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有23.2%的城市女性认为,自己将来有可能遭遇性骚扰,8.9%认为比较可能或者非常可能。也就是说,在这方面多少有些不安全感的城市女性接近三分之一。女权主义理论认为:这种不安全感会严重地束缚女性的自由,会阻碍她们参与社会活动。这是制约女性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也就是男女不平等的主要表现之一。

            对于中国的一般读者来说,更不好理解的恐怕是:毕竟有3%的男人说,他们确实受到了女性的性骚扰。

            这荒唐吗?男性是不是真的会受到女人的“性骚扰”呢?

            女权主义者基本上不相信会有这样的事情。她们的根据是:许多研究表明,男性更容易把女性的某些并非“性”的行为,错误地感知为“对我调情”。心理学家的许多实验也表明:许多在女性看来是与性无关的、仅仅表示友好的行为,却往往被男性认为是“性的”或者是“调情”(肯瑞克,1996,47;埃贝和迈尔贝,1986;肖特兰德和科瑞格,1988)。

            不过,这个论据很有问题,也很危险。如果有人反问:为什么女性就不会误解男人的“非性”呢?或者说,女人为什么对男人的“性”就一定能够而且总是能够明察秋毫、洞若观火呢?如果说是因为“男女生来就不一样”,岂不是又落入进化论的口袋?恐怕还是由于女性的地位低下,不得不习惯于仰人鼻息,所以才锻炼出如此敏锐的洞察力。但是,这恐怕还需要更加充分的证据。

            虽然我们的调查并没有深入到如此地步,因此无法评说我们所调查的男人是不是像女权主义和心理学家所说的那样;但是我们却可以考察一下:被女人性骚扰的那些男人都是些什么样的人?骚扰男人的那些女人是些什么样的女人呢?如果大体上符合人们的常识,那么我们就可以相信那些被骚扰的男人的话。否则,我们就应该相信女权主义和心理学家的话,把那些自认为被女人性骚扰的男人视为自作多情。

            表13-1:受到女人的性骚扰的男性的回归分析结果

            男人的个人情况

            调查前的一年内对可能性的预期

            言语骚扰

            行为骚扰

            年龄大小

            .006*(2.2)

            自己的魅力大小

            .017*(5.0)

            .006*(2.1)

            .191*(5.3)

            是否独身

            自己的性驱动力强弱

            .070*(2.4)

            .023(1.9)

            .141(1.9)

            青春期开始得早晚

            .006*(3.2)

            .002*(2.5)

            文化程度高低

            .003*(2.8)

            .062*(2.6)

            男女平等意识强弱

            -.005*(-3.3)

            是否一般干部、职员

            是否商业服务业人员

            是否个体劳动者

            .026*(2.5)

            .025*(2.1)

            是否城市人

            是否经常离家外出

            .051*(2.1)

            是否经常社会交往

            .010*(3.2)

            .004*(4.6)

            性观念是否开放

            是否看过色情品

            .132*(3.0)

            女性样本数

            1533

            1531

            1840

            统计分析的结果是:既不能证实进化的视角,也不能证伪女权主义的说法。而且,我们所能找到的现存的有关性骚扰的研究,在男性受到性骚扰这个问题上都默默不语。

            谁在骚扰女性?

            我们有关性骚扰的资料反映的主要是女性被她们工作场所里的管理者骚扰。为了考察这是否是性骚扰的主要形式,我们询问了她们与最频繁或最极端的作恶者的关系,根据她们的回答我们划分出如下类别:

            1.管理者,老师,上司。

            2.同事,同学,熟人,邻居。

            3.约会对象,情人(包括以前的约会对象,毫无疑问,特别是男友或女友)。

            4.家庭成员,亲人。

            5.陌生人。

            6.其他人。

            在使用中,我们稍稍修改了这种分类。我们称第二类为“地位相同的人”,同时我们把只有很少人数的第四类归入了第六类。

            根据这种分类,无论是身体性骚扰还是言语性骚扰都只有很少的情况牵涉到管理者、老师和上司。相反,无论是对男性还是对女性而言,性骚扰更多的来自与被骚扰者具有同等社会地位的人——或者是同事或者是男朋友或者是其他地方的与自己具有同等地位的人。例如,百分之五的女性曾遭到地位同等的人或男朋友的骚扰性的触摸。因此,大部分自己所不想要的性关注局限在与其具有同等社会地位的社会圈子里。因此,上司是女性的主要威胁这一印象没有得到支持。一种替代的印象,即女性应该提防大街上或者更多情况下是公交车上或拥挤的商店里的陌生人,却得到了更大程度的证实。足足有百分之三的女性报告说在前一年中曾遭受过陌生人的性触摸,而且几乎百分之二的人报告曾遭到陌生人的言语性骚扰。

            国际上最新的女权主义理论认为:性骚扰的发生主要是由于男性的权势在总体上高于女性,因此女权主义者推测:权势越大的男人也就越容易骚扰女性。尤其在工作场所中,男上司骚扰女下属的情况非常严重。

            可惜,我们的调查结果并不能支持这种理论。我们发现:在所有曾经遭到性骚扰的城市女性中,有70.4%的言语骚扰是来自女性的男性熟人或者男朋友,有11.1%来自陌生男人,只有7.4%是来自女性的各种上司(领导、上级、老师、长辈)。同样,在行为骚扰方面,有46.4%是来自男性熟人或者男朋友,有32.1%来自陌生男人,可是来自各种上司的只有7.1%。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国并没有关于性骚扰的任何法律和法规,不能说男上司们是由于遵纪守法才不骚扰的。这其实是由于:各种上司们一般年龄都相对大一些,他们还保留着“男女授受不亲”和不能以强凌弱的古老传统。与此相反相成的是:熟人和陌生男人的性行为骚扰之所以更多多,恰恰是因为在这些情境之中,男性更容易忘记或者破坏古老的传统。

            上述情况对于女性的意义非常深远。它表明,当女性是弱者的时候,她可能受欺压,但是也可能受保护;如果她成为平等的人,那么她可能不受欺压,但是也可能不受保护。现在的许多女权主义者在大声疾呼,要求立法处罚男人对女人的性骚扰。她们的用意当然很好,但是逻辑上却讲不通:在这样的保护之下,女性何时、如何才能成为平等的人?也就是说,女性的平等不能是天上掉馅饼,而是不得不付出相应的代价。为了减少这种代价,女性就不能指望别人的保护,只能靠自己作为平等人的奋斗。在性骚扰这个问题上,女性不应该仅仅依赖法律的保护,而是应该对任何一种性骚扰奋起反击,也就是“狭路相逢勇者胜”。

            男人更喜欢骚扰什么样的女性?

            在这方面,国际上有许多猜想,而且各有各的理论依据。我们的调查结果足以对这些猜想一一作出评价。

            1.按照进化论的观点,在性骚扰问题上,人类也有动物的遗传:男性更喜欢骚扰那些年轻、美貌、独身的女性,试图最终与之发生性关系。

            就年龄而言,在当今的中国人里,情况也仍然如此。在20岁的女性中,有将近10%的人认为她们很有可能受到性骚扰,可是在50岁的女性当中,仅有1%的人这样认为。从实际发生性骚扰的情况来看,女性的年龄每下降10岁,遭到言语式性骚扰的可能性就上升3.4个百分点。也就是说,与60岁的女性相比,20岁的女性在一年之内遭到言语性骚扰的可能性要高出14个百分点。

            在美貌方面,女性的“魅力”(对于男性的吸引力)每增加1个等级,她遭受性骚扰的可能性就要增加3.6个百分点。或者说,最具吸引力的女性在一年之内被骚扰的可能性要高出10.8个百分点。当然,这其实也不能完全归结为“生物遗传”,因为最近20年来,中国文化对于“美女”的吹捧实在是太过分了,在影视中则完全是“靓妹轰炸”。这或多或少地激发了某些男人的性骚扰之心。

            在婚姻状况方面,与同年龄的女性相比,独身(包括未婚)的女性认为,她们更可能受到性骚扰。

            2.按照精神分析学派的观点,女性在成长的过程当中有过什么样的经历,对他以后的生活会有很大影响。

            我们的调查发现:在20-39岁的城市女性中,在那些在14岁以前就受到过性行为骚扰的人(至少被触摸身体的敏感部位)当中,以后还遭到过性骚扰的人,比其他女性多出8个百分点。在所有城市女性中,只有40%的人认为自己存在着遭到性骚扰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