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所以这个面膜用后可以光洁皮肤、祛皱保湿,疗效还是很显著的。

            武则天养面首之事,虽然褒贬不一,但是从古代房室养生的角度来看,如果和谐有节,一样也可以达到养生保健、延年益寿的作用,所以这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揭示武则天长寿的原因。武则天宠爱的几个年轻面首中,还有一个是她的御医,名叫沈南,此人长得年轻俊美,又会医术,所以在武则天面前也很受宠。他还说,武则天血气衰弱,通过药石来补气是很难的,应该采取元阳方法,阴阳合才会令血气充足,对于武则天养面首从医学角度加以支持,这令武则天非常高兴。沈南的医术不见得有多高明,不过因为侍奉了女皇而出名,在御医史上也是一桩奇事。

        /*  42  */

            最高领导是翰林

            两宋时期特别是北宋,是中国医学史上的辉煌时期,除了前代医学发展的铺垫作用,宋代帝王对医疗的高度重视,也是这一时期医学快速发展的一个契机。

            北宋在中央设置了翰林医官院。翰林最早在唐朝已经设立,翰林院招募有识之士,是为国家储备人才的地方,这些翰林学士以文学擅长,主要是为皇帝草拟诏书。而到北宋时期,翰林院的权力逐渐扩大,主管天文、书艺、图画、医疗四局,翰林医官院掌管着为朝廷提供医药、派遣御医、选拔人才、编纂医书的重要职能,是宋代医疗的最高管理机构。公元1078年改名为翰林医官局,但在职能上没有变化。

            翰林医官院初建时期,定员在140人左右,但后来管理不善,冗员大增,最高的时候竟然达到1000多人,经过减员,逐步缩小了编制。医官在宋代刚开始为武阶,后来改为文阶,共有14阶:和安大夫、成和大夫、成安大夫为从六品,是官职最高的;成全大夫、保和大夫、保安大夫、翰林良医为正七品;和安郎、成和郎、成安郎、成全郎、保和郎、保安郎、翰林医正为从七品。之后又添加了8阶,变为22阶:包括翰林医官、翰林医效、翰林医痊都为从七品;翰林医愈、翰林医证、翰林医诊、翰林医候都为从八品;翰林医学为从九品,是最低者。现在人们习惯把医生称为“大夫”,这大约从宋代就开始了。

            这个时期的御医都是从翰林医官中进行选拔的。对于翰林医官的录用,首先要具备年龄在40岁以上、必须经过正规医学知识学习的基本条件,才可以参加经义或方脉用药的录用考试,通十分为满分,通六、七分以上者就算合格,可以进入翰林医官院。南宋宋孝宗时,曾经下诏,从民间征召名医,由各地方保举医疗人才,经初试合格者,参加第二年的省试,从省试合格的人里面,五人选一名,作为候补医生,这些候补医生还要再参加一次省试,依然是从合格者中五人取一名,成绩为八通的可以进入翰林医官院做翰林医学,六通的则可以做翰林医候。

        /*  43  */

            太监管着御药院

            宋代撤销了隋唐时期专为太子设置的药藏局,翰林医官院下设的机构主要有尚药局、御药院、太医局和保寿粹和馆。

            尚药局隶属殿中省,负责宫廷的所有御药、和剂,由典御、奉御负责管理,下设医师、御医、医正、医佐、药童、药工、掌库、库典、直史、书吏、贴书等等,人员配备齐全,从管理层、医生、制药、库房、病案整理等负责人员一应俱全,已经成为一个完备的宫廷医院。尚药局的医生都是皇帝的御医,因此挑选十分严格,要经过翰林院的考试,皇帝亲笔御批之后才能进入尚药局供职。医疗的惩罚制度在宋代也非常严酷,如果御医治疗疾病没有效果,一般都要被罚款、撤职,甚至有可能被流放。

            御药院是宫中的御用药房,掌管宫内药品的采购、保管、加工制作等,设有典御、药童、匠等岗位。皇上吃的药直接由御药院制成后试尝,然后进给皇上,因此责任也非常重大,直接管理者又增加了由内侍省派来的太监,由他们进行监察,检查最后的成药和处方上的分量、调剂方法是否一致,是否符合药理,稍有差错,御药院的御医就会被处以绞刑。宋代,皇上外出巡视的时候,尚药局、御药房也要派人随行,每次一去就得跟着二十多人,以备皇上在巡视途中生病之需。御药院还有一个职责是为皇上制作禁方,这些禁方是历代宫内秘不可宣的药方,御药院炼制成功后,把这些秘方整理好,后来的《御药院方》就是我国的第一部皇家的御用药方集。

            太医局则发展成专门培养医学人才的医学院。设有提举、判局、教授、医学博士、助教等。他们是从翰林医官或者从太医局毕业的学生中选拔出来的。学生一般有120至300名,北宋对太医局进行了改革,不再隶属太常寺,提举、判局这些管理者也必须由医家充任。专业上分为方脉、针灸、疡科三个专业,其中包括了九个分科。

            保寿粹和馆主要是给宫中的人们进行养病治疗的地方,建于政和四年(公元1114年),十年之后被撤除。

        /*  44  */

            太医局专司教育

            太医局在医学教育方面的作用,在宋代有了更为长足的发展,已经成为一个专门的医学教育基地,源源不断地为翰林医官院提供优秀的人才,并输送到宫廷。

            太医局首先对学生的来源严格把关,通常在每年春季招生,规定年龄在15岁以上,有召命官、使臣或翰林医官做保,学生3人一组,结为连保,在太医局旁听一年后才能获得一个候补的入学资格。所谓的候补入学资格,就是不能马上就进入太医局学习,因为太医局每科的学习人员都有定员,只有等有了空缺,获得候补入学资格的学生才有机会参加这科的选试。选试的题目是问答题,考官会提出10道题目,这些题出自《难经》、《素问》、《诸病源候论》、《神农本草经》等书的内容,回答出5道以上为合格,由太常寺发给一个正式入学资格的“牒”,这样才可以进入太医局开始真正的学习。学制为三年,毕业还要有考试,考试优秀的,可以选送到翰林医官院。

        /*  45  */

            学医要经“三舍考选法”

            到宋神宗熙宁时期,在全国推广新的教育制度模式,这种制度也推广到太医局的医学教育,叫做“三舍考选法”,即将学生按照入学的时间分为三舍。初入学的为外舍,学期1年,经私试、公试合格后升入内舍,私试指的是学习中的月考,公试则为学习期满后进行的年度考试;内舍学期是2年,经舍试,即2年考一次,可升入上舍;上舍还要再学习2年,经舍试后合格者才授予官职。太医局实行的三舍法,在熙宁九年时,学生定额为300人,外舍200人,内舍60人,上舍40人。对于学生的考核分为理论考试和实际临证考查。理论考试每月一次私考,每年一次公考,考试成绩评定分为优、平、否三等;舍考一次,成绩优、平者,可由外舍升内舍,内舍升上舍。在注重理论学习的同时,这个时期也非常重视实际临床经验的培养。在学习过程中,太医局的学生要轮流为其他太学生及将士诊疗疾病,来培养、提高他们的实际诊疗能力。他们在诊疗过程中,必须对治疗经过、用药、治疗效果等做详细而真实的记录,每年太医局会在年终根据实际临证疗效的优劣来进行考查评定,实际临证考查分为三等,全部正确的十全为上等,有一次失误的十失一为中等,有两次失误的十失二就为下等,表现优秀者还会给以适当的奖励。如果10个病人只治愈了5位,即十失五,那么按规定就会被开除学籍,毕业后这些学习成绩都将是学生分配的参照标准。

            医学教育制度的改革,对医学人才的培养非常有利,但是在北宋末期,随着三舍法的废止,医学教育的发展也出现了低潮。到了南宋,战乱不断,因此太医局几经废止和恢复,因此也没有更大的发展。当时记载的太医局考试题目,看起来都是非常难的,不过因为考风腐败,舞弊现象屡见不鲜,因此这些题目也说明不了什么,还是有很多不学无术的人通过不正当手段进入太医局学习,这也大大妨碍了那个时期医学教育的推进。

        /*  46  */

            宋朝皇帝勤学医

            宋朝的医学能较快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历代皇帝对医药的倡行和积极参与。因此生在宋朝的御医无疑是幸运的,他们备受统治者的关注和青睐。在医学教育、医学资料整理、编写校订医书以及颁布医药法令方面,宋代皇帝都重视有加。

            在宋太祖赵匡胤时,就下令组织医官们修订了宋代第一部药典《开宝新详订本草》,还开了皇上为医书写序的先河,以后各代都有效仿。宋太宗赵光义在未登基前就喜爱医术,还收藏了千余条名方,继位后,他又下令让各个翰林医官敬献家传验方,并向民间征集各种良方,最后由御医王怀隐等人编成了《太平圣惠方》,宋太宗不但为此书做了序,还赐了书名。宋真宗赵恒是个十分重视养生的皇帝,御医赵自化写了一本《四时养颐录》,是关于药膳养生的,他读后觉得不错,改名为《调膳摄生图》并为之作序。之后,宋真宗还选了两本经典的养生强体的书籍印刷发行,颁布天下,把养生之术推广到民间。宋仁宗时,还专门设置“校正医书局”,负责对前代重要医学书籍进行搜集、整理、考证、校勘,其时整理出版的医书就达509部。