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不知是命运乖舛,还是机遇未曾,无论如何的努力和奋斗,日子却越过越穷。种啥啥不长,养啥啥不成。庄稼不是涝灾就是旱灾,要么就是虫害野兽遭贱。饲养的鸡鸭猪羊,刚初长成,不是病患就是狼虫虎豹的侵袭,要么无缘无故的丢失。夫妻二人,不是这病就是那病的,没完没了的折磨折腾着二人,结婚好多年了,也没个孩子,日子实在到了山穷水尽,让人怜惜的境况。

        有过路者及客商,从其家门前经过,经常在这里小憩,心地善良的倒灶夫妻,拿出自已采撷炮制的山茶,用甘甜的山涧泉水,沏泡出碧绿的茶水,无偿的供给人们品尝饮用,对路人所遇到的困难,从来都是无偿的竭尽全力的帮助。

        路行者及客商,念及心性良善的倒灶夫妻命运乖舛,经常有人接济他们。但也把他们不幸的遭遇和故事传布它方,叙说他们倒霉倒运的事例,四乡八邻的人也把他们当作笑料来谈论,谁人倒运倒霉了,谁家饭馆店铺倒闭了,那个信誉毁坏,日子过烂了,常用“倒灶”来形容,“倒灶”成了倒霉倒运糟了坏了的代用词。众口铄金吗?故事愈传愈邪乎,越说越神乎,漂雪般的流传飘散在三秦大地。倒霉的倒灶夫妻也是的,如人们所说的,真的到了日薄西山,倒灶的快要做不出饭了。

        山水重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一日,一位天外高人,游方道士,千里迢迢途径这里,由于路途劳累,偶感风寒,来到倒灶家门前时,已经奄奄一息了,倒灶夫妻二人及忙把病人抬回家。

        从山上采回药草,精心地煨汤制药,亲人般的调理治疗,并拿出家中仅有的,那一点点少的可怜的种粮,研磨成面,做成稀糊糊,让道士充饥。

        在倒灶夫妻精心细致的照料下,游方道士的病,过了几天,竟然奇迹般地恢复如初了。

        游方道士临走前,感激心地善良的倒灶夫妻,经过认真的思索,给倒灶夫妻说:你们的命运确实太乖舛了,日子过的真清苦,我这次要去好远好远的地方,回来时,要带回一大笔金银财宝的,到时候挤兑一些给你们,保证足够你们一生享用了。但我有一个小小的要求,就是从今天晚上起,你们每晚过了子时,要准时的点亮家里的小油灯,无论你睡觉也好,起来干活也好,灯一定要准时点亮,因为,我说不准那一天突然回转而来,如果说看不到你家的灯光,错过了感恩戴德的机会,那就别怨恨我了。千万!千万!说完扬长而去。

        倒灶夫妻,心里一百个想不通,心想,日子本来已经穷困潦倒到如此地步,那还有买油点灯的钱呢?但想到游方道士诚心诚意的情谊,生怕真的错过了那么一天的机遇,其不可惜。随即狠下心来,借钱购买了些灯油,从第二天子时开始,准时的点亮了油灯。

        大山深处的黑夜,被高山险峰折叠遮挡的,从来都是漆黑一团,黑的伸手不见五指的,有夜间早行过路者,多少年来从这里经过,都是胆颤心惊的摸黑走路,从未见到吝啬的倒灶家,黑夜里亮起灯光的,而且是天一擦黑,就黑灯瞎火的无声无息了,甚或天大亮了还末点灯,在人们的心中,感觉到他们不是早睡就是偷懒懒睡呢?

        今天不知何因,这么早就亮起了灯光,在漆黑一团的夜晚,象灯塔一样,格外耀眼,让赶路人顿时眼前一亮,迷糊的心神豁然开朗,神情为之一振,唉呀!该不会是倒灶起来了,赶到门前,问候的大喊一声:“倒灶起来了”。

        寂静而漆黑的夜晚,狭窄奇长的山川小道,夜行者一是为了壮胆,二是为了提精神,三是为了感谢倒灶的亮光,一声呐喊,被山抱山回的大山来回往复的传绕回荡着,连绵起伏的回声,几十里的震荡摇曳着,前后的行人,深夜里猛然听到这一声呐喊,受其感染,顿时心神大振,不由自主的附和着,大喊一声“倒—灶—起——来——了”,前后夜行者,遥相呼应彼此起伏的传递着“倒灶起来了”的呐喊,从子时直到天明,连绵起伏连绵不断的,回荡在秦岭山脉的深山大川里。

        从那天起,每晚子时一过,灯亮了,呐喊声就传递开了,也有些从来不敢夜间从此路过者,闻听到这壮观的呐喊,也壮胆敢行,并加入到呐喊的的行列里。

        震耳欲聋的呐喊声,是倒灶夫妻二人也睡不着了,干脆起来做做事,干干活。

        每天听到这连绵百里的“倒灶起来了”的壮观呐喊声,倒灶夫妻二人,心花怒放的人也有了精神,心情也格外地舒畅,病竟然不知不觉的奇迹般地好了。

        不知是呐喊声惊动了上苍,感动了神灵,还是惊醒了山川大地,时来运转的倒灶,这一年风调雨顺的,竟然出奇的获得了从未有过的大丰收,随意撒下一些籽粒,就能收获好多果实,饲养的鸡鸭牛羊也成果丰硕。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精神抖擞的倒灶夫妻,也心花怒放的心驰神往了,借助路口天时地利人和的方便,顺便开了一间茶水店铺,昼夜经营小吃烟酒茶水,还有自产的山货土特产。

        来往的客商,小贩,赶路者,莫不于此小憩,加餐进水,交流思想,交流信息,甚或进行交易,顺便也带些新鲜的山货。久而久之,倒灶夫妻的生意,俞发的兴隆兴旺,项目不断的拓展和扩张。

        秦川大道,关中原野,无处不在传诵,“倒灶起来了”的佳话和奇闻,倒灶重新成了人们新的议论话题,和议论中心,谁家的日子翻身过好了,谁人时来运转了,都用“倒灶起来了”来形容赞美。

        三年的时间过去了,这盏油灯总是按时准时的点亮,倒灶也成了远近闻名遐迩的大财东了,在他的带动下,陆续搬迁来了好多佃户,倚靠着倒灶,开设门面店铺,形成了一处繁花而兴旺发达的集市贸易中心,为两地客商提供了方便的交易机遇。

        倒灶的妻子,也不失时机的为倒灶生下了一儿一女。

        这一天,远游返回的道士,又来到了这里,倒灶看到道士并末给自己带回什么金银财宝,惊奇的问道士说:你给我带回了什么金银财宝?道士笑眯眯说,我早已给予了你呀,倒灶愕然而不解,什么呀?道士笑而不语。

        第二天,道士要走了,倒灶又问,你到底给予了我什么呀?让我白白点了三年油灯,等待祈盼了三年。道士说:我让你们点亮了油灯,送给你们:“倒灶起来了”呀!

        是的哟,众星捧月,众望所归,众人拾柴火焰高,人人都说倒灶起来了,倒灶能不起来吗!众志成城吗,像足球场上几万人同声呐喊,进一个,进一个的大风,大风……。

        几十年过去了,几百年过去了,倒灶起来了,倒灶起来了的故事,经久不衰的流传在关中大地,传诵在老一辈人的心里。

        行者龙作于2006.8.10

        正文  我家的后花园

        说起我家的后花园,一种愉悦的快感和喜形于色的心情,着实让人喜不自禁,每当静静地伫立于翠绿嫣红的鲜花丛中,吸吮着醉心的清香和宜人的芬芳,让那淡淡悠悠的韵味丝丝缕缕的荡涤着魂魄,浸润着肌肤,摇曳着心神,心旷神怡的犹如缥缈于轻歌曼舞的幻境中,仿佛融化于温柔的爱人怀抱里,心境恬淡恬静的空空如也,灵魂飘逸的如堕云雾烟海里。

        令人心醉的后花园,位于巍然屹立的骊山北麓脚下,清澈见底的华清温泉溪水,四季常流地润泽着郁郁葱葱的花木,夏日柔韧清凉冬日温馨融融的,从地球断开的深层裂隙中奔涌而出,多种矿物质溶合于泉水里,洗涤了天下游子的凝脂,也滋润营养丰盈了花神,使之集百家之长采万人之魂而分外妩媚,一朵朵硕大艳丽的花色,如鬼斧神工的精湛技艺雕琢而成,美比月宫的嫦娥,丽如天宫的仙女,柔嫩嫩娇滴滴粉若少女笑靥般令人美不胜收也神采奕奕。

        每次从烦杂喧嚣的市廛回来,就象久别的小媳妇回娘家似的,别提有多么舒服多么温馨,被城市嚷吵的纷扰搅佛的心境,进入空旷寂静的园林间,一下了从四肢百骸的毛孔间把尽染的浊气发散出去,人也犹如出浴的贵妃,侍儿扶起娇柔无力了。

        倚身于偌大而浓密的火晶柿子树下,于天然的顽石生成的石桌前,侧卧在柔软的藤椅上,泡一杯酽酽的茗茶,小呷细品醉心的甘芳,燃一支清雾缭绕的香烟,任它袅袅娜娜的飘逝,微微清爽的风拂面抚摩着,消魂般的享受着大自然赋予的惬意。一对对丽鸟婉约而柔情的鸣啼荡漾在花丛中,斜睨着艳丽的蝴蝶翩翩的起舞,忙忙碌碌的为花神传情做媒,依偎在浩大而蓬茸的花草树丛旁,极目那蓬勃奋发的苗圃花木,觑视争奇斗艳的鲜花抖擞精神的竟展妍丽,呼吸着花草树木夹裹的泥土香馨,咀嚼着自己种植的黄瓜和西红柿,甘甜凛冽的香脆使人悠然自得,在这天然的人间仙境中,浓缩着无限的情趣于和谐静寂里。

        就这样静静地回萦着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世外人间天堂。难怪乎临居老太太几年前,被在城里做大官的儿子接去怡养千年,偷偷的一个人跑了回来,任凭规劝至死也不去城里。当年的我不解的问:为什么?老人感慨万端的说:“城里再好也不如我家门前这块石头坐着舒坦,也没有我家井里的凉水喝着安逸”,那时的我百思不得其解,至此才明白乡情乡韵的情结如此深深地植根于民族魂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