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都市言情 > 白富美六零年代创业史 > 第5章 扫货

第5章 扫货


  校嘉华走进国营饭店时,饭点已经接近尾声,里面零散坐着几个穿工装的大老爷们。
  这年头下馆子太奢侈,食客多半是正式职工,其他人过来打牙祭,也通常拖家带口、全家出动。
  校嘉华和校大宝,一个是水灵大姑娘,一个是机灵小男孩,怎么看都不像消费得起的样子。
  戴袖套的女服务员扫他们一眼,语气不耐烦:“吃饭点菜,找人去外面等。”
  校嘉华大大方方走近柜台,从白恪言的信封里掏出钱和粮票,故意把印有“建设兵团”的字样展示出来。
  服务员的眼睛果然看直了。
  校嘉华:“同志你好,我刚从邮电局给爱人寄完信,我侄子一到你们饭店就走不动了,还有位置吗?”
  “有,有的!”
  服务员把他们带到靠窗的位置,添上一壶茶水,“看不出来你这么年轻,还是个军嫂,你家解放军同志,在哪个部队呀?”
  “他大学毕业,就进了北方建设兵团,具体我也不清楚,他们有保密制度。”
  “大学生军人?那肯定是搞研究的。真好,打倒帝国主义,为国争光!”
  又红又专的服务员激情满满,连旁边的工人都艳羡起来。
  校嘉华猜测,白恪言虽然没有留过洋,但他毕竟是物理专业的学霸,在部队搞搞数据研究,还是很有可能的。
  哪怕在部队给火箭拧螺丝,都是至高无上的荣耀。
  她低调地问服务员:“同志,有什么招牌菜推荐吗?”
  “今天主要供应卤猪蹄和大肉水饺。”服务员又拿出一张菜单,小声对校嘉华说,“上面你还想吃啥,我让师傅单独做。”
  这待遇也没谁了。校嘉华问大宝:“你想吃什么?”
  “水饺。”校大宝脆生生回答,眼睛却死死粘在隔壁桌的卤猪蹄上。
  “同志,我要两份水饺,一只猪蹄。”
  校嘉华翻翻菜单,最便宜的素菜8毛,最贵的肉菜2块8,这物价……也还行?
  “再来一份烧菌菇和清蒸鱼。”
  不知道什么好吃,那就点最贵的吧。
  付完钱,三四道菜很快上来。
  校嘉华把猪蹄和饺子推到对面,“都是你的,吃不完就留下洗盘子。”
  “谢谢姑!!”
  小苦力感动坏了,一手夹饺子,一手抓猪蹄,嘴巴塞得满满的,差点咬到手指。
  校嘉华尝了口饺子,皮薄馅多,确实好吃。别说人服务态度不好,没两把刷子,还真没资格开国营饭店。
  尤其是这道清蒸鱼,满满的原生态,味道很对得起它的价格。校嘉华饺子没吃完,小猫一样优雅,鱼倒是干干净净。
  “姑,这鱼我也会做!”校大宝舔着嘴角油水说。
  “就你?”
  “别不信呀。这种鱼,咱村的河里就有。夏天上游泄洪,冲下来一大波,用网就能捞起来,奶奶教我做过。可惜现在是秋天,鱼不好抓,只能等明年了。”
  校嘉华想了想,“也许,不用等明年……”
  ·
  国营饭店的墙上,挂着老式的摇摆钟。俩人吃完饭,已经快下午两点。
  校嘉华用油纸包好剩余的饺子,马不停蹄地带着大宝,赶去今日行程的最后一站——供销社。
  下午的供销社,虽然不像早上那般人山人海,但也是人来人往,络绎不绝。
  校嘉华光荣的军嫂身份这时就不管用了,因为大家都忙着扫货,压根没工夫闲聊。
  校大宝吃饱喝足,倍儿有精神,拉着校嘉华,想往人多的地方挤。这是典型的从众效应,他相信人多的地方,东西一定物美价廉。
  供销社面积不大,校嘉华让小孩先玩一会儿,自己则扫视全场,观察繁多的商品分类。
  在有限的时间和资源里,购物也是一场硬仗,她必须以结果为导向,尽快完成KPI。
  承诺的事要办到,她先走到布匹区,给张红娜即将出生的孩子扯布。
  校嘉华有几套新衣服,都是结婚时崔丽芬帮她添置的,并不急着换新。小孩子长得快,倒是大宝和石头值得一买。
  校嘉华被这个念头惊到了,她为什么要关心两个熊孩子?孩子是强塞过来的,就算她这个养母再不称职,校老栓和崔丽芬也不会坐视不管。
  但他们毕竟在自己名下……
  想到这里,校嘉华果断决定,给大哥家的另外三个小孩也扯一套衣服,毕竟当姑的,要一视同仁。
  每尺布才1毛5,也不算很贵吧?
  报上几个孩子的年龄、身高,选好面料、花型和棉线……十几块钱和布票,分分钟花了出去。
  校大宝从人群里钻出来,只见自家老母亲十分爽快地甩出去了几张“大团结”。
  “姑——”根本来不及阻止。
  钱,是这么花的吗?孩子凌乱了。
  .
  接下来,校大宝眼睁睁看着校嘉华,疯狂开启了买买买模式。
  她在日用区买了暖水瓶、毛巾手帕和针线,又去副食区买了油盐调料、两罐麦乳精和半斤水果糖……
  期间,东西实在太多,她甚至花了10块钱,买了一辆木制的、简易的手拉小板车。
  花钱动作如行云流水,令人瞠目结舌。
  最后,她杀向洗化区时,校大宝终于忍不住,扑上去抱住她的大腿,“姑,求求你了,买点白面大米吧?”
  “家里没有米吗?”校嘉华不解。
  校大宝痛心疾首地点头:“上个月发的玉米面和高粱面,都快见底了。”
  “好吧,那买一些。”校嘉华掏出剩余的零钱和粮票。
  校大宝立即接过,生怕连这点口粮都没抢救出来。
  小胳膊小腿儿很卖力,把两袋粮食抬上手拉车后,校嘉华笑着奖励他,“大宝有什么想要的?”
  校大宝心说,您都快把半个供销社给搬空了!
  但他想了想,难得害羞了一次,“姑,我想要笔和本子。”
  “想读书呀?”
  “嗯,我要像新爹爹那样,读大学,当解放军,造火箭!”
  这一天的洗礼,他算看明白了,就算是当兵,大学生跟普通人也是不一样的。
  校嘉华没想到,白恪言一句话都没说,还能起到这么大的教育作用。
  “行,我刚好选几本书,一起买。”她大度地决定。
  但是,买完书本、文具,校嘉华悲剧了。
  白恪言的信封几乎空空如也,只剩几张毛票,根本不够买再去买她最感兴趣的洗化用品。
  再理智的女人,也会不知不觉迷失在购物天堂里。但对校嘉华而言,造成这种局面,完全是她上辈子大手大脚惯了,错误判断了当下的形势。
  她微微苦恼:“物价不是很便宜吗,怎么这么经不起花?”
  校大宝嘴角抽搐,一副早猜到的表情。“姑,你专挑贵的买,没你这么花钱的!”
  “……”她没有专挑贵的买,她只是遵循眼光,选择了她认为品质较好的。
  多年的品味和习惯,一时半会真改不了。
  校大宝还能怎么办,只能庆幸自己从败家老母亲手里,成功抢救下来了两袋大米和白面。
  校嘉华:“可是牙膏牙刷,还有香皂、雪花膏,还是要买的呀!”
  “姑,咱家没钱了……”校大宝已经绝望了。  对两人而言,今天都是他们被供销社教育重新做人的一天。
  最终,校嘉华只能放弃昂贵的香皂和雪花膏,用仅剩的钱买了便宜的牙刷牙膏。
  就,再用几天皂角,安慰自己是天生丽质吧。
  .
  校嘉华拉着小板车,挫败地离开供销社。
  夕阳将二人的影子拉得很长。
  “为人民服务”的宣传语下,校大宝突然拉了拉她的衣角。
  “娘。”四下无人时,校大宝叫她,“你看这是啥?”
  他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白色方块,小心地打开包装。
  一股浓郁的香精味铺面而来。
  居然,是一块香皂。
  “娘,给你的!”他讨好地捧在手心,眼睛得意地弯成月牙。
  校嘉华先是一愣,却没有接。
  她紧紧盯着他,表情越来越冷。
  “姑……”校大宝的眼神开始闪躲。
  “校恩赐!”
  校嘉华第一次严厉地叫他大名。
  “谁教你的,竟然敢偷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