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玄幻奇幻 > 女人,天生是尤物 > 第14章

第14章



                                    

        只要不胡乱擦粉,黄种女人似乎没有生雀斑之虞,有些太太小姐或为了掩盖

        其较黑的肌肤,或为了填塞与年龄俱增的皱纹,拼命擦粉,结果黑皮肤还是黑皮

        肤,皱纹还是皱纹。既抹不白,也填不平,反而把雀斑搞了出来。为了掩饰雀斑,

        又不得不再用更厚的粉。于是,恶性循环,一张女人的脸,涂成一张玩猴儿戏的

        假面具矣。大诗人徐志摩先生曾论及日本女人,批评她们“浓得不可开交”!到

        过日本的朋友恐怕均有此感,据说全日本女人每天往脸上抹的粉,集中起来,至

        少有五十吨之多。教人叹为观止。

        和雀斑同样使人泄气的,还有皱纹,包括眼角上的鱼尾纹,和额上的抬头纹。

        试观儿童的小脸蛋上,绝没有这些插曲,可知它乃渐老渐衰的象征,不但使人厌,

        而且使人惧。

        民国初年,在青岛执教的一位德国女教习,忽然爱上了一个中国青年,非嫁

        不可,那时德国的世界地位,比今天美国的世界地位烜赫多矣,该青年固然受宠

        若惊,该德国却认为莫大羞辱,驻青岛的德国领事老爷,招女教习至,问她为啥

        昏了头?她答曰:“西方青年一过了二十岁,脸上便到处是胡子,只有中国青年

        的下颚光光,所以爱得紧。”

        此事以后发展如何,不问可知,女教习被押送回国嫁胡子,丢下黄种小白脸

        空喜欢一场。这使我想到一点,男人到了成年,正当英俊,却冒出胡子,实在扫

        兴;女人虽没有胡子可冒,但到了某一天,却忽然大批生起皱纹来,则不仅是扫

        兴而已,简直使人痛哭流涕。盖皱纹是年华的里程碑,再科学不过,女人的年龄,

        骗得了户籍员,骗不了仔细观察的眼睛。据柏杨先生研究的结果,发现自古以来,

        兽医们调查马的年龄,从没有听说要它们出生证明过,而只要撬开其嘴,数一下

        有几个牙便知。因之,男人如欲知女人的年龄,似乎也不应尽信身份证。我今年

        七十有余,前天和我同庚的堂妹来访,朋友询其健康如何,答曰:“俺才五十五

        岁,什么事都做得。”客人去后,我责她说谎,她嚎曰:“你懂得屁,告到法院

        都没人信你的话。”说毕,嗖的一声,从怀里掏出她的身份证,以她的身份证上

        出生年月计算,果然只五十有五。原来敝堂妹乃有心之人,来台湾的那一天便布

        下埋伏,以便锁住青春。

        身份证固不可靠,她们的口头报告更不可靠,不是说得太小,便是故意说得

        太大——太大则你不相信,可发生心战上反作用之效。而一般太太小姐的应付方

        法,则往往是笑眯眯的曰:“你猜我几岁?”咦,仅只她那充满了盼望的一笑,

        便是铁石心肠,都不忍把她的年龄往大处猜。于是,男人曰:“我猜你顶多二十

        四。”该四十二岁的女人,乃用一种连自己都不相信的语气否认曰:“哪里,哪

        里,老啦,老啦。”但她心中一喜,包管留你下来吃一顿油大,你如开口借钱,

        恐怕她当被子都得给你。

        查验女人年龄之法,看牙齿当然不行,她们能给你看乎?只要略微用点心思

        看看她们的抬头纹和鱼尾纹,便虽不中亦不远矣,能摸之抚之更好,否则用眼细

        细扫描,也可发现奥秘。太太小姐们自然也知道皱纹在拆她们台,补救之法,传

        统的一套是用粉硬往上涂,使人老眼昏花,发生错觉。不过问题在于塞之填之之

        后,不敢发笑,一笑则粉落,粉落则脸上条条铁轨,至为凄凉。所以,太太小姐

        们身上都备有一镜,便是准备随时观察这些铁轨并消灭之的。历史上只有虢国夫

        人不抹粉不涂胭脂,天生的有红有白,光艳如镜,杜甫先生有诗赞之曰:“却嫌

        脂粉污颜色”。只是这种得天独厚的女人太少,有这样的容貌,就可走遍天下,

        不怕男人不婢膝奴颜,哀哀降服。

        除了用粉硬塞硬填之外,新法疗皱,还有按摩之术,乃摩登太太小姐最喜爱

        的享受之一也。不过据说效果不太理想,盖一旦按摩成了习惯,便非天天按之不

        可,否则肌肤松懈,条条下垂,就更要倒楣;道理非常明显,君不见运动员乎?

        肌肉结实紧绷若弹簧,可是等到年龄渐老,跳不动,也跑不动时,便废肉横生,

        不可遏止。女人不察,只单独的在脸上乱搞,怎能下得了台哉?

        最精彩的疗皱方法是开刀,把顶瓜皮切开,抓住脸皮硬往上拉,使皱纹展平,

        拉了之后,虽八十老媪,望之亦如三十许人。现代科学对女人的贡献,可谓至矣

        大矣。五六年前,香港有演电影的一男一女来台结婚,并度蜜月,那女的很有点

        名气,也很风骚,只有一点,天稍微一凉,她必戴上帽子,原来她的顶瓜皮在日

        本曾挨过东洋刀,见不得风,受不得寒也。一旦风浸寒蚀,便奇痒酸痛。柏杨先

        生跟她在一起时,一直担心万一刀口线断,脸皮唰的一声如帘子般叠滑而下,那

        才教人吓一大跳。呜呼,涂粉则易长雀斑,按摩开刀则非小市民所能办到,中等

        之家便似乎只有靠鸭蛋青矣。据说想当年把清王朝搞亡了的那个慈禧太后那拉兰

        儿,便天天用鸭蛋青敷到她阁下老脸之上,利用凝固后的绷力除皱;至于为啥用

        鸭蛋而不用鸡蛋乎?大概鸭以鱼虾为主食,其蛋多贺尔蒙之故也。不过一旦太太

        小姐对鸭蛋青有兴趣,这个家庭一定冷冷清清,像一座冰窖。有一天晚上,我去

        拜访一个朋友,他太太献茶之后,退坐一侧,粉脸板得像一个讨债精,顷刻之间,

        他的三个读大学中学的女儿出现,她们粉脸板得度数更高,纵有杀父之仇,都不

        致有如此严肃的表情也。当下心中不安,起身告辞,朋友曰:“你不要紧张,她

        们刚敷了鸭蛋青哩。”盖敷上鸭蛋青之后,嘴角连动都不能动,一动即破,绷不

        成矣。

        最漂亮的容貌,应具备下列条件:瓜子型或鸭蛋型的轮廓,然后有白有红—

        —当然还得细腻如猪油,不过白皮肤一定都很细腻,天下好像没有白皮肤而粗糙

        者。有麻子固然糟糕,有雀斑有皱纹也不高明。所以茫茫人海中,漂亮的太太小

        姐实在太少,无怪李延年先生叹息“佳人难再得”也。尤其是,求肌肤白尚较容

        易,求面貌上泛红,简直难如上青天,君没有读过小说乎,大作家们笔下美人的

        俊俏脸庞儿,铁定的全都有白有红,缺一不可。有一次在台北街头,看见一娇娃,

        脸上白中透红,娇嫩欲滴,看样子用针扎一下,准有蜜滴出来,不禁目瞪口呆。

        呜呼,这才是美女,能看上一眼,便已经很有福啦。

        白种女人脸上红红的,前已言之,不足为奇,因她们天生的要露出血素。黑

        种女人则黑漆一团,伸手不见五指,根本红不起来。只有黄种女人,遇到漂亮绝

        伦的太太小姐,其肌如雪,雪中泛着桃花——或称之为泛着一抹红霞,那才叫真

        正的美,男人们一旦和这种有白有红,简直要滴出蜜的娇娃相遇,不要说人格道

        德,恐怕连自己的老命都要抛到九霄云外。

        女人们也深知此点,所以在自己脸上,下的功夫也最大。然而,除非真正的

        天姿国色,多半靠胭脂伪装。京戏里的旦角对此道发扬得最为到家,一张好好的

        脸,抹得竟像猴屁股。现代女子多以口红代替,口红比胭脂细腻得多,淡淡的涂

        到颊上。有时简直跟真的“桃花面”一样。柏杨先生每遇到这种美人,心跳喉干

        之余,必定找一个接近的机会细看,考察一下她那秀靥上所泛的红,是真的乎,

        抑是假的乎?真的润泽有光,假的红白相间处较不自然,用不着摸,便可判明。

        如果是真的,心就更跳,喉就更干;如果是假的,我就喟然而叹,叹天下美女固

        太少也。

        世界上只有两个地方的瓶瓶罐罐最多,一是药房,另一则是女人的梳妆台。

        宣统年间,我老人家毕业于京师大学堂,赴上海旅行,去拜见一位父执,他儿子

        方才完婚,顺道往贺,进得新房,只见一张桌子,上有一个大镜,桌作矩形,甚

        窄,铺着玻璃,既不能切菜,又不能面,心中顿起疑云。继再观察,桌子里满

        装着瓶瓶罐罐,有大的焉,有小的焉,有高的焉,有低的焉,有装水的焉,有装

        膏的焉,有装汁的焉,有装粉的焉,有白色的焉,有红色的焉,有水晶做的焉,

        有铁皮做的焉。简直是洋洋大观,五花八门,不禁更为惊骇。归而询诸教习,才

        知道那就是梳妆之处,太太小姐们每天危坐其前,东涂一下,西抹一下,前揉一

        下,后捶一下,少则十分钟,多则两小时。早晨起来搞一遍,午饭后又搞一遍,

        晚饭后又搞一遍,外出时再搞一遍,临睡时搞得更厉害——卷起头发,点上去痣

        之药,涂上保嫩防皱之油。呜呼,再倔强再伟大的男人,和她对抗,能不一败涂

        地乎?

        俗云:“远看脸,近看脚,不远不近看腰窝。”这是五千年传统文化看女人

        之法,为啥在距离很近时,不能看脸乎?盖看三围看不出毛病,看脚也看不出毛

        病,看有红有白的猪油脸蛋儿,最易发疯。美丽的太太小姐们常常把人逼得不敢

        仰视,甚至连气都喘不出,偷觑一眼都会神经错乱,演出精彩节目——像目瞪口

        呆,流出涎水猛的又吸回去之类,就是完全靠她美貌的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