找他理论。其实师兄一直只把我当作妹妹。”

            韦玉筝心道:“不知道他又把谁当作情人,把谁当作妹妹?只怕除了那个阿元,我们两个都只是妹妹。”

            凤儿心道:“只怕我连妹妹都算不得。”一时觉得姑姑不管怎样苦,还有人喜欢,还有过几日的快乐,而自己什么都没有……连死在他眼前都不能。

            田钰低声道:“可是你那日却做出一副小妇人模样,还假做有了身孕。”

            华阳道人脸色羞红:“便为此事,终南师兄多年来一见我便远远避开。”

            终南道人道:“我……”

            田钰道:“你还没回答我,如果没有我爹,你会不会喜欢我?”

            终南道人见她眼神涣散,命已将绝,难过道:“其实你爹是你爹,你从来就是我的爱妻。”

            田钰微微笑道:“你就是骗我我也开心。”拉住华阳道人的手放到终南道人手中道:“替我照顾终南。”又回头向唐宁道:“凤儿就交给你了。”

            胖大道士想起一事:“田姑娘,是谁通知你到泾源?”

            田钰吃力道:“是长……安……”手指怀中,合眼而逝。

            终南道人从她怀中取出几样东西,除了银两手帕外,只有一支扁扁的三齿镖,江湖上许多人用,也看不出来头。

            唐宁轻声问凤儿,凤儿轻轻摇头:“我不知道。”她不曾到泾源,否则看到老疯头,怎会偷袭?

            终南道人道:“我记得当年在子午口那贼子所用的便是这种镖。”

            韦玉筝定定神,问道:“二师伯,当年追杀我家的那几名黑衣人到底是哪个门派的?”

            终南道人道:“那些贼子功夫一般,剑术却甚怪,看不出渊源师承,我原以为是河北藩镇所派,这些年我也用心查找,却无收获。”

            不觉又过新年,到了二月天气,郑奇却匆匆赶到太乙村,带给唐宁一个惊天消息。正月二十七,元和天子服丹药暴病而亡。神策军另一中尉拥立太子登基,杀了吐突承璀和澧王,杖杀给皇上练药的方士柳泌,贬了皇甫镈和李道古。

            郑奇道:“奇怪的是此前几日,皇上还见过义成镇节度刘悟,皇上不过是吃了丹药口渴,身体却好好的。宫中却传说是太监刺杀了皇上。我虽然是侍卫,太监们却不让我等靠近,也不让大臣去看尸身。”

            唐宁想起长安剑宫许多弟子是吐突承璀手下,阎峰莫要受了牵连。

            郑奇道:“阎大哥亲手格毙吐突承璀,成颀杀了澧王,都升了官职。”吐突承璀臭名昭著,杀了他是人心大快,不过唐宁心里却觉得极不舒服。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转眼一年过去,又是春暖花开,正当寒食,翠华山上杏花烂漫,长安城中便有人结伴踏青而来,许多人吟起大历十才子韩翃的《寒食》一诗,想是厌倦了城中漫天飞舞的杨花,要来看灿烂如霞的山野杏花。

            奚郎此刻正在溪边打坐练功,他入太乙门已有三年,每日里勤奋用功,如今已长成了十七岁的少年,长身瘦削。胖大道士见他性情过刚,便命他每日对着溪水打坐,揣度水流至柔的道家无上心法。

            鸟鸣山幽,溪水淙淙,不时飘过落红。奚郎尚未入静,耳边传来一阵马蹄之声,约有五六骑从山下驰来,到了溪边道路上却停下来,耳听有人“咦”的一声。奚郎睁眼看时,见五六名军将勒马望着自己,倒似看一件怪物。

            当先一名军将肤色黝黑,望着奚郎,似曾相识。奚郎却认得他是井陉道上随着“镇河东”范无期的一名将官,奚郎这几年变化颇大,那人一时却认他不出。

            身旁一名军将道:“秦师兄怎么一直盯这胡狗?”奚郎长相与中原汉人不同,一望便知是北方游牧族人。

            奚郎听他侮辱自己,心中怒火陡燃,才要立起身来,想起师父平素再三教诲他要知忍贵柔,硬生生将怒火压了下去,继续闭目打坐。

            那姓秦的军将正是“黑铁剑”秦宁,他卧底淮西与无极帮多年,终于回到神策军做了一名校佐,今日无事与几名神策军将同游翠华山。身边那军将眼见奚郎只向他们看得一眼便不再理会,感到大扫颜面,骂道:“兀那胡奴,见了军爷还不下跪,敢情是要吃鞭子。”气冲冲跳下马奔到溪边,照奚郎头上劈头就是一鞭。

            奚郎听他骂时已是怒不可遏,此刻鞭梢及头,忍无可忍,疾伸右臂抓牢鞭梢,顺势一带,那军将不由自己便冲入溪中,惊散无数拇指大的游鱼。仲春时节,溪水虽不深,却也寒冷,那军将双腿自大腿以下浸得湿透,山风一吹,直冻得抖若筛糠。

            神策军平素横行跋扈,虽然柳公绰任京兆尹时整治过一番,但从他卸任后这些神策军将自然又无法无天,不欺负他人已算难得,几曾受过别人的羞辱。何况还是个胡人!那军将当下拔剑便砍。

            奚郎自认占理,也不肯多让。他自入太乙门,今日是第一次与人动手,当初他拜胖大道士为师,胖大道士知他身世孤苦,性情刚硬,怕他学艺不精与人动手要吃大亏,曾令他发誓未得师父同意,不得与人比武,更遑论打斗,否则逐出师门。今日奚郎遭那神策军将辱骂,伤到痛处,早将什么誓言忘到九霄云外。

            太乙门在江湖中赫赫有名,奚郎一动手,秦宁已认出是太乙门功夫,不觉有些犯难。原来这几名军将皆是长安剑宫弟子,代掌门阎峰三令五申,不得轻易与少林寺、太乙门、华山派等名门大派开衅,想到此节,便喝令二人住手。哪知这二人打发了性,谁都不肯罢休。

            秦宁一跃下马,拔剑一招刺向那神策军将右肋,那军将只得回剑自保,一看是秦宁,口中呼道:“秦师兄,你怎么……”脚下连连被逼退数步。

            秦宁剑一翻,又压住了奚郎的长剑,叫道:“太乙门的朋友,且请住手。”

            奚郎见有人劝架,长剑又被秦宁压牢,便点头退后一步。

            秦宁本想再讲几句客套话,却见奚郎面庞,依稀便是井陉道上跟随唐宁的那个小孩,不由得怒火中烧。他从小便嫉恨唐宁,何况唐宁在平淮西占尽他的上风,更在河北坏了他卧底无极帮的大事,真成了他的克星,对唐宁当然更加恨之入骨。

            秦宁原本想平息是非,此刻却心一横道:“让我来教训这个小胡种。”

            奚郎入太乙门不过三年,就算日日苦练,功夫又能有多高?自然不是秦宁的对手。好在秦宁只是撒气,也不想伤了他,饶是如此,奚郎已是狼狈不堪,长剑被秦宁拍落在地,手掌也擦去好大一片皮。奚郎紧咬牙根苦苦支撑,就是不肯叫饶。

            那几名神策军将张狂大笑,满嘴“胡奴”“番狗”,不防惹恼了另一个人。

            就在奚郎与那军将动手时已惊动了上下山的游客,远远的驻足围观,其中却有两名回鹘人,肤色白皙,深目钩鼻,胡须上卷,一人身着汉装,看上去象是文人,另一人却很魁梧,身着回鹘服饰,如赳赳武夫。

            这回鹘人听得那几名神策军将“胡奴”“番狗”的乱叫,禁不住动了怒,身形一纵,猛得跳上一名神策军将的马背,一脚便将那军将踢落马下。

            四周一阵哗然,几名神策军将骑马便将那人围在中间,挥剑乱砍。

            那人左手一撑,便从马上飞身而起,让过剑锋,时而倒骑马背,时而只用一只脚勾在马鞍上,时而藏身马腹,身手十分矫健,不多时便将几名神策军将尽皆打落马下。回鹘人自小与马相依为生,马上功夫实在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