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声明:本书由手机电子书网(4020.cn)网络收集整理制作,版权归原作者和出版社所有,下载后请在24小时内删除.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

        《骊山“杏车桥”的传说》

        作品相关  温馨的依偎在母亲身旁

        温馨的依偎在母亲身旁

        饭后无事,信手拈来报纸,随意的消遣乱翻,忽然一则消息央入眼帘,母亲节!,细细一眺,每年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是母亲节,那不就是明天吗?心一颤悠,不由得心潮起涌,思绪万千,一股股热流涌入心头,一波一涌的撞击着心窝,闷憋地我的心绪浪奔似的好难平静。

        我也有一位白发苍苍年迈的老母亲呀!不知是心态作茧还是孝心无有,反正好长时间也没有看望远在天边近在咫尺的老母亲了。

        夜深人静万籁俱寂,可我的心潮还在起浮不宁,思绪翩跹的。随手泡一杯酽浓醇香的茗茶,燃一支香烟,独自一个人静静的蜷缩在灰暗的陋室一隅,慢慢地品味着浓茶的韵味,悠悠然然地吸吮着香烟,浑浑噩噩地任烟雾随意地化作缕缕轻盈地细丝圈环,一环套着一环地缭绕弥漫散发充塞在室内狭小的空间,穿过窗棂缝隙化作轻云飘渺飞逝,沉浸的思绪也随之而荡漾升华飘逸起来,灵魂也任由之脱身躯壳迷茫仙荡而去,穿过深邃的漆黑的空旷无垦的寂静的夜空,灵魂和思绪又慢慢地陇聚缔结在一起,沉甸甸地游荡飘泊堕落着寻觅着,人也仿佛回到家乡院落里亲昵而熟悉的房间,伫立依偎在老母的身旁,年迈的老母白发苍苍的佝偻着赢弱而削瘦身子,满脸皱纹充溢着温馨,慈祥地端详凝视着自己的儿子,抚摸着手心手背都是亲生的骨肉的儿子,是那麽安逸地安然地幸福地由衷地发自内心地流着甜蜜的泪珠,亲切地喃喃自语的问这问那,说东道西,一遍又一遍地叙说着陈年絮语和往年索事。

        儿子在母亲眼里永远是长不大的,儿子在母亲眼里永远是不懂事的,儿子在母亲眼里永远是不会自己照料自己的,儿子在母亲眼里永远是那麽傻乎的,儿子永远都是母亲的心尖尖肉,儿子永远都是母亲的宝贝疙瘩,儿子永远都是母亲的儿子。无论儿子的在外面世界里多么优秀能干,多么风光旖旎,多么的成熟魅力,多么的无能不争气,但永远都是母亲最为操劳操心的,那怕你已七老八十儿孙满堂的。

        母亲是儿子温馨依恋的温床,母亲是儿子暖融融的热被窝,母亲的热坑头是儿子最舒服的领地,母亲的慈祥慈爱永远是儿子的幸福源泉,母亲的眼泪永远都是为儿女流的。

        从懵懂开始记事起,每次乞盼母亲外出归来总会有最香甜最好吃的,即或是最困难的岁月,母亲宁可自己饿着肚皮,穿着难已御寒的单衣,也会让自己的宝贝吃饱吃好穿暖的,过年时总会有一身所谓的新衣的。儿子的朗笑和啼哭是母亲最惬意和揪心的。

        在我家,从记事起,无论岁月多么艰难困苦,经济多么结拘,就是那四季都吃不上馍馍的日子,母亲都会在每年的蜡月二十七日,为我们兄弟姐妹蒸出好多好多诱人的白面馍馍,在根本不出大米而且没有大米之地,千方百计都要搞一点大米,保证在大年三十中午为我们做出香喷喷的白米饭和红烧肉大烩菜,让我们兄弟姐妹畅开肚皮尽情的饱餐,至今想起还是那麽馋涎欲滴诱人的。为此母亲不知道遭受过多少村妇的耻笑和讥讽,数说母亲不会过日子胡乱浪费呢?因为别家的年馍馍最早也在蜡月二十九或者是大年三十才蒸呢。

        母亲的情怀和慈爱我想也只有我能读懂得其中的奥秘,这种习惯一直在我家延续至今,虽然说现在每天都象过年一样的好,可我的母亲还是那麽执拗执著。小时候的我只会帮母亲拉风箱烧烧火,现在有了煤气灶,我也只有坐在母亲的热坑头,什么也不用做,温馨的依偎在母亲的身旁,神仙般的享受着母爱赐予我的惬意,慢慢地品尝着母爱把我带进儿时的贪婪的回忆,回忆着已逝的苦难岁月,感受着母爱中最温馨的深情厚意。

        母亲!您老人家辛苦了,为儿女操劳了一辈子,至今还是那么默默的,任劳任怨的干着力所能及的,难到你老人家真的不知道什么是享福享受吗?苦难的岁月印刻在魂魄的烙印和本色今生都不能退却吗?无能也劝说无效的儿子,借助这最庄严的节日,向您老人家敬献上一支最馥郁最温馨的人世间最高贵的康乃馨!

        祝愿你老人家心情舒畅健康长寿!

        天下做儿女的永远都不会忘记母亲的恩惠!

        行者龙作于2006.5.13

        作品相关  谁有资格做“兵马俑”奥运火炬接力人

        根据最新消息,已经点燃的奥运火炬,将在古城西安传递中又增添了世界八大奇迹“兵马俑博物馆”的传递仪式,那么谁最有资格做“兵马俑博物馆”火炬接力人?我想当然是兵马俑发现者,尚存于世的“杨志法”等几位老人!

        作品相关  清明祭奠思念母亲的日子

        清明祭奠思念母亲的日子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在清新的和风细雨中飘然而来!随着节日的一天天逼近,思念的情结也不断加载,母亲离开自己牵肠挂肚的儿女已经快一年了,随着光阴的流泻和季风的吹拂,周围环境花开花落的交替更新,心态也渐渐驱于平静,可对母亲的思念之情,不是淡忘,而是俱增。曾几何时,母亲在世时的这种情感还感觉不到什么,一旦失去了,这种寂寞的哀愁时不时的就漂浮上心头,母亲和蔼可亲、慈祥温馨的容颜如影视画面般萦绕于脑屏,记得有人说过;人的天性是在拥有幸福时不知道珍惜幸福,失去幸福才觉得幸福的可贵。没有经历这种痛苦感触的人永远也体会不出个中滋味。

        由于工作的缘故,远离家乡、远离母亲独自生活已有二十多年,自从有了属于自己的小家,虽然也经常性的去回乡下去探望母亲,但终归似过客般来去匆匆了,再也没有过去在家时受母亲监视,唠叨管教的那种感觉了,总觉得自己伟岸成熟了,读懂了人生哲学、学会了处理人际关系,大字不识小字不认的一个乡下老太太能知道什么道理呢!和母亲间亲切的情感也逐渐地淡漠了,母亲也自然而然把自己的情感转移到其它儿女孙子身上,似乎把自己亲生的儿子当作客人般来对待了,感觉中的亲情,柔情、温情总是从母亲无奈的眼神中时隐时现的流淌着,男子汉粗心的毛病是自己对待母亲总是从生活上关心,从物质上照顾,很少于情感上真正投入,如今细思,负罪的心理甚感不安,每当夜阑人静万籁俱寂之时,飘零的思绪和失落的感喟总是缠绕着魂灵,思念的情感不断的加深。

        母亲!作为儿子深感不安,自感罪孽深重,愿你老人家的在天之灵,静静的安息!原谅你粗心大意、不解母爱亲情的儿子吧!

        记得那是刚刚开春不久,多少年来身体素质一直硬朗的母亲,由于心脏冠状动脉的问题入院了,几天后看到没有什么大的问题就出院了,一个七十六岁的农村老人,一生奔波劳累于农田,到此时像一架破旧的机器,全身的部件也都磨损的差不多了,所以一旦病入膏肓,不是这里出问题就是那里出问题,这个部件刚修好,那个部件又出问题,心房纤膻外加胆囊炎,折腾的老人三天两头入院看病打吊针,说实在的,中国的所有农村老人,一旦被医院诊断出什么疾病,基本都是晚期了,所以也麻烦大了,还不因为穷困的缘故吗,和母亲商量,让母亲住在城里的儿子家,也好让我及时掌握病情,随时找医生大夫进行诊治,可母亲说什么也不同意,离不开自己的农村的老窝,眼看着母亲病情一天天加重,精神时好时坏,做儿女的又能如何,怀着侥幸的心理回单位上班,每当手机荧屏显示器出现老家的电话号码,我的心就直打哆嗦,回电话肯定又是母亲病情加重,医生告诉我,老人一旦使用起双氢克尿塞的利尿针来,肾功能就开始出现衰竭,药剂量的逐渐加大,也就表示着她们的时日不多了。

        一天下午,老家又来电话,说母亲气喘的特厉害,嘴唇有些发紫,我火速赶往老家,针剂也打不进去了,央人立即找来氧气瓶插上氧气,就这样,母亲坦然自若地渡过了她人生最后的一天两夜,记得最后一夜的后半程,回光返照的母亲思绪完全清醒过来,和我谈了好多好多的话题,谈了她的几十年,谈了好多临终嘱咐,到第二天早上九时整,阴雨连天整下了一个星期的天空突然放晴,母亲也在此时走完了她生命的最后行程,无奈地离开了她的儿女。

        在入夏以来温度接近40度的那一天,终于安葬完母亲的魂灵,等到客人散尽之时,我的人也像散了架似的困乏到了极点,庆幸的是母亲安详地躺在安葬父亲的墓地傍,为儿女劳累了一生的父母终于团圆了,天堂里有她们快乐的天地,冥府中有她们安息的府第。

        母亲在世之时,感觉不到什么,一旦离别而去,一种失落感油然而生,心里委曲了,灵魂寂寞了,空荡荡地无处可去,有母亲的日子里,无奈之时还可以去看望老母亲,现在能去那儿呢?离开母亲多年,自己总是为自己的儿女劳累,可每到母亲那里,母亲都是高兴的为自己做这样那样好吃的,从不让我自己动手的,说实在话呢,儿女也只有在自己母亲那里才永远是长不大的儿女,才只有在母亲那里享受到人间最珍贵的真情,才有温馨地回忆,是最幸福的,可惜我今生再也享受不到这份最为珍贵的情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