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都市言情 > 凤舞缭乱 > 第45页

第45页


“好了!大功告成!”英娥欢快地举起了弓和箭,“陛下,把这个送给公主玩好不好?我可是从小就玩这个了,所以现在才这么健健康康。”
元诩笑着点了点头,“她一定会喜欢的。”
英娥拿着弓箭端详了一番,又道,“若是再涂上颜色她一定会更喜欢。小孩子嘛,都喜欢鲜艳的颜色。”
元诩放下了奏疏,嘴角噙着笑,“等将来我们有了孩子,到时你教他们射箭骑马,朕就教他们汉家诗书。”
听到孩子两个字,英娥一下子卡了壳,有些不好意思地侧过头,故作若无其事地摆弄起那把小弓。小麦色的面颊上被热气蒸腾出一点淡淡粉红,仿佛初春时飘落的第一片花瓣。
“陛下,长乐王来了。”亭外传来了侍从的通禀声。
元诩眉目舒展,看起来心情不错,“彦达,进来再说吧,反正都是自家人。”
他的话音刚落,元子攸就掀开帷幔,挟带着一股冷风大步走了进来。他下意识地朝英娥的方向看了一眼,又迅速收回,行了行礼道,“见过陛下,淑仪。”
元诩笑道,“彦达不必多礼。对了,你来看看这个。”他说着将手中疏奏递给了元子攸,“这几年洛阳城中的年老病残贫困死者日益增多,朕打算下诏让洛阳及各部曹将七十以上,孤寡贫困不能自养,年老病残者核查清楚以后一一上报,根据具体情形再酌情处理。”
元子攸点点头,“陛下此议甚好,只是有些地方还需详议,依臣所见,不如……”
听着君臣两人认真商议着,英娥的心情也慢慢变得平和起来,还夹杂着一丝欣慰。若是没有胡太后,掌握了大权的元诩应该会是个好皇帝吧…母亲不再失去自己的孩子,夫妻不再生死相离,老人可以有子送终,稚儿能无忧无虑地成长,大家,都能好好地生活下去。他,可以给百姓们一个这样的太平盛世吗?
此时,钓台下的湖面上突然出现了一圈一圈不正常的水纹。还没等守在钓台上的侍卫们发现,从湖下猛的窜出了几个黑衣人,手法利落地解决了那些侍卫们,为首的黑衣人和同伙打了个手势后直扑向亭子。就在掀开帷幔的一瞬间,急速而来的木箭猝不及防地射穿了他的眼睛,他捂住眼睛才哀嚎了一声,胸口就已被长剑刺了个透心凉。
元子攸收回剑,回头看了看英娥,对她露出一抹赞赏的笑容,“射得好!你和陛下在这里待着,我去对付他们!”
元子攸说罢就提剑冲了出去,英娥只是稍一犹豫,也拿起了弓箭跟了出去,元诩想要拦已经来不及,他从来未像此刻那么懊悔为何不习武……
那一边,元子攸已经连斩了两人,自己身上也受了点轻伤。正当他和其中一人缠斗时,另一个小个子欲从背后偷袭,不料才刚举起剑,就被凌厉的一箭射伤了手腕,剑咣当掉落在地,发出尖锐的响声。
元子攸无法回转身,但见英娥身形一晃,已经和他背靠背地站在了一起。就在一瞬间,他的心不知为何忽然放松下来,在面对敌人的时候,能让他放心露出背部的人也只有她了。
那被射中手腕之人却突然转身朝亭子跑去,英娥心里暗叫糟糕,急忙也冲了过去。那人直接闯进了帷幔内,抽出匕首刺向元诩,元诩往后躲闪,拿起手边的东西砸向那人后朝亭子跑,谁知脚下一滑摔倒在了地上,一时竟爬不起来。
眼看那人的匕首就要刺下去,元诩双目一闭,以为命绝与此,不料眼前人影一晃,那匕首竟是扎在了挡于他身前的英娥胸上。他一时心胆欲裂,脑中顿时一片空白,整个人都僵在了那里。
元子攸进来时看到的正是这一幕,脸上的血色瞬间消失。他一剑刺死了那黑衣人,顾不得那么多,慌张的冲到元诩前抱起了英娥轻轻放在一旁,焦急地查看起她的伤势。
英娥想要开口,却被他捂住了嘴,“不要说话,”他轻声在她耳边低语。接着,就是前襟被撕开的声音。
元子攸在扯开她衣服的一瞬间就完完全全僵住了,但见一叠截饼从里面扑通掉了出来,还在地上翻了几翻。截饼上赫然有个大洞。
“我想说我没事,你不让我说……”英娥睁着无辜的眼神望着他。
他忽然伸手一把将她拥入了怀里,喃喃道,“没事,真是太好了……”
英娥一脸发懵,还没反应过来。
元子攸似乎察觉到了自己的失态,放开手时却看到了她肩部有一个清晰的牙印。那个牙印的形状他很熟悉,他的脑袋里轰一声响,仿佛想到了什么,有什么东西就要呼之欲出了……


51  发现

“英娥!”元诩此时终于缓过神来,大叫一声跌跌撞撞冲了过来。
元子攸自己也不知为何下意识地将英娥的前襟拉紧,在元诩伸手将她夺过去之前把那个牙印遮了个严严实实。
“臣一时心急做出无礼举动,请陛下和淑仪责罚。”他跪倒在地,神色平静地请罪。
英娥用眼角余光看了他一眼,想到刚才他紧紧抱住自己的瞬间,以及焦灼的眼神,有些后知后觉的脸热,但更多的还是不解和惊讶。
元诩却好像根本没听见他的话,只一眨不眨地望着怀里的人,连声问着,“英娥,你感觉怎么样?还有哪里不舒服?有没有其他地方伤到了?”
英娥收回神思,摇了摇头,露出一抹俏皮的笑容,“放心啦,我这么善良可爱的人,老天还不忍心收走呢。”
元诩闻言神情愈发温柔,“也对,你还要长长久久陪着朕,继续我们之间的今生缘分。”他顿了顿,“英娥,朕的命是你救的。”
英娥眯了眯眼睛,“那我以后是不是可以在宫里横着走了呢?”
元诩笑出了声,又听到英娥道,“这次幸好有长乐王在,若不是他,我和陛下只怕都已经没命了。”
元诩这才看了元子攸一眼,目光意味不明。
“彦达,你起来吧。今日也多亏了你。”
元子攸这才谢恩起身,再没看英娥一眼,而是向外望了望,只见禁军侍卫们正纷纷赶过来。他心下微沉,那些刺客趁着皇上在钓台时偷袭,显见是对宫里极为熟悉的。
“彦达,依你所见,今日这些刺客到底是什么人?”元诩也是心存疑惑。
元子攸微皱眉,“那些刺客明摆着是冲皇上来的,一旦陛下有什么不妥,又尚无子嗣,到时朝廷一片混乱,能从中获利的……难道是南边梁国的人?但这些刺客又太过熟悉宫里,臣怀疑他们有内应。请陛下容臣去查个清楚。”
元诩点点头,“好,这件事就交给你了。彦达,无论何时,你都是最值得朕信任的人。”
元子攸转过头微微一笑,“臣会守护着陛下,也会守护着陛下所珍惜的一切。”
元诩定定看了元子攸一会,目光渐软,又低下头来看英娥,“淑仪护驾有功,即日起晋封为右昭仪。”
英娥心里一个激灵,忙想要阻止,忽然感到眼前一黑,在元诩的惊慌呼喊中晕了过去。
也不知过了多久,英娥终于慢慢睁开了眼睛,映入眼帘的是再熟悉不过的嘉福殿房顶。她侧过头,这才发现元诩正倚着她的床榻而睡。昏黄的烛光中,年轻帝王秀美的面庞显得有些模糊,浓长的睫毛在眼睑下透出一片朦胧淡影,令他整个人散发着一种奇特的颓废美。
仿佛是感受到了她的视线,还在小憩的元诩突然睁开了眼,在看到她醒来的瞬间,那眼中闪过的灼灼光彩竟好似让整个房间都变得明亮起来。他惊喜地打量着她,像是怕惊扰到她般压低了声音,“英娥,你终于醒来了,刚才吓死朕了。”
英娥想说话,却只觉唇干舌燥发不出声音,还好元诩及时地将一盅水递了过来。
英娥一口气连喝了三盅水才缓过来,忙不迭问道,“陛下,我刚才是怎么了?”
元诩接过瓷盅,眼中露出一点促狭的笑意,“太医说你只是饿过了头。”
“啊?”英娥顿时面色发窘,脱口道,“这也太丢人了。不过还好还好,我还以为自己受了内伤呢。”
元诩轻笑出声,“虽然没受伤,但还是要好好调养一段时日。朕已经让人给你准备了点粥食,一会儿就送过来。”
说着他很自然地往英娥用过的瓷盅里斟了水,就着她唇碰过的地方轻轻啜了几口水。
英娥点点头,又像是想起了什么,忍不住道,“陛下,刚才您说封我为右昭仪,能不能收回啊。我怕太惹眼了,就好比一个猪圈里,必定是宰最肥的那头对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