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艾滋病病毒也就不会自己跑到别的地区去。

            道理就这么简单。已经被感染的人,不管他们过去是对还是错,都只是病人而不是罪犯。恐慌只能使他们隐瞒实情、拒绝检查、逃避隔离、抵制教育、远走高飞;甚至会使他们产生报复社会的行为。如果我们真的是想控制和预防艾滋病,散布恐慌岂不是搬石头砸脚?

            因此,从真正预防的角度来说,与其花钱费力地去吓唬每一个人,还不如把精力集中到那些“高风险人群”上;与其徒劳地指望青少年会因为害怕而减少性行为,不如鼓励他们更多地使用避孕套;与其让政府出面,最终损害其威信,不如发动民间力量来实现阶层制约和社区抑制;与其把病毒携带者当成公敌,不如真正让他们还原为病人。

            为什么不戴套和为什么该戴套

            现在,中国已经进入艾滋病快速流行的时期。全世界的经验都表明,100%地使用安全套(避孕套),是阻断艾滋病传播的有效手段。可是在中国,推广这一经验却往往困难重重。

            我们的调查发现:以下三种男人更加倾向于不使用安全套:

            1.文化程度是初中或初中以下的人,不用安全套的可能性是大学以上的人的2倍。

            2.在街上、公园等低档场所里与性服务小姐发生性交的男人,与那些在较高档次的其他场所里找小姐的男人相比,前者不用安全套的可能性是后者的3倍。

            3.不懂性病、艾滋病这两个词汇之一的具体意思的人,不用安全套的可能性是懂的的人的9倍。

            除此以外,在一般人中间,由于我国的计划生育工作主要是推广使用节育环,因此中国人缺乏使用避孕套的习惯;但是更加重要的却是:男人们普遍认为安全套肯定会减少自己的快感。

            这样的说法比比皆是,例如,把使用安全套比喻为“隔靴搔痒”、“穿着袜子洗脚”、“戴着手套挖鼻孔”等等。尽管预防艾滋病工作者不断地告诉人们:这些都是误解与偏见;但是男人们却难以相信,总认为这只不过是一种有意的宣传而已。

            那好,我们就来看看事实究竟如何吧。

            我们的调查结果,发现了与“隔靴搔痒论”完全相反的情况:虽然并不是必然的因果关系,但是使用避孕套的人与不用的人相比,不但男人的性高潮增加了,女人的性高潮也增加了;不但性高潮增加了,性生活的频率也增加了!

            具体情况如下:

            在夫妻性生活里,按照百分制来计算,那些从来也没有使用过避孕套的人(无论男女),性生活频率的得分是49.1,自己性高潮频率的得分是49.4分,对方性高潮的得分是50.9分。

            可是如果他(她)经常使用避孕套,那么这三个数字就分别上升到54.2分(增加5.1分)、56.1分(增加6.7分)、和53.9分(增加3.0分)。

            如果他(她)在每一次性生活里都使用避孕套,那么这三个数字还会再次上升到60.7分(再次增加6.5分)、62.0分(再次增加5.9分)和58.8分(再次增加4.9分)。

            也就是说,与从来不用相比,如果每次都用避孕套,就可以把夫妻的性生活次数增加11.6个百分点;可以把自己的性高潮次数提高12.6个百分点;还可以把对方的性高潮频率也提高7.9个百分点。

            即使是在婚外的性生活里,使用避孕套也同样可以发挥这样的良好作用。如果很少使用避孕套,那么自己性高潮的得分就只有43.9分;可是每次都用避孕套就可以提高到53.2分,增加了9.3个百分点。

            哪怕是在性交易的行为中(包括嫖娼),如果从来也不使用避孕套,那么自己性高潮的得分就只有50.3分。如果经常使用,则可以提高到62.6分,增加了12.3个百分点。即使我们只看刚刚发生过的那一次性交易行为(仅仅一次),也仍然可以发现:如果使用了避孕套,那么自己的性高潮就会增加3.3个百分点。

            所有这些情况,都是人们在自己的性活动中实践出来的,并不是我们的凭空想象。因此,在现在这样一个讲求科学的时代里,您还会对此置之不理,却去相信那些“隔靴搔痒”之类的传闻吗?

            “安全套”是个更好的词吗?

            在预防艾滋病的宣传教育中,许多人主张应该把避孕套叫做“安全套”。他们是好心,是想向人民传达这样一个信息:这个套不仅可以避孕,更主要地是可以预防艾滋病,因此人们更应该使用它。这些好心人预期:改叫“安全套”之后,它的使用率就会上升。

            可是在我们中国人的现实生活中,如果一个男人突然戴上了这个套子,或者一个女人突然要求对方戴上它;应该如何向对方解释呢?如果非要把避孕套叫做“安全套”,那么究竟是谁不安全呢?是我还是你?如果是我,就等于承认我“有事”。如果是针对你,那么肯定就是怀疑你“有事”。无论是哪种情况,互相怀疑的两个人还能过性生活吗?(但愿这不是非要叫做“安全套”的本意――“无性最安全”。)

            结果,越是相互信任的男女,越是相爱的伴侣,反而越不敢使用这个被叫做“安全套”的东西。同时,越是真的“在外面有事”的人,回家以后为了保密,也越不敢用它。也就是说,“安全套”的前提是不相信对方是安全的,因此这个称呼的效果只能是适得其反。

            非要叫做“安全套”的好心人们争辩说:如果人人都明白,使用安全套一点也不意味着怀疑对方,那么上述情况就不会发生了。

            好我的老天爷啊,这样的宣传教育得多少年才见效啊!艾滋病会给我们这么长时间吗?

            当然,在“红灯区”里,叫“安全套”的效果就非常好。因为在那里,只有性,没有爱;双方互相怀疑是顺理成章、天经地义的;叫避孕套反而很别扭,因为客人才不在乎“小姐”会不会怀孕。

            可是,仅此而已。难道我们能够让天下的有情人都按照嫖娼卖淫那样来衡量和处理双方之间的性关系吗?或者说,如果双方处于必须互相怀疑的情境之中,性生活过得还有什么意思?

            当然,仍然叫做“避孕套”也不行了,因为“安全”确实越来越成为一个现实的问题。可是我们就没有其他选择吗?请到任何一家“性用品商店”里去看一看:那里的避孕套有各种各样的美称,例如“情舟”、“神威”、“加猛”等等。这些名字虽然只字不提避孕和安全,更不去标榜拯救人类的崇高目标;却处处适应着它的主要消费者――男人的需求;所以销售量会因此而增加的,对于预防艾滋病的切实贡献也会更大。为什么人家就这么聪明?仅仅是因为厂商是在花自己的钱生产,是真心实意地渴望着人们更多地使用自己的产品。

            因此,我们为什么不能把那个套子干脆叫做“爱情套”或者“快乐套”呢?因为相爱,所以双方都要互相负责,所以都要预防艾滋病;因为要追求快乐,所以要戴套,因为得了艾滋病就没法快乐。这样的解释,比起目前这种基于恫吓而去刻意营造“杯弓蛇影、人人自危”的做法,哪个更容易被更多的人所接受呢?

            最起码,我们也应该学习台湾的中国人的称呼,叫做“保险套”。它跟其他一切保险的意思是一样的:虽然你很可能一辈子也不会出车祸,但是还是上一个人身保险为好。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随着人们“上保险”的意识不断增强,“保险套”这个称呼的生命力也会越来越强大。

            笔者之所以“小题大做”,是因为“安全套”这个称呼并不是中国人发明的。它根本没有考虑过:至少在目前中国的大多数性伴侣之间,还不可能坦率地讨论任何与性有关的问题,还无法彻底与“人情社会”的传统决裂,无法去搞什么“理性选择”(仔细地权衡风险与收益之间的比例)。因此,这个套子应该叫做什么,还是要靠“逮住耗子才是好猫”的思维才行。如果闭目塞听地把“安全套”的称呼奉为经典,甚至以此来抨击别人“不科学”或者“落伍”,那就不是“与国际接轨”,而是食洋不化,甚至是挟洋自重了。这,实际上不利于预防艾滋病的大业。

            谁是最危险的传播者?

            在艾滋病的性传播中,“小姐”是罪魁祸首吗?

            在性服务小姐中,无论被感染了艾滋病的人有多少,哪怕达到100%,如果仅仅通过性生活来传播的话,她们也只能传染给嫖客(因为小姐中有丈夫或者男友的很少)。如果这些嫖客都是仅仅与“小姐”发生性关系,再也不沾别的女人,那么艾滋病就只能永远在小姐与嫖客之间传来传去,绝对不会威胁到其他的普通人。

            可是,有80.5%的人除了“小姐”和老婆之外,还与其他女性有过性生活,而且他们每个人平均有过8.1个其他“性伴侣”。同时,在城市人口中,嫖客感染“性病”的可能性是那些没有嫖娼的男人的1.8倍。

            这样一来,性服务小姐里的艾滋病,就是通过这些男人,传播到其他女性中去的。如果这些女性也有其他的性伴侣,那么艾滋病就会再次传播到另外一些男人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