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都市言情 > 我用巨星组球队 > 第361章 米兰德比(11)

第361章 米兰德比(11)


  那可是一个在米兰球迷心目当中无比光辉,无比辉煌的岁月啊。
  西多夫、鲁伊科斯塔、皮尔洛、卡卡,四个技术大师,加上后来的巴西人里瓦尔多,让红黑军团的中场架构堪称梦幻。
  而加图索和安布罗西尼,则给这几个艺术足球的大师增加了必要的强硬和平衡。
  于是,从2003年到2007年,这支ac米兰成为了任何时候都让对手闻风丧胆的一支球队,获得了两次欧冠冠军的头衔。
  另外,他们还经历了噩梦一般的伊斯坦布尔之夜,以及直到现在都还充满谜团的在索菲亚球场四球惨败给拉克鲁尼亚的耻辱。
  那一年的欧冠四分之一决赛当中,他们主场4:1战胜了拉克鲁尼亚,就在所有人都认为他们事实上已经进入四强的时候,他们却在客场让人目瞪口呆的输了一个0:4,无缘四强。直到现在,还有很多阴谋论者坚定的认为,那场比赛的背后有猫腻。
  而他们的大热倒灶,也间接成全了一个伟大的教练——穆里尼奥。因为那一届的欧冠冠军,正是他带领的波尔图。
  今天,内斯塔排出了一个没有边路的中场组合,而这四个中场,基本上都算是技术型中场,这样的排兵布阵,很难不让人再一次想起当年安切洛蒂的经典阵型。
  在后腰位置上,托纳利和金潇都是能攻善守,既能完成中场的扫荡和补位,又能走纵向上给队友提供掩护和组织。
  至于边前卫凯西和本那赛尔,显然他们都不是标准边前卫的合适人选,而是错位踢现在的位置。
  不过,从凯西之前的表现就可以看的出来,今天内斯塔对这样的中场安排是有针对性的安排的。
  凯西的优势在于身体和力量,速度不是他的强项,组织也不是他的强项,中场的扫荡能力、回追能力和接应能力才是他的长处。
  所以,内斯塔特意安排他在比赛当中往中路靠,站位比一般的右边前卫都要内收,和后腰以及二前锋魏东来都比较接近,可以在中路做不少文章,严密的限制住了国际米兰的中路渗透。
  而他空出来的边路位置,则由右边后卫卡拉布里亚来填补。
  一旦卡拉布里亚从后排插上助攻,凯西就会主动的往回撤一点,对卡拉布里亚留出来的空档进行保护,防止对方在反击当中偷袭这个空白地带。
  正是在这种流动性很强的轮转换位当中,国际米兰这在上半场以及下半场迄今为止,都没有找到好的办法,在这一个区域进行有效的攻击。
  现在,内斯塔撤下恰尔汗奥卢,把本那赛尔补到这个位置上来,恐怕很有可能也是按照这样的思路来踢。
  要知道,目前在ac米兰的边路进攻当中,左边后卫特奥,在攻防两端的贡献和稳定性,比右边后卫卡拉布里亚都要强了不少。
  而比赛继续进行下去之后,大家发现内斯塔的思路果然是按照这个路子走的。
  一旦皮球发展到左路,本那赛尔就会有意识的往中路靠,收紧和托纳利之间的距离,把左边路让给速度快、冲击力强的法国人特奥。
  而这个凭借在ac米兰的优异表现成功跻身法国国脚的年轻人,利用自己强劲的冲刺能力,折返跑能力,充分利用了本那赛尔给自己腾出来的边路空间,频繁的高速套上套下,给对手制造了很多麻烦。
  同样,一旦他套上助攻,本那赛尔就会立刻填补他留下来的边路空档,防止国际米兰偷袭自己的身后。
  内斯塔就是设计了这样一套战术,用硬度和控制力都足够的中场,钳制国际米兰的中场人数上的优势。
  而孔蒂显然也看出来了内斯塔的意图。所以,他要求自己的两个边翼卫,加强在两个边路上下奔跑的力度。
  同时,两个边锋也要再积极一点,不惜体力,在进攻的时候拼抢对方的后防线,在防守的时候,则回撤到中场,和边翼卫完成轮转换位。
  他们刚才就是用这一套拼掉了对手的恰尔汗奥卢,现在对方已经用了一个换人名额,说明自己的战术是有一定效果的。
  不过,现在全场比赛已经进行了一个小时,两支球队在技战术上已经完全没有秘密可言,会影响到战局发展的还是意志和专注力。
  托纳利显然是带着内斯塔的指示上场的。所以,他上场之后和几个位置上的队友都咬了咬耳朵。而且,他自己的表现也是很有说服力的。
  他在拼抢当中的硬度比之前的恰尔汗奥卢上了一个等级,无论是和比达尔对位,还是和布罗佐维奇对位,都是一副毫不示弱的样子,完全表现出身上加图索的一面。
  在他刚刚加盟ac米兰的时候,很多媒体都把他鼓吹成皮尔洛的接班人。可实际上,他的表现更像是一个皮尔洛和加图索的结合体。
  当然,想要成为皮尔洛谈何容易,这么多年来,在组织进攻方面,最接近皮尔洛水平的意大利人可能是维拉蒂,可是即便是他,也距离皮尔洛的能力有一段不小的距离。
  之所以大家会给托纳利这样的称谓,很可能只是因为他那一脚个性十足的长传球。
  毕竟,要想踢出这种级别的长传球,除了脚法准确之外,开阔的视野,良好的大局观更加重要。
  和他的组织调度能力相比,倒是托纳利在中场的防守能力更加让米兰高层和球迷们欣喜。
  他的身材算是高的,看起来也不是肌肉发达的类型。但是,他踢球很硬,在中场的纠缠能力非常强,身体对抗能力也足够,可以很好的承担起中场的防守责任。
  所以,ac米兰的球迷们虽然也希望他能够真正成为皮尔洛那样的中场组织大师。
  可是,如果他最后能够成为一个七分像加图索,三分像皮尔洛,也是完全值得高兴的事情。
  他的表现显然是带着主教练的战略意图的,这一点,ac米兰的场上队员们显然都是能够感受的到的。
  所以,大家立刻提高了自己的拼抢力度,把场上的平衡重新找了回来。
  比赛再度进入了胶着局势,而对于双方一球之间的比分差距来说,这样的局面其实是非常熬人的。
  对于双方的球迷们来说,这种煎熬恐怕比球员还难熬。
  踢过球的人都知道,无论开赛之前你是不是紧张,只要比赛一踢起来,随着肾上腺素的分泌,交感神经的运动,这种紧张感会得到很大的抑制和缓解。
  球员们就是这样。
  而球迷们就不同了。他们始终只是一个看客,眼睛的运动强度,也不足以让他们的交感神经强烈运动。所以,他们反而始终处于高度的紧张当中。
  他们的情绪会随着场上的每一次攻防转换而变化。
  当自己支持的球队开始进攻的时候,他们会情不自禁的手舞足蹈,指指点点,嘴里还念念有词。
  比如说「传这里」、「分边呀」、「赶快转移呀,这儿有一个空档」等等,恨不得自己能跑到场上成为场上的一员。
  当自己支持的球队处于防守状态的时候,他们的情绪往往更加紧张。
  嘴里念叨的大致还是那几句「注意呀,左边空了」、「盯着对方的8号」、「顶一个呀,后腰不能再退了」等等。
  只是,音量会随着情绪的紧张程度而变的更大,肢体语言也会更加激烈一些。
  倒是那些敲锣打鼓的极端球迷,他们的运动量比普通球迷不知道要高了多少。
  反而让他们用体力运动抵消了很多紧张情绪,不至于那么紧张了。
  这些人当中有一部分是格外忙碌的。
  他们整场比赛其实都不怎么看着球场,而是把所有时间都用在了和球迷们互动,调动球迷们的情绪上。
  他们往往站在看台的第一排,背对球场,面向身后的球迷,不停的喊着口号,挥舞着手中的各种纪念品,或者干脆就赤膊上阵,挥舞着手臂调动球迷的情绪。
  这些球迷是真正的铁杆儿球迷,一场比赛下来,他们的运动量基本不亚于场上的球员,嗓子的沙哑程度,比场边的主教练还严重。
  但是,这些球迷领袖在球迷当中的地位比俱乐部还要大。很多时候,他们就是俱乐部和球迷当中不可或缺的沟通桥梁。
  在欧洲和南美洲,足球是很多人生活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茶余饭后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话题。
  在这里,球迷们不仅把相当一部分的收入投入到这里,还会因为足球而左右很多的情绪变化。
  这部分群体数量庞大,如果不能妥善处理和他们之间的关系,不仅有可能给整座城市带来混乱,甚至还会带来不小的政治影响。
  毕竟,绝大多数的球迷都是成年人,他们的手中可是有选票的。
  就以今天的参赛球队ac米兰为例。
  在贝卢斯科尼时代,人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规律,那就是ac米兰的成绩,是和贝卢斯科尼在政坛的发展呈现高度的正相关的。
  当贝卢斯科尼在政坛顺风顺水时,他对球队的投入就会非常大方,内斯塔和因扎吉就是他第一次当选意大利总理时出手抢来的。
  而当他在政坛处于不利地位的时候,他对ac米兰的投入和经营就会显得漫不经心,包括他最后把俱乐部专卖,也都是在他被赶下总理宝座的时候发生的。
  此外,不论是那支球队,当球队的成绩出现明显下滑,无法满足球迷心里预期的时候,很多球队的球迷都会出现围堵俱乐部的行为。
  碰到这样的场面,俱乐部的高层就不得不和球迷们进行对话,这个时候,通常都是这些球迷领袖代表球迷进行谈判和对话的。
  马尔蒂尼、托蒂、萨内蒂等大佬级人物,都曾经参与过这样的对话。
  而德甲巨人拜仁慕尼黑,也不止一次的在自己的主场和自家球迷展开过这样的对话。
  而一旦这样的冲突升级,就必须由警察介入了。
  所以,但凡是同城德比这样的焦点大战,当地警方就会严阵以待,如临大敌。
  小心无大错嘛。
  现在,双方的球迷都已经像是快要烧干的蜡烛,各自都已经剩下不多的能量了。
  只是他们清楚,现在也是自己的球队最需要支持的时候,双方在场上经过了一个多小时的较量,熬心费力,已经快到达了体能极限。
  这个时候,球员们会觉得最疲劳,而疲劳会带来大脑运转速度下降、反应迟钝、判断不准确、失误增多等等问题。
  如果能坚持过这段时间,情况就会变得好一点。只是,这段时间实在很难熬。所以,这也是进球会密集出现的一段时间。
  而这个时间段,也正是他们最需要球迷支持的时候。
  所以,双方的球迷这个时候都不约而同的调动起所有的能量,爆发出分贝最高的呼喊声,锣鼓声,热烈的气氛恨不得把整个圣西罗球场给点燃。
  而两边的队员们显然也受到了这种热情的激励,他们咬紧牙关,为最后时刻的冲刺做着准备。
  他们都是身经百战的球员,当然知道这段时间是进球高峰期,是绝对不能有丝毫懈怠的。
  身体的疲劳会让球员们的大脑出现缺氧情况,这会降低他们的兴奋度,以及对球路和场上形势的判断准确性,而这些问题的最终结果,就是丢球。
  现在国际米兰是丢不起球的。
  孔蒂看了看手表,距离全场比赛结束还有二十分钟。
  他知道,一旦比赛还剩15分钟的时候,如果比分还是现在的情况,他就只能通过换人来传达指令:球队将进行最后的总攻。
  到了那个时候,他会要求球队加快进攻的节奏,整体阵型全部压上,三中位要更多的依靠造越位战术。
  如果还不能带来进球,他到最后甚至会把德费莱这个高点派到前场去充当高中锋,把阿什拉夫这匹快马拉回后场保护,采取长传冲吊的简单打法来博一个进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