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都市言情 > 极品公务员 > 第六十三章 曾国藩(4)

第六十三章 曾国藩(4)



有一天,曾国藩登上伏龙山,站在现在墓地所在位置向周遭看去,只见四周山脉于左、右、后成U状围住伏龙山,前面也有一座山峰相望,正应了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四灵”之说,实在是一块难得的风水宝地。其实文正公(注:指曾国藩)在世就准备选墓地了,当初他的好朋友、四川万县知县冯树堂懂风水,叫他葬在东台山,说那风水好。但文正公本人不肯,他说那边是‘天子之地’,是出天子的地方,他自己不敢去,退而求其次则萌发了将伏龙山作为身后归葬之地的想法,但宝月方丈起初没有同意。后来,曾国藩一再恳求,宝月方丈便与曾国藩盟约,谁先殁谁就安葬于此。结果,曾国藩先走一步,于是便葬在这里了。后来东台山那边盖起了东台书院,出了陈赓、谭政、黄公略,还有……”

“你们现在看到的这宅子,原来并不只这么大,九帅打下南京进洋财,通过水路运到湘乡的黄金白银,再转人力运输,花了半个月的时间。九帅当初的

规划是完全按紫禁城的布局设计,光前面就设计了十九道门,御史彭玉麟暗访江南至富厚堂,见其规模,乃提笔在上书:雪琴(彭玉麟字)至此一游,后扬长而去,有家丁报告九帅,他火速用书信将信息传给在京城为官并不知情的大哥(曾国藩)。曾国藩即星夜兼程赶回富厚堂,亲自修改了富厚堂的建设规划,改十九扇大门为八扇,压缩原来的规模一半,不久京城即来钦差看望九帅,实则是来看了个代天子巡视四方,看过富厚堂后,如实向皇上作了禀报,皇上很满意,乃御赐“毅勇侯第”金匾一块。后来历经战火和□□,富厚堂有所损坏,规模也日见缩小,改革开放以来被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经过几次修缮,也就成了今天的样子。”

“修身、齐家、治家、平天下”吴韧认为这是贯穿曾国藩一生的主线,从一个农家子弟到“中兴第一名臣”、到湘军的创始人,文武兼治,实现了一个文人与武夫的完美结合,不可不谓晚清一大奇迹,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受其影响三湘大地上,人才辈出,相继出了、刘少奇、彭德怀、黄公略、贺龙、陈庚、粟裕等一大批杰出人物,叶剑英元帅还是曾家的女婿,民间流传他曾多次到富厚堂,深刻影响了中国近现代史。

回去后,吴韧又专门去新华书店买了曾的《家书》、《冰鉴》,好好地研究了一番。受其启发,吴韧将总支12个行政村划地而治,他和凌子刚管全面,其它干部分面三个小组,每个小组分四个村,明确一名副职干部为小组长,负责协调和指导本小组的全部工作,同时管理其下的坐村干部和村干部,向他和凌子刚直接负责。此举细化了分工,明确了副职的职责、权力和责任,极大地放宽了他们的手脚,锻炼了人才,正如他所说的:“个个都要培养独当一面的能力,个个都要有敢为天下先的勇气,这样我们的事业就会蒸蒸日上,我们的工作就会日新月异,我们的个人前途才会一片光明。”“要做到我在与不在一个样,就算我出差十天半个月,工作有人安排,事有人做,主意有人拿,而不必打电话向我汇报,那工作就算是到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